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1|回复: 6

《左传》引用的诗文是文章逻辑的一部分

[复制链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8-11-12 07: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左传》引用的诗文是文章逻辑的一部分

《左传》记录,在外交盟会或其他政治场合引用《诗经》表述政治意向的有二十五个编年、71篇次,都没有将所引诗文抄录入《传》文,仅仅提示篇名。这在春秋,在书写、出版都困难的时代,作这样的省略是恰当的。因为《诗经》已是士大夫都能背诵的书,高级政治家更为得心应手,提到《诗经》哪篇,他们就背诵那篇。
但如果将这样的行文方式,一直保留到今天就有问题了。今天,不但一般人对《诗经》不熟悉,即令是《诗经》专家,能背诵全本《诗经》的恐怕也没有几个,只引篇目不录诗文,《左传》相关各篇就成了缺文少字的断编残简。
所以,本《白话左传》,将《左传》所引的诗篇,根据文意,将诗文翻译、补充于文中,让《左传》相关段落成逻辑文章,而不需要像专家一样,一边摆着《左传》,一边翻阅《诗经》。以此来方便一般读者,这是《白话左传》的重要举措。

1、《诗经》在春秋的普及度非常高
《诗经》在春秋时代的普及程度,比文革期间的“红宝书”要广泛、深刻得多。《诗经》与《语录》的字数大致相当,文革人能全文背诵《语录》的人非常少。在春秋,凡是有读书权利的人——士,都能倒背如流,并能在恰当的场合,“断章取义”,以诗文委婉表达自己的意思。不但周朝之士能背诵,连语言文字与华夏不通的戎人也能背诵。
例如《襄公十年》,晋国的执政卿士匄指责戎子驹支在诸侯猎国之间说晋国的坏话,让晋国失去诸侯的拥戴。当然是受了冤枉。驹支赋《青蝇》一诗,《诗》曰:

营营青蝇,停于篱樊。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可恶,兄弟离间。

虽是“断章取义”,却是十分贴切。
不但男人能背诵,女人也能背诵。《成公九年》,穆姜的女儿伯姬嫁宋共公,执政卿季文子送亲,回来向鲁成公复命。季文子赋《韩奕》之第五章,《诗》曰:

魁伟又勇武,足迹遍诸侯。为女选夫君,韩最适合。韩国有乐土,河广闪银波。鳊鲢噗噗跳,麀鹿鸣呦呦……女得好婆家,韩姞好悠游

穆姜从屋里出来,拜谢季文子,说:“劳累大夫了,你不忘记先君和嗣君,施及我未亡之人。先君也是这样期望于你的!再次拜谢大夫的辛劳。穆姜赋《绿衣》之卒章,《诗》曰:

粗衣细衣,以御凄风;我思其人,实称我心。

穆姜这才离去,双方都在借诗表意、虚拟委蛇。

2、《诗经》之诗,是重要的外交语言
《诗经》诗文,是表达政治意向的工具。
《僖公二十三年》,秦穆公准备送重耳到晋国为君,飨宴重耳,重耳赋《新台》之诗,将自己刻画成扶不起来的癞蛤蟆,极力掩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秦穆公则赋《六月》,诗云:

六月迤迤,战车整饬。驷马雄壮,车插旗帜。猃狁猖獗,我是用急。王用出征,以匡王国。……征伐猃狁,至于大原。尹氏吉甫,万邦仰羡……

向重耳显示秦国的军威,暗示重耳,回国为君后要听话,否则要像征伐猃狁一样,“至于大原”。重耳的高级政治参谋赵衰则借《六月》中的“王用出征,以匡王国”,拜谢秦穆公将重耳比喻为周朝大将尹吉甫。都在借诗表意,只是各断一截。兴比甚是微妙。
又如《昭公三年》,郑子产陪郑简公到楚国。楚灵王享宴郑简公,赋《吉日》,诗曰:

……驰纵漆沮,天子之所放眼中原野兽实多。停停迤迤,或群或友。尽情围捕,以乐天子。我弓已张,箭已上手。射死野猪,射杀野牛。大宴宾客,美酒在手。

春秋时代“狩猎”,有时是天子惩罚“不宁诸侯”的军事示威。楚灵王借诗词抒发胸臆,野心勃勃、欲称霸中原的那份狂妄跃然纸上。而子产则假装不懂,傻乎乎的去准备打猎用具……

3、也是重要的文学语言
例如,《襄公十四年》,卫献公对孙文子不满到要杀他的程度,孙文子也感受到了即将来到的危险,便回到自己的封地戚邑,派儿子孙蒯到朝中应付。卫献公竟然让乐师向孙蒯演唱《巧言》之卒章。诗文是:

你算什么人?不过河边麋。无力又无勇,位高即作俑。腿伤脚又肿,你凭什么勇?诡计十分多,徒党有几何?

