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88|回复: 6

[理论] 当下平水韵诗者综合素质疑似堪忧

[复制链接]

86

主题

552

帖子

21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531
金钱
774
发表于 2018-10-24 14: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航标 于 2018-10-25 15:26 编辑

当下平水韵诗者综合素质疑似堪忧
       深谙中国历史和文学史的朋友都知道,除大唐外,历代平民教育都远未普及,学而优则仕可谓这一窘况的真实写照。
       也正因此,总体而言,唐代以降,格律诗词创作基本上都是读书人的事,流传至今的格律诗词佳作几乎无一不是出自读书人手笔。
       进而言之,读书人不仅可以博览群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能凭借通行天下的读书音与九州诗者及各个层次读书人出身的的官场人士有效或基本有效交流,通过相互口占唱酬等等卓有成效的切磋交流方式,促进大家共同提高。这方面的佳话实在太多,恕不一一。
       唐代平民爱诗的程度简直让人叹为观止。连强盗都喜欢唐人诗作——这方面掌故也不少,如此广大的读者群,如此广阔的全国性市场,唐诗若不繁荣,那才怪呢。
       唐代平民之所以那么喜欢唐诗,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则无外乎两条:一是很多唐诗不是从心田长出来的,就是从心底嚷出来的,换言之,其诗意往往是直指人心的,读诵吟唱之后,纵然不能动心摇魄,也会深深地为之感动;二是很多学而未成仕的平民百姓都在不同程度上懂得当时的读书音,尤其对于格律诗,不仅眼看上去合律,口读出来也抑扬頓挫,悦耳动听,可以享受到一种其它诗体所不具备的独到的音乐美。如此双向吸引、选择之下,唐代诗者与读者若未形成良性互动,唐诗若不被广为传诵,那才有鬼哩。
       反观当下,则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反差之大,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出于政策和策略考虑,加之手机上网,每个字都得一笔一画地手写录入,极不方便,有些话只想点到为止,有些话则暂时还不宜说,以下未能明言甚或根本未曾提及的言外之意,尚请各位朋友尽量透过现象看本质,至于逻辑关系上难免略显粗糙,也请包涵为盼。
       几年前,与王力齐名的著名古音韵学家郑张尚芳先生明确指出:“复原推广古音不现实”。据洛阳晚报记者采访资料,对于复原推广古音,郑张尚芳认为并不现实。郑张先生说,重新构拟出来的古音只是个大概,不能确定古代是否就是这样发音的,因为“死无对证”嘛。用古音来念古诗文当然更有味道,能更好地体现其原有的韵律美,但是普通人根本听不懂,这样做也就失去了意义。
       曾有一则非常著名的轰动并震慑了整个旧韵阵营的 悬赏启事【求贤若渴,请求置顶】
      【特别说明】绝非戏言。韵乃声韵一言九鼎,愿以人格担保兑现。
悬赏启事
悬赏人/韵乃声韵
愁容惨淡倩谁疼,平仄拈来咏不成。
百万资财任挥霍,但求教我宋唐声。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几年过去了,居然没有哪怕是一人斗胆一试,百万重金至今未能送出,无人敢领。
       曾几何时,在被到处转发的“难倒当今诗词界的一个小儿科问题”下,面对“请问诸位先生:你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吗”这一只消用“能”或“不能”回答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儿科问题,众多资深平水韵诗友又被问得哑口无言,不敢说能,又不愿自扇嘴巴说不能。
       综合多方面资料,毫无疑问,时至今日,普天之下早已没有哪怕是一人,真能按唐宋正音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了。六年来,针对有些平水韵诗友刻意混淆欣赏借鉴诵读古代诗作与时人创作的关系问题,笔者曾在各大诗词园地多次强调过:时人为诗与欣赏、借鉴、传承古代优秀诗作根本就不是一码事,时人作品既不是元明清诗,又不是宋诗,更不是唐诗,它就是时人自己的东西。在国家层面推行普通话半个多世纪之久,立法推行也近二十年,五四百年庆典即将到来之际,在现代读书音业已高度普及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任何打着传承唐诗的幌子,实则兜售东南一带方言土语,并公然冒称中古平水韵的举动言行,都既严重有违诗者基本诚信,又有造成族群分裂之虞,实属不宜。
       众多平水韵诗者或许有所不知,语言的核心功能乃在有效交流,任何国家任何朝代的通语首先都是为国家一统而不是为诗词创作厘定的。因此,当下一个合格的负责任的现代读书人为诗,自应首选现代读书音,起码各大诗词中央应该不遗余力地积极倡导才是。至于欣赏、借鉴、传诵古代优秀格律诗作,用韵上则宜尽量放宽,只要有助于领略其独到的音乐美即可。但是必须澄清,即便如此,也不宜以现今各地方言冒称中古平水韵。这才是既尊重历史、又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吧。
       无庸讳言,时下众多以现今各地方言土语为诗的朋友居然基本不懂甚或根本不懂现代读书音——亦即业已在国家层面推行半个多世纪之久,并已立法推行近二十年的普通话。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不争的事实,更是严酷的现实。严酷到何种程度呢?严酷到此等以各个语言孤岛上的方言土语冒称的所谓中古平水韵诗集,连白送都没人要。诗者之罪耶?读者之咎耶?
       窃以为,诗者的综合素质绝非仅仅表现在文字功夫方面,那只是一个侧面,不足为诗,更不足炫耀的。仁人志士之心、悲天悯人情怀、弃旧创新之志、敏锐的审美洞察力、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法、老到的文字功夫,缺了哪方面能为好诗?实在是一样都不能少啊!时下的中国大陆所谓古典诗界可倒好,作为本应以读书人为主体的诗者群体,放着现成的现代读书音不去精研,却争先恐后地竞相以相互之间难于交流甚至根本无法交流的现今各地方言冒称中古平水韵附庸风雅,当被再三质问是否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时,却又有意无意地装聋作哑,哪还有半点诗者基本诚信可言?又何谈综合素质呢?
       种种迹象表明,时下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平水韵诗者均非优秀的现代读书人,其中不少朋友甚至连及格水准也谈不上,有的干脆就是附庸风雅的半文盲乃至文盲,只不过比包括央播、央视播音员、主持人、政府官员、两院院士、博士导师和大中小学师生在内的现代读书人更熟悉某地方言土语罢了,然则其综合文化水平又怎么能高呢?七拼八凑的所谓格律诗作又怎么能好呢?那个极小圈子之外的全体国民又怎么能待见呢?
       当然,本文最后也有从结果反推原因的成分,仓促之间,难免有所疏漏甚或谬误。不过,就当下所谓平水韵诗者的整体(非指个体)综合素质而言,若说疑似堪忧,总不为过吧。


