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1
注册时间2017-2-11
威望844
金钱6700
贡献5681
金牌会员
 
威望- 844 点
贡献- 5681 次
金钱- 6700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9-1-12 11: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9-1-17 16:45 编辑
二,四声的训练和分辨
接下来的是做四声的分辨和练习,请跟着读:
东懂冻督 朱煮注竹 江讲降觉 真缜赈质 文吻问物 寒旱翰喝 矣已意一 麻马骂脉 先銑霰屑 阳养漾药 唐躺烫鐸 庚梗径隔 蒸拯證職 登等凳德 侵寑沁緝 堪感勘洽 以上的第一个字全部都是平声,第二个字全部都是上声,第三个字全部都是去声,第四个字全部都是入声。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注意一下发音方法,平声字都拉长【中长调】,上声是先微降再拉高【中升调】,去声是快速下降【高降调】,入声是以喉部快速阻塞【塞音调】,所谓触类旁通,只要掌握了发音方法,其余就可依此类推了。
也许有的人会感到疑惑,这不是客家话吗?对的,这就是客家话,这里顺便简说一下客家话,我们常说客家四海为家,根在中原,客家先民早在秦乱时因避乱便开始从中原故土南迁,至五胡乱华时则有更多的士族衣冠南渡,远者已达岭东岭南一带立足,所以客家人常常自称是河洛人,说的话是河洛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从客家人的历史来说,学界普遍认同的是客家这个民系开始形成于南宋,至明朝已成熟,客家隐居山区,山多田少,随着人口的增长,生活渐见困顿,客家人素有耕读传家的精神,为改变自身困顿的生活状态,客家人注重文教,通过科举这条道路是改变自身命运最便捷的一条道路,所以,梅城学府林立,底蕴深厚,非常注重厘正读音,故客家话保留着大量的中古读书音,即便是语音流变后的今天回过头去校验唐诗宋词我们都能发现其十有九合切韵音,所以,我们用客家话去读古诗词的音韵是认识古音古韵的一条捷径。
前面所说的平上去入四声是调类,中古韵书并不细分其具体调值,客家话是怎么回事呢?简单来说,客家话是四声六调,这四声即平上去入四个调类,六调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六个声调,如妈、麻、马、骂、脉、麦,妈是阴平,麻是阳平,马是上声,骂是去声,脉是阴入,麦是阳入,注意,这六个声调是调值,不要跟调类混淆了。
要学会分辨四声,我们不仅要多读唐诗宋词,还须在平常的说话和视觉上就注重分辨,如梅州市老年大学这个招牌,梅州是平声,市是去声,老是上声,年又是平声,大是去声,学是入声,看看,是否平上去入四声俱全;再如西阳的街上有个叫‘随意食府’的饭店招牌,我们看见这个招牌就可以去分辨一下四声,随是平声,意是去声,食是入声,府是上声,这也是平上去入四声俱全的例子,只要平常多看多读多分辨,掌握和熟悉四声就不是什么难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