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38|回复: 19

【读诗活动001】共读曾国藩诗集

[复制链接]

618

主题

8524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00
贡献
9975
金钱
12213
发表于 2019-1-18 21: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亓魛 于 2019-1-25 19:47 编辑

【选】
曾国藩诗选八首,前五首欧巴选,后三首格那丁选,如下:

岁暮杂感第十
鼕鼕岁鼓走轻雷,竹马儿童彩戏才。
仙仗九重围雾住,宫花一万锁烟开。
迷离佳气从空绕,不断狂香拂面来。
我比春风尤放荡,长安日日聘龙媒。

漫与
今日今时吾在兹,我兄我弟倘相思。
微官冷似支床石,去国情如失乳儿。
见惯浮云浑欲语,漫成诗句未须奇。
径求名酒一干科,轰醉王城百不知。

三十三生日
六载承明厌秘书,河东一赋又吹嘘。
多惭衮职无遗事,实借文言有庆余。
白壁出山终就琢,黄金掷谷总成虚。
何时却返初衣好,归钓蒸溪缩项鱼。

闻客话里中近事
蓬莱清浅信推迁,回首乡关事可怜。
今日朝簪陪末秩,早时社鼓舞华筵。
陈平宰国无消息,庾信辞家有岁年。
蹙蹙生涯非我里,滔滔四望极敷天。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
江雪湖波路几千,壶头归葬事堪怜。
铸金叩叩终何益,理玉深深不计年。
夜月一钩凉蕙帐,春风十万散榆钱。
神灵甲马如相助,莫造愁人叹逝川。

初入四川境喜晴
万里关山睡梦中,今朝始洗眼朦胧。
云头齐拥剑门上,峰势欲随江水东。
楚客初来询物俗,蜀人从古足英雄。
卧龙跃马今安在,极目天边意未穷。

柴关岭雪
我行度柴关,山关惊我马。密雪方未阑,飞花浩如泻。
万岭堆水银,乾坤一大冶。走兽交横奔,冻禽窜荒野。
挥手舞岩巅,吾生此潇洒。忽忆少年时,牵狗从猪者。
射虎层冰中,穷追绝壁下。几岁驰虚名,业多用逾寡。
久逸筋力颓,回头泪盈把。

小池选一
屋后一枯池,夜雨生波澜。勿言一勺水,会有蛟龙蟠。

【习】
曾文正公读后感 (大道无人)
其一
夷狄有君湘有臣,太平功竟石头驯。
髑颅百万书生剃,道路八千王业尘。
犹剩高碑敇文正,终无遗策起衰神。
年年岳簏山前望,橘子洲中草色新。
匿名点评:首句用掌故,贬褒之意尽显,二句的太平可做双层解,唯后三字可酌,或许是乘韵脚字缘故。使得颔联前两字为避重字而显得扎眼,所谓石头驯了头颅却不甚驯了。另外道路八千显得空泛套路。颈联前句很挺,后句的衰神欠斟酌,太随手。尾结不错,有余味。整首有个大问题,通篇对曾文正公还是持肯定态度的,那么为何第三句非要去点出曾剃头,从另一角度看,乱世人命如草,两边都如是,也并非全无理由,何忍独责湘军。所以作者既不持批判态度,那么没有必要这么落笔,而且既强调了书生,后篇却无相应对比陪衬,所以这个词也落到了空处。作者有功底,但欠考虑了。

其二
骸骨拄撑锋镝轻,隆隆雷火洗名城。
长毛一兆和民杀,环宇半空教事成。
杯酒鱼阳回老将,阖门鲁国讲诸生。
汉臣宝剑西风泪,身后黄龙旗易更。
匿名点评:首联从人物评价入手,名城当指天京。颔联承之以两句具体事例,接驳的不错,但是句子并不顺畅,和民杀,教事成,教字如何解,如果指天津教案那么前句和字怎么解,环宇四字更是强行凑句,为对仗而对仗。后两联个人以为移用到李少荃身上更为合适,尤其是第七第八句。整体看这首不切,写人还是得扣淮人物事例特征。