将卫献公的跋扈霸道、不学无术、口无遮拦的莽夫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等等。

粗略统计,《左传》在外交场合引用的《诗经》达到71首,25个编年。引用者根据身份、立场、环境氛围,引用诗文。但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全部诗文,仅仅是引用其中的一句两句而已,就是所谓的“断章赋诗,为我所用”者。我们将所引的诗文补到《白话左传》中去,让文意更加清晰,可读性也更高。但不是全部,而是根据《左传》原文文意,选择相关诗文入文。
以下将《左传》所引用的71篇诗文,逐一与《左传》文辞连缀解读,形成逻辑文章。所引之诗文用楷体标识。有深度研究的学者,可继续读之。一般人就此打住吧。

307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6
贡献
16851
金钱
29596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12 07: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有的句子不押韵,是经过翻译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07: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
外交盟会引用《诗经》诗文结合环境氛围的连缀翻译及点评
注:“[  ]”内的文子为“点评


1、《僖公二十三年》
鲁僖公二十三年,在外流亡十九年后,重耳一行到秦国,寻求秦穆公的支持,希望他护送回国为君。
过了几日,秦穆公飨宴重耳。飨宴时,重耳赋《河水》,诗云:


楼台焕焕,河水漫漫,燕婉以求,得此癞蟾……渔网设兮,鸿雁离兮。燕婉以求,得此癞蟾。


[当时对秦穆公的政治态度并不悉知,于是赋《新台》以试探。又将自己比喻为既笨又丑的癞蛤蟆,极力掩饰自己的政治抱负。同时委婉地指出,若主人布下网络,我就要逃了。]
秦伯赋《六月》:


六月迤迤,战车整饬。驷马雄壮,车插旗帜。猃狁猖獗,我是用急。王用出征,以匡王国。……征伐猃狁,至于大原。尹氏吉甫,万邦仰羡……”赵衰说:“重耳拜谢君王之赐。


[秦穆公借周朝大将尹吉甫征伐猃狁的故事向重耳展示军威。暗示重耳,回国为君后要听话,若不听话,就要像征伐猃狁一样征伐,直至大原。
重耳的政治高参则借诗中有“王用出征,以匡王国”,感谢秦穆公将重耳比喻为周朝大将尹吉甫匡扶周室,赶快叫重耳叩首拜谢。赵衰说:“君教重耳辅佐天子,重耳怎能不拜呢?秦穆公也起身拜谢。当时,周天王还是诸侯共主,具有权威,成为拜谢的理由。
断章赋诗,各取一截,为我所用,比兴甚是微妙。]


2、《文公三年》
鲁文公二年,晋人因鲁文公嗣位而不来晋国朝见,派人到鲁国问话,于是鲁文公访问晋国。夏四月己巳,晋人派阳处父与鲁文公盟誓。
阳处父在晋国是卿,以卿与鲁文公盟誓,显然是对鲁国的藐视与侮辱。
鲁文公三年,晋人因羞辱鲁文公感到有愧,请求改盟。于是鲁文公再次前往晋国和晋襄公盟会。晋襄公飨宴鲁文公,赋《菁菁者莪》。《诗》曰:


……菁菁者莪,在彼丘中。既见君子,如赐百朋。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鲁臣庄叔扶文公降席,下阶拜谢,说:“小国接受大国之命,岂敢对礼仪不慎重。君王以大礼款待我国,何乐如之。但小国之乐,完全是大国的恩惠”。晋襄公走下台阶辞让。二人重新登堂,完成拜礼。
鲁文公赋《嘉乐》以示感谢。但《嘉乐》一诗为今本《诗经》所无,不知其诗文为何?
[由晋襄公所赋之诗,对鲁襄公的友好货真价实,不是虚以委蛇。]


3、文公四年
鲁文公十年,卫国的宁武子来鲁国访问,鲁文公为他举行宴会,鲁文公赋《湛露》:


湛湛斯露,无阳不干。厌厌夜饮,不醉不还。……恺悌君子,素有威仪;


再赋《彤弓》:


彤弓弛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衷心待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我有嘉宾,衷心好之。


宁武子既不辞谢,又不答赋。鲁文公纳闷,使外事人员私下问宁武子“是何缘故?”宁武子说:“臣还以为是练习演奏呢!从前,诸侯于正月朝王,周天子宴乐款待诸侯,才赋《湛露》,以表示天子犹如太阳,诸侯俯首用命;诸侯把天子痛恨的人当仇敌,献上杀敌之功。周天王于是乎赏赐有功诸侯彤弓一把,彤矢百支。黑弓十把,黑矢千支,完成宴会。今陪臣来继旧好,君王给予的礼仪超过了我的职位,我岂敢干犯大礼而自取罪过啊?”
[宁武子十分机敏。]


4、《文公六年》
        鲁文公六年,秦穆公去世。以子车氏的三个男子奄息、仲行、鍼虎殉葬。这三人都是秦国的精英,让他们殉葬国人都感到悲痛,为他们赋《黄鸟》一诗。诗曰: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秦穆公以秦国精英人物殉葬,备受国人指摘。]


5、《文公》七年
文公六年,晋襄公去世。赵盾想立公子雍为新君,于是使先蔑、士会前往秦国迎接公子雍。
晋襄公夫人穆赢日日抱太子在朝中哭泣,说:“先君何罪?其嗣又有何罪?法定太子不立而到外面去求君,将如何处理这个太子?”出朝,则抱太子到赵家,向赵盾叩首说:“先君将此子托付与你的时候说:‘此子成才,我感激你的恩赐;不能成才,我将唯你是怨’。今君刚亡,言犹在耳就抛弃了,是何道理?”赵盾与诸大夫都怕穆嬴,畏惧穆嬴发泼,就不顾先蔑还在秦国迎接公子雍,就立了穆嬴之子为晋灵公,并布置军队抵御秦师。
后来在令狐打败护送公子雍的秦师,己丑,先蔑逃亡到秦国,士会也跟从去了。
在派先蔑出使秦国的时候,荀林父对先蔑说:“夫人、太子都在,而到外国求君,绝对失败。你坚决推辞,若何?不然,你将遭受灾祸。叫卿去就可以了,何必你亲自出马?同官为僚,你我曾为同僚,敢不说心底话吗?”先蔑不听。荀林父为先蔑赋《板》之三章。其词曰:


