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1|回复: 1

宋·廖世美《烛影摇红》赏析

[复制链接]

1872

主题

3343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58
贡献
2659
金钱
756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2-24 08:56: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廖世美《烛影摇红》赏析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微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在古典诗词的世界里,有太多身影,登高望远,在远近高低间寻觅着生命的来由、探究着人间的起落。我们很少看到,诗人在登高之时,可以喜笑颜开,忘却悲愁。更多的时候,善感的诗人们总会在眺望之时,突然沉默,继而荒凉。伫立在高处,看烟火人间,思前尘往事,心中有愁绪者难免会悲从中来。

有限年华,无限光阴。因为那遥远,登高之时,就会莫名地生出这样的叹息。人生到底只是刹那的尘缘,绽放之后便匆匆凋谢。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任你风流纵意,任你雄姿英发,也无力留住光阴。于是,登上高处,放眼望去,望到的往往是杳渺的去日,以及被时光湮灭的如烟往事。

廖世美生活于南北宋之交,据说是安徽省东至县廖村人。历史中关于他的记载极少,他的生平事迹也无从考证,现存词也不过两三首。但是这并不影响这首词被后世的人们时时读起。对于词人来说,生命中能有几首词留在世间,也不算遗憾。

这首词是词人登临湖北安陆浮云楼时所写。就像许多文人雅士那样,登高也必怀远,怀远难免断肠。要知道,这远方有空间的远,也有时间的远。天涯路远,虽然让人悲愁,却也及不上时光浩渺。不管经历过怎样的悲欢离合,我们总是在凄迷的旅途,不断老去,不断失去。多年以后,回首往事,只剩回忆疏疏淡淡,落了厚厚的尘埃。于是,登高怀远,总是难言的况味。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陶渊明的《停云》中有“霭霭停云,蒙蒙时雨”两句,显然,此时词人登高望远,眼中的景物也是如此。云层低垂,春雨迷蒙,画栋雕栏,凌耸入云。词人立足的浮云楼,仿佛真如其名,浮在云间。不得不说,此时他眼中的风景,是让人沉醉的。无论是云霭还是细雨,无论是花楼还是江渚,都令人心旷神怡。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当年,杜甫登楼,留下这样的诗句。因为世事如霜,无力回避,也无力改变,只好登上楼台,希望消解愁绪。此时,我们不知道词人为何而登楼,但我们知道,当他登上高楼,首先感受到的是天地辽阔、春色迷人。当然,我们也知道,下个瞬间,他的好心情就会急转直下。又或者,他本就带着惆怅而来,如当年的杜老哥。

“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唐代称中书省为紫薇省,杜牧官至中书舍人,故又称杜紫薇。当年,杜牧也曾登上浮云楼,并且写下了《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被后人争相传颂。

去夏疏雨余,同倚朱阑语。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

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楚岸柳何穷,别愁纷如絮。

这就是杜牧那首诗,很显然,伫倚高楼,多情的杜牧心中,也充满了愁苦。流水匆匆,带走了太多往事。或许,望远之时,他也会蓦然间想起扬州,想起那豆蔻年华娉娉袅袅的烟雨红颜。可是他也知道,离恨如春草,世事如浮云。当别愁涌上心头,所有的豁然开朗,所有的天地辽阔,都将被愁绪掩埋。

正如词人所说,登高临远最能牵动情感。天性感伤的人,总会在登高之际,听到时光滴落的声响,于是很自然地生出怅惘。独立在高楼之上,行走在沙漠之中,踯躅在大江之前,静坐在夜空之下,都会让诗人忍不住伤感起来。生命如尘,天地辽阔,怎能让人不感叹!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没错,登览最关情,此刻,词人心中早已愁苦不堪。日暮时分,登楼伤情,于是相思之情悄然兴起。当那些云烟般的往事浮现在眼前,一帧一帧,不忍挥去,也挥之不去,惆怅就会侵入心底。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就是真实的红尘世事。青春岁月,少年时光,月下花前,风流缱绻,许多人都有过。但是谁又能永远留在最初,不去面对世事变迁呢?流光无情,沧海桑田,我们不愿面对,却也总要面对。

当年,曾与词人倚着栏杆谈笑风生的那个人,如今早已远走天涯,踪迹全无。此时的词人,心中所想是这样: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这首词多处化用旧时诗句,却又自然而然,不着痕迹。这里化用杜牧的诗语,离别惆怅之情溢于言表。他所忆起的人,只如孤鸿,缥缈无踪;他所行走的旅程,空余岸柳,别愁无限。杨柳最易牵惹人的离愁别绪;而人的别愁,又如同无穷柳絮,纷纷扬扬,飞尽又来。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岁月如流,年光易失,旧时倚栏共语处的楼下水,谁知今日已流到了何处?我想,词人心中更想知道,当年那个与他携手花间、把酒言欢的人,如今飘零到了何方。没有人告诉他,无情的流光带走了太多东西。他只能落寞地望着远方,茫然无计。

“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这样的日子,登楼极目,只见连天芳草,平野苍茫。不知何处是归路,已使人神伤泪下,又何必再邂逅残阳?

杜牧在《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中这样写道:“芳草复芳草,断肠还断肠。自然堪下泪,何必更残阳。”无论是杜牧还是廖世美,面对芳草萋萋、残阳饮血,心中所感恐怕都是断肠人在天涯。明明是春天,却生出这样的凄凉,这就是登临况味。

“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向晚破晴,波声似乎还夹杂着雨声。这里借用“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意,将索寞孤寂的心境和盘托出,再无保留。独自人间,波声带雨,舟横野渡,天涯路远,流水无情,这样的境况,词人心中的惆怅与悲伤,可以想象。

然而,这还不是终了,让词人孤寂的,还有雨后那些景物:江上数峰青青,芳草天涯之外,烟树参差凄迷。这里分别化用了钱起、苏轼、杜牧的诗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画面开阔,落笔淡雅,细玩词意,情味极佳。远远望去,那画面依旧清晰: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伫立高楼,望断天涯,关河万里,归途何处。登临况味总是如此,可以遇见缥缈的远方,却也可以遇见逝去的从前。无论是高山还是高楼,放眼望去,极目四野,在无比的开阔中,总有无限的寥落。所谓高处不胜寒,当你视野可及苍茫烟树,其实,你已经触到了灯火阑珊。

3967

主题

12万

帖子

4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社区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6345
贡献
122522
金钱
141500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2-3-6 22: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12: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