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9|回复: 1

填词说词谱:从一剪梅的填写开始

[复制链接]

1872

主题

3343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58
贡献
2659
金钱
756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1-21 11:31: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习填词先从看懂词谱开始 为什么相同词牌会有不同的词谱呢?
【前言、 词的多名与多体】
   有人问,怎样填一首《一剪梅》呢?.........
在众多的古人词作里面,《一剪梅》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词牌,据清朝的《钦定词谱》记录,它有三个名字:
    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取以为名;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名《玉簟秋》。
    词的多名和词的多体非常普遍,据统计钦定词谱有826个词牌,却有2306体词谱,平均下来每个词牌有3个体。例如《一剪梅》有7体,就是说同样叫做《一剪梅》,但是却有7种不同的词谱。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正体比较简单,因为词谱中的可平可仄的字表较多 。

一、词谱符号
    下面以周邦彦为正体的《一剪梅》来说一下词谱的符号,词和近体诗一样,都讲究平仄,在词谱里,平仄常常以符号来代替。

如下图:“○”标平声 ,“●”标仄声 ,“⊙”标应平可仄 ,“◎”标应仄可平。“△”标平韵 “▲”标仄韵 :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疏枝,略点梅梢。

◎●○○◎●△ , ⊙◎⊙⊙,◎●○△。

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

⊙○⊙●●○○ , ⊙●○○,◎●○△。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轻敲。

◎●⊙○◎●△ , ◎◎○⊙, ◎●○△。

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 , ⊙●○○,◎●○△。
这是周邦彦的《一剪梅》,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平声如:○○梅花;仄声如:●剪、笑、舞;应平可仄如:⊙⊙疏枝;应仄可平如:◎◎袖里。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入声字:一、插,这两个字今天是平声、在古韵里是入声。四声有平、上、去、入,上去入都是仄声。

二、为什么相同词牌会有不同词谱呢?

1、依曲填词到依谱填词

    我们今天看到的这种词谱方式起源于明朝。因为唐宋词一开始都是依曲填词。宋赵令畤《侯鲭录》中记录了王安石的一段话 :
     古之歌者,皆先为词,后有声,故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词,却是‘永依声’也。” 注:永,歌咏。
    王安石曾经说,古代人唱歌,都是先有词,然后有曲,所以说”声依永,律和声“。可是今天(指宋朝),先有曲子,然后填词,变成了”咏依声“了。
    不过”咏依声“后来也消失了,因为曲谱渐渐消亡找不到了,后人填词怎么办呢,就依照前人的成名作来填词。但是同一个词牌,不同的词人的作品并不一样。这就需要一个有人总结出前人作品的普遍规律。
    于是在明朝出现了一个叫做张綖的人,他参照唐宋人的词作编写了《诗馀图谱》三卷,创调谱149阕 。后来的词谱都是采用他的方法扩充改编,到了清朝《钦定词谱》扩充到800多个词牌、2000多体。从此词人们可以按照词谱来填词。

2、相同位置的字,平仄为什么不同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其中一首第一句是:昨夜雨疏风骤,【仄】仄【仄】平【平】仄;另一首第一句是:常记溪亭日暮,【平】仄【平】平【仄】仄。这两首1、3、5 字的平仄不同,2、4、6的平仄是相同的,所以词谱就是:

⊙●⊙○⊙▲,用文字表示:中仄中平中仄。
其中⊙就是可平可仄的意思,准确的说是应该平但是可以仄,⊙。即上面讲的“⊙”标应平可仄 ,“◎”标应仄可平。

     词谱是明清两朝人根据前人的作品归纳而来,很容易出现上面《如梦令》的情况,相同位置不同作品的用字平仄不同,因此词谱种平仄不拘的地方很多 。所谓的“正体”一般是样本比较大的一体,正因为样本大,所以平仄不同的地方就越多。
    非正体的词往往只有很少几个人甚至只有一个人这样填词,没有太多的其他词作参考,所以必须平、必须仄的情况就比较多。

