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27|回复: 67

五坡斋征联 游陆丰紫竹观出句

[复制链接]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发表于 2013-11-29 00: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五坡居士 于 2013-11-29 22:23 编辑

五坡斋征联

游陆丰紫竹观

出句: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调整大小 紫竹观山门.jpg

此联难度极大。如下对出句作说明。
1、大道,指自然法则。道长,对道士的敬称。道可道,前一个道字,指法则、规律。后一个道字,指说,讲。大道、道长、前一个道字均为名词,与后一个道字(动词),同字不同义。
2、道长之长(名词)与长怀之长(形容词),同字不同音、不同义。
3、兴亡之兴(平音、动词),与雅兴之兴(仄音、名词)同字不同声调、不同义。
4、紫竹观之观(仄音、名词)与观竹之观(平音、动词),同字不同声调、不同义。
5、紫竹观里观竹紫;回文句,顺倒读都可以。

107

主题

1886

帖子

604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0
贡献
0
金钱
3078

热心奉献奖章

QQ
发表于 2013-11-29 09: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谢关注!有请版主雅对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9 22:10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22: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游畅 发表于 2013-11-29 09:11
先来学习,问好先生

谢关注!有请版主雅对之。

点评

至今尚未联友作对。特将其他论坛联友所拟对句发于下,以供诸位参考: 曾祥凯(惠州)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善缘巧合,求缘因:缘随缘,因觉灵巧,玄机签里签机玄。 五坡居士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30 23:39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0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坡居士 于 2013-11-30 23:43 编辑
五坡居士 发表于 2013-11-29 22:10
谢关注!有请版主雅对之。


按:此联出句确为难对,至今尚未见紫荆论坛联友作对。特将其他论坛联友所拟对句发于下,以供诸位参考:
五坡斋征联点评辑要

循州亭长(惠州)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善缘巧合,求缘因:缘随缘,因觉灵巧,玄机签里签机玄。

五坡居士评曰:亭长此联对得巧妙!能够按照上联基本要求,对仗严谨工整,联意相关,且切情景。好对句!玄机签里签机玄。既能呼应出句,又有颜色相对。妙!

点评

曹 珠(惠东) 试对下联,请叶先生斧正!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天神严肃,参神明:神通神。明解庄严,祥云座里座云祥。 五坡居士评曰:曹珠兄此联亦基本符合要求。因难度太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 00:00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00: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坡居士 发表于 2013-11-30 23:39
按:此联出句确为难对,至今尚未见紫荆论坛联友作对。特将其他论坛联友所拟对句发于下,以供诸位参考:
...

曹  珠(惠东)
试对下联,请叶先生斧正!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天神严肃,参神明:神通神。明解庄严,祥云座里座云祥。

五坡居士评曰:曹珠兄此联亦基本符合要求。因难度太大,虽有某些不足,但总的来说对得不错!

点评

东拉西扯(惠东网友) 冒昧来试一试,诸多错谬,敬请叶老师斧正——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参禅觉悟,听禅音,禅乎禅。音有真觉,莲花座上座花莲。 妥否?恳求楼主教正。 五坡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 00:01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00: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坡居士 发表于 2013-12-2 00:00
曹  珠(惠东)
试对下联,请叶先生斧正!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东拉西扯(惠东网友)
冒昧来试一试,诸多错谬,敬请叶老师斧正——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参禅觉悟,听禅音,禅乎禅。音有真觉,莲花座上座花莲。
妥否?恳求楼主教正。

五坡居士评曰:
应东拉西扯之要求,提点看法或建议:“参禅”为名动词组,以此对“大道”(形名词组),不工。同样,“音”(名词)对“长”(形容词)也不对。“禅其禅”,似可改为:“禅通禅”。 “莲花座上座花莲”。此回文句对得好!总体的来说,虽有某些瑕疵,但已基本按照出句要求,切情切景,上下句联意扣得很紧,算是可以了!请再加以改进,以期臻乎完美。

79

主题

1965

帖子

57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3
贡献
302
金钱
2941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3-12-2 02: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粟多美 于 2013-12-2 02:05 编辑