其三
寒儒投笔起蒿莱,乡勇横驱率兽来。
屈子投江今有命,淮阴过胯后登台。
腥风马上奚囊富,相背帐中谣琢猜。
待到中兴驱鞑虏,公于地下怎生裁?
匿名点评:这首很一般,唯有颔联两个关联的典故有看头,两个八竿子挨不着的典故却因曾国藩而串联,屈子去国行吟而投江,曾文正败战而投江,淮阴侯忍一时之辱,曾文正亦忍辱而筹划大计,所以颔联有趣。但是后两联却有无理取闹之嫌,长江上下来往船舶皆打曾某人旗号亦未见其人如何骄横,陷金陵未授王爵亦未见其人拍案而起,是固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切勿用本朝的剑去斩前朝的官,未免贻笑大方。

读曾国藩诗集有感(欧巴)
其一
文焰兵尘满纸浮,似曾波谲见横流。
惊烽龙朔何堪恃,赌命鸿儒不自由。
甲马东南功蔽日,楡钱十万赏封侯。
湖湘本色眞如血,就死刀头供笔头。
匿名点评:这首中规中矩,架构稳当,章法严饬,颔联弯弓盘马可圈可点。颈联气像开阔,唯句法潦草,对仗且先不论,具体字词选用也可商榷,个人建议保留第三联原意,重撰一联为好。另尾句亦可收一收。

其二
鳌掷鲸呿久已劳,箕张牛奋后来高。
千军雄鬼诗遮面,百战丰碑草作袍。
桑海何愁空历历,江山如画自滔滔。
人间风雨幸无限,且就文澜听怒号。
匿名点评:匿名点评:这首流于叫嚣,张牙舞爪,不足观也,自己可以先白话讲一遍,理理通顺。

其三
纸收兵气墨收烟,百载湖湘剧可怜。
华表何悲丁度去,泪罗未许屈原还。
渐销堞垒荒榛下,重赌文章盛世前。
泣向新亭酬一寄,不堪瑶瑟太翩然。
匿名点评:这首笔法老到,气象森严,张驰有度,风骨俨然,句法熟练得体,首联破题,中两联沉郁顿挫,虚实相间,文气贯通,尾结神完气足,语意不尽,定非普通作手,第六句第二字是否笔误。

曾文正公读后感 (方天画戟)
其一
熏天事业起田耕,自诩王尊璧力擎。
一椁支离敲榫卯,九幽浑噩费牺牲。
可怜圣教清平志,尤博屠夫滥杀名。
今读煌煌诗百首,涤生难况老先生。
匿名点评:整首平平,未见警醒之句亦未见警醒之语,颔联为凑句而凑句,颈联人云亦云,缺乏对历史的个人理解,所谓功夫在诗外,没有感慨或许就不写为上。

其二
为孰勤王捣一经,葡匐宦海苟名臣。
赓歌宴夜酬哀勇,极宠春明破石城。
万里长毛殍难遏,百年清誉果安生。
楷模或耻沉舟日,到底教人学宰鲸。
匿名点评:这首比前首略好,可惜纯叙述过多,停留在表面,比如颔联的意义何在,甚至于整首的主题在哪里,不要为了凑篇章。颈联这里用清誉欲反讽亦未见其效,曾国藩在史书上并非是个脸谱化的人物,很多史家学者站在不同立场对他各有阐述,所谓清誉词不切。个人建议作者或许少玩技巧,内容永远比技巧重要。

读曾文正公诗有作 (亓魛)
其一
本期呿掷文章伯,接武杜韩与苏黄。
久学祭鱼如海獭,偶成点鬼亦阎王。
可能道德藏针芥,至竟庄严损獗狂。
敛得先生剃头手,难为八句放明光。
匿名点评:这首改题为戏谑较好,玩世不恭多,严肃态度少,非正格也。

其二
凤阙宫鸦啼御座,夕阳贫血黯龙旗。
可怜天下失肥鹿,幸有湖南护赤墀。
宁许夷神乱邦国,重兴帝祚复朝仪。
屠夫手段慈悲泪,清议腐儒应不知。
匿名点评:贫血不知作何解,颔联意思到了,对仗两句不均匀,须知湖南亦在天下之内,最好这两个词一齐换掉,换有对比或关联性的。 颈联弱笔,意像过窄,思力不足,结句就事论事顺理成章,但颈联弱故而结句亦显单薄。

