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12|回复: 75

古风楹联十六期初级第六讲竹篱组作业帖

  [复制链接]

314

主题

663

帖子

6168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八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23
贡献
1059
金钱
2400
发表于 2019-1-8 20: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岁月静好 于 2019-1-9 16:55 编辑

古风楹联十六期初级第六讲竹篱组作业帖

【组别+学号+网名】
第六讲作业: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要求标出词性。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作业要求:工整;请写上“组别、学号、网名”;
注意每段开头空两格,段落之间要换行,不要连在一起。


作业截止到下周三晚七点
评阅截止到下周一晚十二点,过期不评。


0

主题

183

帖子

19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74
贡献
457
金钱
736
发表于 2019-1-9 21: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若 于 2019-1-10 21:45 编辑

竹篱22-安若
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①隔
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景隔就是说,在对联的上下联中,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或者不在一个时间,或者不在一个场景,上下联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场景不和谐,画面缺乏美感。
意隔,上下联意相隔。联中的景和情、意密不可分。上下联之间如果没有联系,或者不一致,那就是意隔。

例1:
案上墨香诗隽
阵前马吼戈红
上下联描写的景物一动一静,一近一远,一墨香一战场,不在一个场景内,反差大,且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为景隔。

例2:
分一缕春光入户
带三分萧瑟回家
上联的意思是,希望春天带来暖暖的气氛,而下联呢?带回来的是失望,所以上下联的情感不一致,为意隔。

②合掌
合掌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

例如:
九州千古秀
四海万年春
九州/四海意思相同,千古/万年意思相同,只“秀”、“春”略有一点分别,其余完全同义,此联犯合掌错误。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要求标出词性。

①名词活用
一帘云水秋篱外(联友)
几树霜风雁字前(东风)
“帘,树"名词活用作量词。

②形容词活用
惠月朗虚室
清风怀故人
朗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第二题名词活用量词,打错了,在此更正。  发表于 2019-1-11 21:00
给安若同学点赞!  发表于 2019-1-11 20:58
第二题名词活用数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举例正确。  发表于 2019-1-11 20:58
第一题隔与合掌概念掌握不错,例句也说明问题。  发表于 2019-1-11 20:55
问好安若同学。  发表于 2019-1-11 2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

帖子

2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9
贡献
64
金钱
104
发表于 2019-1-9 22: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六期第六讲作业

竹篱05红笺小字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答:
隔,是指上下句之间的联系不紧凑,或是完全无关,它们各说各话。隔分为景隔,意隔两种。
合掌,是指上下句子相对仗的词,完全或是基本意义相同。
举例:
景隔:
出句:春来花色迷人眼
对句:冬至梅香入画屏
这里出句是春景,对句却是冬景,画面不在一个景致,所以景隔。
意隔:
出句:为酬壮志离乡久【听琴】
对句:时约佳人对酒欢


出句冷色调,有种淡淡的离乡和久不归家的无奈愁绪。对句暖色。有佳人相约,开怀对饮。与出句形成色彩上的强烈反差。此为隔意。

合掌:
出句:春花开一径
对句:桃朵满横枝
出句写春天花开,对句桃朵也属于春花。所以合掌了。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要求标出词性。

例句:
名词活用

九曲初通三岛近;
万山遥拜一峰尊。
峰,岛都是名词,这里活用做量词

形容词活用

月圆人共圆,看双影今宵,清光并照;
客满樽俱满,羡齐眉此日,秋色平分。
齐是形容词,活用做数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一大题回答正确,二大题形容词活用,齐形容词活用作数词,好像不大正确,到时我们一起看老师评阅吧  发表于 2019-1-15 22: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7
贡献
14
金钱
21
发表于 2019-1-10 02: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六期初级第六讲竹篱组作业帖
竹篱02-春暖   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答:①对联的隔是指上下联缺少必要的逻辑联系,分为景隔和意隔。“景隔”就是上下联所描写的景物不在同一画面里。“意隔”是指上下联意思不统一或存在矛盾。
如:
万川空寂梅和雪
千里繁华绿映红
a:从“景隔”角度上,上联的“梅和雪”与下联的“绿映红”不在同一个画面,“梅和雪”显然是冬季画面,而“绿映红”是春季画面。所以,这两个画面不统一,造成了景隔。
b:从“意隔”角度上,上联写的“空寂”含有一种苍凉空旷之境,而下联的“繁华”含有万物复苏一片生机之境。所以,上下联所表达的情感色调是冲突的,造成了意隔。
②对联的合掌,是指上下联语意重叠,没有层次感。如:
一缕春云妆翠岭
千丝细雨润青山
这里的“翠岭”与“青山”就造成了语意重复,就是合掌了。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要求标出词性。
答:
镰月依依勾画栋(“镰”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飞红片片淡娥眉(“淡”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作业很棒!赞  发表于 2019-1-14 23: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

