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8-10-29 12:18 编辑
《临江仙》·港珠澳大桥与总工程师林鸣 20181025 * 数载精心擘划,十年锐意经营。 虹桥飞架系三城。
昔年訍①唼唼,今日颂声声。 * 初议尊冲俎折,工程斩棘披荆。 宏图巨构已功成。 雄才知魄力,首誉记林鸣②。
① 訍 ~ 异言也。疑也。讦也。拏也。一曰訍持人短。 ② 林鸣 ~ 大桥总工程师。
港珠澳大桥终于通车,这条耗资过千亿元的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建设起来,殊不轻易,当中包含很多有血有泪的故事。
几个月前,我先看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公司总工程师林鸣的访问,再去参观港珠澳大桥,听工程专家介绍这十多年来建桥克服的超多困难。港珠澳大桥的特色是在海中心东西两面建两个巨型人工岛,然后两个岛用六点七公里的沉管海底隧道连接。
首先,要建造这两个巨大的人工岛,就要面对极大挑战,如果采用传统的挖淤泥、堆砂造岛的方式,要花两、三年的时间,最后总工程师林鸣采用了一种新方法。工程人员把巨大钢制圆筒插入海床,围成一个圆圈,然后再填海造岛,使用这个创新方法,令到造岛工程大幅缩短至二百二十一天,大大减低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但工程最大的难度,还是要在外海之下,建造那条六点七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要把一节一节的预先制造好的沉管,沉入海中,在水中接驳起来,连接这一条隧道。外海环境恶劣,风浪甚大,当时全世界只有两座跨海大桥,设有超过三公里长的沉管隧道,其中一座位于亚洲,是韩国釜山的巨济大桥。在规划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时候,当时巨济大桥仍在建设当中。不过,韩国并非靠自己技术建桥,而是倚赖荷兰公司,有达五十六名欧洲工程专家从阿姆斯特丹飞到当地安装每一节的沉管。林鸣当时带着技术团队到韩国釜山考察,希望看看如何安装沉管,但被韩国方面拒绝,他们只好驾船在几百米以外的地方拍摄工程的情况作为参考。
顺藤摸瓜,林鸣在二○○七年找到那间世界上技术最好的荷兰公司,希望引进荷兰技术兴建港珠澳大桥。但荷兰公司开出一点五亿欧罗的天价技术咨询费,按当时汇率,折合为十五亿元人民币,这个费用还不包括转让技术,即是说,荷兰公司派专家协助中国连接沉管隧道之后,中国不可以再把这种技术转让出去,帮别人建桥。林鸣他们最后还价三亿元人民币,遭到荷兰公司断然拒绝,还说了一句,「我给你们唱一首祈祷歌吧!」就是这句说话,刺激了中国工程专家的神经,林鸣及他的团队决定「我们自己干!」经过了无数次的论证、设计、研究和实验,终于在六年之后,即二○一三年五月二日,港珠澳大桥第一节沉管建造完成,并于四日后安装到位。要安装三十三节沉管,也不是完全一帆风顺,例如安装到第十五节的时候,经历了两次的失败,到第三次尝试,才能成功。
听工程人员说,要在水底下进行沉管对接,是一项极度困难的工作,而安装最后一节沉管最困难的,外国公司需要八至十个月才能完成这项工程,而中国工程队在二○一七年五月二日,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把沉管安装完成。
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兴建,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背后是工程团队执行力的体现——坚毅不屈、迎难而上,最终创造了中国的奇迹。中国经济未来能否走出困局,所依靠的不是自我吹嘘,而是要像建港珠澳大桥那样,靠更多的艰苦拼搏。
zt 自香港頭條日報巴士的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