读曾国藩诗有记 (杜门弟子)
其一
漆艺由来画不成,走刀歇处即峥嵘。
细磨螺钿馆梅曲,安顿锦屏云母生。
尺寸江山非蚀剔,寻常书吏枉纹枰。
湖湘流水真千古,岳麓高看身后名。
匿名点评:这首角度与手段颇见新意,看得出作者见识,整首一气呵成,娓娓道来,唯憾少波澜起伏,颈联如能拉开些,造就顿挫之势,可称佳选。个人意见,个别字句需斟酌,如颈联两句的各自收尾两字。

其二
雨打夭桃片片红,归飞燕子响梁栊。
白门拾陛须青眼,朱绂加身未皓翁。
编外湘军多食血,帐前士子卒为公。
天王若肯乡中好,耕读剃头殊不同。
匿名点评:这首腰折,前半很稳当却见奇处,用事用语都贴切,颈联平铺直叙却未点到位,编外湘军与帐前士子本为一体,何故分拆,湘军之长,正在于书生将兵,以道义相砥砺,以文章名教相拱卫,罗泽南李续宾等皆为当世大儒,而湘军选勇,亦由各营主将自行招募,合乎心者而募,故将弁一体。另从法度上看,颔联到颈联间尚缺一层铺垫,未能自然过度,同理尾联收束亦犯此病,等于悬空造句。

读曾湘乡诗 (周南)
湘乡弈世读耕身,挺出科场经紫辰。
签笔功名守成吏,剃头事业不由人。
域中变局三千岁,城上烽烟十四春。
跋扈飞扬亏圣德,履冰检束效良臣。
匿名点评:这首大体尚可,唯几个小问题,颔联对仗勉强,守成吏与不由人字面与意思都不工。颈联空洞套话,万能句式,另外飞扬跋扈,剃头事业等语过于使气,反不见佳。

读曾国藩诗有感(黎墨涵)
虞廷胄子出农耕,十载修身始一鸣。
文法桐城兼亘古,德尊圣道识精英。
金陵雨洗烽烟烈,桑梓梦留湘水清。
兴国寺旁高枕卧,任由后世说平生。
匿名点评:首联得力,颔联过誉,传曰,大军过后,累世不复,故而德尊圣道四字太无谓,识字不精辟。颈联整联肤浅,煊染着墨不够,曾国藩不以清廉著称,其乡闾的蒸水也并不清,高枕两字则不贴切,高枕卧更显赘。

读曾国藩诗有感(迈五)
古今消遣本无由,长短区区笑剃头。
血沃金陵名一夜,富归桑梓弟三秋。
是非何必人前白,风雨已难功过留。
世上如如笑谈口,高低总误稻梁谋。
匿名点评:后半蕴藉有味,余意绵绵,但是人前白的白字不妥,而第六句前四与后三字间隔。前半则造势不足,首联消遣两字不力,二句随手而出,颔联不传神,弟三秋别扭,笑字重,建议第二句另换。

抽剥曾诗成句(楚如姬)
剃头事业满生涯,磨墨光阴噬血花。
京国西风悲旧雨,江湖官柳乱昏鸦。
三千志壮觚棱骨,一夕功成颇牧家。
王寇由他后人论,化尘猿鹤与虫沙。
匿名点评:读曾国藩诗有感集句不评。

题曾国藩楚军之剿粤匪 (削足翁)
乡情撼膝孤臣诔,岳色空青贼子欺。
祭酒初成忧骤结,归田不就檄交驰。
山河破碎凝冰处,帐幄微茫聚镝时。
埽穴犁庭惊鬼魅,焚舟破釜走偏师。
匿名点评:这首停留于叙事层面,像记叙文简介,而且语句多做作,斧凿痕迹明显,缺乏明确的个人感悟及通篇谋划,反映章法上看尾联已经无法正常收束了,所以只能这样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了。

和曾国藩《书边袖石诗集后》(格那丁)
登临苦忆王仲宣,黍稷盈畴别有天。
生者何如死者贵,今人怎及昔人贤?
荆山万迭连斜照,漳水一湾飞柳绵。
望断江南二千里,归帆犹在白云边。
匿名点评:这首整体分寸把握得好,用词造境都讲究,符合温柔敦厚的诗格,很显风度。个人以为颔联略潦草,语气上或许不需要含糊不确定,因为下联景语寓情,句意上或许应该更点透为尚,而颈联个别字词如连,柳绵等可斟酌。

