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65|回复: 36

驳潭州诗评

[复制链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9-1-23 17: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19-1-23 17:19 编辑

驳潭州诗评


潭州根据王力诗论:“出句句脚上去入俱全,这是理想的形式,最低限度也应该避免邻近的两联出句句脚声调相同,否则就是上尾。邻近的两个出句句脚声调相同,是小病,三个相同是大病,如果四个相同,或首句入韵而其余三个出句句脚声调都相同,就是最严重的上尾。”指责老朽《野老》一诗犯上尾大病(3个白句脚都是去声):

野老(绝谷野樵)

天际云如血,夕阳浮半轮。
倦鸦归晚,野老出柴门。
扶醉踏山,哦诗入旧林。
须臾群友,还坐弄弦琴。


其实看看唐代孟浩然、李白、杜甫、王维等大家的作品,都有类似情况,可见王力之论并不令人信服也。

梅道士水亭(孟浩然)
傲吏非凡,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寻雍尊师隐居(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计年。
拨云寻古,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独自下寒烟。

上牛头寺(杜甫)
青山意不,衮衮上牛头。
无复能拘,真成浪出游。
花浓春寺,竹细野池幽。
何处啼莺切,移时独未休。

归嵩山作(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归来且闭关。

故潭州对老朽之诗的上尾指责明显失去公允,无须理睬也。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9-1-23 18: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此论,送俩字“迂腐!”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23 18: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真犊牛虎怕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23 19: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近 吻韻,上声 (jìn):音瘽。《玉篇》不远也。《诗·小雅》会言近止。《易·系辞》近取诸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23 19: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 皓韻,上声 (dào):《说文》所行道也。《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23 19: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 马韻,上声 (xià):在下之下,对上之称。《易·乾·文言》本乎地者亲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23 19: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轸上声 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23 19: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树,去声,上声义为植,动词,百年树人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23 19: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之说非其首创,即八病之鹤膝。
而你所举例均非三连声,献丑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23 19: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11·16四声的递用和上尾的避忌,应该不能算为一种诗律,四声的递用只能认为某一些诗人的作风,上尾的避忌,至多也只能认为技巧上应注意之点。

王力先生比较宽容,不避上尾者,作诗技巧低下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9-1-23 19: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1-23 19:14
11·16四声的递用和上尾的避忌,应该不能算为一种诗律,四声的递用只能认为某一些诗人的作风,上尾的避忌, ...

原来有本《唐诗三百首详解》,其作者(记不得了)专门谈到四声脚字递用,举了老杜几个例子,记得说古人也做不甚好,牵强没有道理!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9-1-23 19: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1-23 22: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1-23 19:10
王力之说非其首创,即八病之鹤膝。
而你所举例均非三连声,献丑也。

【王力之说非其首创,即八病之鹤膝】?
鹤膝,是永明体过时的凤凰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1-23 22: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9-1-23 18:52
潭州此论,送俩字“迂腐!”

空海《文镜秘府论》五言近体格律诗范例10首——

可谓标准唐朝近体诗!尤其是元兢的范例!!哪里有犯鹤膝之说!!!

1
元兢《蓬州野望》: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平平仄平去,去去入平平;上去平平上,平平去入平。
平平平去入,入去上平平;入去平平入,平平上去平。
【接/泪】两字同入声,不忌犯鹤膝。

2
皇甫冉《独孤中丞筵陪饯韦君赴升州》: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带,才光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处处歌来暮,长江建邺人。

平平平仄去?仄仄仄平平?仄上平平去?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入?仄仄仄平平?平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贵/带】两字同去声,不忌犯鹤膝。

3
钱起《献岁归山》:
欲知愚谷好,久别与春还。莺暖初归树,云晴却恋山。
石田耕种少,野客性情闲。求仲时应见,残阳且掩关。

仄平平仄上?仄仄仄平平?平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上?仄仄仄平平?平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
【少/见】两字同上声,不忌犯鹤膝。

