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5|回复: 17

当代绝句诗话百则(24日更新)

[复制链接]

36

主题

171

帖子

1298

积分

栏目顾问

中华玉律首席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66
贡献
255
金钱
510
发表于 2018-12-13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溪畔苍篁 于 2018-12-24 10:04 编辑

    前言:近年来我读当代人的诗词较多,读有所感则随笔记之,后经修饰与整理,辑成《诗话》存盘。征得首版同意,从今日始,逐渐发上本网,所辑原诗与版友共赏,所说诗话,向方家就正。发稿方式:只发此一主题帖,以后不定期续发,不另立帖名,只作为本帖的更新,让发帖与跟帖交互存在。


◎凭吊古迹(一史前)


咏焦作女娲补天峰(杨逸明):炼石尚留霄壤间,女娲功迹不虚传。地球从此须呵护,莫累神仙再补天!
女娲是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也是炼石补天大德神圣,她造人与补天的神话从先秦留传至今,可谓家喻户晓。本诗虽是纪游诗,但未写焦作山峰的景色,只写因吊古而引发的感想:当代人要爱护地球,不要又像古之共工氏那样肆意妄为,以致损害了天地,又要烦劳女娲再来修补了。末句是一句诗,也是一句很浅显的白话,但其含意是很深的,至少说到了两层寓意:一、不要因污秽而损害了天地,二、不要因硝烟而损害了天地。就是说:环保与和平是人类长治久安的两大法则。
作者杨先生,是我最景仰的当代诗人之一,杨诗的特点是“言浅意深”。他的作品以七律为主,绝句较少。因本书只说绝句,所辑不多。

羊头山谒神农庙(蔡淑萍):遗踪杳渺觅神农,禾黍清芬畅晚风 千古谁堪称一帝?青峰古庙夕阳红。
羊头山在山西晋城高平市的神农镇。神农,即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华民族始祖,其功德至少是两项:教民养以稼穑;为民病尝百草。第三句中的“一帝”,此“一”字是序号,即第一帝。古华夏之神,总是于民有恩者。与古希腊的宙斯诸神不同。华神崇以德,而西神崇以威。此亦表明中西文化之差异。


谒神农庙(熊鉴):万千年后拜先人,犹是从前赤膊身。左手持禾右持药,望之殊不似为君。
以上两首同为咏炎帝之作,写法迥异。前首重感想,后首重描绘。但后首作者是著名讽喻诗人,末句中以描绘语隐藏感想,意在言外,读者当细品之。





3738

主题

4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玉律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648
贡献
46586
金钱
58473

特别贡献奖敬业首版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8-12-13 11: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赏先生又发诗话佳制,分析精辟,受益良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38

主题

4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玉律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648
贡献
46586
金钱
58473

特别贡献奖敬业首版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8-12-13 11: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赏,提升点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898
贡献
11782
金钱
14033
发表于 2018-12-13 21:04: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诗话,深受教益,问好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171

帖子

1298

积分

栏目顾问

中华玉律首席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66
贡献
255
金钱
5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4 14: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溪畔苍篁 于 2018-12-17 10:02 编辑

◎凭吊古迹(二  先秦)

天池(袁第锐):八骏西游未肯还,穆王消息滞天山。瑶池自有奇花草,何必春风度玉关。
本诗的天池是位于西北天山,与位于东北长白山的天池有别。老诗人借用周穆王访问西王母的典故(请查阅《穆天子传》)显示古代中原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之间,早就缔结了非常友好的交往,故事还有些像西方的《所罗门王与示巴女王》中的情节。此中除了含有族际的友谊,还颇带点旖旎艳情的色彩。按史传,穆王访西王母后是回了镐京的,但本诗人却说他留在了西王母国一直未归,因为那里的花草更奇美。这里隐示着一个推测:今天西北少数民族中,有一部分人的祖先,或许与今日汉人祖先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呢!

咏褒姒(袁第锐):国破家亡入帝都,凄凉身世转模糊。如何齐唱西施曲,却责骊山不笑姝。
袁诗人说:褒姒是国破家亡后被国人送入敌国王宫,后来得到国王宠爱的,西施也是在同种情况下进入吴国王宫而承宠的,她们二人都使夫国国败君殒。大致情况二人相同,但是后人加给二人的荣辱名声有天渊之别。诗人以为后世舆论不公,故有此咏。

