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48|回复: 61

烟雨楼18期律绝C组第一讲作业如下

  [复制链接]

609

主题

793

帖子

9970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曲二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49
贡献
924
金钱
5555
发表于 2018-12-5 20: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娴雅幽静 于 2018-12-7 10:13 编辑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 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  请注意贴作业格式 谢谢合作!

烟雨楼18期律绝C组第一讲作业如下

作业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搜索百度)。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要求最晚12月10日晚上12点交完,评阅老师12日晚8点评阅结束。


2018.12.05律诗第一讲,签到:

2018.12.05律诗第一讲,签到:

C01-王克玉√
C02-禾田√
C03-黑珍珠√
C05-川百合√
C06-丫丫√
C07-若心如苦(迟到补签)√
C08-菜菜√
C09-娴雅幽静√
C10-虚怀若谷√(没有上课截图)
C11-初心√
C12-博大致远√
C13-快乐就好√
C14-相思风雨中√
C15-火龙果√
C16-子夜茉莉√
C17-静听风吟√
C18-余之√
C19-梦如梅√
C20-古典阳光√
C21-水榭听香√
C22-林下泉声√
C23-似水柔情√
C24-踮起脚来吻你 X
C25-玉珠儿√
共24人,签到23人,实际到课22人,(C10-虚怀若谷、C24-踮起脚来吻你)两人缺勤。
IMG_4710.PNG
IMG_4730.JPG
IMG_4729.JPG

1

主题

139

帖子

64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4
贡献
181
金钱
232
发表于 2018-12-6 08: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千里有缘 于 2018-12-11 08:08 编辑

烟雨楼18期律绝C21-水榭听香 第1讲作业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答: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都称为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例如: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
例如: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size=45.7378px]回答正确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搜索百度)。
答:格律诗的特点包括
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偶)。律诗起源于先秦、成熟于唐末,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偶,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格律诗是在南朝永明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四声八病”和“永明声律论”的传播,人们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弊端,将其整理修改,出现了更为简便“粘对律”,并由此演化出“平仄律”。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宋之问、沈全期于唐高宗及武后时期完成的,他们不仅提倡诗歌应讲究声律和对偶,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规律,即一联的对句要与出句相对,下一联的出句与上一联的对句要相粘,并把这个规律贯穿全篇。后来经沈全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把这中规律运用于七言歌体中,最终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形成了七言律诗的定型。
回答正确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上上平平上去平,去平平入上平平。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平平上入平平去,入去平平去去平。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平上上平平去入,入平平去上平平。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平平上去平平去,去上平平上去平。
红色为韵字,斜体为对仗句。
还得标出今音四声,对仗句韵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6
贡献
8
金钱
14
发表于 2018-12-6 16:55: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千里有缘 于 2018-12-11 08:30 编辑

烟雨楼诗十八期第一讲作业
18C16-子夜茉莉
作业一
例古体诗:
《感遇》其一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例近体诗:
《酬张少府》
唐.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区别:古体诗中二联不对仗。韵为仄声。
近体诗中二联对仗。韵为平声。[size=45.7378px]回答不全面

南齐永明年间,“声律说”盛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这样,“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这种新诗体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这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是谢朓(464左右--499)。谢朓以山水诗著名,诗风清新流丽。他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作业二:

律诗的五个特点:
1、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的字数分别为五言句、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六句,短律,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排律,也称长律,它一般是五言的,但也有七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
2、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韵,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四、六、八句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要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3、 律诗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的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就是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
4、 律诗颔联,颈联必须有对仗,首尾两联对偶与否可以随意。
5、 八句完篇的律诗四联,每二句成一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亦称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亦称尾联。每首诗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颔联对仗可以略宽些,但是颈联则要求工对。
没答出格律诗的形成过程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宽”平声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兴来今日尽君欢。“欢”平声
仄平平仄仄平平。
羞将短发还吹帽,
平平仄仄平平仄
笑倩旁人为正冠。“冠”平声
仄仄平平仄仄平
蓝水远从千涧落,
平仄仄平平仄仄
玉山高并两峰寒。“寒”今阳平,古平声
仄平平仄仄平平
明年此会知谁健,
平平仄仄平平仄
醉把茱萸子细看。“看”今四声,古去声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入声字:日,发,落,玉
韵:宽,欢,冠,寒,看
颔联,劲联对仗
题目是要你标出整首诗的今古四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90

帖子

23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54
贡献
540
金钱
900
发表于 2018-12-7 18: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千里有缘 于 2018-12-11 08:50 编辑

烟雨楼18期律绝C组第一讲作业如下

C01-王克玉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答: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都称为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
古体诗如:
<辞 呈>--王克玉

一纸辞文,上达天聪
吾今以私虑弃高逸,颇多忐忑,在职八载,
余今去离,去意生时,
旧念心起,心路历程,
五味杂陈。人生一世,
草木一春,草木含情,
人岂无义。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此般情境,
感受同身。然家务缠身,
事不具叙,既嘉树北方,
盘桓何益?。
所幸高逸人才济济,
余之离去,料不为大碍也。
旬日之间,自可使一切停当,
此亦吾所愿也。谨祝诸公事业日新,
时有进境,而公司更盛,犹比往昔。
去哉,今当请辞,百感莫辩,
为文错乱,辞不达意,万望纳言!