帖子

46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68
贡献
111
金钱
179
发表于 2019-1-10 09: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埃的雪 于 2019-1-10 10:06 编辑

古风楹联十六期第六讲作业:
竹篱25-尘埃的雪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隔,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凑,或各表各的意思。隔分为景隔,意隔两种。合掌,是指上下联相对仗的词,完全或是基本意义相同。

答:①.隔景
    月上疏篱闻犬吠
    春来别苑赏花开
    上联(月上)写夜晚的景象,(疏篱)可以理解为早    春晚秋
    下联春(赏花)是写白天的景象
    上下联各写各的景,没有任何连带词或意起
    连接作用,所以称做隔景

   ②.隔意
    冷酒残诗愁满腹
    闲云野鹤淡平生

   上联写冷酒残诗愁绪满满
   下联写闲云野鹤淡泊名利
   上下联是两种不同境界的人,又无任何相
   连接的词和意,所以称做隔意

   ③合掌
    岸甩轻舟三万里
    波推双楫几千层

    上联(轻舟),下联(双楫)意义相同
    上联舟离岸很远了,甩字说明船行速度
    下联写水推双楫几千层,也是说明船行
    神速,上下联表述同一个意思,是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要求标出词性。
答:①.名词活用
         一砚乡愁萦笔底[再嫁东风]
         百般况味在心头[莲心]
        (砚)名词用做量词

   ②.形容词活用
     一曲心愁弹破指[再嫁东风]
    满腔别绪诉于谁[善待自己]
     (愁)形容词活用做名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第二大题名词和形容词活用的例子找的都对!作业棒棒哒!  发表于 2019-1-11 10:38
第3小题合掌的举例分析也很不错!  发表于 2019-1-11 10:37
第2小题隔意也分析和回答得非常好!  发表于 2019-1-11 10:36
第1小题回答不错。从上联的晚上转到下联的白天,没有铺垫,景隔了。  发表于 2019-1-11 10:35
问好同学!第一大题隔和合掌的概念清楚,不错!赞一个。  发表于 2019-1-11 10: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2

帖子

75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4
贡献
196
金钱
281
发表于 2019-1-10 10: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竹篱03-小诸葛
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夜雨闲吟还自在,
新晴小坐亦忧伤。
这里的忧伤显然是意隔.前边是悠闲自在,后边却带了情绪.
合掌
月华侵枕淡;
蟾色入秋深。
月华/蟾色 都是月亮美丽,意思相近,所以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要求标出词性。
一:名词活用:
A一庭芳草围新绿;
数量形名动形形;
十亩藤花落古香。
数量形名动形形
这里的庭名词活用量词
B. 人从宋后羞名桧;
名动名名动动名;
我到坟前愧姓秦。
名动名名动动名
这里的名/姓,本名词活用动词.
二:形容词活用
A春风又绿江南岸
名名副动名名名
这里的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B. 文章草草皆千古;
名名名名动数名
仕宦匆匆只十年。
  名名名名动数名
这里的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点评

形容词活用那个个,A题正确,B题错误。只是副词,仅的意思,不是形容词,更不存在活用。  发表于 2019-1-15 21:58
第二题做的很棒!赞  发表于 2019-1-15 21:49
第一题做的有点简单了,最好把隔和合掌的定义说出来。  发表于 2019-1-15 2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9

帖子

8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9
贡献
218
金钱
335
发表于 2019-1-10 14: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醉魂愁梦 于 2019-1-10 14:30 编辑

古风楹联十六期初级第六讲竹篱组作业帖

竹篱12-醉魂愁梦

第六讲作业: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所谓“隔”,分为  意隔  景隔
意隔:就是指对联的上下联之间的意思缺乏必要的关联性,
景隔: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或者不在一个时间,或者不在一个场景,上下联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场景不和谐。
隔与不隔,需要相对地去看,不能绝对化,也不能扩大化。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意隔的句子,在一定的特殊情况下,可能又不是意隔。
两岸晓烟杨柳绿
一园春雨杏花红。

