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近体诗的倡导者和遵循者
如果说沈佺期宋之问是唐近体诗的倡导者,那么李峤李乂就是近体诗的遵循者。《全唐诗》收录的李峤李乂两人的五七律诗全部都严格遵守平仄粘对律,李乂的五律只有二十二首,而李峤的五律更多达一百二十一首。李峤的五律诗意境平平,为五律而五律,可看出作者似乎在为宣传格律而诗,内容涉及花鸟马牛、龙凤鹿兔、桃李果木、桌椅车床、琴筝歌舞、钱锦罗绫,不讲意境,只讲格律,更像是一个五律示范的老师。
李峤(645-714),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 现附五律二十余首以见一斑: 落日生蘋末,摇扬遍远林。 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 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 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 大庾敛寒光,南枝独早芳。 雪含朝暝色,风引去来香。 妆面回青镜,歌尘起画梁。 若能遥止渴,何暇泛琼浆。 西北云肤起,东南雨足来。 灵童出海见,神女向台回。 斜影风前合,圆文水上开。 十旬无破块,九土信康哉。 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 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 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大梁白云起,氛氲殊未歇。 锦文触石来,盖影凌天发。 烟煴万年树,掩映三秋月。 会入大风歌,从龙赴圆阙。 英英大梁国,郁郁秘书台。 碧落从龙起,青山触石来。 官名光邃古,盖影耿轻埃。 飞感高歌发,威加四海回。 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 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 皎洁临疏牖,玲珑鉴薄帷。 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 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 差池沐时雨,颉颃舞春风。 相贺雕阑侧,双飞翠幕中。 勿惊留爪去,犹冀识吴...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 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 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 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春晖满朔方,归雁发衡阳。 望月惊弦影,排云结阵行。 往还倦南北,朝夕苦风霜。 寄语能鸣侣,相随入帝乡。 滴沥明花苑,葳蕤泫竹丛。 玉垂丹棘上,珠湛绿荷中。 夜警千年鹤,朝零七月风。 愿凝仙掌内,长奉未央宫。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 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黄鹤远联翩,从鸾下紫烟。 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 已憩青田侧,时游丹禁前。 莫言空警露,犹冀一闻天。 都尉仙凫远,梁王驷马来。 扇中纨素制,机上锦纹回。 天子三章传,陈王七步才。 缁衣久擅美,祖德信悠哉。 不分荆山抵,甘从石印飞。 危巢畏风急,绕树觉星稀。 喜逐行人至,愁随织女归。 倘游明镜里,朝夕动光辉。 芳树杂花红,群莺乱晓空。 声分折杨吹,娇韵落梅风。 写啭清弦里,迁乔暗木中。 友生若可冀,幽谷响还通。 汉帝临汾水,周仙去洛滨。 郢中吟白雪,梁上绕飞尘。 响发行云驻,声随子夜新。 愿君听扣角,当自识贤臣。 天马本来东,嘶惊御史骢。 苍龙遥逐日,紫燕迥追风。 明月来鞍上,浮云落盖中。 得随穆天子,何假唐成公。 地镇标神秀,峨眉上翠氛。 泉飞一道带,峰出半天云。 古壁丹青色,新花绮绣纹。 已开封禅所,希谒圣明君。 日夕三江望,灵潮万里回。 霞津锦浪云,月浦练花开。 湍似黄牛去,涛从白马来。 英灵已杰出,谁识卿云才。 握管门庭侧,含毫山水隈。 霜辉简上发,锦字梦中开。 鹦鹉摛文至,麒麟绝句来。 何当遇良史,左右振奇才。 大厦初成日,嘉宾集杏梁。 衔书表周瑞,入幕应王祥。 暮宿江城里,朝游涟水傍。 愿齐鸿鹄至,希逐凤凰翔。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 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 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 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怀。 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 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 上蔡应初击,平风远不稀。 目随槐叶长,形逐桂条飞。 汉月澄秋色,梁园映雪辉。 唯当感纯孝,郛郭引兵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