古体诗不受格律、字数、句数、平仄、等限制,可以自由的表达情感及发挥意愿。

近体诗如:
《五律 南山竹海》

一片南山海,摇天蔽日稠。
年年清节拨,世世品行修。
常与沧桑伴,不丢叠翠求。
眼前溪水跃,身后古今流

唐以前为古体诗,唐以后称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size=45.7378px]回答正确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搜索百度)。
答:格律诗的特点包括
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偶)。律诗起源于先秦、成熟于唐末,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偶,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格律诗是在南朝永明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四声八病”和“永明声律论”的传播,人们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弊端,将其整理修改,出现了更为简便“粘对律”,并由此演化出“平仄律”。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宋之问、沈全期于唐高宗及武后时期完成的,他们不仅提倡诗歌应讲究声律和对偶,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规律,即一联的对句要与出句相对,下一联的出句与上一联的对句要相粘,并把这个规律贯穿全篇。后来经沈全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把这中规律运用于七言歌体中,最终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形成了七言律诗。
回答正确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
上去阴阴上去阴(今音)
上去平平上去平(古音)
兴来今日尽君欢。
去阳阴去去阴阴(今音)
去平平入去平平(古音)
羞将短发还吹帽,
阴阳上去阳阴去(今音)
平平上入平平去(古音)
笑倩旁人为正冠。
去去阳阳去去阴(今音)
去去平平去去平(古音)
蓝水远从千涧落,
阳上上阳阴去去(今音)
平上上平平去入(古音)
玉山高并两峰寒。
去阴阴去上阴阳(今音)
入平平去上平平(古音)
明年此会知谁健,
阳阳上去阴阳去(今音)
平平上去平平去(古音)
醉把茱萸仔细看。
去上阴阳上去去(今音)
去上平平上去平(古音
韵字:宽、欢、冠、寒、看。
颔联,劲(颈)联对仗
回答正确作业完成得很棒,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8

帖子

79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6
贡献
194
金钱
300
发表于 2018-12-7 18: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诗十八期第一讲作业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上邪》
汉乐府民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不讲究格律的诗体,不拘句式、不限篇幅、不论平仄、不求粘对、不讲对仗、用韵自由灵活、句数可单可双,字数不一。
《锦瑟》
作者:李商隐 (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讲究平仄,声韵,颈联颔联的对仗,字数固定,用韵和谐,格律严格,与古体诗相对。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搜索百度)。
1、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
2、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韵,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四、六、八句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要平仄相间。
3、        律诗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
4、        律诗颔联,颈联必须有对仗,首尾两联对偶与否可以随意。
5、        八句完篇的律诗四联,每二句成一联。
第一个阶段:从原始歌谣到《诗经》到《楚辞》再到《汉乐府》,从汉武帝(前156—前87)到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483—493),为其发展阶段,谢朓、沈约、王融是其代表。此时的“永明体”为格律诗发韧, “永明体”的主要特征是讲究“四声”“八病”。 逐渐形成以下特点:第一,讲求声律,用韵很严,押平声韵者居多,很多已接近唐人;第二,讲究骈偶对仗;第三,讲求诗章的首尾完整、语句流畅,意境圆融。总之,永明体为后来唐律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个阶段:继沈约之后,廋信出现,成为格律诗的实践者。五代十国时期逐渐的完成了从古体到近体的转变,
寄徐陵
故人倘思我,及此平生时。
莫待山阳路,空闻吹笛悲。
这首诗,除第二句三平脚之外,其它已完全合符唐代的近体五言绝句的格律。
鸟夜啼
促柱繁弦非子夜,歌声舞态异前溪。
御史府中何处宿,洛阳城头那得栖?
弹琴蜀郡卓家女,织锦秦川窦氏妻。
讵不自惊长泪落,到头啼乌恆夜啼。
这首诗,除第四句、第八句不合平仄,其余都非常严整,粗看,已经纯然乎一首七言律诗了。庾信在齐梁以来永明体诗歌及永明诗论的影响下,有意识地精研篇式,他在诗歌形式上上承六朝、下启隋唐的作用是应予肯定的。庾信对我国诗歌格律形式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第三个阶段:隋唐时期,格律诗日渐完善,逐渐定型为今日之近体诗的格律。初唐时期代表有: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此四人为文章四友)、沈佺期、宋之问等。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及再后来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纷纷登场,格律诗终于走向辉煌。
注:以上内容依“濯缨轩主人” 之“浅谈格律诗的形成”整理。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网上参考+加自己推敲,实在非自己独自完成,不敢隐瞒,入声字则不懂,未做界定。)
韵字:宽、欢、冠、寒、看
对仗句: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即中间颔联颈联两联

点评

一二题完成的不错,第三题要求标出今古四声,而不是平仄  发表于 2018-12-11 09:18
作业完成的不错,就是第三题要求标出的是今古四声,你未能按要求标出来  发表于 2018-12-11 0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8

帖子

22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17
贡献
535
金钱
856
发表于 2018-12-7 18: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18期c—12博大致远 第1讲作业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答: 在唐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不包括所谓的“齐梁体”),还有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诗. 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也称为今体诗.那么古体诗与近体诗有什么区别呢?总的来说可以从句法、用韵、平仄上来区别.
     在句法上,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一,每首诗的句数也可以不一样.而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八句.超过八句的为排律或称为长律.)
    在用韵上;古体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韵,也就是说可以在一首诗中换韵.而近体诗每首诗只可以用一个韵,再长的排律也不可以换韵.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在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诗只在偶数句上押韵(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而近体诗一般只可用平声韵.
    在平仄方面,古体诗不讲究.而近体诗是十分讲究的.
    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来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唐人摹仿前代乐府而作,有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蜀道难》,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新乐府》,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围.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如,《停云》是晋宋之际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如,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①。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②。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③。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④。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搜索百度)。
答: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传不息。
    格律诗是在南朝永明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宋之问、沈全期于唐高宗及武后时期完成的,他们不仅提倡诗歌应讲究声律和对偶,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规律,即一联的对句要与出句相对,下一联的出句与上一联的对句要相粘,并把这个规律贯穿全篇。后来经沈全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把这中规律运用于七言歌体中,最终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形成了七言律诗的定型。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上去平平平去平,去平平去去平平。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平上上去平平去,去去平平去去去。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平上上平平去去,去平平去上平平。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平平上去平平去,去上平平上去平。
    韵生字有:宽欢冠寒看。    入声字:日发落玉
    颔联,颈联对仗。
   