【札】
其一(亓魛)
曾文正公,其古风颇可观,学苏黄有得,真老辣作家也。观其律,感怀感事诗颇以才情为诗,以情怀经历为诗,以《岁暮杂感十首》、《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为代表;酬和之作,常以才学为诗,或以其为古文大家之故,多于颈联用典,罗列姓名,或以为梁山点将录、阎王点鬼簿。点将录者,熊的不要;点鬼簿者,活的不要。其律套路严重,变化不足,且多拗体,时有聱牙,乃至破律,譬如《送梅伯言归金陵》首句,不足学。虽然,余与诸友共度公之七律,各抒己见,各有所得。欧巴以为,学一作家当效仿其手段,如高启者,学啥像啥,千古一人也,遂于论坛发起聱牙体活动,响应颇伙。其诗曰:十载磨铅世事疏,背人肠断悔当初。齑盐生计宁惭豹,剑履思筹剩羡鱼。彭泽无弦复无辱,茂陵多病几多书。焦心老大何如意,愁绝韦编问子虚。格那丁读之,赞曰:曾诗非上品,不足学。然欧巴学之,能对治其香喷喷之俗气,乃有意格,善哉善哉。并倒韵玩票一诗助兴,其诗曰:触目无由问子虚,腹中空贮几车书。争如附木以为缕,不必饫餐望食鱼。腐蠹丁婿难一世,瘠枯皮骨想当初。抱惭登极扶云步,蹶足睢盱万事疏。诸友亦有作,共得十余首。聊记之,以备忘。

其二(亓魛)
某日,论坛诸友于微信闲聊曾文正公律诗,其中《闻客话里中近事》颈联云:陈平宰国无消息,质倍辞家有岁年。诸友以为有味,又颇难解,众说纷纭。或云:质倍对陈平,可知质倍为人名,可推知为大官也。或云:质倍者,王质也,烂柯人也。或云:不可能,王质为贫民,此处辞家应为辞官。或云:疑为范质之误。或云:不可能,字号对名字乃宋人恶习,作家不为也。姓名对姓名,字号对字号,官职对官职,方为作家手段。或驳之云:未必,古人正经对不上,走偏门也未可知。譬如“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即为先例。或云:质倍未必为古人,许是文正公熟人,乃至是文正公自己小名。一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无可定夺,皆以为无解。俄尔,有人百度得另一版本,诗之颈联云:“陈平宰国无消息,庾信辞家有岁年”,并以为网络繁体自动转化简体之误。言毕,有人以为是,并竖大拇指点赞云:我勒个去,“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定是庾信了也。更有人附和云:乖乖,鲁鱼亥豕,三豕涉河,搜索引擎误我也。诸友相视大笑,门牙几掉。后,余与诸友共读曾诗近百首,质倍之处颇多,每遇一处,大家相视而笑云:定又是质倍了也,帕斯(pass)。质倍遂成私人之掌故。

微信号daoyu_gmd;公众号xianfengshizhan_sc

234

主题

221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58
贡献
2910
金钱
5596
发表于 2019-1-19 08: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的到位。个感有片面不全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9-1-19 14:35: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转益多师。好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9-1-19 14:39: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尚有其余诗友同题,待第二期评论。评论只代表个人看法,可以各抒己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9-1-19 14:41: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评点者和被评诗一律匿名进行,过后标出作者,评者仍匿名。俾使诸诗友无所预忌,得以尽抒已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61
发表于 2019-1-20 10: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到。唯对匿名点评这一做法感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61
发表于 2019-1-20 22: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大道、亓鱽、格老也等博学大佬一个问题:中国北方广大地区为什么叫三十里铺的地名很普遍,但叫四十里铺和五十里铺的地名很鲜见呢?简要说明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61
发表于 2019-1-21 09: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19-1-20 22:21
请教大道、亓鱽、格老也等博学大佬一个问题:中国北方广大地区为什么叫三十里铺的地名很普遍,但叫四十里铺 ...

