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格律诗常见误区二:好诗没有硬标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诗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是有不可违背的艺术规律的,比如:语言要准确、细节要生动、立意要高妙等等。
唐朝以诗赋取士,如果诗的好坏没有硬标准,那还怎么通过诗来选拔人才?由此可见,诗的好坏必然是有硬标准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一会儿会再讲。我们先来看两个常见的辩白。
第一个常见辩白,是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句话并不能证明“文学作品的好坏没有标准”这个观点。恰恰相反,这句话已经把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标准,告诉了你,这个标准就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经得起来着不同领域、不同角度的挖掘。这句话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哈姆雷特》本身,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文无第一”,是另一句被外行人拿来说明“文学作品没有好坏”的昏话。我们以诗人为例,李白和杜甫谁是唐代诗人第一?这不好说。因为李白和杜甫的水平本就极为接近。这两个人的诗总体来说谁更好,这自然是难以分辨的。但李白和许浑二人,谁在诗上的成就更高呢?这是毫无疑问的,李白的诗更好,成就更高。如果文学作品的好坏没有硬标准,那么古往今来,怎么没有一个懂诗的人说许浑的诗比李白的要更好呢?如果文学作品的好坏没有硬标准,那李白诗和杜甫诗的好坏,又为什么这么难判断呢?难判断正是说明有标准。没有标准全凭个人好恶的话,哪里有难以判断这一说呢?
所以,诗词的好坏必然是有硬标准的。但凡持这些和稀泥说法的人,要么是根本不懂诗,要么就是别有用心。大家千万不要上这种弱智的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