点评

冠在这是平声  发表于 2018-12-11 09:29
一二题完成的不错,第三题还得标出今音四声  发表于 2018-12-11 09: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2

帖子

20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5
贡献
497
金钱
796
发表于 2018-12-7 19: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18期c—20古典阳光 第1讲作业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一、 以格律分类:
古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近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受到格律的限制。
二、 以字数分类:
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二种形式。古体诗有四言、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杂言古诗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称七古),也有少数三言、六言。
三、 以句数分类:
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四、 以用韵分类:
(一) 古体诗:
1. 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
2. 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
3. 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
4. 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
5. 允许散文化的句子。
(二) 近体诗:
1. 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2. 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
3. 不用韵句子的末一字,平仄声不能与用韵句子的末一字相同。
4. 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
5. 都用平声韵。
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搜索百度)。
格律诗的特点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
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转不息。
格律诗对声律的要求极为严格。声律包括压韵和平仄,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如床前明月光。
格律诗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那么最难的,应该就是句中字的平仄问题了。
关于格律诗的创作,王永义先生编了个歌谣,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
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
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
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的格律。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
格律诗的形成
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宋之问、沈全期于唐高宗及武后时期完成的,他们不仅提倡诗歌应讲究声律和对偶,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规律,即即一联的对句要与出句相对,下一联的出句与上一联的对句要相粘,并把这个规律贯穿全篇。后来经沈全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把这中规律运用于七言歌体中,最终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形成了七言律诗的定型。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七言律詩 押寒韻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仄仄平平中仄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中平中中平。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平仄仄中平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平平仄仄中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中。

韵生字有:宽欢冠寒看。   
入声字:日发落玉为
    颔联,颈联对仗。
   

点评

要标出今古音四声而不是平仄  发表于 2018-12-11 09:31
一二题完成的不错,第三题没有标出今音四声  发表于 2018-12-11 09: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214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桃园心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7
贡献
2915
金钱
381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2-7 21:11: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火龙果 于 2018-12-7 21:48 编辑

烟雨楼18期C组第一讲作业:  
C15-火龙果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答: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都称为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

古体诗如:《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古体诗不受格律、字数、局数、平仄、等限制,可以自由的表达情感及发挥意愿。

近体诗如:杜甫《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唐以前为古体诗,唐以后称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搜索百度)。

答:格律诗的特点包括:
最基本的就是格律性。“格”就是规格、格式、法度,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方面的规定性,比如诗的句式、字数、平仄、粘对替要求; “律”就是规律、音律、气韵,是节奏、结构等内在的规定性,比如诗的押韵和起承转合。
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偶)。

律诗起源于先秦、成熟于唐末,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偶,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格律诗是在南朝永明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四声八病”和“永明声律论”的传播,人们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弊端,将其整理修改,出现了更为简便“粘对律”,并由此演化出“平仄律”。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宋之问、沈全期于唐高宗及武后时期完成的,他们不仅提倡诗歌应讲究声律和对偶,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规律,即一联的对句要与出句相对,下一联的出句与上一联的对句要相粘,并把这个规律贯穿全篇。后来经沈全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把这中规律运用于七言歌体中,最终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形成了七言律诗。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上上平平上去平,去平平入上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平平上入平平去,入去平平去去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平上上平平去入,入平平去上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平平上去平平去,去上平平上去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字:宽、欢、冠、寒、看。

对仗句:
颔联: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颈联: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点评

一二题完成的不错,第三题没看清题意吧,要求标出的是今古音四声  发表于 2018-12-11 09: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

帖子

29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9
贡献
67
金钱
116
发表于 2018-12-8 21:3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娴雅幽静 于 2018-12-10 22:36 编辑

烟雨楼第十八期律绝第一讲作业  C19梦如梅
一举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答:一(1)古体诗相对格律诗而言,它是一种不讲格律的诗体,不拘形式不限篇幅,不论平仄,不求粘对,不讲对仗,用韵自由灵活句数可单可双,一切以表情达意需要为主旨的传统诗体,可认人自由发挥的是最大的优点。 例如:《关雎》 关关之雎,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2)近体诗 也是叫格律诗,
近体诗是隋唐人对于当时诗的格律化的一种称法是相对于以前没有格律的古体而言的一个概念,所以叫格律诗,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格律性,形式有一定的规格,音韵有一定的规律,倘有变化要按一定的规则,词曲 没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 例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

答(1)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诗体,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限制。 主要有三大特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同,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同,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必须对仗。 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部到底的平声韵。 (2)格律诗的形成:南齐永明年间,声律说盛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这样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这种新诗体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

三,标出下面这首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
《九月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 三四一一二四一 兴来今日尽君欢。
四二一四四一一 羞将短发还吹帽, 一一三四二一四 笑倩旁人为正冠。
四四二二四四一 蓝水远从千涧落, 二三三二一四四 玉山高并两峰寒。
四一一四三一二 明年此会知谁健, 二二三四一二四 醉把茱萸子细看。
四三一二三四一 今古音:看古一声。今是四声。

对仗3.4.句对5,6句对
羞将短发还吹帽 笑看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前涧落 玉山高并两峰寒。

韵字:宽,欢,冠,寒,看。

点评

第三题古音用“平上去入”标识,而不是用“一二三四”。对仗,韵字正确。  发表于 2018-12-11 09:48
第二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2-11 09:46
第一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2-11 09: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9

帖子

11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4
贡献
283
金钱
449
发表于 2018-12-8 23: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菜菜菜菜 于 2018-12-10 16:01 编辑