正诗乃心声之本,清韵乃声韵之源,明无味不成诗之理,告诗有别悟非关学也之诫,去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私。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8-10-24 15:04: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道无人 于 2018-10-24 15:07 编辑

讲真,你这文在我眼里是没有说服力的。一,唐诗的兴盛并不是什么仅由内心“嚷出来”、“朗朗上口”,主要是经济社会的繁荣安定后,人更趋向于追求精神层面。电影电视发明得又晚,所以借助诗这种文学形式“娱乐”。二,至于上口,抑扬顿挫使得唐诗象流行音乐一样风行,则更荒谬;四方读者持四方之音,强盗与老妪也未必懂甚官话,韵从何来?!可见不是这个原因。全国仕子遵循官韵,统一了文字便好,即使官话讲得有点南腔北调也没关系,标杆在那里放着呢。因此,有韵书足够了,永远也没有一统江湖的读音。这也是朝代换了又换,语言变了又变,但书同文就能保证大一统的根本原因。

点评

讲真,你根本没读懂。 建议重温一遍,应该会有新的认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25 20: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1

主题

4200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76
贡献
5533
金钱
1012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0-25 09: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之诗人多是社会边缘的人物,浮渣漂流之类。

点评

物不平则鸣,诗人中有些底层人物很正常。还是那句话;不可绝对~白领公务员中产甚至资产阶级也不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25 1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8-10-25 11:28: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18-10-25 09:00
当今之诗人多是社会边缘的人物,浮渣漂流之类。

物不平则鸣,诗人中有些底层人物很正常。还是那句话;不可绝对~白领公务员中产甚至资产阶级也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552

帖子

21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531
金钱
77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20: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8-10-24 15:04
讲真,你这文在我眼里是没有说服力的。一,唐诗的兴盛并不是什么仅由内心“嚷出来”、“朗朗上口”,主要是 ...

讲真,你根本没读懂。
建议重温一遍,应该会有新的认识。

点评

讲真,你根本没读懂。 建议重温一遍,应该会有新的认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25 21:35
正诗乃心声之本,清韵乃声韵之源,明无味不成诗之理,告诗有别悟非关学也之诫,去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8-10-25 21:27: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花你就很有素质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8-10-25 21:3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航标 发表于 2018-10-25 20:35
讲真,你根本没读懂。
建议重温一遍,应该会有新的认识。

讲真,你根本没读懂。
建议重温一遍,应该会有新的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4 00: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