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30|回复: 84

入声的变化

[复制链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4 11: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入声韵尾的脱落,传统说法是蒙古人学汉语造成的,这实在是冤哉枉也。入声韵尾的脱落是渐变的,不是元朝突然产生的。
入声字韵尾的脱落,从唐末开始。先抄段历史。
      公元932年,后唐明宗李嗣源派遣他的女婿石敬瑭出任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虽然富贵后的石敬瑭自称春秋卫国石大夫和汉丞相石奋是他的先祖,但却改变不了自己世代沙陀族的血统,他的父亲是李克用的部将,名叫臬捩鸡。石敬瑭射术精良,李嗣源器重他的才干,将自己的亲军“左射军”交其统领,后来又将他招为女婿。
公元936年,石敬瑭上书请求调任到内地军镇,借以试探朝廷的态度,李从珂考虑再三,在意识到有可能招致变乱的情况下调任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诏书下到晋阳,石敬瑭召集下属商议对策,大将刘知远说:明公统军多年,从望所归,凭借晋阳的有利地势和精锐部队,一定可能成就霸业,怎么可以受制于一纸诏书而自投虎口呢。石敬瑭最终下定了起兵的决心,上书以李从珂不是先帝亲子为由要求他传位于许王,公开与后唐朝廷决裂,绰号“张生铁”的后唐大将张敬达不久奉命率军三万兵临晋阳城下。
  然而,以当时的实力,石敬瑭还不足以抗衡李从珂,谋臣桑维翰因此提出了借助于契丹力量的建议。
  契丹是古代鲜卑族的一支,朱温称帝的那一年,耶律阿保机被推举为契丹首领,九年后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契丹据有中国北部和东北部幅员辽阔的广大地区,凭借兵强马壮多次南侵。阿保机曾经率兵骚扰云州,晋王李克用北上与之会盟,结为兄弟,相约共讨朱温,因为双方会盟有怀想仁人之意,所以,会盟之地得名“怀仁”,至今沿用。但背信弃义的阿保机后来却投靠了朱温,李克用去世前因此留下一支箭嘱托李存勖北击契丹,四年后,李存勖率领以步兵为主力的十万晋军,在幽州大破号称三十万的契丹骑兵,完成了李克用的遗愿。此后,双方又发生多次战争,觊觎中原的契丹成为后唐王朝的主要威胁之一,也正因为于此,负有北部边防重任的石敬瑭才得以积蓄起了使他产生反叛之心的军事实力。
  面对大兵压境,石敬瑭让桑维翰草表向契丹称臣,以父子相称,以求得契丹出兵相救,并许诺事成之后割让北方诸州做为酬谢。对此,石敬瑭最为信任的大将刘知远提出了劝阻,并且指出,此举将会使契丹成为中原的心腹大患而令人追悔莫及。然而,利令智昏的石敬瑭早已将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置之不顾,他的眼里此时只有他个人的一已私利。
  就在攻守双方激战两个多月相持不下的时候,耶律德光率领旌旗连绵五十余里的五万契丹骑兵长驱直入三千里,直抵晋阳城北虎北口,当日即与后唐军队沿汾河展开激战,杀死后唐步兵近万人,后唐骑兵败归晋阳城南的晋安寨,率军出城助战的刘知远也俘获后唐降卒千余人,因为惧怕他们反复而全部诛杀。
  当天晚上,石敬瑭出晋阳北门会见耶律德光,两人握手言欢,相见恨晚。不久,三十四岁的耶律德光扶立四十五岁的石敬瑭为儿皇帝,石敬瑭穿着耶律德光脱下的契丹皇袍在晋阳城东南的柳林营地筑坛举行了即位仪式,国号大晋,史称后晋。
  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还答应每年贡帛三十万匹。
  坚守晋安寨数月的五万后唐士卒在部将杨光远斩杀了主帅张敬达之后投降,石敬瑭率兵南下,李从珂举火自焚,后唐灭亡,后晋王朝开始了对中原的统治。
    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即位五年后,被南侵的契丹军队掳往黄龙府,受尽凌辱与苦难,最后竟不知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悲惨的皇帝,被后世史家称为“出帝”。