如果  改成晨烟对暮雨就隔景了。因为这副对联是纯写景的,是作者眼前即时的景物,你不可能从晨景一下子就跳跃到晚景


合掌:对仗的两句如果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对

1“一腔心事谁堪诉,满腹牢骚我能说?”这个就是合掌,上下联意思几乎一样,用两倍的字写一倍的意思,过于浪费。

2:神州千古;华夏万年。这联上下句的前后两个词意思都一样,全句的意思也差不多,此便是合掌之句。
3:神州不幸千秋泪;华夏有情万古芳。上联说的是天灾人祸,千年不断;下联说的则是天灾虽无情,但神州人有情,苦难中的真情更显珍贵,才可万载流芳。上下联虽然同样都有神州、华夏以及千古、万年这样字面上意义相同的词,可联的着重点、意义却截然不同,所以不能看作是合掌之联。。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要求标出词性。

、名词作形容词

江河不老常流水;(莲翁出句)
名名副形副动名
松柏长春不畏霜。(莲翁对句)
名名副形副动名

  “春”在这个句子里是形容松柏的繁茂青葱,作形容词用,与上联“老”相对。

草木变衰行剑外
名名动形动名名
兵戈阻绝老江边
名名动动形名名


里的“老”字指“变老”就是形容词当动词。动词“行”直接对形容词“老”


点评

同学!我也在学习,如评久妥,请谅解!  发表于 2019-1-16 17:50
二题①“春"名词活用为形容词没错。②“绝”具有形容词牲;“老”有动词性,在这里不存活用  发表于 2019-1-16 17:47
一题(1、2)回答基本可以,但举例字样得清晰标明,字里行间要排整易读  发表于 2019-1-16 17:39
问好同学!  发表于 2019-1-16 17: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1

帖子

6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5
贡献
176
金钱
261
发表于 2019-1-10 19: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六期初级第六讲竹篱组作业帖竹篱20-有缘

一、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1、日月如梭逝=光阴似箭飞(合掌,上下联都是感叹时光的流逝);
2、雨润飞红春色好=霜欺枯叶月光寒(上联描写春天,下联描写秋天,上下联季节不同,景隔);
3、春风得意=寒露浸心(上联喜气洋洋,下联悲悲戚戚,上下联气氛不融洽,意隔)。

二、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在联群中,或者
练习中去寻找例子)
1、名词。
(1)名词作动词。
   烟笼 / 古寺 / 无人 / 到;
   名动 / 形名 / 动名 / 动
树倚 / 深堂 / 有月 / 来。
名动 / 形名 / 动名 / 动
“笼”名词,在此联活用为动词。表示古寺被烟覆盖。

(2)名词作形容词。
     眼底 / 双峰,玉洞 / 风光 / 凭 / 领取;
   名名 / 数量  形名 / 名名 / 动 / 动动
     指南 / 一卷,铁髯 / 门户 / 任 / 推敲。
   名名 / 数量  形名 / 名名 / 动 / 动动
“玉”、“铁”名词,在此联活用为形容词。“玉”表示美好,“铁”表示像铁一样的颜色。
“峰”、“卷”名词,在此联活用为量词。“峰”指山峰,“卷”指书卷。

(3)名词活用作量词。
   长与 / 流芳,一片 / 当年 / 干净 / 土;
   形副 / 形名  数量 / 副名 / 形形 / 名
   宛然 / 浮玉,千秋 / 此处 / 妙高 / 台。
   形副 / 形名  数量 / 副名 / 形形 / 名
“秋”名词,在此联活用为量词。秋,在此联理解为年,表示时间长久。

2、形容词。
(1)形容词作动词。
   花笺 / 茗椀 / 香 / 千载;
   名名 / 名名 / 动 / 数量
     云影 / 波光 / 活 / 一楼。
   名名 / 名名 / 动 / 数量
“香”形容词,在此联活用为动词。表示香气流传……

(2)形容词作名词。
  春去 / 无花 / 不 / 失色【联友】
  名动 / 动名 / 副 / 动名
  秋来 / 有蕊 / 自 / 含香【东风】
  名动 / 动名 / 副 / 动名
“香”形容词,在此联活用为名词。表示香气。