      已经是鸡叫时分,来到这里,我看到这副对联,还是停下来仔细看了。
    一副对联的出句,是要通顺的,还要顾及对联的要素。这副对联,是挖空心思制作的,难度极高!
    这里,有几个问题——
    一、整个上联,是不是一个完整的出句?
    二、上联的第一句“大道兴亡”,其本身的意义以及和后面整个句子的衔接,是不是浑成一体?
    三、结束句的回文句“紫竹观中观竹紫”的造句,是不是成立的?
    四、整个出句的音韵,没有按照联律的要求来。整个出句句子的读字的排列是这样的:平仄仄仄仄。就是说,整个出句,除了第一个句子的结尾字是平声,几乎一仄到底。这样的出句,明显是不合格的。
    综上所述,这个出句的对句,不是简单的机巧的问题,而是出句本身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高手,也是很难对出来的。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家之见。

点评

四、整个出句的音韵,没有按照联律的要求来。整个出句句子的读字的排列是这样的:平仄仄仄仄。就是说,整个出句,除了第一个句子的结尾字是平声,几乎一仄到底。这样的出句,明显是不合格的。 答:有鉴于先生是此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3 22:02
粟多美先生:感谢你在凌晨时分,万户寂静之时关注本帖!现对你提出的几个问题,答复如下: 一、此联,在愚看来,是一个完整的出句。而且已经在西子文化论坛、汕尾发展论坛、海丰人社区、雁塔之声等论坛刊登过,至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 13:34

79

主题

1965

帖子

57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3
贡献
302
金钱
2941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3-12-2 02: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结束句“紫竹观中观竹紫”的句子,有点牵强。后一个“观”字,究竟是平声读法呢还是仄声读法?如果是平声读法,是怎么解释的?如果是仄声读法,就是三连仄。这个句子,是个回文句,但是造句是怎么样的,我们还没有看清楚。

点评

愚上面说过:主要在于你怎样理解两个观字的读音和所包含的的意思。 看来,你对观字的读法和意思尚没有弄清楚。“紫竹观中观竹紫”,完全成立,没有什么问题。是你对观字的读法和意思不明白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 13:40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3: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坡居士 于 2013-12-2 17:41 编辑
粟多美 发表于 2013-12-2 02:03
已经是鸡叫时分,来到这里,我看到这副对联,还是停下来仔细看了。
    一副对联的出句,是要通顺的 ...


粟多美先生:感谢你在凌晨时分,万户寂静之时关注本帖!现对你提出的几个问题,答复如下:

一、此联在愚看来,是一个完整的出句。而且先后在西子文化论坛、汕尾发展论坛、海丰人社区、雁塔之声等论坛刊登,至今尚没有被联友质疑或否定过。就像你所说的,此联出句确实是“挖空心思制作的,难度极高”,但不是不可对,事实上也有人对出了较理想的对句。
二、上联的第一句“大道兴亡”,其本身的意义以及和后面整个句子的衔接,是不是浑成一体?
此联出句: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2012年,我们一行诗友访问陆丰紫竹观后,与该观道长对话并根据紫竹观所在的环境和其修炼的经法而构思的。整个句子,是以我们的口气拟出的。虽然不敢说是浑成一体,但也是成立的。
前三句: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这是我们问紫竹观道长之言。此句“大道”可释为:常理,或谓治世原则﹐包括伦理纲常等。也指自然法则。亦可谓成仙之道。后两句: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记述我们一群诗友怀着诗兴来到陆丰紫竹观参观,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观赏该观得名的一丛紫色的竹子。整个句子,意思是连贯的。
三、回文句“紫竹观中观竹紫”的造句,是完全成立的。主要在于你怎样理解两个观字的读音和所包含的的意思。
四、这是一句技巧趣联,因为要考虑到难度和趣味性,只要遵守一般的规定就可。不能套用联律苛刻视之。凡作联者,是不会提出这种说法的!因此,出句本身完全没有问题。

点评

这里是论坛,各抒己见!但是,本人个人认为,这样的对联,出句来得辛苦,对句更加辛苦。谢谢各位参与的联友参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7 20:23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3: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坡居士 于 2013-12-2 17:43 编辑
粟多美 发表于 2013-12-2 02:10
对了,结束句“紫竹观中观竹紫”的句子,有点牵强。后一个“观”字,究竟是平声读法呢还是仄声读法?如果是 ...