      从契丹(辽朝)到金国1127年灭北宋,云燕十六州及以北广大地区300年来处于汉夷混居,相互影响,少数民族学汉语,必然混有自己的方音,汉人生活在少数民族圈中,语言也必然受影响。影响最大的便是入声的韵尾脱落。北宋灭亡,到1276年元朝灭南宋,这150年整个北方也落在少数民族统治中,于是整个北方的汉语都受到了影响。元朝灭金到灭南宋,时间很短,是不可能一下就使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的,这是北方340年的潜移默化的结果。只是元朝把北方的语言实际编成了《中原音韵》,于是便被冤枉为蒙古人学汉语丢了入声的韵尾,而把入声排入三声了。
       第二说是《中原音韵》只为元曲服务。这种说法也不符合事实。北方的语言必然也会影响云燕以外的地方。万树在《词律》中指出,元曲不是突然之间就出现入声派入三声的。词曲同源,词中入声已经出现入声派入三声。因此元曲的入声派入三声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不过万树的话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到1368年明朝建立,虽想恢复原有的四声,但对已有近百年入声派入三声的全国,特别是有430年入声派入三声历史的北方,收效甚微。任何事物当它形成一种趋势时,它就像洪水爆发,火山喷发,什么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即使是南方的入声也是分崩离析的,有的入声字韵尾被同化,有的韵尾失落了,只是保留了“短重促”的外表,比如江西省,虽然入声字都保留了,但不同方言区入声各不一样,读出来谁也听不懂谁的,我一家由抚州的宜黄、临川,赣州的赣州市和寻乌人组成,说方言对方都半懂不懂,只能以普通话来交流。据说像梅县等一些地区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代入声,那是骗人的,经过数千年语言本身的演化,以及迁移民众的影响,任何语言都要发生变化的,原汁原味是不可能存在的。
      到了清朝虽然确立了平水韵的地位,但已经成为可看不可读的脱离实际的书面语言了。所以到了民国,声势浩大的国语运动,便把入声冲到太平洋去了,官话到普通话便水到渠成。诗词的写作是跟随时代前进的,若脱离了时代,它就死得快。这并不是什么反对平水韵,割裂文化的的事,反而正是一种传承,一种发扬。大家要做的不是反对新韵,而是如何适应,如何定出一些新的规定,使古典诗词焕发出新的青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4 12: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像梅县等一些地区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代入声,那是骗人的
-----------
刚刚一天没吃药就胡说八道,你连梅县话都不懂,有什么证据说梅县语音不是六朝古音

点评

你少六朝六朝、古语古语的,梅县话六朝时候便是方言土语,与东晋小朝廷带过去的洛阳音根本就是两回事。纵然梅县话自六朝至今丝毫未变,那又能怎么样呢?那就是中古平水韵了吗?须知,时下任何方言土语中的所谓古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4 13: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4 12: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说是《中原音韵》只为元曲服务。这种说法也不符合事实。北方的语言必然也会影响云燕以外的地方。万树在《词律》中指出,元曲不是突然之间就出现入声派入三声的。词曲同源,词中入声已经出现入声派入三声。因此元曲的入声派入三声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不过万树的话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
戈载可比你明白得多,宋元之际,词曲不分,词是入作三声,此三声全是叶音

点评

此三声全是叶音----那是你说的,万树可不是这样说的,他用的是“派入”  发表于 2018-11-4 13: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4 12: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8-11-4 13:19 编辑

到了清朝虽然确立了平水韵的地位,但已经成为可看不可读的脱离实际的书面语言了。
----------------
许传刚的不学无术胡说八道可以说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清御定音韵阐微,每一个平水韵字的读音都明着呢,更不用说还有佩文韵府了,就不用说清廷还设了正音馆了

点评

因为许传刚的胡说八道就不值得尊重  发表于 2018-11-4 13:13
不学无术胡说八道可以说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永远是对人的不尊重,所以在网上名声臭不可闻,怪谁呢?  发表于 2018-11-4 12: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12: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11-4 12:16
到了清朝虽然确立了平水韵的地位,但已经成为可看不可读的脱离实际的书面语言了。
----------------
许传 ...