职务不同,但为同僚。与你谋划,莫要烦躁。衷心劝勉,不是玩笑。古谚有云,若图良谋,还须问问老樵。


先蔑还是不听。后来,还是立了穆赢之子为君。形式变化后,先蔑流亡,荀林父将先蔑的家人和财物护送到秦国,并解释说:“这是因为曾为同寮之故”。
[此诗确实能体现荀林父与先灭蔑的友好之情。]


6、《文公十三年》
鲁文公十三年,鲁文公前往晋国朝见。在去晋国途中,在“沓”地会见卫成公。卫成公请鲁文公出面,请求与晋国结好。鲁文公在回国途中,又在“棐”地会见了郑穆公。郑穆公也一样请求鲁文公调停,与晋国结好。鲁文公都帮助他们与晋国讲和友好。
宴会上,郑大夫子家赋《鸿雁》一诗。诗曰:


鸿雁于飞,簌簌其羽;百姓出征,劳苦于野;
可怜百姓,更怜鳏寡……百姓筑墙,十丈百丈;
服役劳苦,居无安所……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知我苦劳;
维彼愚人,说我喧骄。


季文子说:“我国也和你们一样”。季文子赋《四月》一诗。诗曰:


四月立夏,六月酷暑;
既是同祖,如何总是给我劳苦……
非雕非鹰,岂可高飞;非鲟非鲔,逃祸于渊?……
君子借歌,唯以告哀。


子家赋《载驰》之四章,曰:


原野泛泛,麦苗茵茵。控于大国,我有何能?大夫君子,莫要怨人。


季文子又赋《采薇》之四章,曰:


好花唯何?棠棣之华。路在何方?君子之车。
战车既驾,驷马亚亚。岂敢安居,一月三捷。


[大家都是一肚子的怨气,主客双方交相埋怨晋国对诸侯的、不可忍受的税赋和劳役。最后,季文子叫大家各自自强,增强国力。]


7、《成公九年》
    鲁成公九年,鲁宣公夫人穆姜的女儿嫁到宋国,为宋共公夫人。
季文子是鲁国执政卿,亲自送伯姬到宋国,以表示鲁国对宋国关系的重视。回国后,季文子向鲁成公复命。鲁成公招待季文子,季文子赋《韩奕》之第五章,《诗》曰:


魁伟又勇武,足迹遍诸侯。为女选夫君,韩士最适合。
韩国有乐土,河广闪银波。鳊鲢噗噗跳,麀鹿鸣呦呦……女得好婆家,韩姞好悠游。


穆姜听到后,从屋里出来,拜谢季文子,说:“劳累大夫了,你不忘记先君和嗣君,施及我未亡之人。先君也是这样期望于你的!再次拜谢大夫的辛劳。穆姜赋《绿衣》之卒章,其《诗》曰:


粗衣细衣,以御凄风;我思其人,实称我心。


穆姜这才离去。
穆姬嫁宋,是一次政治联姻。对穆姬来说,宋共公也不一定如诗文所言的那样好,也未必是好婆家。
[季文子和穆姜,都是在借诗文虚以委蛇而已。]


8、《襄公四年》
鲁叔孙豹出访晋国,是对晋荀罃来访的回访,晋悼公享宴穆叔。
席间,乐工用钟钹乐器演奏《肆夏》之第三章(这是乐曲,没有诗文),叔孙豹没有回礼拜谢。乐工又歌《诗.文王》三首,《诗》曰: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王国得生,得于栋梁。人才济济,文王以宁。


叔孙豹又不拜谢。乐工又歌《鹿鸣》的第三章,其曰: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也甚。我有美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歌后,叔孙豹三次拜谢。
韩献子让子员去问叔孙豹,为何前两次作乐不拜,而歌《鹿鸣》后三次拜谢?
子员对叔孙豹说:“你受鲁君之命,来敝邑访问。敝邑依照先君的礼仪,借乐曲飨宴您。您舍去了大的礼仪而再三地拜谢小的礼仪,敢问您依据的是什么礼呢?”
叔孙豹回答说:“《肆夏》,是天子用来招待诸侯霸主的,这是使臣不敢听的。《文王》之章,是两君相见之乐,也是使臣不敢与闻的。《鹿鸣》之章,是国君用以嘉奖寡君之乐,能不拜谢君之嘉奖吗?《鹿鸣》之后又有《四牡》和《皇皇者华》两诗。《四牡》说: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王事靡盬,不遑将母……是用作歌,将母怀念。