4
陈润《罢官后却归旧居》:
不归江畔久,旧业已凋残。露草虫丝湿,湖泥鸟迹干。
买山开客舍,选竹作鱼竿。何必劳州县,驱驰效一官。

仄平平仄上?仄仄仄平平?仄上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上?仄仄仄平平?平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5
五言绝句诗曰:
胡风迎马首,汉月送娥眉。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
平平平仄上?仄仄仄平平?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
【首/老】两字同上声,不忌犯鹤膝。


【五言侧头正律势尖头】
6
崔曙《试得明堂火珠》: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终期圣明代,国宝在名都。
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上?仄仄仄平平?
平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去?仄仄仄平平?
【终期圣明代,平平仄平仄】====24同平2


【齐梁调诗】
7
张谓《题故人别业》:
平子归田处,园林接汝坟。落花开户入,啼鸟隔窗闻。
池净流春水,山明敛霁云。画游仍不厌,乘月夜寻君。

平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入?平仄仄平平?
平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去?平仄仄平平?

8
何逊《伤徐主簿·其一》:
世上逸群士,人间彻总贤。毕池论赏诧,蒋迳笃周旋。
仄去仄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去?平仄仄平平?

9
何逊《伤徐主簿·其二》:
一旦辞东序,千秋送北邙。客箫虽有乐,邻笛遂还伤。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入?平仄仄平平?

10
何逊《伤徐主簿·其三》:
提琴就阮籍,载酒觅扬雄。直荷行罩水,斜柳细牵风。
平平去仄入?仄仄入平平?仄平平仄上?平仄仄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9-1-23 22: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1-23 19:10
王力之说非其首创,即八病之鹤膝。
而你所举例均非三连声,献丑也。

王力说话,都是一些道听途说罢了。近体诗的犯鹤膝道听途说,《切韵指南》哪有律句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记载?!

第七节闆于一三五不论
  7.1关于近体诗的平仄格式,相传有两句门诀,就是
  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
  意思是说,每句的第一字、第三字和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至于第二字、第四字和第六字则必须依照格式,该平不能用仄、该仄不能用平。这是就七言诗而论的;其所以下提及第七字者,因为第七字居于句末.尤其要分明,是不待言的。由此类推.近体的五古诗应该是:三不论,二四分明.
  7.2这两句口诀不知是谁造出来的‘切韵指南后面载有这口诀。其实这只是很浮浅的观察,和事实颇不相符:事实上.一三五不一定可以不论,二四六不一定要分明。因此,这口诀在表面上虽给予人们一种简单明快的感觉,实际上却极容易引起初学做诗的入的误解.现在我们把不论和分明的规律详加叙述.使大家明暸近体诗的乎仄并不是那样简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22: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19-1-23 23:51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1-23 19:10
王力之说非其首创,即八病之鹤膝。
而你所举例均非三连声,献丑也。

你对王维诗中“下”的判断是错误的,按《平水韵》解释,作名词“在下(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时才读上声,而作动词、副词、形容词时是去声,而王维诗中的“下”明显不是名词,因此只能读去声,所以王维那诗属于三连声(去声)。

你再看看下面这四首五律是否三连声?

1)七月三日在内学见有高近道举征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唐•岑参)

云送关西,风传渭北秋。
孤灯燃暮,寒杵捣乡愁。
滩上思严,山中忆许由。
苍生今有望,飞诏下林丘。


2)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从今又几年?


3)潼关兰若(·许浑)

来往几经过,前轩枕大河。
远帆春水,高寺夕阳多。
蝶影下红,鸟声喧绿萝。
故山归未,徒咏采芝歌。

4)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淮上有秋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24 0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邻近的两个出句句脚声调相同,是小病,三个相同是大病,如果四个相同,或首句入韵而其余三个出句句脚声调都相同,就是最严重的上尾。这种最严重的上尾,唐诗里并不多见...