你怎样批评都可以,我心中自有一杆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4 12: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8-11-4 13:00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8-11-4 12:53
你怎样批评都可以,我心中自有一杆秤。

你还秤,少胡说八道就烧高香了

新韵要是靠你几个不学无术就会胡说八道的家伙推动不死才怪

很奇怪,我怎么就觉得你几个是古韵的卧底呀,故意发高烧说胡话就是让新韵爱好者觉着反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1-4 13: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入声韵尾的阻,确实在脱落,是一个渐进过程。只是这个渐进过程还在进行,这也是事实。同时历史上的作品,都已经凝固,任凭今日入声全部脱落,也不能改变历史,这也必须认同。因此,制韵做到承古传今,是应该的,也是很容易做到的。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8-11-4 13: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8-11-4 13:38 编辑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11-4 12:09
据说像梅县等一些地区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代入声,那是骗人的
-----------
刚刚一天没吃药就胡说八道,你连 ...


你少六朝六朝、古语古语的,梅县话六朝时候便是方言土语,与东晋小朝廷带过去的洛阳音根本就是两回事。纵然梅县话自六朝至今丝毫未变,那又能怎么样呢?那就是中古平水韵了吗?须知,时下任何方言土语中的所谓古音,都不能与平水韵所依托的唐宋正音划等号。温州话(瓯语)古音遗存更多,并且内部一致性很强,但地区间语音差异和词汇差异却相当之大,以致在温州方言区内,两种不同温州话之间都难于有效沟通。
有人说,温州方言的纷繁复杂程度可谓“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温州方言区外,就更少有人懂,同属吴语区的上海人就听不懂温州话。你能听懂温州话吗?他能听懂温州话吗?全国范围的诗者又有几个能听懂温州话呢?其实你连广东境内的阳江话都未必真懂。大唐正音天下诗者都能读得出听得懂,唐人诗作强盗都能按正音吟诵,现在行吗?当下诗词界五花八门的所谓平水韵,还不就是相互之间难于交流甚至根本无法交流的现今各地方言土语吗?那是平水韵吗?根本不是,差得远啦!除洛阳、临安等极个别地区外,尔等所谓平水韵,其实就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纯粹的方言土话,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
不要继续为了一己之私企图顽抗到底,那样你们会输得更惨,直至身败名裂。二〇一九年五月四日乃是新声旧韵实质性更迭的底限时间,奉劝尔等还是尽早准备,寻求后路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4 13: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8-11-4 13:24
你少六朝六朝、古语古语的,梅县话六朝时候便是方言土语,与东晋小朝廷带过去的洛阳音根本就是两回事。纵 ...

你懂个铲铲,方言是方言,韵读是韵读,除了混帐你还懂个球

点评

就其整个语音系统而言,时下所谓韵读,也不是中古平水韵所依托的唐宋正音,而是晚清官话改用北京音后,仍在一些行业和地区内零星遗存的明代官话及清代中叶以前的官话读法。须知,明洪武年间举朝廷之力,试图恢复中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4 13: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13: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11-4 12:58
你还秤,少胡说八道就烧高香了

新韵要是靠你几个不学无术就会胡说八道的家伙推动不死才怪

你怎么一根筋,说话总是奇奇怪怪的,思维好像脱不出小学四年级。事物是复杂的,人的思想是不同的,一百个蛋中找不到一个是完全相同的,可是在你的眼中,因为都是椭圆的便都是相同的。
你不把坚持平水韵的说成一派,因为你明白,他们很多人根本不和你站在一起。你却把赞成新韵的人硬组成一派,因为他们是你的肠梗阻,所以你不舒服,你却忘记了赞成新韵的占98%以上的事实,在网上反对的有几个人?
我从来不研究新韵,不研究新诗,不收集新诗,你还发新诗去谈创新,我根本不去想它们,我更不写新诗,我写诗不但自己要求自己,而且要求奇诗派的人写诗都写格律,尤其是写神智体,几乎就是命令式。
我赞成新韵,我相信十六韵是最好的,它会得到肯定。新韵写作是势不可挡的。我写诗从来没按公布的任何新韵写作,就是一张拼音表,一本新华字典,你再怎么讥笑,也是这么办,而且我教的学员都是这么办,我们没发现任何不方便,他们中有的人写的诗比你好多啦。但十六韵是种归纳,虽然我不用,我还是举双手赞成它拥护它。

