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13|回复: 82

诗话摘录

[复制链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11-14 09:3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法有古人不之忌而今人不可不忌者,如重韵、重字、复调、复典之类。诗律贵严,不能以古人解也。从未有古人所忌而今人可不之忌者,唯沈约八病,大半为驱古变律之用,今古律已划然,正无需于此。至正纽、旁纽、大韵、小韵,唐人已不之遵,村学究斤斤讲守,反成拙累,亦何益之有?
(清)陈仅《竹林答问》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8-11-14 09: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潭针绝等都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09:54: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将粘平仄学诗先要知平仄,不然句虽工巧,不入规矩。
七言律式此平起平受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起句单     仄仄平平仄仄平要反初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要粘二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要反三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要粘四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要反五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要粘六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要反七句

七言律式此仄起仄受者,七言律止此二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起句单  平平仄仄仄平平反初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粘二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反三向
仄仄平平平仄仄粘四句平平仄仄仄平平反五向
平平仄仄平平仄粘六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应起句
二、三句同,四、五句同,首尾同,谓之不失粘,一句差则全首差矣
五言律式此平起仄受者
平平仄仄平起句单仄仄仄平平反起句
仄仄平平仄粘二句平平仄仄平反三句
平平平仄仄粘四句仄仄仄平平反五句
仄仄平平仄粘六句平平仄仄平应起句
五言律式此仄起平受者
仄仄仄平平起句单平平仄仄平反起句
平平平仄仄粘二句仄仄仄平平反三句
仄仄平平仄粘四句平平仄仄平反五句
平平平仄仄粘
仄仄仄平平应起句
平对仄,仄对平,反切要分明。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上去
入”音为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
一三五不论
谓诗句中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或当用平而用仄亦可,或当用仄
而用平亦可,不必拘定。
二四六分明
谓诗句中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当用平者,一定用平;当用仄者,
定用仄,不可移易。如五言律,止论第二、第四字。
(清)游艺《诗法入门·诗粘平仄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0:01: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中有音平仄借读者,既经前人用过,亦可据以谐律。今就所见
拈出之: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白居易诗“红栏三百九十桥”,十读
平声。姚合诗“每月请钱共客分”,白居易诗“请钱不早朝”,又“红楼许
住请银钥”,又“当时绮季不请钱”,请读平声。包佶诗“晓漱琼膏冰齿
寒”冰读去声。武元衡诗“唯有白须张司马,不言名利尚相从”,白居易
诗“四十著绯军司马,男儿官职未蹉跎”,又“一为军司马,三见岁重阳”
司读去声。
(清)王士禛原编、郑方坤删补《五代诗话》卷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8

主题

8524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00
贡献
9975
金钱
12213
发表于 2018-11-14 10: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也分情况的啊

卑栖(清·陈仅)
面面云峰好,荒衙置此间。吏人随鸟集,宾友访僧还。
水气石边静,松声风外间。卑栖吾自足,犹胜买青山。

比如他自己面面这叠字,不就是重字么

点评

这个应不算重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4 12:14
微信号daoyu_gmd;公众号xianfengshizhan_s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0:07: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苍茫”二字本皆平声,而古人亦有仄用者。如乐天诗“野道何茫苍”东坡诗“愁度奔河苍茫间”,苏子美(苏舜钦)诗“淮天苍茫皆残臆”是也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

古人诗中用“番”字,往往平仄互见。如昌黎《笋》诗云:“庸知上几番。”山谷云:“一霎社公雨,数番花信风。”此作平声用。老杜云:“会须上番看成竹。”元微之云:“飞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此作仄声用
同上书卷

诗之有粘者,调平仄,协音律,或五言,或七言,粘字成句也。此法唯近体用之,而就近体中亦须料理绝句。欲作律诗者,不过依前半四句之平仄,再作四句足矣。欲作排律者,再依起首四句之平仄,逐排整对至八句不止,即是排律也。其四句内……其每句内,五言则第一、第三字,可平仄通用;七言则第一、第三、第五字,可平仄通用。至于第二、第四第六字,宜平必平,宜仄必仄,不可通用。唐、宋人失粘者甚多。
(清)旧题袁枚《诗学全书》卷一

至律诗则不能不讲平仄矣。乃不知何时何人,创一三五不论之说,以疑误后学;村师里儒,靡然从之
(清)梁章钜《退庵随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7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8-11-14 10: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法有古人不之忌而今人不可不忌者,如重韵、重字、复调、复典之类。诗律贵严,不能以古人解也。从未有古人所忌而今人可不之忌者,唯沈约八病,大半为驱古变律之用,今古律已划然,正无需于此。至正纽、旁纽、大韵、小韵,唐人已不之遵,村学究斤斤讲守,反成拙累,亦何益之有?
(清)陈仅《竹林答问》

前两天还跟人说起这,我以为,解诗赏诗还停留在这些上,其人要不不能写诗,要不会写,不好。

点评

说的有道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4 12:12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8

主题

8524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600
贡献
9975
金钱
12213
发表于 2018-11-14 10: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和体裁也有关系的。比如八仙歌,重韵,没啥毛病,一首和八首差不多。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微信号daoyu_gmd;公众号xianfengshizhan_s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11-14 11: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4 10:01
诗中有音平仄借读者,既经前人用过,亦可据以谐律。今就所见
拈出之: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白居易诗“红 ...

