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6|回复: 3

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评析及仿句摘录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2-20 22: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12-20 22:25 编辑

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评析及仿句摘录2018.12.20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雨梦评曰;王维好端端的一首题画诗,竟被一些高手评得一无是处,真是人言可畏!
。。。。。。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王孟诗评》:
皆非着意。顾云:所谓情真者。又云:何限清逸。
《批点唐诗正声》:
闭关时有此佳趣,亦不寂寂。
《唐诗归》:
钟云:此“惊”字妙(“月出”句下)!钟云:幽寂(末句下)。
《增订唐诗摘钞》:
鸟惊月出,甚言山中之空。
《而庵说唐诗》:
“夜静春山空”,右丞精于禅理,其诗皆合圣教,有此五个字,可不必更读十二部经矣。“时鸣春涧中”,夫鸟与涧同在春山之中,月既惊鸟,鸟亦惊涧,鸟鸣在树,声却在涧,纯是化工,非人为可及也。
《唐贤三昧集笺注》:
神清。顾云:如此好景,安得不歆动好情。
《唐诗笺注》:
闲事闲情,妙以闲人领此闲趣。
《唐诗别裁》:
诸咏声息臭味,迥出常格之外,任后人摹仿不到,其故难知。
《诗法易简录》:
鸟鸣,动机也;涧,狭境也。而先着“夜静春山空”五字于其前,然后点出鸟鸣涧来,便觉有一种空旷寂静景象,因鸟鸣而愈显者,流露于笔墨之外。一片化机,非复人力可到。
《唐绝诗钞注略》:
徐文弼云:有此一“惊”字,愈觉寂然。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下二句只是写足“空”字意。
《诗境浅说续编》:
昔人谓“鸟鸣山更幽”句,静中之动,弥见其静,此诗亦然。
《唐诗鉴赏辞典》:
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我们联想的。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而发出叫声。“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是“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因而,如果对照曹操的《短歌行》,我们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余恕诚)
。。。。。。
雨梦续评:王老先生好难得春日闲空,为避尘嚣躲到春山,正值春桂缤纷,随风飘落,金屑如雨,好不爽快。竟流连忘返至新月初生,惊动山鸟,时时听到牠们的鸣叫声回旋在春涧中。真是有声有色,断不料千古遭佛门高人驳得体无完肤。不禁长叹曰:躲进春山最深处,也应无计避尘谣。
附:后人仿句
1.人闲桂花落
1.1夜静人閒落桂花 清·黄毓祺 菊花
1.2人闲桂花落 当代·张力夫 集唐贺福田兄诗结新集
1.3桂花寥寥闲自落 唐·刘长卿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1.4闲门落桂花 明·区大相 衡阳山家作
1.5秋晚闲窗落桂花 明·伍瑞隆 月夜溪上寄讯刘良倩良倩诗喜仿王右丞因有末句
1.6桂花落尽无人问 宋·黄公度 癸亥秋行县夜寓下生院倦甚慨然有归欤之兴戏用壁间韵以盟泉石
1.7花落羽人闲 明·宋登春 太晖观晚眺
。。。
2夜静春山空
2.1夜静山空歇又闻 唐·白居易 杂曲歌辞 竹枝
2.2夜静山空月半弯 宋·释法薰 仙人望月濯足
2.3山空秋夜静 明·王守仁 夜雨山翁家偶书
2.4山空夜静炉烟歇 明·林光 开户
2.5山空夜静猿一鸣 明·唐顺之 题画
2.6山空夜静月朦胧 明·徐文和 秋夜
2.7山空夜静 清·端木埰 齐天乐五十首
2.8春山夜静 唐·李珣 女冠子
。。。
3.月出惊山鸟
3.1月出松间山鸟鸣 清·安嵥 胶山晚归
3.2空山月出栖鸟惊 宋·程俱 送江仲嘉褒3.3东还家山方将从赤松子游为作仙游之诗以相步虚云
3.4月出浦林沙鸟惊 明·刘崧 七月十一夜宿蓼洲
4.时鸣春涧中
4.1时鸣春树中 元末明初·张羽 题画
.。。。。。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莲花坞(唐·王维)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
1.日日采莲去,