愚上面说过:主要在于你怎样理解两个观字的读音和所包含的的意思。
看来,你对观字的读法和意思尚没有弄清楚。“紫竹观中观竹紫”,完全成立,没有什么问题。是你对观字的读法和意思不明白而已。
此外,要说明的是:这出句,虽然像你所说的“挖空心思”,但亦仅化了我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

点评

续发: 一时(捷胜网友):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玄理难易,讯理事:理能理?事理患难,游云梦里梦云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3 00:23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00: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坡居士 于 2013-12-3 20:53 编辑
五坡居士 发表于 2013-12-2 13:40
愚上面说过:主要在于你怎样理解两个观字的读音和所包含的的意思。
看来,你对观字的读法和意思尚没有弄 ...


续发联友对句:

一时(捷胜网友):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玄理难易,讯理事:理能理?事理患难,游云梦里梦云游。

五坡居士评曰:一时先生此对句,能做到上下句意思关联,对仗大体工整,衔接过渡自然,基本上能够符合出句所内藏的要求。惟事理患难句,虽能衔接上句,但与出句对仗还不够理想。云游梦中梦游云句,虽是回文句,但与出句相比对得不工。

点评

浪跡天涯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慧根清净,寻根源,根无根,源派浊清,黄河颂里颂河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3 00:25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00: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坡居士 发表于 2013-12-3 00:23
续发联友对句:

一时(捷胜网友):


浪跡天涯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慧根清净,寻根源,根无根,源派浊清,黄河颂里颂河黄。

196

主题

956

帖子

30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0
贡献
97
金钱
1775
发表于 2013-12-3 08: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纳兰冠云 于 2013-12-3 08:39 编辑

   出句: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五坡斋]
   对句:英名恒祭,纪名乘,名可名!乘载永恒,灵慰阙下阙慰灵。[纳兰冠云]

    按:出句之难,除“长”字为意义不同双声字外,机巧其实最难在两个“观”字,“观”字属于意义不同的双声字。一为名词,仄声字,如“道观”;一为动词,平声字,如“观看”。遍查《字典》《辞海》《词源》,除“阙”字外,一为名词,仄声字,如“汉阙”;一为动词,平声字,如“附阙”。几乎绝少有双声字可与之相对应。

点评

英名恒祭,纪名乘,名可名!乘载永恒,灵慰阙下阙慰灵。 纳兰先生此对句,在难度技巧上已顾及,前三句对仗尚工。其中恒祭(偏正)对兴亡(并列)可算宽对。但后半句因太顾及技巧难度,在语意和对仗上略感微瑕。 请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3 20:37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20: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纳兰冠云 发表于 2013-12-3 08:33
出句: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五坡斋]   对句:英名恒祭, ...

英名恒祭,纪名乘,名可名!乘载永恒,灵慰阙下阙慰灵。
纳兰先生此对句,在难度技巧上已顾及,前三句对仗尚工。其中恒祭(偏正)对兴亡(并列)可算宽对。但后半句因太顾及技巧难度,在语意和对仗上略感微瑕。
请诸位注意,对于前一个观字,做到所对的字眼是名词就可以。对于后一个观字,做到所对的字眼为动词就可以了。不要管与观字所对的字眼是否同样具有平仄读音。如果能做到颜色对就更好了。

点评

再发联友对句,供参考: 浪迹天涯(海丰网友):冒昧试对,求斧正!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高僧圆寂,瞻僧容,僧思僧,容纳方圆,香檀盘里盘檀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3 20:45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20: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坡居士 于 2013-12-3 20:49 编辑
五坡居士 发表于 2013-12-3 20:37
英名恒祭,纪名乘,名可名!乘载永恒,灵慰阙下阙慰灵。
纳兰先生此对句,在难度技巧上已顾及,前三句对 ...