烟雨楼18期律绝C组第一讲作业 C08菜菜

作业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古体诗就是唐代以后指和近体诗(律诗、绝句)不同的一种诗体,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形式,句数没有限制,每句的字数也可以不相等,平仄和用韵都比较自由。也叫“古诗”或“古风”。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属于古风的范围。
唐代以后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统称,跟“古体诗”相区别,句数、字数和用韵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就叫近体诗。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在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之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一般只押平声韵;
(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超过八句的律诗,叫做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七言长律也有一些,如杜甫的《清明》而首等,不过数量很少。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联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一首四句的诗,叫做绝句。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可以分为古绝和律绝两类。古绝可以用仄声韵,即使是押平声韵的,也与近体诗平仄规则不同。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要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就等于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近体诗。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绝句有的属于古体,有的属于近体。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外,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搜索百度)。
格律诗又称律诗。在唐代叫“近体诗”或叫“今体诗”。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法度最为严谨的一种诗歌体裁。
律诗,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音分平仄。每首四句者叫绝句,八句者叫律诗,八句以上者称排律。绝句对对仗没有必须的要求。排律除首尾两联,中间的联数可任意增加。律诗包括排律,中间各联必须对仗。
律诗的章法还包括谋篇的结构规律,即诗的起、承、转、合。起、承、转、合在律诗中以联为单位;在律绝中以句为单位。
律诗的句子客观存在着音调节奏和意义节奏,它们有时是一致的,不一致的情况也很多,需要分别作一说明。音调节奏较为单纯,一般是两个字音组成一个音节。因律诗的每句字数为奇数,所以一般最后一个字单独为一个音节。意义节奏一般以词为单位,单音词一个字即为一个节奏单位,双音词则二个字为一个节奏单位,多音词可依此类推。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是根据诗的意义节奏来划分,不能简单地以字或词划分。诗的吟诵一般要以音调节奏为主,也要照顾到意义节奏。律诗的意义节奏比音调节奏复杂得多,它主要应以意诗而不仅是按字词的本意来划分。了解意义节奏是为了准确理解诗句的意义。
南齐永明年间,“声律说”盛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这样,“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这种新诗体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这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是谢朓。谢朓以山水诗著名,诗风清新流丽。他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五、六十个。
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这四杰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他们的诗虽然因袭了齐、梁风气,但诗歌题材在他们手中得以扩大,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由他们开始初步定型。
“四杰”之后,陈子昂明确提出反对齐梁诗风,提倡“汉魏风骨”。《感遇诗》38首,即是他具有鲜明革新精神的代表之作。
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边塞诗人,他们中的高适和岑参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龄、李颀、王之焕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延续。这时期的作品以表现社会动荡、人民痛苦为主流。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从文学理论上和创作上掀起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歌的高潮,即新乐府运动。元稹、张籍、王建都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诗人。
除新乐府运动之外,这一时期还另有一派诗人,这就是韩愈、孟郊、李贺等人。他们的诗歌艺术比之白居易另有创造,自成一家。晚唐时期的诗歌感伤气氛浓厚,代表诗人是杜牧、李商隐。晚唐后期,出现了一批继承中唐新乐府精神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人物是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他们的诗锋芒毕露,直指时弊。
诗发展到宋代已不似唐代那般辉煌灿烂,但却自有它独特的风格,即抒情成份减少,叙述、议论的成份增多,重视描摹刻画,大量采用散文句法,使诗同音乐关系疏远。
最能体现宋诗特色的是苏轼和黄庭坚的诗。黄庭坚诗风奇特拗崛,在当时影响广于苏轼,他与陈师道一起开创了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宋初的梅尧臣、苏舜钦并称“苏梅”,为奠定宋诗基础之人。欧阳修、王安石的诗对扫荡西昆体的浮艳之风起过很大作用。国难深重的南宋时期,诗作常充满忧郁、激愤之情。陆游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与他同时的还有以“田园杂兴”诗而出名的范成大和以写景说理而自具面目的杨万里)。文天祥是南宋最后一个大诗人,高扬着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过零丁洋》是他的代表作。
明代诗歌是在拟古与反拟古的反反复复中前行的,没有杰出的作品和诗人出现。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今音:上去阴阴上去阴  去阳阴去去阴阴
古音:上去平平上去平  去平平入去平平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今音:阴阴上去阳阴去  去去阳阳去去阴
古音:平平上入平平去  去去平平去去平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今音:阳上上阳阴去去  去阴阴去上阴阳
古音:平上上平平去入  入平平去上平平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今音:阳阳上去阴阳去  去上阴阳上去去
古音:平平上去平平去  去上平平上去平

韵字:宽、欢、冠、寒、看
对仗句:颔联和颈联

点评

条三题正确,应将对仗句罗列出来。  发表于 2018-12-11 09:52
第二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2-11 09:50
第一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2-11 0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10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5
贡献
25
金钱
40
发表于 2018-12-9 13: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18期律绝C25组玉珠儿一讲作业贴

作业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古体诗无格律限制,不拘句式,不限篇幅,不求粘对,用韵可平可仄,句式可单可双。任由发挥,也叫古风
。如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汉乐府焦仲卿妻等。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搜索百度)。
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格律诗要有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即所谓近体诗。词、曲也可称为格律诗。
这种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它的句数是一定的。如,律诗一般讲究平仄和押韵、押韵和对仗。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入声字:日 玉  发  落

韵字:宽 欢 冠 寒  看

对仗: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点评

第三题未按要求将诗句的今音标识出来。其他正确。  发表于 2018-12-11 09:54
第一二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2-11 09: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10
贡献
13
金钱
23
发表于 2018-12-9 13:17: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听风吟 于 2018-12-9 13:33 编辑

烟雨楼18期律绝C17一静听风吟第一讲作业贴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1、古体诗:
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近体诗: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1)句式方面:古体诗有长短句,且每句字数不限;近体诗每句字数有严格要求,基本以五言和七言为主。
(2)格律方面:古体诗可以不论平仄、不求粘对、不讲对仗、用韵自由灵活;近体诗讲究平仄,要求粘对、对仗分明,对押韵有严格要求。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搜索百度)。