是国君用以慰劳使臣的,敢不重拜?《皇皇者华》曰: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君王教导使臣‘必请教于贤人’。臣听说过:‘求教于贤者为咨,求教于亲族叫询。咨询礼法为度,咨询政事为问,咨询弭乱为谋’,臣听《鹿鸣》之章而获五善,敢不一拜再拜?”
[叔孙豹解释恰到好处。《四牡》和《皇皇者华》两首诗,宴会中并没有演唱。恰好《四牡》和《皇皇者华》紧接《鹿鸣》之后,与今本《诗经》相同。于是叔孙豹借题发挥,用以表述尊崇王室的政治立场,并为此来晋国咨询。
恰到好处,机敏外交家的形象跃然纸上。]


9、《襄公十四年》
    鲁襄公十四年春,吴国向晋国报告被楚国打败之事。季武子、叔老和晋国的士匄、齐人、宋人、卫人、郑国的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与吴国在向邑盟会,商讨对付楚国的办法。士匄在会上指责吴国在楚国丧事期间攻击楚国不道德,并拒绝了吴国的请求。会上拘押了莒公子务娄,是因为莒人向楚国派出了使节。
晋国又准备拘押戎子驹支。范宣子(士匄)亲自在朝中数落戎子,说:“姜戎氏!你过来!……。现在诸侯事奉我寡君不如从前,原因是什么?话被漏泄出去了,说是你们挑拨之故。明朝盟会你不要来了!我将拘押你!”驹支回答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中原相同,不相往来。言语不通,能去挑拨什么?不准与会就不与会,也无甚大事!” 驹支赋《青蝇》,《诗》曰:


营营青蝇,停于篱樊。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可恶,兄弟生嫌。


吟诵完毕就退下去了。宣子无言以对,继而安抚戎子驹支,明日参与盟会,成了真朋友。
[戎子驹支所引之诗,甚为合宜。]


10、《襄公十四年》
卫献公请孙文子、宁惠子(宁殖)吃饭,二人皆穿着朝服上朝等请。直至日中也没有见卫献公来召见,而在园囿射鸿。二人跟到园囿,卫献公不脱皮冠就对他们说话。二人愤怒。孙文子便回到自己的封地戚邑,派他的儿子孙蒯到朝中听命。卫献公请孙蒯饮酒,让乐师歌《巧言》之卒章。《诗》曰:


你算什么人?不过河边麋。无力又无勇,位高即作俑。
腿伤脚又肿,你凭什么勇?诡计十分多,徒党有几个?


乐师感到为难,不敢唱,于是推辞不唱,结果师曹自告奋勇唱了。师曹这样做的原因是:早的时候,卫献公有宠妾,请师曹教她弹琴,这个宠妾不听教诲,师曹鞭打了她,惹得卫献公发怒,反过来鞭师曹三百鞭。因此师曹歌想借《巧言》之卒章来用以激怒孙文子,从而达到报复卫献公的目的。既然卫献公命令歌《巧言》,对师曹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于是唱了。
听到唱《巧言》之诗,孙蒯畏惧,回去告诉了孙文子。文子说:“君已经在防备我了,不先动手,必死无疑”。于是将妻子带到戚邑后就回到朝中,发动政变。……卫献公退出国都,进入“鄄”地,卫人立公孙剽为卫侯,孙林父、宁殖辅佐,接受诸侯命令。
[卫献公叫人赋《巧言》之诗,那份不学无术、鲁莽霸道的形象跃然纸上。]


11、《襄公十六年》
鲁襄公十六年冬,叔孙豹前往晋国聘问,向晋平公报告齐国包围成邑的事。晋人说:“由于寡君还没有举行禘祀,百姓也没有得到休息,不然,不敢忘记贵国面临的灾难”。叔孙豹说:“因齐人朝夕侵凌敝邑之地,所以才慎重地向盟主请求!我国面临的情况是朝不保夕,群臣引领西望说:‘也许晋国会援助我们吧!’等到贵国有闲空时,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叔孙豹拜见荀偃,赋《祈父》之诗,《诗》曰:


大司马啊大司马,你是周天王的爪牙。何不悯恤我耶?我很快就没有居息之地啦!……


中行献子说:“我荀偃知罪了!我怎能不同你一起同恤社稷,而让鲁国困顿到如此地步呢”。
叔孙豹拜见士匄,赋《鸿雁》之卒章: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士匄说:“有我士匄在此,能叫鲁国的斑鸠绝种吗?


12、《襄公十九年》
鲁襄公十九年,应鲁国的请求,晋国攻打齐国,胜利。
诸侯之师驻扎在泗上,重新划定鲁国疆域。将漷水以西的邾国土地划归鲁国。
季武子前往晋国,拜谢晋国帮助鲁国打败齐国并夺取了邾田,晋灵公飨宴季武子。士匄为政,赋《黍苗》一诗,《诗》曰: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士匄居功自傲,以召伯自诩。]季武子起座,再拜稽首曰:“我小国之仰望大国,如同百谷之仰望甘霖!若大国经常如甘霖润泽天下,天下将安定和平,岂唯我鲁国而已?”季武子赋《六月》: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搏伐玁狁,至于太原。吉甫能文能武,天下诸侯的楷模。……。


[既然士匄不谦虚,季武子就趁势吹捧士匄为安定周朝的大将尹吉甫。]


尽管齐国战败,但鲁国仍然惧怕齐国,于是修建都城的外城墙,作防备。
而这时,齐国又与晋国讲和,在大隧盟誓,鲁国更加惧怕。为此,叔孙豹在“柯”地会见范宣子(士匄)。叔孙豹拜见叔向,赋《载驰》之四章:


