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1|回复: 1

浅谈词的过片的写作技巧

[复制链接]

1872

主题

3344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57
贡献
2658
金钱
75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1-26 09:23: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片
过片也叫“过遍”,即一首词下阕的开头。如果某一词下片首句与上篇首句句式不同,那么,其下片首句则名之曰“换头”,或者称之“过变”。除单调外,大多数的词牌都是由上下两片组成的。慢词有三、四片的。而下片的开头是与上片衔接发地方。,是全词的关键所在。因此,填词者、评词者都十分关注。过片不能断了曲意,须要承上启下。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断曲意,承上启下呢?清人周济提出了“藕断丝连”、“异军突起”的说法。他认为“吞吐之妙,全在换头煞尾。……或藕断丝连,或异军突起,皆须令读者耳目振动,方成佳制。”
在此,我们就对“藕断丝连”和“异军突起”进行探讨。(一) 藕断丝连。此法较常见的有以下八种:
1、貌断神续。作词必须要血脉贯通。这就要求:“过片不可断了曲意,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如李煜的《浪淘沙》上片结句为“梦里不知
2、呼前应后。此法与貌离神续之法所不同的是:上片结句与过片有明显的呼应关系。如李煜的《虞美人》:上片结句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过片则曰“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显然地是承回首故国而来,前呼后应,“救首救尾”。又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上片结句为“沙场秋点兵”,过片则为“马作的卢飞快”,当为“沙场秋点兵”的内容。也是前呼后应,几乎是难以割舍的两阕。这种呼应,有时甚至以关联词语相关连,尤其显得前后词意之紧凑。这种关连,有以实词相关连的。如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上阕结句为:“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过片则曰:“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上片写他年轻时参加抗战,信心百倍,雄姿英发,情绪高昂的情形;下片状老大无成的悲愤。过片用一“今”字关连时间,从而使词情前后紧相呼应。有时也以虚词相关连的。如陈亮的《念奴娇》上片结句为“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过片则曰:“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因”(于是)是虚词,它将前后的呼应关系愈发明朗化了。不过,以虚词相关连的作法颇有“以论为词”的味道,在宋代,只有辛派人偶一为之。
3 前问后答。即上阕结拍处设问,然后过片开始作答。如李清照的《渔家傲》因上片结拍为“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过片即答曰:“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辛弃疾的《木兰花慢·送月》上片歇拍为:“……飞镜无根系,姮娥不嫁谁留?”过片即答曰:“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4 、前总后分。即上片结拍总述,过片后一一分述。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冯延已的《长命女》。上片结拍云:“再拜陈三愿”。过片则曰:“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
5 、前后对照。 一般为:上片写往昔,下片写而今;上片怀古,下片述今;上片写梦幻,下片写现实。或将上述情况上下颠倒一下。但不论如何,过片都会显露“藕断丝连”的痕迹来。如李煜的《破阵子》,上片写往昔华美的宫室生活,过片则“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道出的是如今的苦难状况。辛弃疾词《丑奴儿》也用的是此法。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过片往下写出“而今识尽愁滋味”。貌似下片另辟蹊竟径了。实则以“愁”关连,进而完成“藕断丝连”的过度。
6、前实后虚。 其主要特点是上片叙事,下片抒情。如刘克庄的《沁园春·梦孚若》即用此法。
7、前虚后实。这种情况往往表现为:前面泛泛述景,或铺垫,或蓄势,后片重点抒情。宋人尤好用此法。苏轼的《大江东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辛弃疾的《南乡子·何处望神州》同样用的是此法。
8、承上启下 一般说来,过片都具有这一特点。但是这里指的是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这类承上启下极为明显的过片。其中的“追往事”就是明显地承上,“叹金吾”则明显地启下。
(二)异军突起
指过片似另起新意而言,实则藕虽断而丝仍连。以辛弃疾《水龙吟· 过南阳剑溪楼》为例: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凉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上片写词人幻想从剑溪中取出神剑以建功立业,却又受到种种阻力。过片并未承此意直下,却把视线转向“峡束苍江对起”之景,似乎跑了题,可谓“异军突起”了。实则不然,全词是以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联系起来的。过片突兀而起的景语,也是情语,它抒发了词人心中的抑压之情,仍可谓“藕断丝连”。

3976

主题

12万

帖子

4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社区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6280
贡献
122451
金钱
141288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2-5-22 21: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0 15: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