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海诗钟副首版
精华162
注册时间2014-10-21
威望7701
金钱55682
贡献41992
副首版
闽海诗钟副首版
  
威望- 7701 点
贡献- 41992 次
金钱- 55682 枚
 
|
府谷诗钟社“风·月"五唱之评述
陈莪
蒙府谷诗钟社吟友错爱,要我发表对“风·月”五唱三十首作品的一些看法,惭愧的是在下对折枝也是一知半解,亦是“半桶水”,但“恭敬不如从命",只好硬着头皮将自己的看法向府谷吟友来一个汇报,谬误之处,还望斧正。
一、属于合格的作品
5.霜飞柏岭风婆怒,雪落松山月老欣。
6.敛絮庭前风过处,封苔窗下月来时。
27.篱前把酒风含笑,竹下烹茶月去愁。
12.晨雾初升风诱梦,晚霞已落月勾魂。
29.扫黑何嘲风作秀,惩贪愈見月持廉。
以上五首词性 、对仗,类别等皆作得较好。
(当然个别字还值得推敲),如霜/雪,柏/松,风婆/月老(此眼字在三十首中非常突出,说明作者有用心在眼字上下功夫),诱梦/勾魂,敛絮/封苔(借前人诗且能化)等等,都非常好,更有能将目前扫黑/惩贪入诗,说明作者有“诗歌合于时代拍”的主导思想。
二、属于基本合格但值得商榷的作品
4,江边送客风迷眼,陌上逢君月分子,也叫别称。以总称人对别称眼,此犯醉人。
人,指整个人,包括器官眼、口、鼻、齿等,在类別上分,人是总称(相对人体器官为单位),眼是总称中的一折枝总称不能对别称之忌(如花对菊、树对杨),故建议改“醉人”为“透心”。
月“若”弓,因:如,似,字异义同,应避,在折枝讲忌合掌。如“千秋”、“万代”,亦字异义同,曰合掌。
18、花开陌上风来早,柳探江头月挂迟。
举第四首时己说明很清楚了,花是总称,柳是别称,是树中的一种别称,故“柳”改为“树”。必须指出的是:本首与第四首从字面、词性来看,皆对的不错,说是基本合格是指词性方面,以从总称对别称方面来说,词宗选诗时这类诗属于行话中所说的“头门刷”(即词宗取诗时第一道工序是将犯忌的诗统统挑出不在评选考虑之内),故作者切勿犯此类错误。
16、南山白露风声起,北岭中秋月影升。
以此诗对仗词性总称别称等皆没错。南山对北岭、白露对中秋、起对升,但仍有毛病。问题出在白露及说理不透彻上,从字面看,白露与中秋是描写中秋节与白露这个节气,或有人会理解为“露白”天冷,所以西风寒风起,如这样理解那中秋二字要换“秋深”,或有人问为什么说南山、北岭有露白,秋深且有风声起月影升呢?我用北山、南岭行吗?或将北山、南岭换其他字眼行吗?再换东岱恒山行吗?可见能换此南山、北岭的词很多很多,非诗中所定义的只有南山北岭,故此四字嵌入诗中理由不足,既使词宗取此句(一般不会取)亦在低句之列。
3、叶舞枝摇风作曲,波浮影动月寻鱼。
曲对鱼,门类相差太远,勉强对上也只算宽对,(暂且不说曲对鱼的虚实之别)本联还有个问题:我试用“技摇风作曲,波动月寻鱼”来表达上面的十四字,我看也达到差不多的内容了。那么有一个问号,是否本联浪费了四字?重复了四字?折枝字数本来不多,嵌字折枝除眼字只剩十二字,再浪费四字剩下多少字?诗钟因字少所以要求用字精炼,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多层的意思,你用十四字只表达三层意思,人家用十四字可表达四层意思,从空间容量讲谁高明得法呢?
30、山照煦日风摇苇,舟荡清波月照洲。
山、舟、风、波、月、洲皆天文地理类,其中又用苇、洲对上,有的认为此类非エ对,苇、洲二字非常刺眼,若能换上同类对同类更好。
三、属于词性问题的作品
11.荷塘微语风声细,画艇轻摇月色浓。
荷塘对画艇门类相差太远,最多算宽对。但此联主要是語/摇。语是名词,此处借用动词,摇是动词,如语也换成动词或摇也换成名词借用动词方工。
7.我立舟前风拂拭,君临桥下月随行。
折枝的对仗是诗、联、词等作品中最严格的,要求动、名、虚、形容词、数词、量词等等皆相对(其中数词要求最宽、以后有机会再讲),从语法中讲,主谓、动宾、并列、偏正等等皆要相对,(在未有语法之说的以前为什么古人或前辈做对子都对的非常工整呢?他们掌握了什么技巧呢?以后有机会讲),本联拂拭是并列式,随行是偏正结构,故不行。
吴静修改稿:
我立舟前风拂影,君临桥下月依愁。
10、红叶秋来风景异,碧枝果坠月光华。
风景对月光?华是形容词,异呢?