(3)形容词作数词。
  存 / 一壶 / 风月,待我 / 来年 / 醉【联友】
  动 / 数量 / 名名  动名 / 动名   动
  耕 / 半亩 / 云田,让花 / 每日 / 开【东风】
  动 / 数量 / 名名  动名 / 动名   动
“半”形容词,活用为数词。表示二分之一。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第二大题2小题三道题找的都对,点赞!学友的作业写的很认真,学习了!赞一个!  发表于 2019-1-11 21:27
第3小题名词活用作量词回答正确,棒棒哒!  发表于 2019-1-11 21:22
第2小题,“玉”也为形容词,美好的意思,“铁”也是形容词,黑色的意思。“峰”名词用作量词,回答十分正确,赞一个,“卷”也是即是名词也....  发表于 2019-1-11 21:20
第二大题1题“笼”也是动词,笼罩的意思  发表于 2019-1-11 21:12
第3小题也完全正确,赞一个  发表于 2019-1-11 21: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2

帖子

271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48
贡献
740
金钱
991
发表于 2019-1-10 20: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粲然一笑 于 2019-1-10 20:17 编辑

竹篱18粲然一笑
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①隔
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例1:
案上墨香诗隽
阵前马吼戈红
上下联描写的景物一动一静,一近一远,一墨香一战场,不在一个场景内,反差大,且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为景隔。

例2:
分一缕春光入户
带三分萧瑟回家
上联的意思是,希望春天带来暖暖的气氛,而下联呢?带回来的是失望,所以上下联的情感不一致,为意隔。

②合掌
合掌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

例如:
九州千古秀
四海万年春
九州/四海意思相同,千古/万年意思相同,只“秀”、“春”略有一点分别,其余完全同义,此联犯合掌错误。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要求标出词性。

①名词活用
一帘云水秋篱外(联友)
几树霜风雁字前(东风)
“帘,树"名词活用作量词。

②形容词活用
惠月朗虚室
清风怀故人
朗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对联中常常有名词活用做量词的例子:
如:
几簇菊黄悲客梦
一池月白涨秋声---池名词作量词

一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上联的溪,下联的树,也是名词作量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第二大题答得十分正确,作业答得很好,再次点赞!非常棒!  发表于 2019-1-11 21:36
问候一笑同学好!第一大题概念清晰,举例很对,答的棒棒哒!很认真,学习了!  发表于 2019-1-11 2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

帖子

59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3
贡献
143
金钱
226
发表于 2019-1-11 08: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六期初级第六讲竹篱组作业帖

【竹篱07-逸清】
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1)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例如

春风拂柳莺歌啭
永夜残香心字灰

上联暖色,下联冷色

   2) 合掌;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此为诗联大忌。 例如
    长空展翅  
    广宇翔云
长空→广宇意同,
展翅→翔云意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要求标出词性。
(1)
浣罢晨烟砧暮雨【再嫁东风】
归来浅唱和溪声
浅唱→晨烟,浅本为形容词,此处活同为名词

(2)
转头唯有狂名在=联友
笑我不知尘世难

尘→狂,
尘本名词这里为形容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阅中…

点评

第一大题作业回答正确,第二题浅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错误的,砧名词活用作动词  发表于 2019-1-15 2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帖子

2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4
贡献
54
金钱
78
发表于 2019-1-11 16: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一禅 于 2019-1-11 16:21 编辑

古风楹联十六期初级第六讲竹篱组作业帖

竹篱17-小一禅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例如1:隔
春日园中莺恰恰,
秋天塞外雁雍雍。

上下句的情绪相反,春日跟秋天不能同时出现,主旨关联并不大,明显的是隔了。



例:2隔
秋月云端见,
春花风里拾。

这副对联大家看,我们先分析意境,天上的秋月在云端忽隐忽现。那么下联你,意境是在春天的花园里摘花。这两幅对联首先春花和秋月是不能同时存在的,也不能融合在一起,除非春月还差不多。这就是隔景。



例1:合掌

洞庭波涌丛林侧,
云梦浪翻兰若旁。

“兰若”是梵语音译,本意是佛门子弟修行的寂静处,后来常被用作指佛教的寺庙。禅法传入之初,禅宗僧侣大多栖住在律宗的寺院,时日一久,龃龉丛生,所以禅宗六祖慧能的徒孙马祖道一就在荒山另建“丛林”,作为安顿禅僧之所。因此后世也把佛教寺院叫做“丛林”(严格地说“丛林”是禅宗的寺院)。“云梦泽”是秦代以前洞庭湖的称呼;浪翻、波涌说的是同一件事;侧、旁在这里的含义也相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要求标出词性。