还有,你永远不知道尊重别人,是不是已无救了?所以你在这里看看有谁尊重过你?要得到别人的敬重,要学会敬重别人。我们这儿有句话叫做“有人生,无人教”,希望你别做这种人。人越老越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那就越要学会尊重别人,对别人客气有理。有理走遍天下,有礼也走遍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13: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1-4 13:19
入声韵尾的阻,确实在脱落,是一个渐进过程。只是这个渐进过程还在进行,这也是事实。同时历史上的作品,都 ...

前面所说,赞成。但普通话已无入声,叫他如何“制韵做到承古传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4 13: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1-4 13:30
你怎么一根筋,说话总是奇奇怪怪的,思维好像脱不出小学四年级。事物是复杂的,人的思想是不同的,一百个 ...

因为你根本就不值得尊重

点评

你呢,一坨屎,不信问问大家  发表于 2018-11-4 13: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13: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11-4 13:45 编辑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8-11-4 13:24
你少六朝六朝、古语古语的,梅县话六朝时候便是方言土语,与东晋小朝廷带过去的洛阳音根本就是两回事。纵 ...

莫名其妙,不六朝难道是清朝的移民到梅县?“温州话(瓯语)古音遗存更多,”更是乱说,不懂历史。越国是边鄙小国,不属于中原,古代吴越被称为说鸟语。淡然它们的古音的确多,但不能说它就是正统的古音。
从音韵学家的研究知道,越语还没有江西的古音纯,江西的则比不上梅县的。但新韵是势不可挡,再怎样说自己家乡古语纯正也救不了的

点评

看清楚了再说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4 13: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4 13: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1-4 13:30
你怎么一根筋,说话总是奇奇怪怪的,思维好像脱不出小学四年级。事物是复杂的,人的思想是不同的,一百个 ...

赞成新韵的占98%以上的事实

笑死我了,看看各版新韵与古韵的诗作吧,张嘴乱说还不打草稿

点评

你就是井中蛙  发表于 2018-11-4 13: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8-11-4 13: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8-11-4 13:52 编辑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11-4 13:27
你懂个铲铲,方言是方言,韵读是韵读,除了混帐你还懂个球


就其整个语音系统而言,时下所谓韵读,也不是中古平水韵所依托的唐宋正音,而是晚清官话改用北京音后,仍在一些行业和地区内零星遗存的明代官话及清代中叶以前的官话读法。须知,明洪武年间举朝廷之力,试图恢复中州雅音尚且未果,高本汉等众多资深古音韵学家的构拟成果尚且五花八门,何况二十一世纪今天的尔等门外汉式泥古不化分子!一言以蔽之,时至今日,仍被某个极小圈子奉为葵花宝典的所谓中古平水韵,普天之下其实早已无人能够确读,此乃是不争的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8-11-4 13: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1-4 13:38
莫名其妙,不六朝难道是清朝的移民到梅县?“温州话(瓯语)古音遗存更多,”更是乱说,不懂历史。越国是 ...

看清楚了再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13: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11-4 13:35
因为你根本就不值得尊重

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了,你可称为世界一绝。任何人也知道在别人好言相劝时,即使心里不服气,也会默不作声,这个人倒好,直通通来一句“因为你根本就不值得尊重”。就算我“根本就不值得尊重”,我没骂你,你就可以骂我?大家给他诊诊脉,看到底哪里得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14: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清楚了,你要驳斥山人,便用越语来比梅县语。但论据错,是驳不倒的

点评

任何方言都有大量古音遗存,包括鸟语。却都不是中古平水韵,不是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4 14: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14: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8-11-4 13:51
就其整个语音系统而言,时下所谓韵读,也不是中古平水韵所依托的唐宋正音,而是晚清官话改用北京音后,仍 ...

