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9|回复: 1

对联简述

[复制链接]

1872

主题

3343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58
贡献
2659
金钱
756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1-10 11:3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的悠久文化,主要依靠汉字流传至今。汉字是华夏文化的载体,没有汉字,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同感,炎黄子孙的强大凝聚力是不可想像的。
    以方块形、单音节为特征的汉字是符号文字,形声兼备,视听俱佳,分辨率高,组合力强,信息量大,传播久远。作为文学的信息载体,汉字的优越性超过拼音文字是无庸置疑的。这一点,通过我们的学习,大家将会有更深的体会。
    现代文学中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国都有,唯有对联是中国特有的,功在汉字。
    对联采诗、词、曲、赋、骈文之精华,穷平仄对仗虚实之变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体裁,包含了传统文化的基因,可谓中华之瑰宝,国学之明珠!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对联由上、下两句组成,分别称为“上联”、“下联”。有些用于张贴的对联,还需要一个横批。横批一般都由四字组成,它紧扣主题,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和灵魂。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与上下联相互补充的作用。张贴对联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汉语旧时竖排的习惯,右上左下,贴反了就贻笑大方了。
对联按字数与句式结构,按功能与应用场合,可以分成若干种,以后再逐步介绍。
     有人说:“我只学词,或者只学诗词,不学对联可不可以?”我说:不好!几乎可以说不行。
近体诗中的律诗,必须要用对仗句,词中也常常要用到对仗句。因此对仗是写作诗词的一个重要基础。学诗词临时来补习对仗知识是不敷使用的。
     中华古典文学的门类,其精髓是互通的。学习对联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诗词的进度,反而会促进后面诗词曲赋的学习。学习总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首先学好对联初步,是学习诗词曲赋的一条捷径。学对联,不但掌握了一种专门的古韵门类,而且按照半文言思路组词造句的锻炼,是学习诗词曲赋的很好的热身。

3967

主题

12万

帖子

4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社区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6345
贡献
122522
金钱
141500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2-7-3 21: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朋友雅篇,顺祝夏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0: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