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海诗钟副首版
精华162
注册时间2014-10-21
威望7701
金钱55683
贡献41992
副首版
闽海诗钟副首版
  
威望- 7701 点
贡献- 41992 次
金钱- 55683 枚
 
|
咏物琐谈
赵茂官
魏庆之《诗人玉屑》中曰,章质夫咏《扬花》東坡和之。晁叔用以为,东坡如王嫱,西施,净洗脚面,与天下妇人斗妍。质夫岂可比哉。而自以为,“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可谓曲尽扬花妙处。东坡所和未及。沈谦《填词杂说》中例,东坡“似花还似非花……”。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咏物。王国维《人间词话》则曰,东坡《水龙吟》咏扬花似原唱,而章质夫原唱似和韵。
章词从各方面写扬花,开头写春末飘花,次写花飞各处,粘上春衣绣床。写到蜂,鱼及楼头远望的女人,曲尽妙处。苏词写花也写人,“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乃化自杜甫“落絮游丝亦有情”。联系到女子梦中寻郎。由落花而转入写人。随风万里,写落花,恨落花难留,又及人了。“一池萍碎” 又写花,而“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把花和泪水结合。化花于人之泪。所以是细致的咏物。
咏物诗词,要是停留在咏物上,显得枯躁。无论写得怎样曲尽妙处,境界不高。结合人物的内心活动,悲欢离合,生涯浮沉,则诗就富有情感。有血有肉,更动人心弦。是故苏词高于章词。物人应当不即不离,不停留在物,但又要切合所咏之物,所谓应尽体物之妙。
关于咏物写法,有形神俱似,而运用正面描写和反衬法,或侧面烘托和反衬手法的。史达祖咏燕,写它飞入人家,度帘幕,入旧巢。写筑巢时,相雕梁,呢喃软语相量。写衔泥时,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贴地爭飞。写归来后,栖香正隐。最后用高楼女子的孤独苦愁来反衬。
姜夔咏蟋蟀,而从侧面写。通过愁人的听觉,写声音像私语,像哀诉。又加以气氛来做烘托,如暗雨,搗衣声 ,候馆离宫的秋月。而增加哀音程度。最后用儿女之乐来反衬,有心人之苦。然后人评这二词时,认为史词表达,形神俱似,更高一筹,故后人更多传诵。
更有评论咏物诗词者认为,物中有人的思维活动,更必须将作者的人格,作为感情溶合入去,则更提高了诗词思想性。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由写梅中体现作者的高贵品格。
折枝咏概况,咏物的亦略举几例参考。《春树》三唱,散作春波双浆雨,堆如树叶满床诗。《名神》一唱,名士过江多似鲫,神仙叱石几成羊。《奇霸》六唱,扛鼎乌江销霸气,授书黄石遇奇才。《树楼》七唱,直同洗劫风摇树,别有沉思月坠楼。《低绝》五唱,小名只许低声唤,薄命何堪绝色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