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3|回复: 11

[理论] 假定梅县话就是中古平水韵所依托的唐宋正音

[复制链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8-11-22 15:2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8-11-22 19:50 编辑

假定梅县话就是中古平水韵所依托的唐宋正音

        平水韵资深诗者梅花山人先生坚持认为,梅县话就是中古平水韵所依托的唐宋正音。让他说说道理,却又支吾半天,也讲不出半句像​​样的话,只是有气无力地重复着"就是就是就是……"   真是既滑稽又可爱。当被问及″你是否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时,更是恼羞成怒,直接将有关主帖屏蔽锁沉,以封人口。
        在此,我们不妨作个大胆的假设,即假定梅县话就是中古平水韵所依托的唐宋正音,然则何如?
        假定梅县话就是中古平水韵所依托的唐宋正音,那么即便在客家人群体内,多数操非梅县口音的客家人诗者都不会认同,因为如此一来,他们自居为平水韵诗者就变得名不正言不顺了。   
        假定梅县话就是古平水韵所依托的唐宋正言,那么很显然,其它各地方言土语就都不是了,对此,"平水韵"阵营内部都不会服气,因为闽语、粤语、吴语、湘语、贛语区的"平水韵"诗者全都名不正言不顺了。
        假定梅县话就是中古平水韵所依托的唐宋正音,那么包括大中原、大华北、大西南、大西北、大东北等在内的广义北方地区方言土语就更不是了,这些地区操普通话的"平水韵"诗者将更为尷尬,他们把自己作品中节奏点上的入声字简单地读成普通话短促去声的做法将更显荒唐,因为有梅县话作标准音呀,你干嘛不用呢?
​        这就在当今整个诗界出现一个怪圈,谁都敢以现今某地方言公然冒称中古平水韵,谁又都拿不出足以服人的证据,证明他家方言土语就是支撑中古平水韵的唐宋正音,当被问及″你是否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这一小儿科问题时,便只剩下支支吾吾吾、张​口结舌、无言以对、面红耳赤的份了。
​        笔者担心的是,时至二〇一九年五月四日,一旦诗词中央胆敢铤而走险,继续阻挠现代读书音入主诗坛,当有关要员被拆穿画皮并被当众质问时,那得有多狼狈多尴尬呀!
【后记】
        梅花山人已經多日没来了,料想他自己也因无法自圆其说而羞以见人,悄悄地蔫退了罢!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8-11-22 20:23: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讲个你容易理解的;譬如你的基因里有元谋猿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尼安德特人,植物人,大脚怪等等,并不表示你即为其中某一玩意儿,主体还是智人。同理,梅县话最大程度保留了平水韵,也不等同于平水韵。恰恰为我们指出了平水可能保存的途经,就在未经扰动的方言中。每个方言的DNA可以拼凑出一副完整的平水韵(雅言),整理追溯很迫切,而不是简单宣布替代品。你脑子左边面粉右边水,一晃荡就变捣浆糊。放弃皇帝梦,正常地想一想就OK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8-11-22 20:41: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8-11-22 20:23
讲个你容易理解的;譬如你的基因里有元谋猿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尼安德特人,植物人,大脚怪等等,并不表 ...

在花花的世界里,只有纯洁才能代表正宗的汉语。可惜,汉语从来就没有纯洁过,都是同一个字,各念各的,只是在统治者的中心地带作为主流,更别说经过胡人的杂交之后的现代汉语了。
如果花花想追寻原汁原味的唐音,不妨自己先抹脖子,穿越回去体验一下。但回去也不见得就获得真经,纯洁这东西根本不存在。如同花花同学,他无疑是他父亲的种(如果是隔壁老王,那可就出人命了),但你花花真的和你父亲一模一样吗?你父亲有你爷爷奶奶的种,你却又比你父亲多了一份你妈妈的种。好吧,花花,你是杂种还是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8-11-22 20:5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8-11-22 20:41
在花花的世界里,只有纯洁才能代表正宗的汉语。可惜,汉语从来就没有纯洁过,都是同一个字,各念各的,只 ...

花花不幸生在胡语区,想化不幸为皇帝,所以满嘴胡沁,数典忘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8-11-22 21:06: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8-11-22 20:41
在花花的世界里,只有纯洁才能代表正宗的汉语。可惜,汉语从来就没有纯洁过,都是同一个字,各念各的,只 ...

