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0|回复: 1

七言律句式对联的基本格式

[复制链接]

1872

主题

3343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58
贡献
2659
金钱
756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1-13 06:2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常见的对联格式与律诗中的颌联、颈联格式一致。因此,叫做律句式的对联。律句对联的掌握,是写好律诗的基础。律诗有七律、五律,相应的对联是七言、五言的。
七言律句式的对联有两种基本形式(称为“正格”):
第一种:(平起)
[说明:“平起”通常是对上联来说的 ]
平平仄仄平平仄  (0011001)
仄仄平平仄仄平  (1100110)
第二种:(仄起)[说明:“仄起”也是对上联来说的]
仄仄平平平仄仄  (1100011)
平平仄仄仄平平  (0011100)
正格的这两种形式,一定要记住,记牢!(随时随地要能背出来。)
(请留意:七言律句式对联这四种句式的前四个字,都是上一节“五、平仄相谐:……2. 平仄相谐规则:马蹄韵”中“平仄杆”的两节,只有后三字缀以“平平仄(001)”、“仄仄平(110)”、“平仄仄(011)”、“仄平平(100)”。这样就好记了。)
第一种形式的对联如:
莺歌燕舞留春住(平平仄仄平平仄 0011001)
虎跃龙腾报晓来(仄仄平平仄仄平 1100110)
第二种形式的对联如:
浩海腾霞燃玉宇(仄仄平平平仄仄 1100011)
高山仰日照神州(平平仄仄仄平平 0011100)
但是做对联,并不要求一定是正格。句中有些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变换,叫做“变格”。
句中平仄变格的原则,是在不违反以后将要讲到的避忌“孤平”、“三平尾”、“三仄尾”的前提下,大体可以用如下的口诀来概括: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说七言句的第一、三、五字可以“不论”平仄,而有一定灵活变化的可能;而第二、四、六字一定要论平仄,而且要严格“分明”。
   此规则的要点在于:只注重双音节词组第二个字的平仄交替,而第一个字则可以灵活处理。 具体来说,是:
第一种:(平起)
#平 *仄 #平仄
*仄平平 *仄平  (注意:从简单的情形学起,第三字“平”先没有考虑变,变了以后情形变得更复杂一些。)
    这里需要说明,第一句第一字的 #、第三字的 * ,以及第二句第一字的 * ,当两句第五字都不变的话,属于正常变格,并不引起对这句的基本判断。而两句的第五字如果出现与正格不同的平仄变化,叫做“拗句”(正常变格不叫“拗句”)。拗句的情形处理起来,稍微麻烦一点(拗句及救拗详见下节)。初学时先尽量不要出现拗句的情形,即最好第五字先不考虑变,(但实际上,这第五字是可以变的。)即先学习正常变格的情形,再考虑非正常变格的情形。
第二种:(仄起)
*仄#平 平仄仄
#平*仄 仄平平
  此时,两句的第五字的变化就更不能随便变了,否则会出现三平尾与三仄尾的情况(所以格式中两句的第五字不用 # * ),详见下节。
还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在变格的情形下,由于第一个字往往可变:可平可仄,
则所谓“平起”、“仄起”,就应是按上联的第二个字来决定的。为统一起见,正格也都是以上联的第二个字来做“平起”或“仄起”的指示字。
请注意:这一规则,一直到绝句与律诗中,都是如此的。

3967

主题

12万

帖子

4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社区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6345
贡献
122522
金钱
141500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2-7-3 21: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朋友雅篇,顺祝夏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0: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