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暮色清幽 于 2018-10-22 21:46 编辑
小令二期第十一讲讲义复习练笔及点评:
1.参照所给格律填词《醉太平》一首:
主题要求:以”梨花雪”为意。韵部不限。
2.学员互评照旧。
跟评老师:凤儿
3.词牌格律:
《醉太平》
刘过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情高意真,眉长鬓青。
中平中仄平平 仄 平平仄平。
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思君忆君,魂牵梦萦。
中平中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
翠绡香暖银屏,更那堪酒醒!
1.醉太平
文/寒鸦
斑斑泪痕,垂垂故人。长亭枯坐晨昏,忍梨花落尘。
思君忆君,四时梦魂。空留昨日闲身,怅此间晚春。
烟雨试评:
问好丫丫师弟,为你点赞。
很漂亮的一首小令,从立意到谋篇,都很成功。上片梨花欲落飞如雪,下片思君不至到残春。由景到情,主题分明,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景为情用,情因景生,学习了。唯一有疑问的是“垂垂故人”句,感觉故人一般是指作者的朋友知己,但此处好像是作者自己。因而让人感到疑惑。也许是我理解不到位吧。如有误评,敬请见谅。以老师跟评为准。
凤儿老师跟评;互评到位。垂垂故人,正渐渐老去的这个人。故,有歧义。作者本人不能称故人,就算想表达你是原来的你,可以用,垂垂暮心。
”万木经秋叶,孤舟向暮心。唯馀江畔草,应见白头吟。”
.出自:《送王秘书归江东》 年代:唐 作者: 耿湋
1256四言句,句脚都是仄平,其中,仄,选用的都是去声字不错。上下阙至少有一组对偶。
上片结句中仄声字一上一去,
(忍,落)
下片结句中仄声字一去一上,(怅,晚)
上下结(领)字,能遵守一上一去,(忍,怅)
上下结句中仄声字,能遵守一去一上(落,晚)
说明声律和谐,情感溢于言表。
2.醉太平
文/一蓑烟雨
斑斑雨痕,翩翩雪魂。小园紧闭柴门,自凭栏出神。
叹春惜春,春余几分?堪怜砌下花坟,酹新醅一樽。
静思试评:
问好烟雨大师兄,小词格律无误,脉络清晰,主题显明,布局合理,读来顺溜,词味甚足,大赞!
起拍对偶工整,换头流水处理很棒!上下片领字上去声错开,有领字的句内仄声上去声错开,这样处理是韵律更好一些,读来抑扬顿挫,赞!非要说不足的话,感觉上片第二句中的雪魂,如果不看后面的,读者可能不知道是指梨花雪的,或许这不是毛病,我水平有限,拿捏不准,以老师跟评为准。点评若有不当,敬请谅解!
凤儿老师跟评;互评很到位。虽然雪魂出场早,前无铺垫。但是,因给了主题立意的方向,有提引要求。
四言句仄声最好用去声,音律顺畅。
3.醉太平
文/静思
春云一肩,春风一鞭。梨花如雪翩翩,叹韶华暗迁。
青丝欲斑,腰身渐弯。夕阳犹照林间,倚黄昏寂然.
锦瑟年华试评:
问好静思!小词流美,无任何词格上的问题,符合作业要求,点赞!
上片写出了梨花飘落时的美丽和感叹。个人感觉,调换一下前两句的位置,也许会更好点吧?
下片承上描画了一位老态毕现的赏花人,于夕照林间的场景。白描的手法,轻轻笼着淡淡的无奈与感伤。棒棒哒!
凤儿老师跟评;互评到位。
互评提出的建议也不错,春风一鞭,春云一肩。春风化雨无边醉,未及醒时梨花飞。
4.醉太平
文/锦瑟年华
题诗一篇,身心俱欢。悠然信步东园,看梨花雪翩。
芬芳落肩,蜂留蝶连。春晖普照人间,正物华暗迁。
寒冬冷梅试评:
年华好!上片,事情起,高雅的活动,其乐融融,展现一片太平景象。下片,物我其中,留恋忘返。此小令与本次练笔要求声情有些偏。俱,绿了。结句与前似有隔。个人看法,请谅解!
