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海诗钟副首版
精华162
注册时间2014-10-21
威望7701
金钱55682
贡献41992
副首版
闽海诗钟副首版
  
威望- 7701 点
贡献- 41992 次
金钱- 55682 枚
 
|
五律·榆林镇北台
.
林世保
遥听北台笙,寻诗独自行。
贡城吹鼓角,易马动旗旌。
骋目胡人远,登楼汉月明。
沉沙犹素净,不见鼓车兵。
.
镇北台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和“万里长城第一台” 之称。台下有易马城、款贡城,还有红石峡和峡上的平湖。
.
和世保兄《榆林镇北台》原玉
陈天培
何处起风笙,红山镇北行。
古台隆美誉,遗址树霓旌。
史上边戎壮,曾经战火明。
奇观今尚在,哪见有驰兵。
.
原韵奉步世保兄《榆林镇北台》
黄少樵
镇北台闻笙,微吟独自行。
狼烟终未见,雁阵此如旌。
初日雄姿在,轻云丽色明。
于今歌盛世,久已不谈兵。
.
依世保师《榆林镇北台》韵
陈禹湍
羌笛共笳声,孤城边塞行。
茫茫红石峡,猎猎彩旗旌。
极目轩窗眺,登临蒙汉情。
春秋融洽处,何必扎营兵。
.
敬和林世保老师《榆林游镇北台》原玉
王前宽(修远)
闻听北台笙,游人忽止行。
高墩传鼓角,古垛舞旃旌。
忆往烽烟乱,思今日月明。
荒沙尤碧染,塞上莫刀兵。
.
敬和世保师《榆林镇北台》原玉
陈颂水(蓝山)
越野听鸾笙,驱车寻梦行。
风高鸣鼓角,叶落舞旗旌。
易马征程远,红山景色明。
古台今尚在,险处不屯兵。
.
依韵敬和世保师《榆林镇北台》
柚花如雪
犹闻鼓乐声,寻梦北台行。
情系中原地,风飘塞外旌。
平湖红峡秀,易马贡灯明。
多少兴亡事,边关默默星。
.
和世保老师《榆林镇北台》原玉
邓则枢(江南散人)
易马未闻苼,平湖峡上行。
刀枪鸣战鼓,甲士舞军旌。
镇外狼烟灭,城中皓月明。
登临成忆古,卫国赖雄兵。
.
步世保师《榆林镇北台》原玉
秦鼎
隘处捻缑笙,子乔边塞行。
曲偕秦代角,管曳汉时旌。
岁月流终古,江山起大明。
今犹台镇北,不见昔年兵。
.
次韵林老师《榆林镇北台》
海上渔夫
紫寒绝鸣笙,征人不远行。
白云飘绿草,黄土动红旌。
易马城还在,榆林月更明。
危台今胜地,万世岂谈兵。
.
敬和林世保师《榆林镇北台》原玉
胡鸿
云渡洛宾笙,风吹若战行。
边声凝碧宇,号角落麟旌。
笑看高台固,闲观晓月明。
江河流万古,守护有神兵。
.
和世保师《榆林镇北台》原玉
江山大地
镇北僦箫笙,榆云共远行。
壤垣开旷荡,履斗霁心旌
泾渭自清浊,混元犹晦明。
丝绸红路阔,四海何养兵。
.
次世保兄《榆林镇北台》韵
郑训斌(我心逍遥)
北台锣鼓笙,曾壮铁军行。
城阙连天际,烟尘蔽地旌。
登高边塞壮,望月夜空明。
盛世安宁日,还需戍守兵。
.
敬和世保老师《榆林镇北台》原玉
七棵松
关隘也歌笙,疑迎丝路行。
北台停战鼓,垛口树旗旌。
昔日刀枪隐,今朝灯火明。
边城向荣景,莫忘守疆兵。
.
敬和世保老师《榆林镇北台》原玉
王长琛(村野拾遗)
犹闻广漠笙,穿越咏诗行。
忽听胡人笛,遥寻汉将旌。
贡城山秀丽,马道月清明。
盛世平安景,难逢昔日兵。
.
敬和世保师《榆林镇北台》原玉
岱陽郑金炎
何处响余笙,寻声古道行。
依稀听鼓角,仿佛见油旌。
易马高城伟,平湖碧水明。
北台留固垒,雄壮镇番兵。
.
敬和世保师《榆林镇北台》原玉
殳岭山人
古乐起原笙,今人雅韵声。
贡城多美妙,易马舞吟旌。
遥忆时人远,登观近眼明。
峰峦奇景秀,碧镜照芳瑛。
.
敬和世保兄《榆林镇北台》原玉
林少雄
郊野起芦笙,边关北地行。
登台看碧汉,度岭动红旌。
史笔山河壮,秦城夜月明。
忧寻胡马迹,守塞莫休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