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9|回复: 6

关于《诗韵新编》

[复制链接]

1408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韵生香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841
贡献
33243
金钱
4045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18 22:04: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韵新编》:
        是按照现代汉语规范化读音用韵而为旧体诗作者编写总结的一套“新韵”,岳麓书院曾表示“不须拘守旧韵书,尽可灵活如《诗韵新编》等新韵”,也就是倡导摈弃盲目守旧的观念,与时俱进的采用更加符合现代汉语发音习惯的“宽松的押韵”即宽韵,采用这样的新韵将会让我们写诗填词的用韵范围更加广阔,无疑这是广大古典诗词爱好者的福音。
  《诗韵新编》1965 年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1978 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修订,1984 年再修订。
  《诗韵新编》编有十八韵、十三辙。

  十八韵是:
  一麻,新华字典里的韵母 a、ua、ia 同属一个韵部。
  二波,韵母 o、uo。
  三歌,韵母 e。
  四皆,韵母 ie、ue。
  五支,韵母 i (属 zh、ch、sh、z、c、s 声母,与七齐有别)。
  六儿,韵母 er。
  七齐,韵母 i (属声母 b、p、m、f、d、t、n、l、j、q、x、y,有别于五支)。
  八微,韵母 ei、ui。
  九开,韵母 ai、uai。
  十姑,韵母 u。
  十一鱼,韵母 v。
  十二侯,韵母 ou、iu。
  十三豪,韵母 ao。
  十四寒,韵母 an、ian、uan。
  十五痕,韵母 en、in、un、vn。
  十六唐,韵母 ang、uang、iang。
  十七庚,韵母 eng、ing。
  十八东,韵母 ong、iong。

  十三辙即十三个通押韵部,分别是:
  一发花,十八韵的一麻。
  二梭波,十八韵的二波三歌。
  三乜斜,十八韵的四皆。
  四衣欺,十八韵的五支、六儿、七齐。
  五灰堆,十八韵的八微。
  六怀来,十八韵的九开。
  七姑苏,十八韵的十姑。
  八衣欺,十八韵的十一鱼。
  九由求,十八韵的十二侯。
  十遥条,十八韵的十三豪。
  十一言前,十八韵的十四寒。
  十二人臣,十八韵的十五痕。
  十三汪洋,十八韵的十六唐。
  十四中东,十八韵的十七庚和十八东。
  因为十三辙的七姑苏和八衣欺对应十八韵的十姑十一鱼通韵,合并就是十三辙。

  《诗韵新编》存在一个旧韵的遗留问题,就是保留了入声。

1408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韵生香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841
贡献
33243
金钱
4045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8 23:52: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来大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8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韵生香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841
贡献
33243
金钱
4045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08:53: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没用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8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韵生香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841
贡献
33243
金钱
4045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19:23: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法之一
以景结情,浑含不尽
     诗的灵魂,一在情一在景。情由景生,景与情合,情景交汇,景情相融,诗意方生。所以古人说“诗咏情性”、“诗惟情景”。清人袁枚《随园诗话》谓“诗家两题,不过‘写景、言情’四字”。写景、言情要在绝句区区四句中充分展开,似无可能。倘一意为之,又难免堆垛和平舖之嫌。因之,或寓情于景,或景融于情,或景现而情隐,或情浓而景淡,通常便成为绝句较多採用的表现手法。我们知此,通读唐人绝句时,便可明白为何大多绝句圴以写景为主。诗人的写景,其实也蕴含言情在内。但要构思得巧妙,方称佳作。以景结情,更是历代诗评家称誉最高的结尾技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8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韵生香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841
贡献
33243
金钱
4045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19:26: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景结情,妙在情未说出却以景断之,是为含蓄。

     试看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的前三句浓笔写情,从军中宴乐的“换新声”入手,但怎么换也摆脱不了边关的“旧别情”,这种扰得人心烦乱的“边愁”总奏个没完没了,那“听不尽”的到底是怨?是恼?抑或自豪?赞叹?读者正期待诗人把谜底揭晓时,诗人却抛开话题,轻轻宕开一笔,让“高高秋月照长城”的雄浑景色把所有的混杂声音和斑澜情感拦腰斩断!你自己去思考答案吧。这叫“以不尽尽之”。其艺术风格正如清人叶燮所说的“含蓄无垠,思致微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8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韵生香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841
贡献
33243
金钱
4045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19:28: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景结情的表现手法,最早似见于王勃的《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首联写旅思乡愁,“念”归而“悲”滞,情浓难化。而尾联转而写景,以遍山飘落黄叶的景色收结。这便是以景结情。但王诗的收结因第三句的“况”字使首尾两联自然衔接,结句略为平缓,艺术效果不象王昌龄“如截奔马”那么强烈,但于表现手法亦是若即若离,颇耐人寻味。
     王勃之后,这种以景结情的结尾技巧更多地散见于五七言绝句之中。李白与杜甫这二位诗坛大家,更是随意拈出用之不着痕迹。如李白的《黃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用“惟见长江天际流”结送别之情、《哭晁卿》用“白云秋色满苍梧”结悼念情,杜甫的《漫兴》九首之六用“碧水春风野外昏”结懒慢情,均有深意而耐人寻味。晚清人梁星海有一首《独夜》“笛声幽怨在天涯,但忆春时不忆家。一月照人凄欲绝,寺墙开满海棠花。”显然步唐人之法甚得韵味:笛声怨而情凄绝,诗人何故忆春不忆家?诗人不言而以花景结句,似给你一头雾水,但微妙之处正是放开一步,以不尽尽之,以景结情更觉诗意浑含不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8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韵生香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841
贡献
33243
金钱
4045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19:36: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人诗中许多名家沿用这种以景结情技巧者,举例如下:
    曾任暨南大学教授的陈钟洁女士有一首写十年文革浩劫的绝句《有感》,诗曰:
 风云扰攘欲何之?曾是鱼龙混杂时。 
欲写十年文革史,残灯如豆泪如诗。
    前三句尽是描述感慨之情怀,抽象而朦胧,结句则收声,只摆出一个具象的画面,一幅实景,不言胜千言,无声胜有声。
     河南诗人常振励先生有一首《辛末花朝》,其诗曰:

 流光不改百年心,无奈情魔晓夜侵。
梦到天涯芳草渡,梨花满地月西沉。

    几乎是同样的结构安排,前三句叙述相思情怀,结句出以景结情之笔,情感便隐入一片凄凉苦楚的景象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 14: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