    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传不息。
   格律诗是在南朝永明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宋之问、沈全期于唐高宗及武后时期完成的,他们不仅提倡诗歌应讲究声律和对偶,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规律,即一联的对句要与出句相对,下一联的出句与上一联的对句要相粘,并把这个规律贯穿全篇。后来经沈全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把这中规律运用于七言歌体中,最终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形成了七言律诗的定型。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今音:上去阴阴上去阴    去阳阴去去阴阴
古音:上去平平上去平    去平平入去平平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今音:阴阴上去阳阴去    去去阳阳去去阴
古音: 平平上入平平去    去去平平去去平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今音:阳上上阳阴去去    去阴阴去上阴阳
古音: 平上上平平去入    入平平去上平平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今音: 阳阳上去阴阳去    去上阴阳上去去
古音: 平平上去平平去    去上平平上去平

韵字:宽、欢、冠、寒、看

对仗句:颔联和颈联

点评

第三题应将对仗的句子罗列出来。而不只是说明是“颔联和颈联”  发表于 2018-12-11 09:56
第二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2-11 09:55
第一题回答正确,且比较规范。  发表于 2018-12-11 09: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75

帖子

3089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楹联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54
贡献
725
金钱
1181
发表于 2018-12-9 14: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培训作业
作业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答:古体诗,或“古风”,这个名称始于唐代,唐人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楚辞、乐府民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诗而言,它是一种不讲究格律的诗体,不拘句式、不限篇幅、不论平仄、不求粘对、不讲对仗、用韵自由灵活、句数可单可双 ,一切以表情达意需要为主旨的传统诗体,总的艺术要求以“吐言天拔,出于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无拘无束,直抒胸臆见长”。可任人自由发挥是其最大优点。如:《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近体诗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格律性。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辞海》对格律诗的解释为:“诗歌的一种,也是一种诗体。形式有一定的规格,音韵有一定的规律,倘有变化,要按一定规则。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排律。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如:近体诗《山居秋》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号歇,王孙自可留。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搜索百度)。
答:格律诗的基本特点就是格律性。其产生于南齐永明年间,“声律说”盛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这样,“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这种新诗体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这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是谢朓。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五、六十个。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
成熟。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边塞诗人,他们中的高适和岑参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龄、李颀、王之焕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从文学理论上和创作上掀起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歌的高潮,即新乐府运动。元稹、张籍、王建都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诗人。总之,经过唐代大量诗人及作品的涌现,促使格律诗产生、发展和成熟。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上去阴阴阳去阴    去阳阴去去阴阴(今音)
上去平平平去平    去平平入去平平(古音)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阴阴上去阳阴去     去去阳阳去去阴(今音)
平平上入平平去     入去平平去去平(古音)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阳上上阳阴去去    去阴阴去上阳阳(今音)
平入上平平去入    入平平去上平平(古音)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阳阳上去阴阳去    去上阴阳上去阴(今音)
平平上去平平去     去上平平上去平(古音)
答:韵字为宽、欢、冠、寒、看;对仗为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点评

第三题正确、全面!  发表于 2018-12-11 09:58
第二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2-11 09:57
第一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2-11 09: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9

帖子

27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03
贡献
652
金钱
1062
发表于 2018-12-9 15: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诗十八期第一讲作业
18C03黑珍珠
作业一
例古体诗:
归园田居
作者:陶渊明 年代:南北朝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例近体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区别: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古体诗
又名
古诗、古风
近体诗:
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
作业二:
律诗的五个特点:
1、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的字数分别为五言句、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六句,短律,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排律,也称长律,它一般是五言的,但也有七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
2、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韵,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四、六、八句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要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3、 律诗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的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就是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
4、 律诗颔联,颈联必须有对仗,首尾两联对偶与否可以随意。
5、 八句完篇的律诗四联,每二句成一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亦称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亦称尾联。每首诗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颔联对仗可以略宽些,但是颈联则要求工对。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宽”平声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兴来今日尽君欢。“欢”平声
仄平平仄仄平平。
羞将短发还吹帽,
平平仄仄平平仄
笑倩旁人为正冠。“冠”平声
仄仄平平仄仄平
蓝水远从千涧落,
平仄仄平平仄仄
玉山高并两峰寒。“寒”今阳平,古平声
仄平平仄仄平平
明年此会知谁健,
平平仄仄平平仄
醉把茱萸子细看。“看”今四声,古去声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入声字:日,发,落,玉
韵:宽,欢,冠,寒,看
颔联,劲联对仗

点评

第三题未按要求古音“平上去入”今音“一二三四”或“阴阳上去”,对仗应把两个句子罗列出来   发表于 2018-12-11 10:10
第一、二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2-11 1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

帖子

54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4
贡献
136
金钱
204
发表于 2018-12-9 20: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18期律绝C组05川百合第一讲作业如下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答:区别:

1.字数不同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不讲对仗,字数较多;而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对仗工整,字数较少。
2.句数不同
古体诗的句数一般较多,基本上都在一百句到两百局;而近体诗的句数一般较少,多在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3.格律不同
不受格律限制,不讲平仄与粘对,既可押平声韵,又可押仄声韵,以押仄声韵为常见。
静夜思(二首) [唐]李白  平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悯农(其一) [唐]李绅   仄韵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二) [唐]李绅   仄韵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体诗除需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而近体诗除需用韵之外,受到格律限制。
4.用韵不同
古体诗全首诗可以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有可随意转为其他的。而近体诗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搜索百度)。
1.格律诗结构特点
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各句字数相等。(五言或七言)
一韵到底,必需押平声韵。(a,押平声韵,近体诗不能押仄声韵。b,偶句必韵,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奇句不韵。c,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格,不入韵为变格。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入韵为变格。)
中间两两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中,指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一般情况下,颈联要求工对,颔联可以为宽对。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不要四联全对仗。还有一种变体是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这叫偷春格)
合乎平仄(即必须按律诗平仄格律)
2. 形成过程
格律诗是在南朝永明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四声八病”和“永明声律论”的传播,人们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弊端,将其整理修改,出现了更为简便“粘对律”,并由此演化出“平仄律”。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宋之问、沈全期于唐高宗及武后时期完成的,他们不仅提倡诗歌应讲究声律和对偶,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规律,即一联的对句要与出句相对,下一联的出句与上一联的对句要相粘,并把这个规律贯穿全篇。后来经沈全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把这中规律运用于七言歌体中,最终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形成了七言律诗的定型。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仄仄平平中仄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中平中中平。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平仄仄中平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平平仄仄中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中