1.1日出采莲去 明·于谦 采莲曲
1.2日日采樵去 宋末元初·于石 山中
1.3日日江潭去采菱 明·时太初 日莫即事
1.4日日红船催去采莼丝 清·吴藻 虞美人
1.5日日采莲湖水滨 元·照 和西湖竹枝词
1.6日日采莲溪水中 元·刘致 古采莲曲
1.7采莲日日唱吴讴 明·胡奎 采莲曲二首
2.洲长多暮归
2.1歌长酒多君莫归 明·李云龙 白纻四时歌
。。。。。。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鸬鹚堰(唐·王维)
乍向红莲没,复出清蒲飏。
独立何䙰褷,衔鱼古查上。
。。。。。。
《唐贤三昧集笺注》:
幵后人咏物之门。
雨梦评曰:王公九泉若知,定悔之不迭,开什么后人咏物之门!倒落得吾诗坠入俗道。还都俗的掉渣了
《诗境浅说续编》:
甫入芙蕖影里,旋出蒲藻丛中,善写其凫没鸾举之态。后二句言既入水得鱼,乃在楂头小立。鸬鹚之飞翔食息,于四句中尽之,善于体物矣。
。。。。。。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萍池(唐·王维)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
靡靡绿萍合,垂杨埽复开。
《王孟诗评》:
每每静意,得之偶然。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即景点染,恐人即目失之。
《诗境浅说续编》:
池水不波,轻舟未动,水面绿萍,平铺密合,偶为风中杨柳低拂而开,开而复合,深得临水静观之趣。此恒有之景,惟右丞能道出。
1.春池深且广
1.1泮池深且广 明·王汝玉 佳赏轩杂咏八首 泮池
2靡靡绿萍合
2.1靡靡绿萍多 明·王汝玉 东郭襟咏十首 绿萍湾
2.2靡靡绿萍敛 明·胡应麟 高凉桥晚憩望新月作
。。。。。。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上平田(唐·王维)
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
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
1.朝耕上平田
1.1朝耕湖上田 明·王褒 湖南田舍为上虞沈庭圭题二首
1.2朝耕上陇田 明·朱朴 画牛
1.3朝耕山上田 清·洪亮吉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寄芮光照杨毓舒两布衣
2.借问问津者
2.1借问啼者出 魏晋·阮瑀 驾出北郭门行
2.2借问采薪者 魏晋·陶潜 归园田居五首
2.3借问叹者谁 魏晋·曹植 七哀诗
2.4借问叹者谁 魏晋·曹植 怨诗行
2.5借问何为者 唐·上官婉儿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2.6借问遇者谁 唐·白居易 薛中丞
2.7借问何为者 唐·白居易 秦中吟十首 轻肥
2.8借问送者谁 唐·白居易 挽歌词
2.9借问钓鱼者 唐·任翻 越江渔父
2.10借问苦心爱者谁 唐·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2.11借问云山学道者 唐·居遁 偈颂并序
2.12借问承恩者 唐·皇甫冉 婕妤春怨
2.13借问泊帆干谒者 唐·贾岛 送饶州张使君
2.14借问葬者谁 宋·文天祥 葬无主墓碑
2.15借问何为者 宋·文彦博 山中隐者
2.16借问经者谁 宋·王禹偁 不见阳城驿
2.17借问往来者 宋·司马光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 向城路
2.18借问市朝耽恋者 宋·李纲 次韵题棣华堂
2.19借问名利者 宋·李纲 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
2.20借问居者谁 宋·李纲 赠虞公明察院
2.21借问侍者谁 宋·李纲 洪崖先生画赞
2.22借问龙山歌会者 宋·李新 西岗重九
2.23借问来者谁 宋·沈与求 和张仲宗送柯田山人归隐
2.24借问司农者 宋·金朋说 芸禾吟
2.25借问亭名制者谁 宋·秦观 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
2.26借问摛词者 宋·梅尧臣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西湖春色寄献尚书晏公且将有宛丘之命
2.27借问泣者谁 宋·梅尧臣 吊石曼卿
2.28借问醉者何 宋·梅尧臣 寄题滁州醉翁亭
2.28借问镌者何 宋·梅尧臣 寄题滁州醉翁亭
2.30借问舐笔摹者谁 宋·谢薖 题戴崧石鼎联句图
2.31借问此笑笑者何 宋末元初·方回 送述明居士燕道觉归东林
2.32借问旧居者 金·王元粹 西山避乱三首
2.33借问冰茶者 金·麻九畴 和伯玉食蒿酱韵