再发联友对句,供参考:
浪迹天涯(海丰网友):冒昧试对,求斧正!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高僧圆寂,瞻僧容,僧思僧,容纳方圆,香檀盘里盘檀香。

点评

五坡居士评曰:浪迹天涯此对句,是到目前为止所见到诸联友中对的最好的。不仅切合出句内涵的要求,用词准确,语气顺畅,对仗工整严谨,上下句意思关联,且衔接、过渡自然。“容纳方圆”句,是联友普遍对得不好的一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3 20:48
浪迹天涯(海丰网友):冒昧试对,求斧正!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高僧圆寂,瞻僧容,僧思僧,容纳方圆,香檀盘里盘檀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3 20:48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20: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坡居士 发表于 2013-12-3 20:45
再发联友对句,供参考:



浪迹天涯(海丰网友):冒昧试对,求斧正!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高僧圆寂,瞻僧容,僧思僧,容纳方圆,香檀盘里盘檀香。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20: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坡居士 发表于 2013-12-3 20:45
再发联友对句,供参考:


五坡居士评曰:浪迹天涯此对句,是到目前为止所见到诸联友中对的最好的。不仅切合出句内涵的要求,用词准确,语气顺畅,对仗工整严谨,上下句意思关联,且衔接、过渡自然。“容纳方圆”句,是联友普遍对得不好的一句。最为难得的是,浪迹天涯所对的“容纳”之“容”(动词),既扣上“僧容”之“容”(名词),且 “容纳”又与出句“长怀”对得工整切合,毫不造作。又“方圆”之“圆”,扣上“圆寂”之“圆”,且与出句“雅兴”对得灵巧。“香檀盘中盘檀香”,此回文句与出句回文句对得严丝密缝。好对句!确是浪迹天涯的用心之作。

点评

看了先生以上所有评点以及与贾多美先生的辩难,终于发现先生出句似乎刻意在工于运用双声字上所设机巧,因为评点标准放宽了可用单声字对双声字·,以致遵循的标准不免有“双重”之嫌,这便不幸自破功巧了。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3 23:25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22: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坡居士 于 2013-12-3 22:09 编辑
粟多美 发表于 2013-12-2 02:03
已经是鸡叫时分,来到这里,我看到这副对联,还是停下来仔细看了。
    一副对联的出句,是要通顺的 ...


四、整个出句的音韵,没有按照联律的要求来。整个出句句子的读字的排列是这样的:平仄仄仄仄。就是说,整个出句,除了第一个句子的结尾字是平声,几乎一仄到底。这样的出句,明显是不合格的。

答:有鉴于先生是此版的版主,再补充一句,也许对先生有益。对你上述所谓“没有按照联律的要求,明显是不合格”的评语。从你此句评语中,可见你对楹联联律的掌握尚有空白点。再次提醒先生多了解联律有几种。因为联律既有马蹄韵,也有朱氏规则等。我上列所拟的上句,是完全符合朱氏规则的。不要匆然断定:明显是不合格的。

点评

同意,不要一本通書讀到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3 22:21

266

主题

1318

帖子

588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9
贡献
587
金钱
2919
发表于 2013-12-3 22: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坡居士 发表于 2013-12-3 22:02
四、整个出句的音韵,没有按照联律的要求来。整个出句句子的读字的排列是这样的:平仄仄仄仄。就是说,整 ...

同意葉兄,不要一本通書讀到老。。。。

196

主题

956

帖子

30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0
贡献
97
金钱
1775
发表于 2013-12-3 23: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坡居士 发表于 2013-12-3 20:48
五坡居士评曰:浪迹天涯此对句,是到目前为止所见到诸联友中对的最好的。不仅切合出句内涵的要求,用词准 ...

       看了先生以上所有评点以及与贾多美先生的辩难,终于发现先生出句似乎刻意在工于运用双声字上所设机巧,因为评点标准放宽了可用单声字对双声字·,以致遵循的标准不免有“双重”之嫌,这便不幸自破巧了。可惜可惜。可叹可叹。又俺的对句是用海陆丰为革命烈士彭湃的故乡,同时是他散家财闹革命建立根据地的地方为故事做素材,拟作永恒纪念设计来写的。不知您看懂了没有?!又《文心雕龙》曰:“言对为易,意对为难,正对为劣,逆对为忧。”这点评对对子的常识,看来先生是不知怎样遵循的。比如先生大抵不知道因为”言对为易,正对为劣“,所以评点的标准当从严;而鉴于”意对为难,逆对为忧“,所以评点的标准当从宽。非此则无公平可言。非由此则难鉴难防”吹毛求疵“,以致弃主观成客观的。

点评

答纳兰冠云先生: 一、就是因为考虑到此联的难度极大,才没有强求对句与观字对仗的词同样具有同声不同调。如果强求达到此技巧度,而且要使对句在形式上做到对仗严谨、平仄相符,内容上做到切题、衔接紧凑、语气顺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4 20:55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0: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坡居士 于 2013-12-4 21:04 编辑
纳兰冠云 发表于 2013-12-3 23:25
看了先生以上所有评点以及与贾多美先生的辩难,终于发现先生出句似乎刻意在工于运用双声字上所设 ...


