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6-12-9
威望326
金钱1862
贡献1306
金牌会员
 
威望- 326 点
贡献- 1306 次
金钱- 1862 枚
|
本帖最后由 征服 于 2018-11-5 17:04 编辑
是你个人面子大,还是中国现代民族诗词文化面子大? 方才在“困惑——向燕赵风骨版块各位老师讨教 ”下,看到那位平水韵资深诗友随大溜先生与沧州若愚|唐加强先生的一段对话,感慨良多。思之再三,觉得还是不得不郑重提出这个问题。
沧州若愚|唐加强临帖点评:“入凡兄说的很有道理,一个诗词爱好者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事儿不用纠结,将来诗词写作肯定是新声韵为主流,不过也不会彻底否定平水韵,只不过要注明罢了。”
随大溜居然如是回复:“入凡老师与时俱进的确在理,问题是吟者等人干嘛非要急在一时,将二〇一九年五月四日限定为平水韵让贤的底限时间呢?新声韵待我等老朽去见马克思之后再上位怎就不行?天能塌吗?好歹也得给我们留点儿薄面嘛,这个要求难道过分吗?”
我不知道随大溜先生是否诗词中央要员,若是,总算情有可原;若不是,那就实在是找不着北,未免太过自私了。须知,总体而言——非指个体,当下诗界所继承的并非唐宋诗词读诵吟唱的优良传统,而是晚清以来供人把玩的诗八股和文字游戏。一首依托唐宋正音、以独到音乐美见长的时人格律诗,非但没有读者和潜在读者读得出听得懂,连作者自己居然也读不出听不懂,这算什么?他还拽个啥子嘛!
新中国成立已近七十年了,七十年,那可是通常所谓古稀之年啊,朋友们!国家层面明令推行普通话也有六十多年了,六十年,那是通常所谓花甲之年啊,朋友们!立法强制推行普通话也快二十年了,二十年,那可是通常所谓弱冠之年,血气方刚啊,朋友们!然而,在我等同仁经年不遗余力地到处义务宣讲,早已阐明基本韵理、高级韵理和基本诗理、高级诗理的前提下,业内仍然有人只为一己之私,占着茅坑不拉屎,千方百计寻找各种拿不上台面的借口,强力打压诗词学术民主,有意无意地阻挠、迟滞现代读书音入主诗坛的历史进程,他们究竟是没读过书,还是那些书都白读了呢?如果在五四百年庆典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时刻,还不能实现新声旧韵的实质性更迭,那我们这些当代诗者都是干什么吃的?国外会怎么看?国人会怎么看?后人又会怎么看?中国现代民族诗词文化颜面何在?我们岂不都成了千古罪人?
个中原委,我等同仁已然阐述太多,时间关系,不拟赘述。他随大溜既然跟踪吟者多年,那么征服的主张和道理他也应该看到过。在此,征服只想告诉随大溜先生,哪怕作为资深平水韵诗者,他在圈内博得的什么身份地位,浪得的那一两二两虚名其实也一文不值,圈外难以承认,后世更难以承认,不过是闲着没事儿,藉此图个乐呵,附庸附庸风雅罢了。要弃暗投明,就大大方方地站过来,犯得着如彼瞻前顾后、扭扭捏捏、非要找块下马石、搭个台阶,请人扶下神坛吗?唉,当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啊!
借此机会,征服还想向随大溜先生、大眼怪先生、同车淑女先生、潭州雨梦先生等等与随大溜持同样韵观、诗观、怀揣同样图个乐呵心理的朋友们请教的是:究竟是你个人面子大呀,还是中国现代民族诗词文化的面子大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