例如:   名词活用。

1.岁去江山不老;
   年来松柏长春。

“春”,名词,这里形容松柏的繁茂青葱,作形容词用,与上联形容词“老”相对。



例2形容词活用。

福娃亮相
奥运呈祥
这是中国楹联学会与郴州市楹联学会联合出版的《奥运圆梦》书中的一副联。下联形容词“祥”作了动词“呈”的宾语,活用为名词与上联名词“相”相对。

点评

同学作业完成的非常棒!大赞!  发表于 2019-1-14 14: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18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30
贡献
43
金钱
73
发表于 2019-1-11 16: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风凌枫 于 2019-1-11 17:26 编辑

古风楹联学院十六期第六讲作业


                竹篱01凌枫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所谓“隔”也就是对而不联,是指上下联中描写的景物或不在同一时间,或不在同一场景,上下联之间又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隔”又分为景隔和意隔。

     例如隔景隔意:
雨润飞红春色好【转】
霜白落叶月光寒【未知】
首先它看不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而是单纯的凑字,上联写的意盎然的春天,可见作者的心情是非常舒适的心情愉悦的;下联却一反常态,景色变得一片萧索,作者的心情也是低沉的;上下联没有有什么内在的联系,造成隔意现象。
上联写的是细雨飞花春意盎然,下联转而描写深秋冷月枯叶寒霜,上下联不能构成一副整体,因此上下联句造成隔隔景了.
再如:

桃花十里开成景
菡萏一池梗作秋

上联桃花盛开春光正浓,下联却说池里的荷花凋零,秋雨潇潇的景色,不免造成了意隔景隔!

2.合掌 就是上下联的意思完全相同,相近,就跟人的左手心右手心合在一起一样。例如:
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

英雄与豪杰意思相近,英雄豪杰不怕虎豹熊罴,上下联意思相近因此视为☞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要求标出词性。
几声犬吠遥村巷,
一豆灯光亮我心。

【遥】形容词【亮】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豆】名词活用为量词与声相对。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阅读中……




点评

作业很棒!大赞!  发表于 2019-1-14 23: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9
贡献
17
金钱
26
发表于 2019-1-11 17: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六期初级第六讲竹篱组作业帖

竹篱06-米汤
第六讲作业: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答:(1)隔
年年月季花争艳,
点点星光夜已寒。
上下句意相差太远,不仅时间上距离太大,而且环境和情意也很大,彼此间还没有什么联系,总之,隔景隔意。
(2)合掌
神州千古;
华夏万年。
这联上下句的前后两个词意思都一样,全句的意思也差不多,此便是合掌之句。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要求标出词性。

(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老农老圃悲冯妇
江北江南骂许行
老和江,在字面上是形容词对名词,但因其处于主语位置,所以偏正结构,可活用与“农”组成整体名词。


(2)名词活用作动词
成形成象真地脉
不雕不琢本天然
形和雕,象和琢,字面上是名词对动词,似乎不工。其实“成形”是能愿动词+名词,则名词可做动词成为整体动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已看!

点评

第二大题,不存在活用性,因为“老”有名词性,“形”有动词性  发表于 2019-1-16 16: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0

帖子

5469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招生版块版主兼诗校律绝十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44
贡献
1324
金钱
2077
发表于 2019-1-11 21: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六期初级第六讲竹篱组作业帖
竹篱副组-君心


第六讲作业: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先讲一讲什么是对联的隔:对联的隔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隔又分为景隔、意隔。景隔,就是指上下联的景象不在同一个画面。意隔,就是指上下联的感情色彩不一致。

例:昨夜松边依月醉
     今朝溪畔叹春残
     (隔景隔意)

所谓合掌,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在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如同人的左右手,相合一致,故名。需要注意的是,上下联使用了相同或相近的名词情况下容易合掌。此为诗联大忌。

例:添酒还期花月好
     举杯长盼月能圆
     (期花月好/盼月能圆   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要求标出词性。

例1,名词的活用。

东风吻就柳腰软【联友】
名名动动名名动
燕语听来杏眼睁【东风】
名动动动名名动

(柳/杏  名词活用形客词)

