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航标 于 2018-11-11 19:58 编辑
简评《所见——兼诮某诗词园地匠人相轻 》
【作者】随大溜
【作品】 所见
武家店里比高低,彼此竟成云与泥。 同是大郎门下客,奈何如此苦相讥。
【作者简介】随大溜者,平水韵资深诗友也。曾多次获得各类诗词大赛一二三等奖,《平水韵》表韵部顺序及平仄归属几乎可以倒背如流,却既读不出又听不懂依托唐宋正音的中古平水韵。经多年痛苦去私煎熬后,终于幡然悔悟,不久前毅然投入新声韵阵营。
【写作背景】(由作品贴发后,随大溜先生与某版主的对话可窥一斑)
某版主:
相轻是文人恶习。
随大溜答帖一:
是滴,匠人也算文人的一种,可以理解。
随大溜答帖二:
大中华坛有匠人甲热衷于扯皮毛,动辄满口皮毛,却牛皮吹破天,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如下大言算是相当谦虚的了:
″要和我论诗,得先过了下面这关,否则不具备和我论诗的资格。″随后便祭出一堆一加二等于三之类诗之鸡毛蒜皮。
随大溜答帖三:
有旁观者甲高屋建瓴,直接引用孟老爷子教诲反诘试比高者:″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紧接着又解劝说:″须知,某某某评诗最大的短板就是不懂″知人论世″这一最重要的文学批评传统。″
随大溜答帖四:
旁观者乙则一语中的:″诗评者看不透作者的心,也枉评,诗者表达不出自已真实的内心世界,枉作诗。″
随大溜答帖五:
匠人乙丙丁等一哄而上,匠人甲力渐不支。情急之下,匠人甲无奈抱了王渔阳的粗腿。
旁观者丙站在图外,冷静点评:″匠人甲抱了王渔阳的粗腿。若不能知人论世,则无法定论,不会有正解的。正所谓诗无达诂嘛。"
随大溜答帖六:
双方均不听解劝,继续恶斗,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志在一决高下。斗到分际,作为当今诗坛裤裆派主要成员的匠人乙居然把如此不堪入目的裤裆体也端出来,当代骚人墨客的颜面,算是让他们给丢尽了:
″二毛 杂毛何必辨低高,汝近乳房伊近尻。 都在人间阴暗处,腋毛休笑几巴毛。″ 随大溜实在看不下去,更气不过,怎奈彼等人多势众,正唇枪舌剑相互招呼,乃圈外远观,凑句以讽。
【简评】 1)由主、副二题可知,此作旨在泛讽,并非单诮某诗词园地匠人相轻。此等现象常见,闻者足戒。 2)起句便营造典型场景,化用“武大郎开店——比他高的不要”,一帮店小二却相互不服,试比高下。 3)承句继续推进,本来彼此彼此、半斤八两的同事,在相轻心理支配下,言语之间竟成云泥之别。 4)转结“同是大郎门下客,奈何如此苦相讥”顺势一转一合,讽喻之效怜悯之情溢于言表,令人回味。 5)顺带谈及“二毛”,固然也有一定讽刺效果,然趣味低级,词汇贫乏,语言干瘪,想像迟顿,意象之用尢其不雅,窃以为不取也。同属讽喻之作,较之"所见″,高下立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