17.才送初春风景好,又来盛夏月光柔。
毛病如上(第十首)
19、紫竹庭前风韵远,红梅苑外月华幽。
风韵对月华?
21.塞北寒冬风怒涌,江南盛夏月娇明。
怒涌对娇明?
24、对酒当歌风快意,临窗泼墨月温柔。
快意对温柔?
26、壮士归途风喝彩,骚人唱赋月偷听。
喝彩对偷听?
1、金秋塞上风和顺,望日晴空月皎澄。
塞上对晴空?
四、属于对仗不工的作品
2花开半夏风光秀,叶落深秋月色柔。
风光对月色?半夏,作者的原意为表达三个月夏天一半的时间为“半夏”。半夏是中药名,乍读人家理解为人家理解为中药半夏,若要表达仲夏的意思干脆就用“仲夏”,或以“盛夏”对深秋也行,您说呢?
15、佳人相聚风迎客,美梦连来月满楼。
佳人是指美人,美梦非人,门类不大エ,客对楼,相差甚远。
25、暴雨当前风肆意,乌云幕后月朦胧。
此比有二种毛病,幕对当?肆意对朦胧?
五、属于用字重复的作品
2,云山雾水风吹浪,玉露银霜月送情。
本期三十比折枝用字重复的有第三联与本联,道理与第三联一样,砍掉前四个字……此联的“浪”与“情”相对,属于典型的虚实不对之病。(见下)
六,属于虚实不对的作品
3.举眼溪边风拂柳,低头井底月怜香。
柳是柳树,是实物,属花卉植物类,香有味无物,非实物,此即折枝中所禁忌的虚实不能相对之病,宁愿将香改为“蛙”,再说井底哪有香?
22、丹枫舞叶风勤奋,金桂飘香月喜欢。
好好的一首折枝,因叶香二字列入“头门刷”。
七、属于说理不通的作品
20、闲书自启风读字,落日他藏月挑灯。
十四字意境很好,此比诗钟走“巧"之门径,富有想象力。这样的诗有前途,作者的原意可能是:太阳下山了,太阳是否消失了?不是!太阳是被他人藏起来并变成月亮,如灯一样悬在高空……问题在上句,自启的“自”字,太阳有人藏(注意:是人藏起)书怎么自启呢?下三字是“风读字”,自然使人想到“闲书风启”,但“风”是眼字,说自启(无内外动力)是说不通的,那怎么か?建议将“自”改“谁”,用疑问句,疑问人称,不管“启”得开还是启不开作者不肯定,由读者去想象,以后遇到这一类问题用“欲”“奚”“焉”等疑问字去解决不能肯定的现象。
23.此时有酒月邀我,昔日无诗风和君。
什么叫和诗?(此和不应读平声,否则平仄失)和诗是原作者有诗出,才有其他和之方曰和诗,无诗和什么?故建议改“和”为“唤”,本首还有一特点,将第五字上下联平仄对调为拗体。关于拗体争论颇多,但我意此比折枝不必拗体照样能表达出原意:此时有酒风呼我,昔日无诗月伴君。并建议:少用拗体。
17.才送初春风景好,又来盛夏月光柔。
有关词性问题本诗的风景对月光上已说明了,现讲的是本诗的另ー个缺点,初春,是剛来的春天,怎么又送走了呢?送走了春天风景还好吗?应该说迎接春天才对,故建议将“送”改为“接”。
八、属于三足蟾的作品
8、雁过云端风送别,蛰鸣菊畔月相思。
雁蛩动物类可相对。风、日、云天文类,菊花卉类,用三字同类之字眼对一字其他类之字眼,曰:三足蟾。这是折技中禁止用的。
犯此类者亦“头门刷”。还有ー个问題:“菊畔”二字好像不妥,如无出处属生造之词汇,如有出处那行。
14.窗下静观风里柳,门前共望月中天。
风、月、天,一类。柳,另一类。也属犯三足蟾之病也。
九、属于引前人原句问题的作品
9.柳营试马风声起,虎帐谈兵月影移。
此比诗钟,出自“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句子对的很工整,“柳营试马,虎帐谈兵”八字引入诗作用行的话曰“现成句”,虽然内涵对仗等皆不错,但折枝不提倡这一类作品,因为引八字加上眼字已凑十字,一首折枝一共只有十四字,除了十字作者只要作四字,有偷工之嫌,一般地说,(也算不成文的规定)上下句各引用两字是最多的了,此类诗曰“没造工”,不是自己肚子里的货,(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自己积累的知识)。所以词宗碰到此类诗多是不取或取低句,新钟友不晓“行规”,偶尔作一两首也是可以理解的。
结束语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啰里啰唆地讲了一堆话,因篇幅的问题,有的地方未涉及或讲的不详细,也因为本人学养俱差,评述的不到位,这一切只好待方家指正了。但我感到高兴的是,府谷诗钟社的吟友们创作热情非常高,态度非常诚恳,且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作品有“味”了,如果能沿着目前的方向走下去,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必有更大的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