                                                  答纳兰冠云先生

        一、就是因为考虑到此联的难度极大,才没有强求对句与观字对仗的词同样具有同声不同调。如果强求达到此技巧度,而且要使对句在形式上做到对仗严谨、平仄相符,内容上做到切题、衔接紧凑、语气顺畅等,是极难做到的。即使先生以“灵慰阙下阙慰灵”与“紫竹观中观竹紫”相对,虽勉强顾及了先生所称的双声字,其对仗也是不理想的。认真论起来,阙字也不是双声字,属入声(仄音),不能算是平仄两音。在现代拼音才可算平仄两声(注:楹联格律不能运用现代拼音,理由以后再谈)。因此,不能使所出的对句,联友无法对(如果无法对,出句有什么意义呢)。在这种情况下,我才放宽尺度,仅要求:“对前一个观字,做到所对的字眼是名词就可以。对后一个观字,做到所对的字眼为动词就可以了。不要管与观字所对的字眼是否同样具有平仄读音。”即使这样的放宽,要找一个既具有名词性又具有动词性的字,使之与其他词组成意思连贯的回文句,也是不容易的。何况还要对得上“紫竹观中观竹紫”。你说容易吗?
        当然,如果你能做到以所称的双声字,组织成与“观”字相对仗的句子,其水平自然就比放宽了标准的对句要高。这与放宽标准的对句没有矛盾,并不存在所谓的“双重”标准。就是说,你能运用所说的双声字,且与“紫竹观中观竹紫”对得工整严谨,说明你的水平比之更高。你不能运用所说的用单声字对双声字,但能做到我所说的:“对于前一个观字,做到所对的字眼是名词就可以。对于后一个观字,做到所对的字眼为动词就可以了。”所设的机巧仍在,不存在“自破功巧”的问题。不必发出“可惜可叹”之问。

          二、请恕在下愚钝,从你的字面来看,的确看不出先生所出对句与彭湃的故事相关。大作:英名恒祭,纪名乘,名可名!乘载永恒,灵慰阙下阙慰灵。仅可看出一个烈士(灵)之英名永恒于史籍之概念。“灵慰阙下”,属于生造句,事实上没有这个宫阙。对“紫竹观中” 亦不理想。“阙慰灵”一词也生硬,不能与“观竹紫”相对。也难于说成是意对或逆对。整句的联意即使说成是纪念彭湃英灵,也不切合出句的宗教氛围。

          三、问题是:虽然言对易,能做到符合对仗的基本要求,也算可以。意对难,在这种难度极高的出句上,要做到以意相对确实不容易,极难做到。也很少人能做到。所谓:“正对为劣,逆对为忧。”“忧”,是“优”的误笔吧。然而,有的人连正对都做不到,逆对谈何做到。即使评点的标准从宽,也要看整个对句能否事实上做到意对。在下作为中国楹联学会资深会员和广东省楹联学会理事,对这点评对对子的常识,还是有的。

196

主题

956

帖子

30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0
贡献
97
金钱
1775
发表于 2013-12-5 00: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纳兰冠云 于 2013-12-5 00:39 编辑

