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9|回复: 1

词的界字

[复制链接]

1872

主题

3344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57
贡献
2658
金钱
75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1-7 16:2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我们来看一首词。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
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共燕喜。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大家先粗读一遍,然后仔细看这个第一句,只看它的仄声字。
粉:上
照眼:去、上
旧:去
味:去。
那么,第一句的仄音连起来是怎样的呢?上去上去去。
也就是:
上去上去,按照发音来说就是:轻重轻重。结合以前讲过的词的音
律,就是:清浊清浊。大家在屏前自己发音,一个是“赏”,一个是
“去”,看看,各有什么不同?大家在屏前自己发音,一个是“赏”,
一个是“去”,
看看,
各有什么不同?这说明,
赏这个字的音,
只能轻、
清。轻、清的特点是:音高。平仄的“上”,属于轻音、清音、高音。
那么去呢?念去,这个劲必然比念上要大些。
?
如果把去这个音,念轻、
清了,结果就成了“驱“,只能多点劲念。对比赏的轻、清
,去就是重、浊
!
重浊的音,通常传输的距离比别的音,更远
调子高点的,仄声字,适合用“去声部”的字;?
如果调子低的,那么,就适合用“上声部”的字。?
词的调,决定了该仄的时候,用什么字。就像刚才这句“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上去的交替使用,是必须的,这样才能协律。第一句,必须这样,不是词牌标了仄,就啥仄声字都可以用,这一点大家在以后的习作中尽量遵守。
上去的交替,加上平声字阴阳的结合,就使得起句变得抑扬顿挫,声情俱来!我们再看上阕的最后这一句“
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仄声的安排是怎样的??
净:去
洗:上
限:上 限?不是去声,在上声
十五潸。
丽:去
这句的仄声字就是去上、上去。 看了这两句,相信大家已经理解,
调的起伏,就是这样的。
这就是仄声字内容的起伏,
好像马蹄韵的样子,
再配合阴平阳平,就有了抑扬顿挫。
这个规律在律诗和词中都
可以应用。例如:
苏幕遮作者: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好,我们看下这首词,两个波字,这里是连接,直接用同一个字连接。特别要注意上阙中间这个“翠”字,在整个的上阙中,它起到了上阙里前后连接的作用。在上阙,这个翠字,是起和承的分界处。承上启下,并且,这还是个韵字。如果忽略了这点,所填的词,就是失败的。开始审的时候,就必须注意到“翠”字这个位置的重要性。
    大家可以看看下阙的“睡”,和上阙的翠,是一样的道理。
翠,是起承的分界。
睡,是转合的分界。
起承转合,就这样体现出来的。这个“翠”和“睡”字,
就是今天交流的另一个重点
---
界字!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大家看看这首词的界字是哪个?
(绕和笑)
苏轼这个就是上绕下笑,是不是和刚才范仲淹作品的特征是一样的呢?

一剪梅
【宋】李清照        ?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作品上下的界字,是哪个字?是舟和愁。我们再看,愁的后来是什么呢?是“无计”!无计,是不是会愁呢?舟后面是什么呢?是“谁寄锦书来”。古代的通信,无非快马,无非水上运输,李清照两个分界字后面,是不是连接很紧密呢?大家一看就肯定明白的,不多说了。
     苏轼的“绕”,后面是柳绵,笑”后面是“声渐悄”。连接都没有任何问题。通过刚才这几个例子,这个界字的作用,相信都知道创作的时候,
具体应该如何做了。界字是纽扣。填词和律诗一样,都是由细节连贯起来的整体。没有细节,
也同样没有整体。这个界字就是在细微处用心思。李清照的“愁”,前面的相思是愁,后面是无计更是愁。不能前面愁了,后面就不管。所以,后面还必须继续“愁”。上阙的分界字,和下阙的分界字,具体写的时候,还是不一样的。不一样体现在:上阙的分界字,字前字后的内容,程度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不一样的时候,区别也不是很大。但下阙就不一样了,下阙分界字前,程度轻,界字后,程度重,就是合比转重。看李清照那首词,同样是愁,程度完全不一样,区别明显。这点具体创作的时候,必须注意到,千万别大意,别前重后轻,一定是前轻后重。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又岂在朝朝暮暮。

     上阕界字的前后,一看就明白,和刚才我们说的一样。我们看看下阕界字“路”。鹊桥路,这个就不多说,路后面所说的,是现实未来的路。“路”前面的路,是鹊桥之路!“路”后面的路,是人生之路!从刚才大家找来的作品,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个分界字,这么多词家,都是一样的处理。没有第二种处理的方式,就这么一种。

南乡子
苏轼
蹋散芳英落酒卮 争抱寒柯看玉蕤 忽见客来花下坐 惊飞
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 座客无毡醉不知 花谢酒阑春到也 离离 一点微酸已著枝

我们来看,这首的分界字是“蕤、知”大家要记得一点:分界字,肯定是“韵字”。这和律诗是完全一样的,大家创作的时候,好坏不重要,关键是有没有去运用。让界字来为自己的内容服务,把握界字前后的轻重缓急,是必须要学会的!以前我们交流了起句、过片和煞尾,今天就着重交流的就是这个中间部分。这样,大体上,一首词,开始、中间、结束三个部分都有了。仄声的上去刚才也专门讲过,填的时候,把这些运用上就可以。这些都是基础,必须掌握的。关于刚才发的这首词,既然发出来,就再罗嗦一点。上阙的“惊飞”和下阙的“离离”,都是二字句。这种二字句,常见于平韵词里。可以叠字(也是叠韵),也可
以不叠,前叠或后叠,都是可以的。如果是仄韵叠,那么,就不要同一字相叠。

南乡子 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这个就是在上阕叠韵,前一个“长”接后面的“无限”,后一个“床”,接“薄幸”。这个和刚才说的分界内容、规律都是一样的。今天的重点就是起句仄声的上去、界字的规律。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习作中注意运用。

3976

主题

12万

帖子

4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社区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6280
贡献
122451
金钱
141288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2-5-22 2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1 0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