女子多情,各有定行(háng)。既以应人,不惧众人的幼稚与癫狂。


[委婉提醒晋国,要有“定行”,不要受人挑拨,不要见异思迁,不要抛弃前盟。]
叔向说:“我叔向怎敢不接受你的命令呢?” 叔孙豹说:“齐国不会停止侵略,不可以不畏惧”。


13、《襄公二十年》
鲁襄公二十年冬,季武子访问宋国,是对宋向戌访问鲁国的回访。褚师段迎接季武子,设宴招待。季武子赋《常棣》之七章:


夫妻之好,瑟琴之和。兄弟既好,不胜之乐。


以诗强调鲁、宋两国如夫妻、兄弟一样的关系,并用以结束宴会。宋人送季武子的礼很重。这次外交很成公。
季武子归国向鲁襄公复命,鲁襄公享宴季武子,季武子赋《鱼丽》之卒章:


……菜肴丰盛,味道甚美!味道美矣!时鲜备矣!


襄公赋《南山有台》:


    ……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君子快乐,至于老耇,传与后裔。


[季武子见鲁襄公,已无话可说,只有菜肴好说了。鲁襄公则祝贺季武子为“民之父母,万寿无疆”。诉不尽的酸楚与无奈,季武子当然听出话里有话,但不点破,而说“臣不敢当呀!”
貌虽合,神实离。]


14、《襄公二十六年》
鲁襄公十四年,卫献公从国都到“鄄”地,孙林父带走戚邑投靠晋国,晋国偏袒孙林父。
为平卫国之乱,鲁襄公二十六年六月,鲁襄公与晋赵武、宋向戌、郑良霄、曹人于澶渊会合,讨伐卫国,重新划定戚邑边界。另取卫国西部边境懿氏的六十个城邑给孙林父。
    当时卫献公也参加了会议。晋人拘押了宁喜、北宫遗,让女齐带着他们先回到晋国。卫献公前往晋国,晋人拘押了卫献公,把它囚禁在士弱氏家中。
秋七月,齐景公、郑简公为卫献公被拘押一事,出访晋国,晋侯设宴同时招待他们。晋平公赋《嘉乐》一诗(今本《诗经》所无),国弱为齐景公的相礼,赋《蓼萧》: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君子,受宠荣光。……既见君子,和蔼可亲。宜兄宜弟,德无止境。……


子展为郑简公相礼,赋《缁衣》:


黑色衣服很合身,破了您又再做新。来到您的家,馈我食 如玉……


[国弱赋诗,主要叙述齐、晋两个兄弟、君子般的情谊,并不干预晋国对卫国政治的处理决策;子展赋诗,委婉表达“换届”意向,偏向护送卫献公回国为君。]
于是,叔向提醒晋平公拜谢二君,说:“寡君拜谢齐国国君安定我先君的宗祧,拜谢郑国国君对晋国忠贞不二”。


15、《襄公二十七年》(一)
齐国的执政卿庆封来鲁国聘问,他的车子非常华美。孟孙对叔孙说:“庆季的车,漂亮得过分了吧?”叔孙说:“我叔孙豹听说:‘服装过美而不与其身份相称,必然不得善终’,装饰车舆做什么?”
叔孙豹招待庆封,庆封傲慢无礼。叔孙豹为他赋《相鼠》一诗:


相鼠都有皮,是人却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都有体,是人而无礼,人而无礼!岂不速死?


[用以辱骂庆丰,庆丰竟浑然不知,可见庆丰是个脑满肠肥的家伙。若不将诗文嵌入文中,能见到庆丰的不学无术吗?]


16、《襄公二十七年》(二)
鲁襄公二十七年,当时晋、楚两国势均力敌。宋国的向戌与晋国执政卿赵武友好,又与楚国的令尹子木友好,他想出面调停诸侯之间的战争来提高自己的声誉。向戌出访晋国,向赵武提出晋、楚和平盟好的建议。晋国赞同。
向戌又到楚国协商,楚国也表示赞同。
天下诸侯都赞同。于是在宋国的西门之外盟会,订立盟约。称之为“宋郊之盟”。
晋荀寅前往楚国莅盟,路过郑国。郑简公在垂陇设宴招待赵武,郑国的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大叔、印段和公孙段跟从郑简公。赵武说:“七位大夫跟从君王作陪,这是赐予我赵武的荣光。请各位大夫都赋诗以助君王的恩赐,若何?我赵武也藉以了解各位大夫的志向”。
子展赋《草虫》:


草虫喓喓,阜螽跃跃。未见君子,忧心嘈嘈。既见君子,我心逍遥。……


[子展不过客套而已。]赵武说:“好!是百姓的主人,但可能是我赵武所不敢当的”;
伯有赋《鹑之奔奔》:


……鹊之强强,鹑之奔奔。人也无良,我以为君!


[伯有按捺不住对国君的愤恨,矢口而出,与盟会主题不谐。]赵孟说:“枕头上的话不出寝门,况乎是在大庭广众之中?这不是能让人听见的”;
子西赋《黍苗》之四章:


谢邑筑城,召伯经营。烈烈征师,召伯建成。


[子西赋诗,暗示这次盟会是依赖赵武之力成功的,吹捧赵武。]赵武说:“有寡君在,我赵武有何能耐?”
子产赋《隰桑》:


隰原有桑,其叶恁多。既见君子,其乐如何。……心中爱矣,何不说(yué)矣?中心藏之,永不忘之!