      看来先生自称的“愚钝”不是一般的愚钝,而是作为今人,脑袋偏可能生满古铜锈古铁锈,好话歹话分不清者的顽固及愚蠢。汉语四声,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元代即以分别归并于平仄四声而“自行消亡”了。在现代汉语,以及普及四方的普通话中,这个关于语音大变革影响久远的历史事实,是得到了充分肯定的。只是在粤语、闽语、吴语等、以及起源中原的南方客家方言中,还以古来为遗存。对于这个与普通话时下乃及往后还将并行不悖,属于语言语音习惯成自然,或者说约定俗成范畴的事实,作为现代中国人应该怎样看待、怎样对待,或者说引证用来企图分析证明些什么,难道是只能用来证明“对对子”不能用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及新韵,而只能用入声字未消亡前本就有南腔北调之别的古汉语语音声韵吗?对于这个乃及这类挑明了来说,大多只能引发不同地方以及不同方言人群之间狭隘者意气之争的问题,我主张束之高阁。因为,汉字及其意义,反正是早就统一了,至于各人对于同一个字怎么念叨,南腔北调可各美其美。北方人到南方,或南方人到北方,都得入乡随俗。这其实不排斥普通话,以及现代汉语新韵在古典诗歌再创作领域里的大普及, 其势之锐不可挡,已然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这个只能交由时间大神来解决已经不是矛盾的矛盾问题上,拒绝开放交流,抱残守缺,食古不化者,历朝历代都有,当今乃及未来亦然。俺是不愿做这种人的,但愿能以隐忍不争论为理解之包容之乃及欣赏之学习之。您呢?
       宗教,比如在道教与自然神信仰与先祖先烈崇拜与降神祈先以及道德祭祀礼仪,原本在意义相关上是绝对分不开的。又道教之在语义逻辑上遵循老子《道德经》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开宗明义,以及分析演绎的事实。对此,不能理解透彻者,得重新补课。
       除了“观”字,在您化三十分钟设计的上联中,还有“长”字与“兴”字这两个不难对的双声字,对此,您又怎么衡量及解释,才能自圆其说?在这相关问题上,俺尤其想看到先生能针对自己设计上联时在于用了三个双声字的机巧,来严格对出的下联。又,俺为什么说您的评点属于自我破功,又说您评点有”双重标准“之嫌疑,并为此觉得可叹可惜。显然鉴于在这点上,您不幸自己难倒了自己,偏又不敢承认。

点评

再答纳兰先生 一、照先生所说,作为今人,写诗和撰联,如果不用现代拼音声调,还是用古声韵写诗撰联。其“脑袋偏可能生满古铜锈古铁锈,好话歹话分不清者的顽固及愚蠢”。先生所说的这种人在当今的诗词界、楹联界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5 21:32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21: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坡居士 于 2013-12-5 21:47 编辑
纳兰冠云 发表于 2013-12-5 00:32
看来先生自称的“愚钝”不是一般的愚钝,而是作为今人,脑袋偏可能生满古铜锈古铁锈,好话歹话分不清 ...


                                              再答纳兰先生
一、照先生所说,作为今人,写诗和撰联,如果不用现代拼音声调,还是用古声韵写诗撰联。其“脑袋偏可能生满古铜锈古铁锈,好话歹话分不清者的顽固及愚蠢”。先生所说的这种人在当今的诗词界、楹联界实在太多了。不仅在下是也,香港诗词论坛的绝大多数版主和诗友也多得很!而且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的绝大多数会员,他(她)们都是采用古声韵作诗撰联。那么,他们都是先生所说的“脑袋偏可能生满古铜锈古铁锈,好话歹话分不清者的顽固及愚蠢”之人吗?


二、先生说:“汉语四声,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元代即以分别归并于平仄四声而‘自行消亡’了”。不错,到元代时,入声字确实分别归并于平仄四声。然而,入声在元代‘自行消亡’吗?否!入声字只是在元曲中分派入平仄四声,但自唐代至今的诗词和楹联的创作中,入声仍然存在。如果说,入声在元代‘自行消亡’了,那么请问先生:全明诗和全清诗,以及同时期的楹联作品,全部都是以古声韵押韵,没有一首用先生所谓的新声调。难道明清时期的诗人和联家,“脑袋偏可能生满古铜锈古铁锈,好话歹话分不清者的顽固及愚蠢”之人吗?从先生上述的言行来看,先生读书不是太少,就是罔顾诗词楹联发展的事实!