分三种情况,一是能读,古今一样。二是能读,但不一定准确。三是看得懂,普通话与反切音完全不同。至于山人说能读,我相信,但谁全听得懂,我就不相信。这叫做癞蛤蟆吹大气-------不自量。

点评

“一”也无法确读。山人分明是以方言土语冒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4 14: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8-11-4 14: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1-4 14:01
看清楚了,你要驳斥山人,便用越语来比梅县语。但论据错,是驳不倒的

任何方言都有大量古音遗存,包括鸟语。却都不是中古平水韵,不是吗?

点评

是的,任何地方的方言,都不完全符合中古平水韵,全是杂种  发表于 2018-11-4 14: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8-11-4 14: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1-4 14:07
分三种情况,一是能读,古今一样。二是能读,但不一定准确。三是看得懂,普通话与反切音完全不同。至于山 ...

“一”也无法确读。山人分明是以方言土语冒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4 14: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1-4 13:58
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了,你可称为世界一绝。任何人也知道在别人好言相劝时,即使心里不服气,也会默不作声 ...

你根本就病得无可救药,语音的流变干韵书音啥事,又干近体的文体性啥事,把不搭界的事混帐在一块你就蒙骗得了谁么

不好意思,蒙骗得了象你一类的货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4 14: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8-11-4 14:14
“一”也无法确读。山人分明是以方言土语冒称。

冒你个铲铲,说了一万遍了,方言是方言,韵读是韵读,跟刚刚混帐小姨子很有意思么

点评

跟秤砣如何交谈,与花岗岩脑袋的人岂能为友。让它们滚到一边去吧  发表于 2018-12-26 20: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14: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11-4 14:37
你根本就病得无可救药,语音的流变干韵书音啥事,又干近体的文体性啥事,把不搭界的事混帐在一块你就蒙骗 ...

它们是相关的,不能独立地看问题。谁蒙骗谁自有公论,莫把大家当阿斗。我心中有一杆称,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4 14: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1-4 13:58
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了,你可称为世界一绝。任何人也知道在别人好言相劝时,即使心里不服气,也会默不作声 ...

你污辱古韵倒也罢了,还无耻地诬蔑客家话,不该骂吗

要是在现实中才懒得骂呢,先一棍子揍下去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14: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11-4 14:43
你污辱古韵倒也罢了,还无耻地诬蔑客家话,不该骂吗

要是在现实中才懒得骂呢,先一棍子揍下去再说 ...

老师没教你什么叫“诬蔑”什么叫“污辱”?词语不能乱用,懂么?看来你就免打吧,先打你的老师20大板,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娃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4 14: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1-4 14:42
它们是相关的,不能独立地看问题。谁蒙骗谁自有公论,莫把大家当阿斗。我心中有一杆称,大家心中都有一杆 ...

不能独立地看问题是吧,清语音跟唐宋音隔得就远了,御定音韵阐微会读么,皇帝定的哦,无论满汉都是必遵的韵读哦,会读么

少拿大家做挡箭牌,揭穿你的混帐理论还真不用大家,我一人就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4 14: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1-4 14:48
老师没教你什么叫“诬蔑”什么叫“污辱”?词语不能乱用,懂么?看来你就免打吧,先打你的老师20大板,都 ...

老师也没教你胡说八道诬蔑人家的母语吧,揍你还算是轻的,没直接一砍刀下去就算你命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1-4 15: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1-4 13:33
前面所说,赞成。但普通话已无入声,叫他如何“制韵做到承古传今”

你看不懂,没办法,你理解不了,也没办法!我知道的,人家已经做好了。
我只会普通话,不懂古韵,我照用就是;我偏要用古韵,啊哦,请用就是!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15: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11-4 14:52
老师也没教你胡说八道诬蔑人家的母语吧,揍你还算是轻的,没直接一砍刀下去就算你命好了 ...

疯吧。有人没有,把他抬到精神病院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22: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