[子产赋诗,真心的爱待赵武。]赵孟说:“赵武请接受《隰桑》的卒章”;
子大叔赋《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莹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邂逅相遇,两心好兮。

[子大叔也如子产一样,对赵武充满感情。]赵孟说:“托您的福啊!”;
印段赋《蟋蟀》:


……蟋蟀归窝,役车暂休。今我不乐,日月易过。虽无贡献,职责是忧。娱而不纵,良士休休。


[印段之诗,忠于国家、忠于职守。]赵孟说:“好!你一定是一个能保有家族的主人,我对你寄予很大的希望了!”
公孙段赋《桑扈》:


……兕觥弯弯,佳酿柔柔。不骄不傲,万福来求。

[公孙段赋诗,表现楚很高的政治素养。]赵孟说:“‘不骄不傲’,福能跑到哪里去?如果能保持这样,想不要福禄能够吗?”
结束宴会。赵武对叔向说:“伯有将遭杀身之祸!诗以言志,而流露出对国君的怨恨,并向宾客夸耀,他能活得久吗?若有幸免于一死,也必然流亡国外”。叔向说:“是的,过分了!所谓不及五年者,大概就是说他了”。赵武说:“其余都是数世之主。子展会最后一个灭亡,在上位但不忘记谦逊自抑。印氏是第二个延续长远的家族,欢乐而有所节制。乐以安民,使百姓而不过分,在别人之后灭亡不也是当然的吗?”


17、《襄公二十九年》
        鲁襄公二十九年夏,埋葬楚康王,鲁襄公参加葬礼后回国。走到方城时,季武子宣称占领了卞地。对于季武子占领卞地,借口是说守为卞地的人叛变。鲁襄公说:“自己想夺取‘卞’地而以‘卞’地叛变为借口,只能是在有意疏远我”。
鲁襄公生气,不想回国了,荣成伯赋《式微》:


……天已暮,天已暮,为何不能回家住?不是为了侍候您,怎会泥中服劳务!


鲁襄公才启程回国。五月,鲁襄公从楚国回国。

   
    18、《昭公元年》(一)
晋国的赵武、楚国的王子围、齐国的国弱、宋国的向戌、卫国的齐恶、陈国的公子招、蔡国的公孙归生、郑国的罕虎、许人、曹人,在郑国的虢邑盟会,重温“宋郊之盟”。叔孙豹代表鲁国参加盟会。
王子围当时是楚国的令尹,却以国君的仪仗盟誓,野心毕露。
盟会结束,王子围宴享晋赵武,赋《大明》之首章:


巍巍帝乙,赫然在上,光照天下。玄鸟眷顾,天赐为王。王统适殷,广有四方……


[王子围要像殷帝帝乙一样,赫然在上,统括四方,天赐为王。勃勃野心溢于言表。]赵孟赋《小宛》之二章,当面给王子围泼冷水:


人也聪明,饮酒含蓄。其人昏聩,沉醉而放纵。敬慎尔为!天命不佑。


宴会结束后,赵武对叔向说:“令尹准备自己当楚王了,能成功吗?”叔向回答说:“楚王弱,令尹强,能成功!但即使当上楚王,也不会有好结果”。……

19、《昭公元年》(二)
盟会结束后,夏四月,赵武、叔孙豹、曹大夫一起回国。走到到郑国,郑简公设宴同时招待他们。郑国的子皮(罕虎)去请赵武宴。在邀请仪式结束时,赵武赋《瓠叶》:


翩翩瓠叶,采之烹之。主人有酒,品之尝之。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子皮又去请叔孙豹,并将赵武赋《瓠叶》一诗的事告诉叔孙豹,问是什么意思。叔孙豹说:“赵武要求‘一献’之礼,你就按他的意思办就是了!”子皮说:“敢吗?”叔孙豹说:“人家想这样,有何不敢?”
等到宴会时,郑国准备了“五献”标准的笾豆置于幕下。赵武推辞了,私下对子产说:“我已经向冢宰请求过了,怎么要‘五献’呢”?
于是,主人行“一献”之礼。赵武为主宾,举行飨礼仪式后,才开始宴饮。叔孙豹赋《鹊巢》: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赵孟说:“我赵武不敢当啊!”叔孙豹又赋《采蘩》:


何处采蘩?湖畔洲中。采蘩何用,祭祀祖宗。……


叔孙豹说:“小国就是蘩草,只要大国节省爱惜,哪里会不遵从命令呢?”委婉表述,希望晋国减少对诸侯的赋税索取。
郑国的子皮赋《野有死麕》之卒章:


爽气啊!落拓啊!……不要让那长毛狗叫啊!