例2,形容词的活用

挑春换酒百花卖
动名动名数名动
遇蝶偷香半路还
动名动形形名动

(香   形容词作名词用)
(半    形容词作数词用)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阅读并背颂了。

点评

再好好复习一下讲义,并参考一下同学们的练习,多看看活用的例子。加油!  发表于 2019-1-12 07:40
例2 形容词活用;半字和百字都有形容词属性,可以相对。在这里不算活用。  发表于 2019-1-12 07:39
例1名词活用:虽然柳腰一词形容杨柳的柔条,杏眼表示眼大且圆,但柳和杏都是名词,这里没有活用。  发表于 2019-1-12 07:37
合掌一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9-1-12 07:32
问好君心同学!第一题关于景隔意隔的例子应该再详细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隔了,为什么隔或者不隔。意隔和景隔最好各举一个例子。  发表于 2019-1-12 07: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

帖子

5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6
贡献
119
金钱
195
发表于 2019-1-13 16: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六期初级第六讲竹篱组作业帖
竹篱29-雨巷丁香
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答:(1)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逻辑关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或者不在一个时间,或者不在一个画面,上下联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场景不和谐。隔主要有景隔、意隔两种。
例如:
A.小隐南山诗作伴,
      难酬壮志酒浇愁。
这个例句上联说的是隐居南山以诗为伴,表达一种恬淡豁达的情怀,下联说的是壮志难酬,借酒浇愁,表达的是一种悲凉和消极情绪,所以上下联感情不和谐,称为意隔。
B.雨润花红春色好
霜侵秋叶月光寒
这个例句上联写的是春天雨后花更艳的美丽景致,下联写的是秋天霜打秋叶月色冷的悲凉情景,画面不和谐,称为隔景,上联暖,下联冷,上联喜,下联悲,也是隔意。
   
(2)合掌,是指上下句子相对仗的词,完全或是基本意义相同。是对联的大忌。
例如:
华夏江山迎晓日
神州湖海沐朝阳
这个例句中出句和对句相对仗的词语几乎意义都是相同或者相近,就是犯了对联的禁忌,称为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要求标出词性。
名词活用:
一笛月明何处酒,满城秋色几家砧。
句中“笛”“城”名词活用为量词。
   半窗梅月吟边兴,一榻松风静里天。
句中“窗”“榻”名词活用为量词。
形容词活用:
半榻清风云乍散  一楼明月雨初晴
“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放晴。
一笔苍苍雕冷翠【东风】==几弦切切起寒烟【雪烟凝案】
翠,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与烟相对。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正在读。

点评

丁香同学的完成得非常好!!  发表于 2019-1-14 0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8

帖子

10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4
贡献
232
金钱
396
发表于 2019-1-13 17: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六期初级第六讲竹篱组作业
       
竹篱028-联珠合璧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答:(1)、对联的“隔”。
对联的隔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根本就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例如景隔:有这样一副对联:“拂面春风暧;侵肌腊雪寒。”春天的景色和冬天的景色不可能同时出现,这就是景隔了。
再如意隔:有这样一副对联:“春风得意;腊雪伤神。” 上联高兴得意,下联冷怀失意,上下联的感情色彩不一致,是意隔了。
(2)、对联的合掌。合掌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此为诗联大忌。例如:有这样一副对联:“刺骨寒风冷;侵肌腊雪寒。”上、下联说的都是寒冷的现象,意义相同,所以是合掌了。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要求标出词性。

(1)、名词在对联中的活用:

题骡马行.前 人万里风云,仗我骅骝开道路;数量名名,动代 名 动 名 
一鞭雨雪,看他龙马显精神。
数名名名,动代 名 动 名

下联的“鞭”为名词,活用作量词,和上联的量词“里”相对。

(2形容词在对联中的活用:

武侯祠联. 顾嘉蘅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动 名,  副动 名  名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名形  名,  副动 名  名

下联的“高”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和上联的动词“在”相对。

点评

同学的作业完成很好,只排版稍欠佳  发表于 2019-1-14 0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26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6
贡献
59
金钱
105
发表于 2019-1-13 17:46: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有灵犀 于 2019-1-13 18:13 编辑