黄金台(唐稚松):不见前人见古台,风云时会聚英才。兴亡一诺原无价,岂是黄金换得来。
唐院士乃我国有史以来极罕见的科学大师兼爱国诗人,是辑者最崇敬的偶像之一。他的律诗和词更多更好,绝句写得很少。本诗述其游览古燕国名胜黄金台时所发的感想:能佐天下兴亡的智士,他的宝贵允诺是基于国家民族大义的,它的发出,源于智士的道德本性,是黄金所不能买得的(因此对于乐毅在黄金台登台拜将感到藐视)。先生此番吊古,实为抒怀,因为时当共和国拨乱反正之初,知识分子初享进出国门之自由。唐应邀到大洋彼岸讲学,因其在计算机与程序设计基础科学方面的深邃研究成果,因而得到西方同行的欣佩,有多处大学婉挽任职。当时国内学界有多人认为他此去必不返国,但他归来了,之后乃有此诗作。  

忠县万亩柑橘园(杨启宇):曾从橘颂识丰标,南国佳人久寂寥。想象秭归明月夜,吟魂绕树咏离骚。
    忠县属重庆市;橘颂,屈原诗作篇名;秭归,屈原故乡。屈原有贤姊,即诗中所说的“南国佳人”,胞弟屈原投汨罗江后,姊归故里,后人名此地为秭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38

主题

4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玉律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648
贡献
46586
金钱
58473

特别贡献奖敬业首版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8-12-14 23: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亮,提起共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3

主题

5308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32
贡献
5253
金钱
9530
发表于 2018-12-16 08:46: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诗评,获益良多!问好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171

帖子

1298

积分

栏目顾问

中华玉律首席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66
贡献
255
金钱
5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2: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溪畔苍篁 于 2018-12-17 10:12 编辑

◎凭吊古迹(三 汉)


    云台山子房湖边随想(杨立惠):汉室烟云湖底藏,思今忆古两茫茫。清风似送齐王叹,悔未当年效子房。
    齐王,指韩信,因功高震主,遭诬被吕后所杀。对于韩信之死,历来流传着‘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评语(载《淮阴侯列传》)。  子房,指张良,曾为鼎定汉代江山建立大功,汉建国后,良不受封,而归隐河南焦作云台山。此诗主旨是传递中国古贤“功成身退”的思想。


    灞陵(杨启宇):棘门灞上草芊芊,细柳军容想望间。清静与民存喘息,千秋犹忆汉文贤。
    灞陵,汉文帝墓地。文帝即位于连年争战之后,地荒民困。文帝的政纲是‘与民休养生息’,效果甚佳,后世有“文景之治”的荣褒。棘门,灞上(今称白鹿原)皆古长安附近地名。和平时期,文帝令大将周亚夫在灞上细柳营治兵,既不荒怠武备,又不扰民滋事。杨诗人对此赞美之。



◎凭吊古迹(四 南北朝)


    参观云岗石窟感赋(熊召政):千尺风沙远雁门,何人凿窟建禅村? 世间信有真功德,直为君王造佛心。
    辑者在写这首小诗的说词之前,竟然停顿了三四天无法下笔。这是因为我对诗中后面两句不能真正理解。“直为君王造佛心”这句话,在我所读的古今中外各种书籍中都未见过。我曾疑:难道此语只是初学诗者的凑韵之句,本无深意?欲弃而不说。但看看作者之名,有些惶惑:熊召政是当代文学名家,他的长篇小说《张居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而且,在我的读书史中,觉察到“五四”以来,小说名家对于格律诗多不深谙,即使老一辈的田汉、老舍,虽也写过不少格律诗,但似无佳作;此外台港文学中查、陈等大师,引用古诗词时可以矫若游龙,而自创之韵语则少有合律之作。而这位小说作者的诗,却循律严谨。因此,我对熊先生顿生敬佩之心(不管网上对他有多少骂声)。我想,以他驱驰百万言的迅疾之笔,而在二十八字面前吟哦调整,推知他必无凑泊之句。于是,我对本诗不得不先深思而后说之。为此,我补读了一些历史资料。
    云岗窟位于山西大同,其开凿始于南北朝的北魏文成帝年代。大同是当时的首都。北魏是鲜卑族(匈奴的一支后裔)侵入中原北部后建立的朝代。文成帝是北魏朝代中期之君,还算能“励精图治”。当时他统治着黄河流域广大地区,柔然已北窜,凉州已平。西凉地处河西走廊,是中华、西域以至更遥远的西亚各国文化汇集与融合之地,佛教文化尤为兴盛。当时此地有较多的著名的高僧和石雕大匠。由于文成帝胁迫与尊重并用,将大批的佛学家与艺术家集中到大同,这就是云岗石窟开凿的人才基础。石窟中大佛的营造,符合于当时政权的愿望,也符合佛教本身的愿望:帝王想通过礼佛祈福以巩固并扩大统治,僧人想通过帝王的提倡来兴隆佛教。于是首批大佛造像便迎合了帝王的要求——按照帝王姿容来进行雕刻。其中第十六窟中主像释迦牟尼佛即文成帝本人的写影,其余各窟主像分别象征于北魏前期诸帝。
    造佛像的艺人的心态,大约有以下三种:一、纯系受迫而劳作者;二、系虔诚信佛而以雕刻佛像为苦修功德者;三、以刻佛造型为追求艺术品位的创作者。其中有多例在刻佛现场走完生命历程之人。他们中肯定有人存在“由美致善”的愿望。“这里肯定有人持有这样一种仁慈的信仰:他能以艺术之美来改造帝王之心,使他从此向善,以他的权力来爱民救世,拯万民于连年的杀伐、流离、饥饿之中。”这也就是这首诗中最后二句“世间信有真功德,直为君王造佛心。”的精确诠释。高僧大匠的美好心愿如诗,但对于诸如文成帝之类的君王是否确实起到了劝善作用?今日无信史可证,不论。但君王是一代即逝的,而佛像寿命则远较彼长久,其劝善作用可以延续到千年以上,在拓跋皇朝若未能充分发挥,有可能到后世会得到发挥。可以设想,生长于大同的李世民或有可能得到过佛教匠心的熏陶呢。至于“美与善”的关系,也就是中华语境中的“文与道”的关系,是一个很深奥的论题,辑者有心于此另加深思,本文不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38