先谢格老也。晨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8

主题

8524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00
贡献
9975
金钱
1221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 12: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期,还没出炉。各位稍等。
微信号daoyu_gmd;公众号xianfengshizhan_s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8

主题

8524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00
贡献
9975
金钱
1221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09: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的内核:妙思与妙悟    【删除】
【修改】 格那丁 发布于2019-01-23 08:45   点击:14   评论:0   手机浏览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这是钱珝《江行无题》之一,“窟”又作“里”,其义更舒展。《诗境浅说续编》评:“匡庐秀出南斗,为江介之名山。唐代去六朝未远,当有百岁高僧在云深林密中,物外翛然,长亨灵山甲子。托想殊高。”这个评价说到了点子上,“托想殊高”正是其核心要素。本来一二句已经意尽,谁知三四句却奇峰突起,这就是妙思或妙悟,没有灵感不可能有这两句。俗手会怎么写?大致如此: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孤标耸森秀,高出白云层。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苍苔石径滑,仙迹杳难凭。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寒波飘木叶,流水带寒冰。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石泉飞险窦,山鼠下枯藤。
还可以继续下去,但都不如原诗,因为没有原诗的妙思或妙悟,只是顺承句意,属于正常思维。
好诗都有一个内核,这内核就是妙思或妙悟,是使其成为好诗的核心要素。“妙思”偏于技术性——精妙的构思,“妙悟”超拔一些,来自宗教,相当于顿悟。别以为只有宗教才顿悟,诗也是,一首好诗就是一次顿悟。乔伊斯写小说也讲“顿悟”(epiphany),“一种突然的精神显灵”,可见这是艺术的共性。
一个人有无诗才就看这个,写一辈子诗,就知道循规蹈矩,一次妙思、顿悟也没有,这叫匠人。看过很多教授写诗,无一句无来历和典故,句句加注,但就是没有灵魂,区别就在这里。当今网上也有很多人,专注于辞藻典故,这字该怎么用,那词该怎么选,这典故该怎么安排,那名号该怎么镶嵌,有时也干得漂亮,但终是小道,无关宏旨。有了妙思、顿悟,都不需要什么辞藻典故装饰,怎么写怎么好,即便是大白话也是好诗。
失恋之夜
海子
我轻轻走过去关上窗户
我的手扶着自己 像清风扶着空空的杯子
我摸黑坐下 询问自己
杯中幸福的阳光如今何在?