既然花花已经知错缩头,大眼就饶它这一遭。下回再忘乎所以翘尾巴,再狠批不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24 19: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8-11-22 20:23
讲个你容易理解的;譬如你的基因里有元谋猿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尼安德特人,植物人,大脚怪等等,并不表 ...

花花这厮的确是脑子左边面粉右边水,一晃荡就变捣浆糊,梅县话虽较多地保留着古音古韵却仍然不过就是个方言音,平水韵承切韵,切韵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捃取百家字书韵书精要的韵书性质,这厮随意混帐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552

帖子

21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531
金钱
774
发表于 2018-11-24 19: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航标 于 2018-11-24 19:47 编辑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8-11-22 21:06
既然花花已经知错缩头,大眼就饶它这一遭。下回再忘乎所以翘尾巴,再狠批不迟。 ...


二〇一九五四何等样人,就凭尔等匠人?呵呵,累死你们!
正诗乃心声之本,清韵乃声韵之源,明无味不成诗之理,告诗有别悟非关学也之诫,去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552

帖子

21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531
金钱
774
发表于 2018-11-24 20: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11-24 19:26
花花这厮的确是脑子左边面粉右边水,一晃荡就变捣浆糊,梅县话虽较多地保留着古音古韵却仍然不过就是个方 ...

在诗词理论版那个同名主帖下,穿越梅岭副站长曾临帖反问说:
梅州客家人居多,客家人那里来的?”

二〇一九五四连跟四帖,暗藏玄机:
其一:“河南、山西,那又如何?”
梅岭副站长没有回应。

其二:“怎么,客家人不是从河南、山西移民过去的吗?”
梅岭副站长仍然没有回应。

其三:“梅岭站长此问无非是想暗示客家话与中古平水韵的渊源,可是历次迁徙过去的都是些什么人呢?又是什么时候迁徙的呀?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吧?”
梅岭副站长还是没有回应。

其四:“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堪称源头,至今客家话还有不少上古音遗存,可那与中古平水韵又有什么关系呢?”

料想梅岭副站长深知厉害,始终没有回应。北山副站长赶紧出来解围,不失时机地将该同名主帖移至歌吟杂谈了。
倒是你个匠人不识深浅,不知天高地厚,累累铁证面前,居然硬是扯着脖子愣犟,你先回去好好练练再来丢人罢!
正诗乃心声之本,清韵乃声韵之源,明无味不成诗之理,告诗有别悟非关学也之诫,去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8-11-24 20:53: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航标 发表于 2018-11-24 19:45
二〇一九五四何等样人,就凭尔等匠人?呵呵,累死你们!

花花你是窑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25 11: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8-11-25 11:37 编辑
航标 发表于 2018-11-24 20:02
在诗词理论版那个同名主帖下,穿越梅岭副站长曾临帖反问说:
“梅州客家人居多,客家人那里来的?”

你个扯货,作此体必此韵,哪来哪么多废话
近体产生于唐韵押切韵之韵书,切韵非一时一地之音,切韵音只关韵文之读,干什么唐宋正音、今之方言个鸟事,不作近体,谁也懒得理你什么东南韵西北韵太空韵普通话韵个鸟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552

帖子

21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531
金钱
774
发表于 2018-11-25 1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航标 于 2018-11-25 19:42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11-25 11:35
你个扯货,作此体必此韵,哪来哪么多废话
近体产生于唐韵押切韵之韵书,切韵非一时一地之音,切韵音只关韵 ...

你个呆货!怎就一直不开窍呢?!厘定过程中你尽管论来论去,厘定之后即成规范。
在厘定切韵音时,确有一些字音论过南北是非,古今通塞,这是切韵形成过程中的事。可一旦论定,并经官方采纳通行,读书人和官场人士就得照着说,一如与切韵一脉相承的唐韵、广韵,你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吗?
现代读书音也是这样,普通话也并非北京一地之音,更非北京土话,在一定程度上也论过是非、通塞,比如“告诉”二字,老北京是读成gaosong的,我老家也这么读呢!再如和字,老北京是读han的,与台湾一样读法。
正诗乃心声之本,清韵乃声韵之源,明无味不成诗之理,告诗有别悟非关学也之诫,去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8-11-26 04:45: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航标 发表于 2018-11-25 19:37
你个呆货!怎就一直不开窍呢?!厘定过程中你尽管论来论去,厘定之后即成规范。
在厘定切韵音时,确有一些 ...

花花,你有时问上网在这里扯淡,为毛又没时间去理论版为人解惑了呢?人家却是求知心切切,你该不会没法解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5 11: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