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白居易诗“红栏三百九十桥”,十读平声。


查《平水韵》,十为入声,没有平声。

点评

原文的意思,十为仄声,借读为平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4 1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14 11: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未有古人所忌而今人可不之忌者,唯沈约八病,大半为驱古变律之用,今古律已划然,正无需于此。至正纽、旁纽、大韵、小韵,唐人已不之遵,村学究斤斤讲守,反成拙累,亦何益之有?------这不是自打耳光吗?认识是发展的,古代错了的,今天不照做,古代没发现的,今人提出来。所以没有什么绝对的。

点评

作者的意思是诗律越来越严,不能拿唐诗重字(如黄鹤楼等)来辩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4 11: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14 11: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4 10:01
诗中有音平仄借读者,既经前人用过,亦可据以谐律。今就所见
拈出之: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白居易诗“红 ...

未必完全正确。有的是作者明明错了,后人掩饰之,用叶音粉饰,然后更后来的人以之为宝,一误再误。有的 可能确有此读音,未收入字典中,经考证后成为补遗。因此文章中作者所举例,读者要慎重,莫轻易信之。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点评

应该是作者注的音,如白居易“请钱不早朝”请读平声,是作者诗集自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4 1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1-14 11: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人可真迂腐,冥顽不灵!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14 11:37: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11-14 11:41 编辑

清朝这篇竹林答问说法是偏激的,对沈约的批评是不公正的。沈约的理论是开创性的。沈约的声韵理论十分慎密,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比如大韵,按今论是挤韵,对律诗仍然是病。格律之外,还需参考老祖宗的论述,不能数典忘宗,欺师灭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1-14 11: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4 10:01
诗中有音平仄借读者,既经前人用过,亦可据以谐律。今就所见
拈出之: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白居易诗“红 ...

王士禛,就一迂夫子,弃明投清,无事可为,生出多少事端。孤平拗救,毫无音律理由,就是谬论之一!至于,请,读本音,冰,读本音,十,为入声,又如何!迂腐不堪,无以复加!

点评

″孤平拗救,毫无音律理由,就是谬论之一!″ 你乐感若能再強些,稍微懂点儿调声之术,或许就不会如此瞎说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4 14:59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1:47: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11-14 11:05
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白居易诗“红栏三百九十桥”,十读平声。



原文的意思,十为仄声,借读为平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1:50: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1-14 11:30
未必完全正确。有的是作者明明错了,后人掩饰之,用叶音粉饰,然后更后来的人以之为宝,一误再误。有的  ...

应该是作者注的音,如白居易“请钱不早朝”请读平声,是作者诗集自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14 11: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4 11:47
原文的意思,十为仄声,借读为平声。

借读与朱熹搞的叶音差不多,不一定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1:53: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1-14 11:23
从未有古人所忌而今人可不之忌者,唯沈约八病,大半为驱古变律之用,今古律已划然,正无需于此。至正纽、旁纽、 ...

作者的意思是诗律越来越严,不能拿唐诗重字(如黄鹤楼等)来辩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14 11: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11-14 11:05
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白居易诗“红栏三百九十桥”,十读平声。

赞成以字典为准,要不然大家都来叶音、借读,那不一锅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8-11-14 12:00: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取决于作者的“公信力”,诗技羸弱时“借”、“叶”、“重”,恰恰是力不能及的表现。大成之后尽可无拘无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2:1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8-11-14 10:07
诗法有古人不之忌而今人不可不忌者,如重韵、重字、复调、复典之类。诗律贵严,不能以古人解也。从未有古人所 ...

说的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2:14: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亓魛 发表于 2018-11-14 10:06
这个也分情况的啊

卑栖(清·陈仅)

这个应不算重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14 14: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14 11:37
清朝这篇竹林答问说法是偏激的,对沈约的批评是不公正的。沈约的理论是开创性的。沈约的声韵理论十分慎密, ...

这回针叶林的说法基本到位!
三羊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14 14: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1-14 11:45
王士禛,就一迂夫子,弃明投清,无事可为,生出多少事端。孤平拗救,毫无音律理由,就是谬论之一!至于, ...

你的说法,根本不对头!放弃托名王渔洋的《律诗定体》,王渔洋没有任何不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14 14: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4 11:47
原文的意思,十为仄声,借读为平声。

【十为仄声,借读为平声】?这是胡说八道的理论!

点评

三羊你不要跳脚,仔细看看板凳上的文章,那正是明朝真空《贯珠集》全文,转来专门给你看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4 15: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14 14: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14 15:10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4 11:50
应该是作者注的音,如白居易“请钱不早朝”请读平声,是作者诗集自注。 ...

【请钱不早朝】?能说明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14 14: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4 11:53
作者的意思是诗律越来越严,不能拿唐诗重字(如黄鹤楼等)来辩解。

【作者的意思是诗律越来越严】,这是谁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1439

帖子

525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26
贡献
1306
金钱
1862
发表于 2018-11-14 14: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1-14 11:45
王士禛,就一迂夫子,弃明投清,无事可为,生出多少事端。孤平拗救,毫无音律理由,就是谬论之一!至于, ...

″孤平拗救,毫无音律理由,就是谬论之一!″

你乐感若能再強些,稍微懂点儿调声之术,或许就不会如此瞎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14 15: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14 11:37
清朝这篇竹林答问说法是偏激的,对沈约的批评是不公正的。沈约的理论是开创性的。沈约的声韵理论十分慎密, ...

局限于这个问题上,三羊支持针叶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77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8-11-14 15: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韵、重字、复调、复典
----------------------------------------
作近体,此四项,还是尽量不要犯。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21: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