子皮赋诗,“长毛狗”暗指王子围,王子围是个长胡子吧?但诗会不会也让赵武忌讳?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者。
赵武赋《常棣》:


棠棣之花,萼蒂相依。在座之人,其如兄弟。……兄弟阋于墙,外御其辱……


果然,针对子皮所赋之诗,赵武作特别导向解释:“只要我们兄弟国家亲密稳定,就可以使长毛狗不敢叫”。
叔孙豹、子皮及曹大夫起座,拜谢赵武,举起兕爵祝赵武说:“小国有您可依赖,就可免于灾祸了”。饮酒甚乐。宴会结束赵武出来说:“没有比这更乐的了”。


20、《昭公二年》(一)
鲁昭公二年春,晋平公派韩宣子(韩起)来鲁国聘问,是向诸侯通报韩起主持晋国政务的例行聘问。
鲁昭公宴享韩宣子。季武子赋《绵》之卒章:


虞国与芮国友好和平,是文王成就他们。于是有亲疏,于是有先后。于是可效劳,于是可以御辱。


韩起赋《角弓》:


……兄弟相亲,余裕和平。兄弟不和,内讧频频……雨雪悠悠,见日成流。如蛮如夷,我心堪忧。


季武子离座拜谢,说:“拜谢您弥补敝邑的不足,我们国君有希望了”。
季武子赋《节南山》的最后一章。曰:


昊天不公平,我王不安宁。不怨自己错,反怨他人谏。家父吟此篇,劝王心意转。愿你启宏猷,安抚天下诸侯。


鲁昭公的宴会结束后,季武子又在家里设宴招待韩宣子。季武子的庭院里有一棵很名贵的树,韩宣子称赞了它。季武子说:“今后我季孙宿将精心管理它,使我常常想起《角弓》这首诗”。季武子又赋《甘棠》:


……葱茏甘棠,莫要剪伐,莫要弯曲,召伯曾在这里住。……


韩宣子说:“实在不敢当,我韩起哪里能比得上召公呢”。
[这次诗会,客人略有担心,怕鲁国立心不恒。季武子则以诗否认,并要要晋国略改苛政,以安天下诸侯。又在家宴时,赋《甘棠》,将韩宣子比成召公,关系甚为融合。]


21、《昭公二年》(二)
韩宣子到卫国聘问。卫襄公设宴享宴韩宣子。北宫文子赋《淇奥》:


……气宇庄重轩昂,举止威武大方。有此英俊君子,叫我如何不想……


韩宣子赋《木瓜》: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卫国国力弱,仰仗晋国,与韩宣子的关系也爽快、亲切得多。]


22、《昭公三年》
    鲁昭公元年,楚王子围弑杀楚王——他哥哥的儿子后,正式任王,为楚灵王。
十月,子产陪郑简公朝见楚国。楚灵王享宴郑简公,赋《吉日》:


……驰纵漆沮,天子之所。放眼中原,野兽实多。停停迤迤,或群或友。尽情围捕,以乐天子。我弓已张,箭已上手。射死野猪,射杀野牛。大宴宾客,美酒在手。


[这是一篇挥师中原、扫平诸侯二位霸主的檄文。郑子产这样灿若明星的政治家,当然听得懂。但他并没有揭穿,假装懂不得。宴会结束,子产就煞有介事的去准备打猎用具。
后来,郑简公真的陪楚灵王到江南的梦地去打猎了。]


23、《昭公十二年》
鲁昭公十二年夏,宋国华定来鲁国聘问,是为新嗣位的国君通好。鲁国设宴招待华定,为他赋《蓼萧》之诗:


……既见君子,受宠荣光。德行高尚,至死不忘。……既见君子,和蔼欢愉。宜兄宜弟,德寿绵长。……


华定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吟诗答谢。叔孙说:“这个家伙将来一定会流亡。对诗中所言宴会的欢快不怀念,不知道答谢主人对他的热情招待,对别人的赞美浑然不知,别人祝福他他也不知道接受,这样的人怎能在国中长久地生存下去呢?”


24、《昭公十六年》
    鲁昭公十六年二月,晋韩宣子到郑国聘问。
夏四月,郑国的六卿在郊外为韩宣子践行。韩宣子说:“请各位君子都赋诗一首,以便我借此了解郑国的打算”。婴齐赋《野有蔓草》:


……有美一人,娴婉清扬。邂逅相遇,两心欢畅。


韩宣子说:“年轻人好啊!我看到郑国的希望了”;
子产赋《羔裘》:


……羔裘艳好,三英粲兮;如此俊士,国士一兮。


韩宣子说:“我韩起不敢当,不敢当”;
子大叔(游吉)赋《褰裳》:

……你若爱我想我,就牵着我的衣角过洧河。你若不爱我不想我,岂无他士来爱我?你这狂妄的傻角。


[子大叔真敢说话,以诗告诉晋国,若你们不善待我国,我们会投靠别人的。]韩宣子说:“有我韩起在此,能叫您侍奉其他大国吗?”
子大叔赶忙拜谢。韩宣子说:“很好,您提到了这个问题!但不会有这样的事,如果不是您用这首诗来提醒我,两国关系恐怕不能善始善终”。
子游赋《风雨》: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岂能不喜?

子旗赋《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轻如鸿雁,佩玉叮当。美貌的女子是孟姜,既优雅又漂亮……


子柳赋《萚兮》:


笋壳啊笋壳啊,风其吹汝。弟弟啊哥哥啊,你领唱我和汝……


韩宣子喜曰:“郑国很有希望强盛起来!各位大臣以国君的名义鼓励我韩起,并且吟诵的都是郑国诗歌,都是诚挚友好之情,各位君子的子孙必将世世代代执掌郑国,我完全可以放心了”。
然后韩宣子送给每人一匹马,而赋《我将》:


我将献上贡品,是大牛,是肥羊,祈祷上天佑吉祥。效法文王之典,安定四方。心中的文王伟大啊,既佑且飨。我将夙夜勤劳,敬天之威,保我江山万年之长。


子产起身拜谢,也让其他五卿也起身拜谢,说:“您安定我们的国家,怎敢不拜谢您的恩德呢?”