主题

4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玉律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648
贡献
46586
金钱
58473

特别贡献奖敬业首版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8-12-16 22: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精到,,提升亮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4

主题

4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5669
贡献
39748
金钱
4883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17 11: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犹喜第一首,谢谢分享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171

帖子

1298

积分

栏目顾问

中华玉律首席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66
贡献
255
金钱
5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01: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溪畔苍篁 于 2018-12-19 01:15 编辑


◎凭吊古迹(五唐代)

    马嵬三章(轩子):又是春深锁驿门,晨昏风雨伴孤坟。丰肌艳骨今何在,闲却霓裳五色裙。
其二梁上白绫己自闲,三军验过妾容颜。西行鸟道休回首,魂魄随君入剑关。注:“白绫己自闲”,是“白绫已在等我”之意。
其三斜谷尘封万骑回,犹如岭外荔枝催。君王到此无颜色,锦绣江山半己灰。
    此第一首写后人游马嵬的所见所感,中含无穷的惋惜。此第二首是杨玉环死前自述的绝命词。她自知罪孽深重,且当时夫君身陷孤危,因而对明皇赐死并无怨恨,她继续爱他,愿意“魂魄随君入剑关”。读来令人倍觉凄楚。此第三首写明皇回朝路过马嵬时万念皆灰的悲惨身心。

    酉水卯洞(杨启宇):一篙春水通三省,万叠云烟共五溪。纵谪龙标莫惆怅,好山都在夜郎西。
    酉水,河流名,流过湖北、重庆、湖南三省市入沅江,其上游穿山而行,经过一个大溶洞,称为卯洞,形成暗河,而后流出。此处风景清奇。详情可搜百度《酉水卯洞》词条。第三句“龙标”,是王昌龄的别称(他在当时得到了“诗家天子”的美誉),他被贬谪到夜郎。酉水卯洞在夜郎之西。末句之意是,王身虽困苦,而心或乐甚,因为夜郎之西有众多的奇山秘水可供诗人吟咏。

    樊川(杨启宇):杜樊川更李樊南,唐代诗人半此间。桑柘绿阴流水曲,寻常村舍废祠边。
    樊川,地名,在长安城南,原是汉初功臣樊哙的封地。至唐代,复以长安为京城,近城地邑倍增繁荣。晚唐时期,此地前后出现了大诗人杜牧和李商隐。牧又称樊川,商隐又名樊南。由于这两位诗人的作品繁丰,风格突出,对后世诗坛的影响深远,所以本诗有“唐代诗人半此间”之赞。诗三四句写诗人故里的今时风景,三句以景衬人,幽雅清凉;四句抒发感慨:早先虽曾建祠祀享杜李,但是诗人毕竟不是可以赐人福祉的“神明”,所以其祠而今皆废,至此只能见到平常的村舍而已。


◎凭吊古迹(六宋)

    土囊吟(王充闾):哀惋秦人待后人,松江悲咽土囊吟。荒淫不鉴前王耻,转眼蒙元又灭金。
    原注:黑龙江省依兰县有五国城遗址。其地三面为江河包围,状似一敞口土囊。北宋祚终,徽、钦二帝及三千余人被金太宗囚禁于此。   
    “哀待后人”,此语引自唐人杜牧《阿房宫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本诗就是对此历史判断的艺术表述。