王力先生之论说得很清楚,无须再论。你要推翻先生论,可从全唐诗律诗着手写出专论,看是否有5%?举些特例,亦九牛一毛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24 08: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七月初三日在内学见有高(一本有近字)道举徵(唐·岑参)
题注:别本俱作七月三日在内学见有高道举徵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 
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
滩上思严子,山中忆许由。苍生今有望,飞诏下林丘。

找个善本,用不着使此伎俩,古人不至一韵连用,脑残人才会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24 11: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中有3个白脚(不算首句)。每个白脚可有3个仄声,任意某一仄声出现几率是1/3.2个同声仄声出现几率是1/9;3个仄脚同声几率是1/27,即不足4%。说明不需要注意鹤膝,三个白脚出现同声的可能性也很小。所以鹤膝发生的可能性本身不大。但从理论上规避是符合沈约的理论的。
   沈约的声律理论的要点在于变化:“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所以才有蜂腰鹤膝之论,只是其重要性远远次于平头上尾(不是仇兆鳌王力所谓上尾,因为他们所谓其实是沈约的“鹤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1: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1-24 08:45
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七月初三日在内学见有高(一本有近字)道举徵(唐·岑参)
题注:别本 ...

就算岑参这首不算,至少老朽已举出王维、刘长卿、许浑、韦应物各一首三连声上尾例,这只是冰山一角,若继续深入查找(可惜老朽不会电脑编程),估计会有更多三连声例子,这些都是唐诗大家所写,他们不忌三连声,老朽又何须忌?因此你对老朽《野老》一诗的指责有失公允,应该向老朽登报致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24 11: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注音不对:
 梅道士水亭(孟浩然)  
       傲吏非凡吏, ◆吏【去声四寘】
  隐居不可见, ◆见【去声十七霰】
  水接仙源近, ◆近【上声十二吻】【去声四寘】【去声十三问】
  再来迷处所, ◆所【上声六语】

  寻雍尊师隐居(李白)  
  群峭碧摩天  
  拨云寻古道,◆道【上声十九皓】
  花暖青牛卧,◆卧【去声二十一个】
  语来江色暮,◆暮【去声七遇】
上牛头寺(杜甫)  
    青山意不尽, ◆尽【上声十一轸】
  花浓春寺静, ◆静【上声二十三梗】
    何处啼莺切, ◆切【去声八霁】【入声九屑】
归嵩山作(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 ◆意【去声四寘】【入声十三职】
  荒城临古渡, ◆渡【去声七遇】
  迢递嵩高下, ◆下【上声二十一马】【去声二十二祃】
----可见所举例并非仄脚三连同声。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24 11: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野老(绝谷野樵)  
  天际云如血,  ◆血【入声九屑】
  倦鸦归晚树,  ◆树【上声七麌,动词】【去声七遇,名词】
  扶醉踏山径,  ◆径【去声二十五径】
  须臾群友至,  ◆至【去声四寘】
--------该诗确是三连仄鹤膝。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9-1-24 12: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1-24 08:40
邻近的两个出句句脚声调相同,是小病,三个相同是大病,如果四个相同,或首句入韵而其余三个出句句脚声调都 ...

储光羲《石壅亭》

遥山起真\宇,西向尽花林。下见宫殿\小,上看廊庑深。
苑花落池\水,天语闻松音。君子又知\我,焚香期化心。

刘长卿《寻洪尊师不遇》

古木无人\地,来寻羽客家。道书堆玉\案,仙帔叠青霞。
鹤老谁知\岁,梅寒未作花。山中不相\见,何处化丹砂?

欧阳修《怀嵩楼新末南轩与郡僚小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9-1-24 12: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24 13: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9-1-24 11:41
就算岑参这首不算,至少老朽已举出王维、刘长卿、许浑、韦应物各一首三连声上尾例,这只是冰山一角,若继 ...

对,雨梦特道歉。因避上尾,属高标准要求,对初入门者实为期望过高。
王力先生云,不多见,则十之一二,非罕见也,罕见为万分之一。
我亦不会电脑编程,也同样可作归纳。只是你无此能力及毅力也。
你不忌的东东太多,这仅证明你底蕴太差,又不象前次第三句都采平脚的巨病,证明你平仄都犯错的弱智,实该庆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9-1-24 13: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5: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塞外秋来 发表于 2019-1-24 13:43
潭先生先踞后恭,又道歉又庆贺,意在何为,喜从何来?

在唐人三连声铁证面前,潭州能再嘴硬乎?能不后恭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9-1-24 17: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24 18: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一百首亦九牛一毛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24 19: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能从唐诗举出2000首(估计不到十一)自可推翻王力诗论及沈约四声八病了,先预祝野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21: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