例如卢炳的《一剪梅》

灯火楼台万斛莲,千门喜笑,素月婵娟。

○●○○●●△ ○○●● ●●○△

几多急管与繁弦,巷陌喧阗,毕献芳筵。

●○●●●○△ ●●○△ ●●○△

乐与民偕五马贤,绮罗丛里,一簇神仙。

●●○○●●△ ●○○● ●●○△

传柑雅宴约明年,尽夕留连,满帆金船。

○○●●●○△ ●●○△ ●●○△
《钦定词谱》中特别说明:此词前后段第五句,俱押韵,宋词无别首可校。

3、 相同词牌 字数不同
     这也是因为同一个词牌有不同的作品,因此词谱的编撰者会把收集到的前人的词作分门别类,例如《一剪梅》就分成了7体,每一体都有不同.
     例如曹勋体 58个字,赵长卿体59个字,其他5体都是60个字,但是他们也各有不同,有的句句押韵、有的叠韵等。

三、押韵方式不同

1、一剪梅七体中,张炎体使用叠韵,又一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两叠韵

剩蕊惊寒减艳痕,蜂也消魂,蝶也消魂【叠韵】

●●○○●●△ ○●○△ ●●○△

醉归无月傍黄昏,知是花村,不是花村【叠韵】

●○○●●○△ ○●○△ ●●○△

留得闲枝叶半存,好似桃根,可似桃根【叠韵】

○◎⊙⊙●◎△ ●●○△ ●●○△

小楼昨夜雨声浑,春到三分,秋到三分【叠韵】

●○●●●○△ ○●○△ ○●○△
这首一剪梅的押韵方式不同前一首,第2、3句用了两个相同的韵脚:魂,这叫做叠韵,同理,第5、6句:村;8、9句:根;11、12句:分。

2、蒋捷体句句用韵,和张炎体的第2、3句,第4、5句用叠韵不同。

一片春愁带酒浇,江上船摇,楼上帘招。

●●○○●●△ ○●○△ ○●○△

秋娘容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 ○●○△ ●●○△

何日云帆卸浦桥,银字筝调,心字香烧。

○●○○●●△ ○●○△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 ●●○△


三、对仗
     一剪梅是一个7字句+两个4字句,词牌里两个连续的4字句经常是对仗的,不过要注意的是:词的对仗经常平仄并不相对,没有格律诗那么严格,例如:

斜插疏枝,略点梅梢。⊙◎⊙⊙,◎●○△。

江上船摇,楼上帘招。 ○●○△ ○●○△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一剪梅没有要求必须对仗,是否对仗全看作者的心情,例如卢炳的《一剪梅》就不对仗:

千门喜笑,素月婵娟。○○●● ●●○△

巷陌喧阗,毕献芳筵。●●○△ ●●○△


四、一剪梅的句式

以一剪梅正体举例,只有7言句和4言句两种。

1、七字句是标准的律句

第一种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一片春愁带酒浇,●●○○●●△。

第二种句式:平平仄仄仄平平:轻盈微笑舞低回,⊙○⊙●●○○。

2、四字句句式

仄仄平平:斜插疏枝,略点梅梢。 ⊙◎⊙⊙,◎●○△。

因为有不少可平可仄的地方,所以会有“⊙”(标应平可仄)和“◎”(标应仄可平)

【结束语】
      一剪梅多是婉约词, 以男女之情的题材较多。不过也有例外,明朝夏完淳有一首《一剪梅 柳》,抒发的是故国之悲,在豪放之中有婉约之美,并不太多见: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金沟御水日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饷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另外,我们今天看到的词谱,并不能完全囊括古人的词作,有很多古人的词以钦定词谱来衡量也是出律的。但是我们后人填词,还是依谱填词较好,或者完全依照古人词作的平仄押韵来填写,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

3967

主题

12万

帖子

4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社区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6345
贡献
122522
金钱
141500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2-5-22 21: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12: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