韵字:宽欢冠寒看
对仗句为: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老师您辛苦了

点评

第三题未按要求古音“平上去入”今音“一二三四”或“阴阳上去”   发表于 2018-12-11 10:11
第一、二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2-11 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9

主题

793

帖子

9970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曲二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49
贡献
924
金钱
5555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22: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娴雅幽静 于 2018-12-9 22:56 编辑

烟雨楼18期律绝C组第一讲作业 C组 C09娴雅幽静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答:古体诗无格律限制,不拘句式,不限篇幅,不求粘对,用韵可平可仄,句式可单可双。任由发挥,一切以表情达意为主指的传统诗体。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搜索百度)。
答 通过总结古体诗,借鉴其对偶意境,隋唐文人把前人的的诗格律化,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一个概念。律诗,顾名思义就是符合格律的诗。律诗因格律严谨而得名。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偶)。律诗起源于先秦、成熟于唐末,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偶,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上去阴阴阳上平,去阳阴入上阴阴
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阴阴上入阳阴去  去去阳阳阳去阴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阳上上阳阴去去  去阴阴去上阴阳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阳阳上去阴阳去  去上阴阳上去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字:宽,欢,冠,寒,看

对仗的句子: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点评

第三题今古音标混了。古音只有平上去入,今音才有阴平阳平。另外题目只让标注今古音没让标平仄啊。画蛇添足犹不及  发表于 2018-12-11 12:08
第二题片面了,律诗只是格律诗的一部分,还有绝句呢。  发表于 2018-12-11 12:03
问好同学!第一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2-11 1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90

帖子

23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54
贡献
540
金钱
900
发表于 2018-12-10 08: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克玉 于 2018-12-10 08:45 编辑

烟雨楼18期律绝C组一讲作业贴
c14相思风雨中
作业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答, (1)古体诗(或“古风”):该名称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有四言(如《诗经》)、五言(如“汉乐府”诗)、七言(如曹丕《燕歌行》)、杂言(如李白《蜀道难》)等。 古体诗押韵较自由。

(2)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明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例如明人董其昌《袁伯应诗集序》:"今秋,伯应(袁可立子袁枢)自睢阳寄近体诗一帙,亦以重九至,且属余序。"
近体诗包括绝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搜索百度)。
答,
(一),格律诗的特点: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

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部到底的平声韵。
(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南齐永明年间,“声律说”盛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这样,“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这种新诗体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这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是谢朓(464左右--499)。谢朓以山水诗著名,诗风清新流丽。他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初唐时代的沈佺期、宋之问正确地总结前人创作格律诗的经验,“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扬弃了齐梁体的对式和粘对无序的形式,有规则地使粘和对相交,避免诗句平仄配合上的雷同,不仅提倡诗歌应讲究声律和对偶,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规律,即一联的对句要与出句相对,下一联的出句与上一联的对句要相粘,并把这个规律贯穿全篇。后来经沈全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把这种规律运用于七言诗体中,才产生了合格的七言诗,诗至唐代,经过几千年历代民歌和诗人的创作,特别是从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到陶渊明、谢朓、鲍照、庾信等文人诗歌的创作,已经积累了成熟的创作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创作规律,诗歌固有的音乐性、音韵学的发展与诗歌艺术发展的相结合,使得格律诗的产生,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五、六十个。唐人以后,诗歌创作以格律诗为主,古体诗创作虽然也有,但已经不是主流。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答,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答:韵字:宽,欢,冠,寒,看。
答:对仗句:
1.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2.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点评

第三题哦答非所问了。标四声而不是平仄。  发表于 2018-12-11 12:14
问好同学!第一二题回答的堪称完美。  发表于 2018-12-11 1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376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草堂诗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68
贡献
4580
金钱
5685
发表于 2018-12-10 14: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18期诗班C13快乐就好作业: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古体诗
敕勒歌
作者:佚名 (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近体诗
登高
作者:杜甫 (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区别:
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诗而言,古体诗不讲平仄、不拘格式、不限篇幅、不论字数、不求粘对和对仗,无拘无束的自由体,一切以表情达意为主的传统诗体,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自由空间较大。
格律诗是相对于以前没有固定格律的诗而言,字数整齐,用韵,论平仄,平仄有其固定格式,讲对仗(律诗的中二联须对仗),格律诗是根据汉语一音一字音有声调的形式美,精炼美而产生的,有相当长的生命力而流传。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
特点:
1.四句是绝句,有五绝和七绝;八句是律,有五律和七律;长于八句的叫排律。
2.各句字数相等,五言或七言。
3.一韵到底,押平声韵,律诗偶数句入韵,奇数句不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首句不押韵为正格,七律首句入韵为正格。
4.律诗有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颈联须对仗,颔联可宽对,颈联要工对,首联可对仗可不对。
5.绝句、律诗都。有一定的平仄规则。
形成过程:
南齐永明年间“声律说”盛行,诗歌创作都注重音调和谐,这种新诗体便是格律诗的开端,当时以谢眺的山水诗著名,后来随着“四声八病”和“永明声律论”的传播,人们逐渐认识到期中的弊端,将其整理便形成了简便的“粘对律”并由此演化成“平仄律”。五言律诗的定型宋之问、沈佺期于唐高宗和武后时期完成,他们不仅提倡诗歌应讲究声律和对偶,还提出平仄相粘,即一联的对句要与出句相对,下一联的出句要与上一联的对句相粘,并把这一规律贯穿全篇,后来经宋之问沈佺期杜审言李峤把这一规律运用到七言诗歌体中,最终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形成了七言律诗的定型。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
上去阴阴上去阴(今音)
上去平平上去平(古音)
兴来今日尽君欢。
去阳阴去去阴阴(今音)
去平平入去平平(古音)
羞将短发还吹帽,
阴阳上去阳阴去(今音)
平平上入平平去(古音)
笑倩旁人为正冠。
去去阳阳去去阴(今音)
去去平平去去平(古音)
蓝水远从千涧落,
阳上上阳阴去去(今音)
平上上平平去入(古音)
玉山高并两峰寒。
去阴阴去上阴阳(今音)
入平平去上平平(古音)
明年此会知谁健,
阳阳上去阴阳去(今音)
平平上去平平去(古音)
醉把茱萸仔细看。
去上阴阳上去去(今音)
去上平平上去平(古音)

