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8-10-21
威望210
金钱1997
贡献1640
金牌会员
 
威望- 210 点
贡献- 1640 次
金钱- 1997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8-11-10 09: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锦绣云溪 于 2018-11-10 11:02 编辑
自解,供参考——
游南京梅花岭 仿李梦唐《游梅花山偶遇汪精卫墓两首》之一
孙逸仙陵在迩遐,闻听侩佞倚梅桠。富将倭土呼云尔,移榇人何怕萎花。
原玉——
孙陵在迩孝陵遐,闻道斯人驻一嗟。
富士山边宜葬尔,移棺何忍近梅花。
————————————
首句“孙逸仙陵在迩遐”——逸仙,孙文号。逸,有隐遁、放任、散失意,如飘逸。亦有超过一般,若超逸豪放,等。本人逸仙二字拆用法,单用“逸”,以应二句“闻听”,可知小诗以孙先生为角度观察。故,“迩遐”可解。
二句“侩佞倚梅桠”,侩佞,小人也。据说汪精卫之所以移葬梅花岭,一是靠近孙陵,再就是梅花二字,以表自己曲线救国,是冰清玉洁。孙先生自然看不下去,故而“倚梅桠”。
三句“富将倭土呼云尔”,当是文中孙先生之语,年轻力壮,谋略有余,谓之“富”,但心里只有日本利益,无中国,如此而已。
结句“移榇人何怕萎花”,知道为什么,你的棺木移来,人么都怕梅花都萎了,不再开放。
作者自觉,小诗前后照应,没有多余字眼,观点明确,也算有些余味。和于原作,至少不逊于色吧。至少原作,“孝陵”二字,有添足之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