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新韵推委会委员 于 2018-12-16 21:40 编辑
真诗者理当彻底否定各类冒牌平水韵
注册多日未能上网,方才偶得片刻闲暇,乃到诗词吾爱网上一游。觅程先生的一篇小文引起了我的注意,因未在诗词吾爱网注册,无法跟评,只好借大中华诗词论坛一席之地,与觅程先生并列位方家商榷一二,同时希冀引起南来北往的过路诗友必要的重视。觅程先生原文不长,我们不妨全文引述如下: “我的诗韵观 今人作旧诗,是给今人看,今人听,今人念,今人击节来赞叹。理应当、用普通话的读音来规范。坚持用古韵,念着不合辙,听着不顺耳,岂不像是、故意给读者找麻烦。平水韵、纵然是三寸金莲,小鞋儿绣满了金线银线,也不能再走到人前面。 出门到处是火车、汽车,摩托车,骑马、坐轿的习惯要改变。不能让、现代人读不了新旧体,逛故宫进不了太和殿。书报若用甲骨文排版,还有几个人能看? 诗韵也要与时俱进,不能老吃前天的饭。” 觅程先生是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人,与陕西澄城的中华诗词学会现任会长郑欣淼先生算是老乡。笔者并不关心同为地道的陕西人,二人的韵观缘何迥异如斯,只关心以现今各地方言土语冒称的中古平水韵还能蒙混多久,二〇一九年五月四日新声旧韵易帜后,热衷于玩弄纸间平仄、醉心于拼凑只能看不能读的各类律体韵文的高端匠人朋友们又将何以自处?
有关韵理、诗理、情理、法理已由诸多新声韵同仁掰开了揉碎了地阐释n遍,涵盖面极广、旷日持久的是否有人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的调查结果也已表明,时至今日,普天之下的确没有哪怕是一人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了,在此不拟赘述。随着五四百年庆典日益临近,为了实现平稳过度,为了保全死死抱住中古平水韵粗腿不放的高端诗友们起码的诚信和中国当代诗词界起码的颜面,笔者谨以全国新声韵普及与推广指导委员会资深委员的名义大声疾呼: 实事求是既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更是党团员诗者尤其是高干诗者们认知诗韵的核心指导思想,能读就是能读,不能读就是不能读,切不可强不能读以为能读,这才是一个合格党团员在基本韵观方面应有的基本作为,一个家国利益至上、现代民族诗词文化大义至上的无私诗者,要像当年否定文革一样否定以现今各地方言土语冒称的中古平水韵,惟其如此,方不愧对诗心,方可摘掉匠人之帽,方有望跻身真诗人行列。
新声旧韵之争的实质乃是有声与无声之争,这才是最根本的,扯别的全都没用。去掉你的私,拿起你的笔,跃上你的擂台,敞开你的嗓门,为中华诗词真正的未来——广大青少年殷勤铺路,为基于现代读书音并可在全国范围内有效交流的新声韵大声喝彩,为在真正意义上振兴诗词添砖加瓦、推波助澜,并像当年否定文革一样彻底否定形形色色的假冒伪劣平水韵罢! 【后记】 鉴于有跟帖者刻意曲解文题和内容,本委员不得不代表新韵推委会郑重申明,我们对基于唐宋正音的真中古平水韵的尊崇程度并不亚于任何人,我们对热衷于采用现今方言土语为诗填词的朋友一如既往地充分尊重和理解,我们所反对的,只是以各地方言土语冒称中古平水韵的弄虚作假行径,因为此举严重有失诗者基本诚信,并有败坏诗风之虞。另外,本帖只针对有志于成为真诗者的朋友而言,死心塌地甘做一介匠人、老干抑或匠人型老干、老干型匠人的朋友尽可悉听其便,本委员公务缠身,无暇也不屑一一驳斥。请临帖交流的朋友周知为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