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0|回复: 1

转一节文字。[格老也帖]

[复制链接]

3078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83
贡献
16886
金钱
297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25 09: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一节文字。

关于入派三声。有三个问题:第一,中原音韵时代有无入声;第二,中古入声何时派入三声;第三,中古入声怎样派入三声,即分派三声的规律。
中原音韵时代有无入声的争论皆因周德清的两可描写而起:既说“‘音韵’无入声,派入平、上、去声”,又说“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者,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耳,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正语作词起例》),后人为此争论不休。有的认为《中原音韵》有入声,有的认为无入声。主张无入声者如赵荫堂的《中原音韵研究》(1936),王力《汉语史稿》(1957),赵遐秋、曾庆瑞《〈中原音韵〉的音系基础和“入派三声”的性质》(1962),董同龢《汉语音韵学》(1968),忌浮《〈中原音韵〉无入声内证》(1980)等。主张有入声者,如陆志韦《释中原音韵》,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1981),李新魁《关于〈中原音韵〉的音系基础和“入派三声”的性质》(1963)和《〈中原音韵〉的音系研究》(1983),杨剑桥《汉语现代音韵学》(1996)等。金有景是另一种看法。他认为,《中原音韵》的入声是由促声向舒声的过渡状态:声调已由短促调变为舒声调,调值与阴平、阳平、上、去相同,而韵尾则都带-? 尾,与舒声还有差异,所以,周德清那番看似矛盾的话实际并不矛盾,恰恰反映了入声的这种过渡状态。
关于中古入声何时派入三声、何时完成。张玉来认为《中原音韵》的入声已失去塞音韵尾,但独成调类;元、明初北方官话口语中还有入声,但个别方言已经消失;而到明清时期,北方官话口语中入声已消失,分派至三声了。杨剑桥分析了罗常培、陆志韦等人的相关研究材料和结论提出,唐五代的入声虽仍有-p-t -k 韵尾,但已开始失落,到宋代-t -k 都变成了-?,剩下-p 还未变。在1190 年骨勒茂才的《番汉合时掌中珠》中,入声尚自成一类,但塞音韵尾已全失落,或只剩下-?。在徐孝《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1606)时,古北京话中的入声已经完全消失。
入派三声的规律。《中原音韵》的全浊入归阳平,次浊入归去声,清平归上声,这一结论本无疑。但清入在今北京话分派三声,于此不合,于是引起研究,并产生不同看法。一种说法是:清平归上声是《中原音韵》之误,另一说则否定此观点。《中原音韵》贻误说始于廖珣英的《关汉卿戏曲的用韵》(《中国语文》,1963-4),她统计了关汉卿元杂剧入韵中入声字的分派情况,结论是清入字有70% 不归入上声。廖珣英的观点影响很广。1988年忌浮的《曲尾及曲尾上的古入声字——周德清“入派三声”验证》(《中国语文》1988-4)得出相似结论:入声作上声的字在元曲中读上声的只有39%,将清入归入上声系“周氏失误”。黎新第1990 年提出反对。他指出,忌浮等的统计方法有误,他根据概率论的计算原理重新计算,结果是:元曲中清入作上声的比例约73%。于是他说:《〈中原音韵〉清入作上声没有失误》(《中国语文》,1990-4)。
至于清入在今北京话中的三分另有原因,详见入声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6 05: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