古风楹联十六期初级第六讲竹篱组作业帖


  竹篱组13-心有灵犀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隔)分隔景,隔意两种 隔景:在对联中,
是指描写的一些场景和画面不一致,
或者不在同一个时间内。……就是隔景。
例如:
      春风拂柳莺歌啭
      永夜残香心字灰
上联写春天的景,下联是写晚上。
景隔了。
意隔:简单的说就是上下联写的不相关连
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就叫意隔。
例如:
分一缕阳光入户
带三分萧瑟回家
上联写阳光明媚。下联消沉低迷。 意隔了。
合掌:
在对联中,是指上下联全部或部分意义相同。
在一副对联中,上下联内意思重复。
就是合掌。例如:
冒寒人语少
乘月烛未稀
上联的“少”和下联的“稀”意思相同。
就合掌了。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要求标出词性。
名词:
(1)万紫千红期不老     
           三荆一树庆长春

“春”名词。在此活用作形容词。
(2)几朵寒梅香雪韵         
           一窗明月暖诗怀
“窗”名词。在此活用作量词。
形容词:
1)杏花初落疏疏雨         
      杨柳轻摇淡淡风
“疏疏”“淡淡”形容词。   在此活用作数量词。 (2)团花雨绣雕栏侧           
          錦簇风摇密叶中

“密”形容词。在此活用作动词 和上联雕相对。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答:在阅读中。





点评

同学的作业棒棒哒,加油!!!  发表于 2019-1-13 22:14
第2题词性活用做的好,赞一个  发表于 2019-1-13 22:13
隔景和隔意的举例都很好。合掌的例子我感觉不太顺,你再仔细想想  发表于 2019-1-13 22:12
对联的隔与合掌概念掌握的不错,赞!  发表于 2019-1-13 22:09
问好同学!  发表于 2019-1-13 22: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

帖子

3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9
贡献
81
金钱
124
发表于 2019-1-14 12: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六期初级第六讲竹篱组作业帖
竹篱 15 若梅 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答:①对联的隔是指上下联缺少必然的逻辑联系,分为景隔和意隔。“景隔”就是上下联所描写的景物不在同一画面里。“意隔”是指上下联意思不统一或存在矛盾。
如:
苍茫山岭梅迎雪
繁茂江河绿挽红

a、上联的“梅和雪”与下联的“绿和红”不在同一个画面,“梅和雪”显然是冬季画面,而“绿和红”是春季画面。所以,这两个画面不统一,造成了景隔。
b、上联写的“空寂”含有一种苍凉空旷之境,而下联的“繁茂”含有万物复苏一片生机之境。所以,上下联所表达的情感色调是冲突的,造成了意隔。
②对联的合掌,是指上下联语意重叠,没有层次感。如:
微凉入夜谁怜冷
细雨敲窗自叹孤
这里的“微凉、冷”与“细雨、孤”就造成了语意重复,就是合掌了。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要求标出词性。
答:
秋愁一字难舒笔
浊酒三杯聊释怀
(“笔”名词活用作动词)
(“怀”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点评

加油,同学!!!  发表于 2019-1-15 14:44
第2题需再斟酌。  发表于 2019-1-15 14:44
第1题的概念和例子都不错  发表于 2019-1-15 14:40
问同学好!  发表于 2019-1-15 14: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8

帖子

11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5
贡献
299
金钱
436
发表于 2019-1-14 23: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六期初级第六讲竹篱组作业帖

【竹篱-09-韩小舟】
第六讲作业: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对联中的“隔”,意思为不一致,有隔离,不合适。
对联中隔主要表现形式主要为两种,一为“景隔”,一为“意隔”。
景隔,指在一副对联中,上联下联不在同一副画面中,比如上联是春天,下联就到了秋天,上联是晴天,下联就到了下雨。在对联中如无必要,尽量使上下两联形成一个完成的画面,不要分隔,即,不要景隔。
例句如下:
春日正怡早看蝶
秋风哪堪夜闻茕
春日与秋风不在同一个季节和时间,属于景隔。

       意隔,指在一副对联中,上联下联的意思不连贯或者无相关,或感情色彩并不一致。比如上联是赏雪,下联却是卧床,上联开心,下联却说心烦。尽量使上下联形成一个完成的叙述或感情基调,不要分隔,即,不要意隔。
例句如下:
戈矛成勇武
诗酒养疏慵