    岳坟书感(王恒鼎):中道遭捐颈血红,君雌最忌是臣雄。纵然迎得徽钦返,未必将军可寿终。
    此诗在结句中所作的睿智推测,未见于古今的一切悼岳诗文(也可能是辑者读书太少之故)。面对中华历史而言,功臣善终的史实实在微乎其微。其实,功臣屈死,在世界史上也非鲜见。为了解决这一悲剧性问题,古学者设计了几种方案:一、功成身退,如汉张良、唐李泌;二、取而代之,如李世民、赵匡胤;三、君主努力自强自律,造成臣雄君亦雄的局面。本诗即认定上述第三条。当然,以上三条都是“家天下”前提下的对策,如果“天下为公”,则可彻底解决功臣中捐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38

主题

4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玉律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648
贡献
46586
金钱
58473

特别贡献奖敬业首版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8-12-22 22: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精到,期待续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171

帖子

1298

积分

栏目顾问

中华玉律首席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66
贡献
255
金钱
5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4 10: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溪畔苍篁 于 2018-12-24 10:05 编辑


◎凭吊古迹(八宋末)


钓鱼城(杨启宇):撑拄西南半壁天,残碑犹认宋皇年。荒江老木孤崖地,曾折当时上帝鞭。
    钓鱼城,华夏历史上抗击外族征复者的名城。史称此城之战为钓鱼城保卫战。此前,蒙古入侵者已在北京立国,蒙元征服者自诩天骄(上帝),不可一世,正在横扫欧亚大陆。南宋四川重庆知府余玠,采纳民议,于1243年重建钓鱼城,屯兵积粮,准备抗击南侵的蒙古军。至1258年,蒙军分三路进攻鄂州、两淮,云南。1259年2月,蒙哥大汗亲自领兵4万直逼钓鱼城下,派人向南宋主将招降,遭到宋合州知州王坚的严辞拒绝。蒙哥攻城,宋方主将王坚、副将张珏率军顽强抗击,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死于温泉寺,蒙古军撤退,这就是诗中“折上帝之鞭”之所指。此后钓鱼城坚持抵抗征服军,继续坚守了21年。(注:“上帝之鞭”原为西方典故,本指阿提拉大帝,一个打败罗马帝国的外来民族首领,曾令欧洲人闻风丧胆。诗人在这里用它,可能只是比喻。)

半闲堂(杨启宇):山川过眼几兴亡,废垒残烽吊夕阳。别有钱塘江上月,照人歌舞半闲堂
    南宋奸臣贾似道,于国家危亡之季,在今杭州西湖葛岭兴建豪华别墅,名为半闲堂。宋理宗时期,贾于军中被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理宗以“师臣”相称,百官谀为周公。理宗崩,度宗即位,贾更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用事期间,1273年襄樊陷落,1275年贾领精兵13万出师应战,被元军大败于丁家洲,贾乘单舟逃命至扬州。群臣激愤请诛,度宗乃贬贾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贾被监押至漳州木棉庵,被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部分今人或不知史实,只看到半闲堂华堂美景,至今还有人在此处“享受”欢乐,以此为歌舞乐园呢!

陆秀夫祠(章一菲 女):锦绣中原铁骑侵,山河破碎泪沾襟。乾坤欲整浑无力,负却匡时济世心。
注:“骑”字当读仄声,作名词用。如[唐] 杨炯《从军行》中“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其二:奉主流亡抱赤诚,穷途无计阻追兵。临波一跳倾肝胆,皓魄长同海月明。
宋末遭蒙古铁骑灭国,蒙人虽在北京建立“元朝”,但将汉人划归最低等级,妄图以野蛮的游牧文化来改造中原的四千年来的农耕文化,造成历史文明的倒退。国人不堪忍受,反抗蜂起。其中陆秀夫等流亡宋臣拥立赵昺为卫王,领兵退守海岛崖山继续抗元,宋元在此进行最后决战,宋军将士几乎全部战死,浮尸十万,非常惨烈。至此,陆丞相自知无法突围,却不愿让幼主受辱,他背负幼主共沉大海,表现了大汉民族的尊严。此后,陆相受到历代国人的景仰与赞颂。本诗的作者是位生活在农村的中年家庭妇女,由家学渊源而得到较高的诗学造诣,且勤于写作,其诗作多写志士仁人,不染尘俗之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171

帖子

1298

积分

栏目顾问

中华玉律首席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66
贡献
255
金钱
5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4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贴自初发至今已超过半个月了,得到喻首版的提携,方能暂免沉沦,深谢了;还得到莲、沧、梅三位版主的关注,一并致谢。此外,未见任何方家褒贬。窃思,诸位大概对这种贴子不感兴趣;但查看纪录,点阅者却已超过百位。今日再续一次,希望有一二点阅网友赐评,否则不再续发,以免有玷诸位清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34

主题

4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5669
贡献
39748
金钱
4883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27 10: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组怀古佳作,蕴藉得味,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9-5 05: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