我脱下破旧的袜子
想一想明天的天气
我的名字躺在我身边
像我重逢的朋友
我从没有像今夜这样珍惜自己
要写出最后一段没有妙思妙悟不行。
多年前我写过一种叫《竹枝词》的东西:
好事近
在黑海之滨,获得一头奇兽。找不到安顿地,只能跟我走。
我因此感到烦心,倒了一杯酒。没想到他却说:“我也来一口。”
这词太白了,全无古词的婉约典丽,于是很多人不适应,认为没有诗意,甚至对其嘲笑谩骂。还有这种实验诗:
如果欲穷千里目,则须更上一层楼。巢于杨树之巅顶,鸟比我们有远谋。雨一直淅淅沥沥,风还在晃晃悠悠。每天我举头望树,视线随巢而上浮。(格那丁《哲理诗》)
也有人认为这是大白话,不是诗。不是诗吗?那什么是诗?你叫他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为出发点写一首,却写不出来,或写成了打油诗。其实他们是不懂诗,不知诗之内核与灵魂,就看见意象—图式,误把辞藻典故当作了诗,对艺术的核心几乎没有体认。
下面引一段现成的文字说明这个问题:
作诗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以辞藻、典故取胜,一种以构思、思路取胜,以前我说过(《文采与才华》)。前者叫“文”,我称之为装饰性美,后者叫“质”,我称之为结构性美,前者叫文采,后者叫才华,说了十多年了。
以辞藻写诗是怎么回事都知道。有时候挤公交车,身旁站着个美女,香喷喷的,鼻子就痒痒,忍不住“啊嚏”一声,这是辞藻的功用。《玉台新咏》《花间集》就会使人打喷嚏,《花间集》好些,香得清爽,不像那《玉台新咏》的刨花油味道。《词源》说“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就说的这个。所以,很久以来人们就讨厌这种东西,认为庸俗。也是的,人家香妃那是真香,你洒那么多香水算什么?你以为洒了香水就是香妃了?不可能。
于是有人转而以典故取胜,以为这一来就不庸俗,有些瘦劲老辣的味道了。比如近段时间一群人推崇曾国藩,很欣赏他的以学为诗,竞相在诗中嵌姓名,镶故实,抒识度,发感慨,甚至不惜追攀其佶屈聱牙。香气倒是去了,喷嚏也少了,但闻起来总有股老腊肉味道,并且是已经氧化的哈喇味。
诗之才华体现在哪儿?当然不是辞藻、典故而是构思、思路。思路决定高度,有了好的构思、思路不需要洒香水、熏腊肉,大白话即可。别以为大白话不是诗,《诗经》给我们作了表率,《风》诗好多都是那时的大白话,你不照样赞美有加,津津有味?“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收起来。这都什么玩意儿?《采车前歌》。“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诗经原始》)据说这是很好的诗歌,如果配上曲调的话。诗就是这样写或说、唱出来的,不怕你不信。
现在没有曲调了,当然得讲究一些,不能太直白,就像没有表情、体姿帮助,书面语不能像口语,得讲究一些,留点余味。因此构思、思路很关键,这叫立意。有了好的立意何须辞藻、典故装饰?只有没有立意的人才会殚精竭虑进行辞藻、典故的组合,最后还搞得来不是腻人就是哈口。据说这东西整多了会得癌症。(格那丁《读诗札记》)
试想一想,是奇思妙想容易还是进行辞藻典故的排列组合容易?就知道“陈平宰国无消息,庾信辞家有岁年”“沉江欲祷王尊璧,击揖谁挥祖逖鞭”“齑盐生计宁惭豹,剑履思筹剩羡鱼”,写诗岂不成了技术活,成了拼装人名、典故?这还叫诗吗?学问不是诗,最多表明你读书多善用百度,不表明你有诗才。我历来是这个观点:典故运用到极致也不过“工巧”,离诗道还远着呢。不训练自己的妙思、顿悟,成天翻书查字典拼典故嵌人名,都什么事儿啊!
因此妙思、妙悟是事关写作生死的大问题,必须在这上面用力。我的看法是,写不出来别硬想,想破脑袋也枉然,须得灵感到来,那诗句就像自己蹦出来的,这时你会感到吃惊,不相信这是自己写的,很佩服自己:“我怎么能写得这么好的东西啊!”通常情况是,可能十天半月也不来灵感,越没有灵感越着急,越着急越怕,越怕越没有灵感,反之,越有灵感越自信,越自信越有灵感,事情就这么有趣。阅读古人绝句,你能一眼看出哪些是灵感乍现的产物?哪些是硬想出来的?举几个例子,自己印证一下。
1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李白《秋浦歌》之六)
2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李白《秋浦歌》之八)
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4行背青山郭,吟当白露秋。风流无屈宋,空咏古荆州。(钱珝《江行无题》之五)
5湖口分江水,东流独有情。当时好风物,谁伴谢宣城?(钱珝《江行无题》之九十五)
6一卮春酒送离歌,花落敬亭芳草多。欲问归期已深醉,只应孤梦绕关河。(许浑《送薛先辈入关》)
7卖药修琴归去迟,山风吹尽桂花枝。世间甲子须臾事,逢著仙人莫看棋。(许浑《送宋处士归山》)
8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0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方干《君山》)
1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12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微信号daoyu_gmd;公众号xianfengshizhan_s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8

主题

8524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00
贡献
9975
金钱
1221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09: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9-1-23 09:00
诗的内核:妙思与妙悟    【删除】
【修改】 格那丁 发布于2019-01-23 08:45   点击:14   评论:0   ...

赶紧选卢纶诗,来十首啊。
微信号daoyu_gmd;公众号xianfengshizhan_s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292

帖子

55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3
贡献
1685
金钱
2012
发表于 2019-1-29 14: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9-1-20 07:19
作诗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以辞藻、典故取胜,一种以构思、思路取胜,以前我说过(《文采与才华》)。前者叫 ...

格老这段理论有见地,可以再往深处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0 08: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