三、写诗词用新声韵,这只是10多年前中华诗词学会的一种不成功的提倡。为什么说不成功呢?就是说,当年提倡时虽然强调两条腿走路,新旧体并存。并要求押新声韵的诗词,须注明新韵;仍然遭到绝大多数诗人反对,尤其是诗词名家的反对。经过十多年的推广,成效甚微,只有极小部分新诗人因不能辨识入声而继续用新声韵,到现在写诗词和楹联者,仍然用古声韵。即使如此,在楹联界从来没有提倡用现代汉语拼音声调来作为联律。

四、 “‘对对子’用古汉语语音声韵,会引发不同地方以及不同方言人群之间狭隘者意气之争的问题。”请先生恕我孤陋寡闻,哪个时候哪个地方哪些人用古汉语语音声韵‘对对子’,会引发人群之间狭隘者意气之争的问题?请举出具体例子。

五、“现代汉语新韵在古典诗歌再创作领域里的大普及,其势之锐不可挡,已然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先生这般革命理论,说得何等高亢激昂!请问,现代汉语新韵在古典诗歌再创作领域里的大普及,体现在当今中国诗词界和楹联界的哪个地方?请举具体例子证明!其实这只是你为寻找死不认错的借口或者自厢情愿臆想罢了。事实证明,即使在目下的香港诗词论坛上,以古声韵创作旧体诗词者占绝对大多数。所谓“现代汉语新韵在古典诗歌再创作领域里的大普及,其势之锐不可挡,已然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你这种罔顾诗词界和楹联界创作事实的话,即使我不反驳,其他诗友和联友恐怕也不会同意吧!

六、“除了‘观’字,在您化三十分钟设计的上联中,还有“长”字与“兴”字这两个不难对的双声字”。 ” 哈哈,老兄此话说得太及时了,也说得对极了!既然“长”字与“兴”字这两个不难对的双声字,你究竟对得怎样呢?我们来看大作:“英名恒祭,纪名乘,名可名!乘载永恒”,再看你所对的拙作:“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在大作中,你有没有同样用你所说的双声字来对呢?没有!你是用两个单声字“恒”,来对拙作的双声字“兴”。虽然所对“乘”字是双声字,但“乘载”的“乘”字,词性也对不上“长怀”的“长”字。这两个不难对的双声字,你也对得不好啊,怎么好意思责怪在下放宽标准和有“双重标准”之嫌呢?甚至是“不幸自破功巧了”呢?你怎么不同样问问自己,有没有按照你不同意我放宽的严格理由,以 “兴”同样性质的双声字来对呢?并以“长”同样性质的词性来对呢?

对于先生其他的言论,由于时间的关系或者不是要回答的重点,暂不答复。五坡顿首致意

点评

文中椡熟,在辛亥革命前就提倡诗歌革命的梁启超谭嗣同等先雄处便开始使之过时的理论,不管有多少今人因不明历史真相还在顽强坚持,对俺不适用则是一定的。香港人台湾人海外华人,尤其是大陆人比如你的儿子孙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6 18:39
再发联友对句: 黄伟瑜(海丰):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法轮运变,看轮盘:轮常轮,盘转佳运,青莲画里画莲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5 21:59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21: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坡居士 发表于 2013-12-5 21:32
再答纳兰先生
一、照先生所说,作为今人,写诗和撰联, ...


再发联友对句:

黄伟瑜(海丰):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法轮运变,看轮盘:轮常轮,盘转佳运,青莲画里画莲青。

点评

五坡居士评曰:伟瑜此联基本上能够晓明出句要求。尤其是 “青莲画中画莲青 ”之回文句,妙寓典句,佳对也。词性关联,对仗严谨。且以颜色对颜色,文采鲜明。但“轮常轮”句,对得较勉强。   发表于 2013-12-6 22:51
行路去北京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红尘幻化,笑尘间:尘归尘,间有虚幻,禅心谱里谱心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5 22:01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22: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坡居士 于 2013-12-5 22:02 编辑
五坡居士 发表于 2013-12-5 21:59
再发联友对句:

黄伟瑜(海丰):


行路去北京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红尘幻化,笑尘间:尘归尘,间有虚幻,禅心谱里谱心禅

点评

這對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6 11:11

266

主题

1318

帖子

588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9
贡献
587
金钱
2919
发表于 2013-12-6 11: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坡居士 发表于 2013-12-5 22:01
行路去北京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红尘幻化,笑尘间:尘归尘,间有虚幻, ...

這對佳。。。。。

196

主题

956

帖子

30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0
贡献
97
金钱
1775
发表于 2013-12-6 18: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坡居士 发表于 2013-12-5 21:32
再答纳兰先生
一、照先生所说,作为今人,写诗和撰联, ...

