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8|回复: 9

谈谈格律诗中的文字重复问题

[复制链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12-18 10: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18-12-18 10:53 编辑

转帖:谈谈格律诗中的文字重复问题( 西北师大文学院  任遂虎)

    格律诗中,有文字“避同”之说,即避免同字重复。这属于一般性常识。 但是,格律诗中的“避同”,指的是非修辞性重复,不包括修辞性重复。曾有人没弄清这两者的区别,用修辞性重复的例证来反驳“避同” 之说,从而出现所指对象的错位现象。本文在对格律诗中的修辞性重 复和非修辞性重复加以区分的基础上,来讨论格律诗中的“避同”问题。
    汉魏以前的古诗,在文字上是可以重复的,理论上也没有避免“重出”、防止“相犯”的说法。六朝以降,随着诗歌形式的日趋精 致,便有了避免“重出”、防止“相犯”之说。这个问题,刘勰在《文心雕龙练字》中已经明确地提出来了。他的原话是:“重出者,同 相犯。”意思是说,《诗经》和《楚辞》善于融会贯通,并不在意于重出、相犯的问题,近世则忌讳诗中出现同字。当然,如果重字不得不要时,则是可以相犯的。按照刘勰的意见,“忌同”未尝不可,但也 可以灵活对待,不必死拘规则。
    唐代格律诗形成后,进一步明确了 同字“相犯”的问题,即在一首诗中,应尽量避免文字上的重复。只是在格律诗中的“避同”,不包括修辞意义上的文字重复,即修辞性 重复不在“相犯”之列。 格律诗中,常见的修辞性重复有三类情况: 一类是叠字,一类是顶针,一类是复辞。叠字这种修辞格在传统诗 歌中使用十分广泛,《诗经》中就有大量的叠字句。格律诗形成后, 无论五言,还是七言,都采用叠字来突出语言表达的音韵感和节奏感, 强化摹状、抒情的效果。如“萧萧班马鸣”(李白),“飘飘何所似”(杜甫),“漠漠水田飞白鹭”(王维),“翦翦轻风阵阵寒”(王安石), “青山历历乡关梦”(元好问)等等。显而易见,叠字不是“相犯”, 兹理易明,无须赘述。 以顶针修辞格出现的文字重复,在格律诗中虽不多见,但同样存在。顶针指的是上句末尾字、词与下句开头字、 词相同,构成一种回环相扣的表达效果。如元稹的“寥落古行宫,宫 花寂寞红”,即顶针格的应用。由于传统诗句高度简练,句式往往是经过压缩的,因而顶针这种辞格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表达,就是将两 字用于同句之内,同字相连,表面上看似叠字,实际上不是作为修辞格的叠字。比如说,“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自是不归归不得”(崔涂)之类的句子的重字,便是如此,因为它实际上是两句的压缩。 “月光如水水如天”,用口语表达就是“月光如同水,水如同天”。 复辞这种修辞格中,重复的字、词不是相连的,而是被其他文字隔开来,它可以在同句中,也可以在不同的句子中。于是,格律诗中的复辞,有句内重复,也有句外重复。常见的句内复辞有这样几种情况: (1)一、三字重复,如“舍南舍北皆春水”(杜甫),“听水听风笑到 家”(袁枚)。(2)一、五字重复,如“一枕新凉一扇风”(刘翰),“不养丹砂不坐禅”(冯班),《红楼梦》中的名句“秋花惨淡秋草黄”也 是一、五字重复。(3)二、五字重复,如“不羡神仙羡少年”(袁枚), “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4)二、六字重复,如“烟笼寒水月曾)。(7)一二两字与五六两字重复,如“紫薇花对紫薇郎”(白居易),“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断续声 随断续风”(赵嘏),“如此烟波如此夜”(舒位)等。其中,重复的两字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两个单字。(8)一、三、五字重复,如清 代女诗人何佩玉的“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一 禅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应当说,格律诗由于受到单调的平仄转换的限制,句内的复辞有相应的定格。二、四字不能重复,四、六字 不能重复,因为“二四六分明”。在五言“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 平平仄仄平”句式中,由于对“孤平”的避忌,五言的一、三字、七言的三、五字不能重复。前面举到的何佩玉的“一字诗”中,第二句 中是一、五字重复,不像第一句的一、三、五字重复,因为用的正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 格律诗中的句外复辞格,常是表达的主题词、中心词的回环关照,其作用在强调或对比。崔颢《黄鹤楼》中, “黄鹤”一词三次重复,因为它是诗人反映的中心词,在一再强调中 突出了“鹤去楼空”的感受。卢梅坡的“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两相对照,以彰显各自的美妙之处。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是两年之间的比照, 中间省去了“今年今日此门中”,“人”与“花”的重复中呈现出同与不同的情景。这类复辞十分自然熨帖,正是顾炎武曾提倡的“复 而不厌”的典型例证。 除了修辞意义上的文字重复,非修辞性的重 复则应当力求避免。当然,“忌同”不是绝对的。刘勰关于“若两字俱要,则宁在相犯”的论点,对于格律诗来说,依然是适用的。在唐 宋及后世的名诗中,出现非修辞性重字的诗作为数不少。如崔颢《黄 鹤楼》中,“空”两次重复,“人”两次重复,因用得自然妥帖,读来不觉重复。程颢的《题淮南寺》和《秋月》,都是名诗,选入《千家 诗》,前诗两“秋”字,后诗两“红”字,皆不影响诗的意境。元人 吴澄的《咏雪》,“水”、“天”三字都出现重复,但同样被人们当名诗看待。可见,“避同”也不是绝对的。
    归纳起来说,格律诗 中,要分清修辞性文字重复和非修辞性文字重复。对非修辞性文字重 复要尽量避免,但并不是绝对要防止“相犯”。必要时,重复也无妨。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18 12: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韵脚这个地方不可能重字】,不可能中的也有可能重字!
卷159_18  孟浩然
朝乘汴河流,夕次谯县界。幸值西风吹,得与故人
君学梅福隐,余从伯鸾迈。别后能相思,浮云在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29
贡献
13158
金钱
1559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2-18 15: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2-18 12:29
【韵脚这个地方不可能重字】,不可能中的也有可能重字!
卷159_18  孟浩然
朝乘汴河流,夕次谯县界。幸值西 ...

第一个会,动词,相会。第二个会,地名,会稽,名词。含义根本不同。即便如此押两个会,也算不得诗中上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8-12-18 15:3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8-12-18 15:16
第一个会,动词,相会。第二个会,地名,会稽,名词。含义根本不同。即便如此押两个会,也算不得诗中上品 ...

hui和kuai,音、义都不同。

点评

虽读音不同,却属于同一韵部九泰。所以可以出现两个会。这是很特别的个例,就像鸡蛋偶尔出现双黄蛋,怪物同时生出阴阳两套生殖器一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8 16: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主题

920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38
贡献
10208
金钱
12878
发表于 2018-12-18 16: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8-12-18 15:33
hui和kuai,音、义都不同。

虽读音不同,却属于同一韵部九泰。所以可以出现两个会。这是很特别的个例,就像鸡蛋偶尔出现双黄蛋,怪物同时生出阴阳两套生殖器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8-12-18 16: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2

主题

8188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48
贡献
7724
金钱
159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2-18 18: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字,没必要刻意去避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2-18 18: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对别人从严,对自己从宽,不然叫他怎么写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18 21:37: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贴写得不错。重字有用也有害,值得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22: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