25、《昭公十七年》
鲁昭公十七年春,小邾穆公来鲁国朝见,鲁昭公与小邾穆公一起宴饮。季平子赋《采菽》:


……君子来朝,何以赐我?路车与乘马。回赠以何?玄衮与绣裳……赤芾被股,天子所赏。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绵长。……


小邾穆公赋《菁菁者莪》:


……莪蒿一丛,丘陵之中。既见君子,胜过赐我财富百朋。泛泛杨舟,如沉如浮。既见君子,我心已是怡然无忧。


[赋诗没有脱离身份。季平子大咧咧地赏,小邾穆公心安理得地受,一副不能自立的模样。让叔孙昭子感到小邾国要亡国了,]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治国之才,国家还能长久吗?”


26、《昭公二十五年》
鲁昭公二十五年春,叔孙婼到宋国聘问,桐门右师乐大心接待他。
宋元公享宴叔孙婼,赋《閟宫》,《诗》曰:


……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武,缵绪太王,致天之罚,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成其功。王称叔父,建侯于鲁。大壮家国,为周室之辅。……


叔孙婼赋《车辖》,《车辖》为今本《诗经》所无,不知他要回应宋元公的是什么?
第二日又举行宴会,饮酒,宾主十分开心,宋元公让叔孙婼靠近自己的右边安座,说话之中两人都激动得流泪。


[这次外交盟会赋诗:
1、真佩服宋元公的记性。《閟宫》一诗,有121段,480多字,居然能熟练背诵,没有请人代劳。可见《诗经》在春秋的普及程度。贵为诸侯,也必须熟读,不能免劳的;
2、《閟宫》一诗,是颂扬鲁国的诗,正是鲁国的祖先,将自己的祖先大败。宋元公在这里毫无芥蒂的背诵,称颂曾经的敌人,可见亡国之恨已不存在。那是发生于五百三十多年前的事,早已不如现实的国际关系重要了。
3、对鲁国极尽吹捧之能事,可见宋国非常看重这个邻国了。说道动情处,不禁潸然泪出。]


27、《定公四年》
定公四年,吴王阖庐在伍子胥的帮助下,攻破郢都,楚昭王四处逃亡。
楚昭王在随国的时候,楚臣申包胥前往秦国乞师,说:“吴国就像野猪、长蛇,多次攻打中原各国,最先危害楚国。现在寡君失去了国家,流亡在乡间荒野,特派下臣前来告急,说:‘蛮夷吴国贪得无厌,将来若与贵国为邻,实乃秦国疆埸的祸患。现在乘吴国并未全部占领楚国,君王可出兵分占领疆土。若楚国就此被吴国灭亡,吴国所占领的土地实际就是君王的土地。若以贵君之灵拯救楚国不亡的话,楚国将世世代代侍奉秦国’”。
秦哀公让人拒绝了申包胥的请求,对他说:“寡人知道您的意思了。你暂且住在宾馆里,等我商量之后告诉您”。
申包胥回答说:“寡君流亡在乡间荒野,未获居处,下臣怎敢贪图安逸呢?”
申包胥站立不睡,靠墙而哭,日夜不绝其声,七日七夜滴水不入。秦哀公为他赋《无衣》之诗:


谁说无衣?与您同袍。王也兴师,振我戈矛。与子同仇!……振我甲兵,与子同行。


秦哀公以诗应请。
得到秦君首肯,申包胥一连叩头九次才坐下休息。
随后秦师出动,吴国战败,楚国复国。


说明
1、嵌入之诗,大部分经过翻译,以便今人阅读。至于翻译是否准确,是可以讨论的。
2、《左传》所引之诗,翻译时根据文意,只是截取诗文中的某些段落,并未全部引录。例如宋元公享宴叔孙婼,赋《閟宫》,本篇诗文有480多字,也就仅仅截取一部分,能表示意思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08: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分经过翻译,少部分是原文。那些不经过翻译也能读通的就不翻译了。
《诗经》中有些篇章确实难得翻译。所以翻译有部分不能一韵到底,有中途转韵的。
翻译虽然很认真,也不一定翻译很准,特别是韵味更难把握。
总之,翻译诗文,尚有研究斟酌之处。

点评

转韵必须上下句押韵,你翻译的不押韵是两句无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2 08: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6
贡献
16851
金钱
29596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12 08: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童子 发表于 2018-11-12 08:00
大部分经过翻译,少部分是原文。那些不经过翻译也能读通的就不翻译了。
《诗经》中有些篇章确实难得翻译。 ...

转韵必须上下句押韵,你翻译的不押韵是两句无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6
贡献
16851
金钱
29596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12 08: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粗衣细衣,以御凄风;我思其人,实称我心。
---------------
衣和风就不押韵。你为什么几个月不看QQ回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08: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衣》最后两句的原文是:“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显然是“心”与“风”押韵。
以今音来读,就不押韵了。
在《诗经》时代,“心”是可以读为“胸”的,这在《诗经》比比皆是。这种变音规律,确实是我们所不懂的。
这两句的翻译,确实有值得推敲之处,因我们面对的是今音读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19 08: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