      文中椡熟,在辛亥革命前就提倡诗歌革命的梁启超谭嗣同等先雄处便开始使之过时的理论,不管有多少今人因不明历史真相还在顽强坚持,对俺不适用则是一定的。香港人台湾人海外华人,尤其是大陆人比如你的儿子孙子重孙子,写古体诗写楹联对对子,日后早晚得以服膺于普通话以及编纂的声韵为一统。那些原本念起来含混不清的入声韵,早已经归并于平仄四声相应韵部的历史事实,是怎么狡辩也抹杀不了,怎么拒绝也抝救不能的。在普通话中已经读为平仄四声的所谓入声字当然还在并且永远在,然音韵却以归并于相应韵部为完全自行消亡,或者更准确地说完全自行泯灭,只是个时间问题。这与立法保护方言,是两码事。
     在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以及清代起源于民间且尤其在以元曲为起源的戏剧界普及甚广的《十三辙》中,入声字及入声韵,都归并到了其它声调中的历史事实,是大趋势。从那时起,还用入声字为韵读写诗者,其实从那时到今天都可以用四声韵朗诵。为此,顺便问一问:您那边普及九年制教育,规定是用方言还是普通话授课呢?为这个问题争论,其实多只能重复山东人李清照当年嘲笑揶揄四川人苏东坡“作诗为词”的笑话。呵呵。俺有位方言老师是安徽屯溪人,跟他学习,俺会讲当年中原只有商汤先祖,曾与大禹一道走南闯北采风编辑成《山海经》,当过大舜帝治下商业部长的“益”能够听懂的“鸟语禽言”。这也就是说,俺很喜欢听继承“汉语五声”保留“入声”的各地方言。对于”十里不同音,三乡各异俗“的大中国,俺尤其乐得为之了解及理解。
      最后,在俺的对子中,相对“兴”字,那个“恒”字的确不属双音字,也不难改过的。只是因为俺太喜欢这个字,没有舍得改。敬请能以一视同仁为宽容!

点评

三答纳兰先生 1、后人怎样写古体诗写楹联对对子,是后人的事。在目前,诗词界楹联界绝大多数都是使用古声韵。这是诗词界楹联界作诗撰联的事实,也就驳斥了你所谓入声已经消亡,写古体诗的人都采用新韵的谬论。这点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6 22:35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2: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2: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坡居士 于 2013-12-6 22:56 编辑

五坡居士曰:以上对句紫、青、黄、黑(玄)诸色俱有,独缺少红色。为添诸位雅趣,故自拟对句: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古名施舍,居名胜,名未名。胜任布施,红灯笼内笼灯红。

注:1、施舍(仄音),名词,犹客舍。《国语•周语中》:“国无寄寓,县无施舍。” 韦昭 注:“施舍,宾客负任之处也。” 布施(平音),动词;将金钱、实物布散施舍给别人。2、第一个“胜”,仄音,名胜(名词);第二个“胜”,平音,胜任;能承担,能承受(旧读shēng ):3、第一个“名”,名词;第二个“名”,动词。回文句第一个笼字,平音,为名词;第二个笼字,仄音,动词。又,因诸多限制,末句承接上句语意未够紧凑,稍觉遗憾。

点评

连接状态(海丰网友) 看大家对对子对得起瘾,我也来学一对,请叶老师指正。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里观竹紫; 金经悲乐,读经文:经求经,文载慈悲,玄空数中数空玄。 注:玄空易学:1至9数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6 22:58

181

主题

808

帖子

28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0
贡献
206
金钱
14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2: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坡居士 发表于 2013-12-6 22:55
五坡居士曰:以上对句紫、青、黄、黑(玄)诸色俱有,独缺少红色。为添诸位雅趣,故自拟对句:

大道兴亡, ...


连接状态(海丰网友)
看大家对对子对得起瘾,我也来学一对,请叶老师指正。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里观竹紫;
金经悲乐,读经文:经求经,文载慈悲,玄空数中数空玄。
注:玄空易学:1至9数字排列飞星,按各数字所处之位预测。玄:赤黑色

点评

曾祥凯(惠州):因觉有趣再续一联: 大道兴亡,问道长:道可道?长怀雅兴,紫竹观中观竹紫; 秋山空寂,居山心,山连山,心境灵空,红花落处落花红。 五坡居士评曰:亭长对句对仗严谨,平仄相偕,衔接紧凑。心境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8 17: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1 15: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