上联金戈铁马之声,紧绷,战场上的情景。
下联诗酒闲聊之意,懒散,闲适的心情。
心情不连贯,属于意隔。


       对联中的合掌,指一副对联中,上下联出现相同或过于相近的词语,导致出句和对句完全或基本同意,而没有变化和延伸,例如夕阳和晚照,这样的对联称为合掌,应该尽量避免。
例句如下:
河边映夕阳
溪上留晚照
河边溪上,意思过于接近,合掌。
夕阳晚照,意思是同一个,都是指傍晚的太阳,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要求标出词性。


名词活用(名词作动词):

用则行、舍则藏,大德不官,大道不器
朝而归、暮而往,入林必密,入山必深

而,则,不,必,皆为连词,都相对。
行,藏,归,往,皆为动词,都相对。
德,林,名词相对,道,山,名词相对。

朝,暮,名词。
用,舍,动词。
密,深,形容词。
官,名词,此处动词活用,作当官的意思。
器,名词,此处动词活用,作当做东西的意思。
此处没有相对,但意境相合。

名词活用(名词作量词):

潮平两岸阔
江上数峰青

潮,江,皆为名词,刚好相对。
平,上,皆为形容词,刚好相对。
两,量词,岸,名字作量词活用
数,量词,峰,名字作量词活用。
两岸对数峰,量词相对。
阔,青,皆为形容词,刚好相对。

名词活用(名词作形容词):

晚晴鹭立波心玉
春暖鱼抛水面纶

晚,春,名词相对。
晴名词作形容词活用,暖为形容词,刚好相对。
鹭,鱼,皆为名词,刚好相对。
立,抛,皆为动词,刚好相对。
波心,水面,皆为名词,刚好相对。
玉,名词,此处作形容词活用,形容水面如玉一样。
纶,名词,此处作形容词活用,形容水面波纹如钓鱼线。

形容词活用(形容词作名词):

寒香生寂磬
空翠滴疏棂

翠,形容词,此处形容词活用作为名词与香相对。
香此处本身是名词。寒香作名词,下联空翠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生,滴皆为动词,刚好相对。
寂,疏皆为形容词,相对。
磬,棂皆为名词,相对

形容词活用(形容词作动词):

烟开翠扇清风晓 许浑
日暖金阶昼刻移 羊士谔

烟,日皆为名词,刚好相对。
开为动词,暖为形容词作动词活用,刚好相对。
翠,金,皆为颜色的形容词,相对。
扇,阶,皆为名词,相对。
清风,昼刻,名词相对。
晓,此处为形容词作动词活用,与下联移作动词相对。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正在阅读。

点评

小舟课后再仔细看看讲义,再熟悉下词的活用这部分内容,加油,期待你的精彩  发表于 2019-1-15 21:16
晓没有形容词词性,是名词活用了动词  发表于 2019-1-15 21:15
第二题玉本身有形容词词性,不是活用,纶活用。  发表于 2019-1-15 21:13
问好小舟,第一题回答全面,对合掌和隔掌握的不错  发表于 2019-1-15 2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7
贡献
39
金钱
66
发表于 2019-1-15 07: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后彩虹~ 于 2019-1-16 23:15 编辑

古风楹联十六期初级第六讲竹篱组作业帖
               竹篱10-雨后彩虹

第六讲作业: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答:对联的隔是:
                          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或者没有什么关联。隔分为两种1景隔2意隔。如:
秋风横扫北溪岭
春色直倾南巷岸
上联写秋下联说春,不在一个画面内,景隔了

新月荡舟鱼落座
闲亭述旧慢吟诗
上联写的新月荡舟和下联的闲亭述旧没有一点关联。表达的意思不一致,意隔了合掌:对仗中意义相同的句子,出句和对句同义或者基本同义称为合掌。如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旺盛达三江
这里的兴隆和旺盛,四海和三江就是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要求标出词性。

































敢将十指夸针巧
动介数量动名形
不把双眉斗画长
副动数量动动形
针名词与画动词相对,针活用为动词
思逐芳草春前碧
动动形名名方位名形
字吟梅花雪后香
名动名名动方位动
芳形容词对梅名词,芳形容词活用名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第一题没有回答完全,合掌没有明文交代清楚,也没有例子。第二题“针"没有活用,“画"在这里是名词,不是动词。  发表于 2019-1-16 15:53
问好同学!  发表于 2019-1-16 15:49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1

帖子

42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18
贡献
989
金钱
1615
发表于 2019-1-16 15: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以后作业排比尽量要清晰易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10: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