韵字:宽、欢、冠、寒、看
对账句:中二联
即颔联: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颈联: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二题回答非常棒!学习了,赞一个! 第三题回答基本正确,只是羞将将的今音是一声阴平  发表于 2018-12-11 12: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1

帖子

5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2
贡献
141
金钱
215
发表于 2018-12-10 16: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C11初心第一讲作业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1、 以格律分类:

古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近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受到格律的限制。
2、 以字数分类:

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二种形式。古体诗有四言、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杂言古诗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称七古),也有少数三言、六言。
3、 以句数分类:

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四、 以用韵分类:

(一) 古体诗:

1. 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

2. 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

3. 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

4. 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

5. 允许散文化的句子。
(二) 近体诗:

1. 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2. 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

3. 不用韵句子的末一字,平仄声不能与用韵句子的末一字相同。

4. 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

5. 都用平声韵。
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搜索百度)。
格律诗特点就是格律性。
《辞海》对格律诗的解释为:“诗歌的一种,也是一种诗体。形式有一定的规格,音韵有一定的规律,倘有变化,要按一定规则。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排律。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格律诗的形成
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转不息.
格律诗对声律的要求极为严格.声律包括压韵和平仄,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正如毛主席所说:“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给陈毅同志的一封信》)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如床前明月光.
格律诗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那么最难的,应该就是句中字的平仄问题了.
这里,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格律诗的创作规则.关于格律诗的创作,王永义先生编了个歌谣,可供参考: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
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
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
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的格律.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上上阴阴上去阴,去阴阳去去阴阴【今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古音】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阴阴上去阴阴去,去上阴阴去上阳【今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古音】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阴上上阴阴阴去,去阴阴去上阳阳【今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古音】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阴阴上去阴阳去,上上阴阴上去去【今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古音】
韵字  宽 欢 冠  寒  看
对仗句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点评

问好同学!第一二题非常详尽,赞个! 第三题古音标注不是标平仄哈  发表于 2018-12-11 16: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

帖子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9
贡献
31
金钱
51
发表于 2018-12-10 21: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水柔情 于 2018-12-10 21:37 编辑

18期C23似水柔情

烟雨楼18期律绝C组第一讲作业如下作业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古体诗是把产生于唐代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近体诗是隋唐人对于当时诗的格律化的一种称法。是相对于以前没有格律的古体而言的一个概念,所以又叫格律诗。
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就是古体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王维的山居秋暝就是典型的近体诗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搜索百度)。
近体诗是隋唐人对于当时诗的格律化的一种称法。是相对于以前没有格律的古体而言的一个概念,所以又叫格律诗。
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格律性。
格律诗是在南朝永明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四声八病”和“永明声律论”的传播,人们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弊端,将其整理修改,出现了更为简便“粘对律”,并由此演化出“平仄律”。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宋之问、沈全期于唐高宗及武后时期完成的,他们不仅提倡诗歌应讲究声律和对偶,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规律,即一联的对句要与出句相对,下一联的出句与上一联的对句要相粘,并把这个规律贯穿全篇。后来经沈全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把这中规律运用于七言歌体中,最终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形成了七言律诗的定型。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上去平平平去平,去平平去去平平          今
去去平平去去平,平上平入去平平。       古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平平上去平平去,去去平平去去平          今
平平去入平平去,去去上平去去平。       古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平上上平平去去,去平平去上平平          今
上去去上平去入,入平平去去平平。       古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平平上去平平去,去上平平上去去          今
上平去去平上去,去去平上去去平。       古

韵字:宽欢冠寒看
对仗句: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对仗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对仗

点评

强,这里应当是上声。  发表于 2018-12-11 16:22
旁,今古音都平声。水,两今古音都上声。此,子把,今古音都上声  发表于 2018-12-11 13:59
第三题错误颇多,具体如下:兴来,这里的兴今古音都是去声。短,今古音都是上声  发表于 2018-12-11 13:50
问好同学!辛苦了。 第一二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2-11 13: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9

帖子

1734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楹联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0
贡献
417
金钱
658
发表于 2018-12-10 21: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18期律绝C组第一讲作业如下

c02禾田  作业: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格律诗)而言的,古体诗不讲究格律,不拘句式,不限篇幅,不论平仄,不求粘对,不讲对仗,用韵自由,句数可单可双。而近体诗,即格律诗严格要求符合格律,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讲究平仄粘对,起承转合。