2.34借问歔欷者谁子 元·朱德润 德政碑
2.35借问识者谁 元·贡奎 杂言四首
2.36借问彩衣行者谁 元·范梈 题姑苏丁氏一乐斋
2.37傍人借问耕者谁 元·胡天游 题张以瞻云耕
2.38爱之借问作者谁 元·傅若金 题卫知事广衍仓西轩墨竹歌
2.39借问葬者谁 元末明初·杨维桢 上陵者篇
2.40借问弄者谁 元末明初·钱宰 拟古 西北有高楼
2.41借问啁啾胡为者 明·区怀瑞 官垱鬼哭行
2.42借问渔者谁 明·王世贞 题张复画二十绝
2.43借问何为者 明·王世贞 见边庭人谈壬子三月事有述
2.44借问自渡者 明·王世贞 题赵千里画船子和尚卷后
2.45借问画者谁 明·王世贞 定州画壁水二堵妙绝天下望之若真水起伏潆洄有浩溔万顷之势州志谓为吴道子画非也寺成在道子后百馀年余歌以畅厥美仍为志解嘲
2.46借问古来名达者 明·王洪 少师姚公见寄新茗兼示以诗谨奉和答酬二首
2.47借问风流画者谁 明·王恭 题高待诏为用衡作水墨图
2.48借问达者谁 明·王渐逵 赠吴苕溪侍御
2.49借问为者谁 明·贝琼 真真曲
2.50借问沉眠者 明·邓云霄 王右仲过紫烟玩月周贵谔同酌
2.51借问道旁来往者 明·邓云霄 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 劳劳亭
2.52借问当垆歌笑者 明·邓云霄 九日旗峰登高看放纸鸢听酒妇和歌步周毓庭韵
2.53借问独醒者 明·邓云霄 清厨诗四首
2.54借问险中同济者 明·邓林 过十八滩
2.55借问往来者 明·边贡 西园八景
2.56借问哭者谁 明·伍瑞隆 春日病中
2.57借问歌者谁 明·刘崧 采菱篇为林森赋
2.58借问怜者谁 明·纪坤 三妇艳
2.59借问仁者何乐山 明·吴与弼 重庵歌为陈子宪题
2.60借问爱者谁 明·李东阳 兰舟诗送丘苏州南归
2.61借问制者谁 明·李东阳 藤蓑次陈公父韵
2.62借问返者谁 明·李东阳 问白髭
2.63借问旌者谁 明·李东阳 泰和罗氏家传四图诗 纯孝
2.64借问坐谭者 明·杨士奇 题任生山水
2.65借问驱驰者 明·沈鍊 长安道三首
2.66借问当年游宦者 明·邹元标 草堂杂兴二首
2.77借问觉者谁 明·邹元标 题觉今堂
2.88借问建言者伊谁 明·周瑛 李长者入祀典歌
2.89藏真借问谁者是 明·欧必元 夏日同傅2.90明府诸君饮光禄王公飞云洞
2.91借问葬者谁 明·郑关 山行有感
2.92停杯借问作者谁 明·金幼孜 为杨庶子题纸屏画竹
2.93借问饯者云是谁 明·皇甫汸 送尚医陈通政南还
2.94借问来者谁 明·胡应麟 相逢行
2.95借问叹者谁 明·胡直 别李伯承令弟得弟字
296借问谁为有道者 明·夏言 菩萨蛮 送吕泾野之南都二阕
2.97借问坊食者 明·陶望龄 生诗十首书王堇父慈无量集以凡百畏刀杖无不爱寿命为韵(录八首)
2.98借问舟上者 明·黎景义 北舟
2.99借问藏者谁 明·黎景义 梁父吟
2.100借问讴者谁 明末清初·邝露 拟古
2.101借问弹者谁 明末清初·吴伟业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
2.102借问达者谁 清·弘历 题陆治高士听泉图
2.103借问在水一方者 清·弘历 题李唐清溪渔隐卷
2.104借问荷锄者 清·刘树堂 乞假省亲道中作
2.105借问苍苍者天 清·江毓昌 挽张之洞联
2.106借问药苗寻径者 清·翁方刚 青玉峡
2.107借问龙宫高坐者 清末近现代初·吴妍因 灵谷寺三首
2.108逢舟借问津 明·顾璘 雨中溪行杂诗
。。。
3.宁知沮溺贤
3.1方知沮溺贤 宋·刘攽 日晚
3.2遥知沮溺贤 明·王恭 题陈孟敷耕图
3.3方知沮溺贤 明·邓云霄 归兴诗六首
3.4问津宁知沮溺 明·杨慎 归田四咏为宪副卞苏溪赋 春耕
3.5宁知沮溺情 明·蒋山卿 夏日田园即事五首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21 05: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乎所有古时的诗话和近代的赏析全是赞赏,很少批评或推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8-12-21 07: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21 07: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塞外秋来 发表于 2018-12-21 07:44
雨梦先生认真,费心劳力搜集怎么多古人评语,对初学者是大有帮助,但对别有用心的人不起作用,他不是不知道 ...

【睁眼说瞎话】的所指,但愿不是针叶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21: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