如:古诗十九首的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七律: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两首诗在篇幅句数及字数,押韵上,在平仄与对仗上,句式及整篇结构上都有很大区别。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搜索百度)。
       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宋之问、沈全期于唐高宗及武后时期完成的,他们不仅提倡诗歌应讲究声律和对偶,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规律,即即一联的对句要与出句相对,下一联的出句与上一联的对句要相粘,并把这个规律贯穿全篇。后来经沈全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把这中规律运用于七言歌体中,最终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形成了七言律诗的定型。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古音)
上去 阴平 阴平 阳平 去 阴平    去 阴平 阴平 去  去 阴平 阴平 (今)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古)
阴平阴平上去阴阴去   去去阳阳阴去阴(今)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古)
阴上上阳阴上去   去阴阴去上阴阴(今)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古)
阴阳上去阴阳去   去上阴阳上去去(今)
韵字:宽   欢  冠   寒   看   
对仗句: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要求最晚12月10日晚上12点交完,评阅老师12日晚8点评阅结束。

点评

强自,强,古今音这里都上声  发表于 2018-12-11 16:10
问好同学!辛苦了。第一题没说出区别的具体情况。 第二题片面了。仅仅从律诗的角度去考虑了。 第三题古音没有标注。答非所问了  发表于 2018-12-11 13: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90

帖子

23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54
贡献
540
金钱
900
发表于 2018-12-11 08: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12.05律诗第一讲,作业完成:



C01-王克玉√
C02-禾田√
C03-黑珍珠√
C05-川百合√
C06-丫丫√
C07-若心如苦
C08-菜菜√
C09-娴雅幽静√
C10-虚怀若谷
C11-初心√
C12-博大致远√
C13-快乐就好√
C14-相思风雨中√
C15-火龙果√
C16-子夜茉莉√
C17-静听风吟√
C18-余之√
C19-梦如梅√
C20-古典阳光√
C21-水榭听香√
C22-林下泉声
C23-似水柔情√
C24-踮起脚来吻你
C25-玉珠儿√


共24人,到课22人,完成作业20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

帖子

17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9
贡献
46
金钱
65
发表于 2019-1-11 12: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18期C-07若心如苦
第1讲作业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诗而言,它是一种不讲究格律的诗体,不拘句式、不限篇幅、不论平仄、不求粘对、不讲对仗、用韵自由灵活、句数可单可双  ,一切以表情达意需要为主旨的传统诗体,总的艺术要求以“吐言天拔,出于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无拘无束,直抒胸臆见长”。可任人自由发挥是其最大优点。按每句字数分类,一般为五言、七言、杂言,亦包括三言、四言、六言。这里以古体诗最早的的诗体:
四言诗《诗经》为例:“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魏风·伐檀》)

近体诗又叫格律诗
定义律诗,顾名思义就是符合格律的诗。律诗因格律严谨而得名。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偶)。律诗起源于先秦、成熟于唐末,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偶,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沧浪诗话·诗评》)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千秋绝唱,何独李唐?”(《删订唐诗解》)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搜索百度)。

结构特点
1.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
2.各句字数相等。(五言或七言)
3.一韵到底,必需押平声韵。(a,押平声韵,近体诗不能押仄声韵。b,偶句必韵,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奇句不韵。c,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格,不入韵为变格。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入韵为变格。)
4.中间两两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中,指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一般情况下,颈联要求工对,颔联可以为宽对。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不要四联全对仗。还有一种变体是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这叫偷春格)
5.合乎平仄(即必须按律诗平仄格律)
6.也称近体诗

形成过程:
1.产生
南齐永明年间,“声律说”盛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这样,“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这种新诗体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这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是谢朓(464左右--499)。谢朓以山水诗著名,诗风清新流丽。他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2.定形
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五、六十个。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    兴来今日尽君欢。
今音:上去阴阴上去阴    去阳阴去去阴阴
古音:上去平平上去平    去平平入去平平
    羞将短发还吹帽,    笑倩旁人为正冠。
今音:阴阴上去阳阴去    去去阳阳去去阴
古音:平平上入平平去    去去平平去去平            
    蓝水远从千涧落,    玉山高并两峰寒。
今音:阳上上阳阴去去    去阴阴去上阴阳
古音:平上上平平去入    入平平去上平平
    明年此会知谁健,    醉把茱萸子细看。
今音:阳阳上去阴阳去    去上阴阳上去去
古音:平平上去平平去    去上平平上去平

韵字:宽、欢、冠、寒、看

对仗句:
颔联: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颈联: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2
贡献
24
金钱
36
发表于 2019-1-14 15: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  
一、举诗例说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答: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诗而言,它是一种不讲究格律的诗体,不拘句式、不限篇幅、不论平仄、不求粘对、不讲对仗、用韵自由灵活、句数可单可双 ,一切以表情达意需要为主旨的传统诗体。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这首诗就属于古体诗
贺知章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属于近体诗

二、写出格律诗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过程(搜索百度)。
格律诗的特点包括
答: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偶)。律诗起源于先秦、成熟于唐末,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偶,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格律诗是在南朝永明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宋之问、沈全期于唐高宗及武后时期完成的,他们不仅提倡诗歌应讲究声律和对偶,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规律,即一联的对句要与出句相对,下一联的出句与上一联的对句要相粘,并把这个规律贯穿全篇。后来经沈全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把这中规律运用于七言歌体中,最终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形成了七言律诗。

三、标出下面这首唐诗的今古音四声、韵字及对仗句。
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上去阴阴阳去阴  去阳阴去去阴阴  今音
上去平平平去阴  去平平去去平平  古音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古音
阴阴去去阳阴去  去去阳阳去去去   今音
平平去去平平去  去去平平去去平  古音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阴去去阴阴去去  去阳阳去去阴阴   今音
平去去平平去去  去平平去去平平   古音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阴阴去去阳阴去  去上阴阳上去去   今音
平平去去平平去  去上平平上去平   古音
韵字  宽  欢 冠  寒  看  
对仗句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6 14: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