凤儿老师跟评;俱,多音字,俱,仄音,意为一起 或一同。
四言句仄声,有两处不是去声。下结领字与句内仄声,上 去 未交替。其他,互评已经指出。
5.醉太平
文/寒冬冷梅
晨风送凉,梨花绽香。中庭以待浓妆,看珠帘绕廊。
思君隔乡,如轮别肠。经年今日仍伤,叹飞英挂霜。
秋枫试评:
问好冷梅,小词格律无误看珠帘绕廊景象,下片有景转情,只是感觉上下衔接不好,过片没有铺垫好,而且尾句叹飞英挂霜,是秋的情景吧,在时间上差的远了些,个见,不对之处包涵,看跟评老师讲解吧。
跟评;
”思君隔乡,如轮别肠,”句内仄声字,都是上,没有交替。作为下片转句,明显意断。”绽香””浓妆”,,都是偏暖。是春盛意境。但上结句,此一句意境为凄美。
”看珠帘绕廊”,这是下雨的节奏吧,檐雨如珠串串似泪飞。利用乐景趁哀情手法,可是,效果不佳。因为上结没有入情的伏笔。只是拟物。”如轮别肠”,这是何种语境?没明白。
词脉起伏不定,但能感觉到情浓情真,只是表达不完美。物象的选择,没有对主题起到应尽的责任。结拍,作者延伸意是比喻梨花老去,霜,秋老。如雪如霜般的寒,寒透心,青春不再来。但是,不能凭想象来描写,要用诗家语,符合自然规律来表达。给读者很突兀的时空转换的信息。
6.醉太平
文/秋枫
幽幽月光,丝丝蕊香。满庭似雪飞扬。任孤情乱翔。
相思泪长,天涯梦凉。恨君不识秦郎。叹几时不伤。
凤凰花梦试评:
秋枫你好!小词词脉顺畅,意境幽怨,写出了见梨花雪落睹物思人的情愫,学习了。下片“恨君不识秦郎”,借用刘克庄“愧我元非郢客,恨君不识秦郎”句,嵌入得很妙。只是觉得词中个别字句可以再炼,如“孤情乱翔”,孤情的修辞觉得不太美,乱翔有点凑韵,也不好看。妄评,见谅。
凤儿老师跟评;很自恋的一阙小词。”蕊香”不合场景氛围。上结句,”任孤情乱翔”。一厢情愿或者暗恋。有我之境。 转句,本就是孤情,怎会相思?相思不妥。因为,由此引恨,对你无视,有眼不识金香玉。大有,明李东阳说屈原之情调,“ 郢客 高词渐寡和, 杜陵 新赠怯轻为。”郢客”歌手、词人。 另借指格调高雅的乐曲或诗文。唐 姚合 《咏雪》:“飞随 郢 客歌声远,散逐宫娥舞袖迴。”
整体看,主题立意还是比较鲜明,借景抒情手法,基本没有硬伤。个别句子打磨一下语感。
7.醉太平
文/凤凰花梦
清明夜澄,梨花雪明。倾杯独坐中庭,享馨香尽情。
迢迢异城,悠悠梦萦。此时春意同呈?看繁花有凭。
青鸟试评:花梦学友你好!整首小词大概意思是写身在异地他乡赏花的雅趣。小词符合格律要求和凤儿老师的要求。我通读多遍,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纯属个人见解,水平有限请见谅!上下片四字句对偶都很工整,但是句子有些凑。上片对偶句中有不规则重字。整首词脉络还是清晰的,就是遣词造句略显生硬,很多韵字都感觉生硬凑韵,字与句都可提炼提升一下,使得小词读起来更委婉动听。
凤儿老师跟评;
互评基本到位。是一阙思亲怀乡之作。声情幽怨,客居他乡的羁旅情怀。”夜澄”同呈” 属于简约词句 ,有凑韵之嫌,意懂。”夜澄”夜明亮清澈幽深。 清明,本就是你选取的韵部中韵字,四个字,算上澄,三个韵字,挤韵都是说轻了,简直是”炸营”,这音律唱起来还有味道吗? ”同呈”试改为纷呈。看繁花有凭,看,试改为寄。寄春思于繁花,视为达意,幽情释然。
8.醉太平
文/青鸟
青青故园,喃喃紫燕,是谁斜倚雕栏,正朦胧雨烟。
相期锦笺,犹书那年,梨花堆雪春残,叹离人未还。
月色如水试评:问好青鸟!小词反复读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赞一个!我从词中看到了一个孤独女子的身影,在濛濛烟雨中,斜倚雕栏,望着燕子呢喃,梨花堆雪,却看不到那个人儿。此情可叹!但是,过片相期锦笺,犹书那年,是期待锦笺的意思,如果是期待,那就是锦笺未到,既未到,如何书那年?再梨花堆雪时节便知是春残,所以梨花堆雪春残这句可斟。喃喃紫燕挤韵!个见,不当之处谅解!
凤儿老师跟评;
互评到位。 过片”相期锦笺,犹书那年”确实词不达意。”犹书”试改为,”犹如”为意,之后意脉顺承。那么,节拍二句可作为一景双意,昔日和如今叠加场景。又能达情,又能回扣主题立意,伤春思人。”梨花堆雪春残”,前四后二,互评已指出意重。
9.醉太平
文/月色如水
丁香泣春,梨花点唇。为谁落尽黄昏,任残红腻云。
幽幽月痕,凉凉泪匀。清词正被香薰,奈佳人断魂。
雨嫣试评,月色这首看了好多遍,小窗还和月色讨论了下。各人各鉴,任残红腻云这句想象丰富,美。片片梨花雪,纷纷扬扬随团团云彩舒卷。但是有一个问题来了,我们一般的院子里很难看到云。如果想象成云朵的样子比较合适。我最喜欢过片月痕合泪匀。这里衔接也自然,流水思路。点赞!
返回去再看梨花点唇,落尽黄昏,是花落,也是人犹心,物我相融,为结拍的佳人铺垫。
起拍的丁香有点无厘头。建议修改。可以写个景接住梨花。
总之都蛮好。
凤儿老师跟评;互评非常到位。赞!优缺点基本都指出了我就略过了。
10.醉太平
文/雨嫣
窗楣薄霞。衣楣夜茶。醉中人少清嘉。更声声叹嗟。
斟阑岁华。翻添旧痂。醒来梦在天涯。又青墀落花。
试评:问好雨嫣!你的词汇丰富,语意流畅,很有婉约风格。佩服佩服!这次练笔是以~梨花雪为意,感觉这次你的词好像写有点偏了,只是我的感觉,说得不对莫怪!
凤儿老师跟评;
词句唯美流畅,窗楣,用词贴切,在窗顶部,一抹霞光,言辞婉约。衣楣夜茶,因心思满怀难眠就寝,故整夜饮茶,衣服上沾有茶迹。词贵曲言,极美。美好的夜晚,孤饮寂寥,无不伤感。对偶工,上结,领字与句内仄声,上去交替。
过片,无痕衔接。 斟阑岁华,堪,再斟酌。不堪意还能连上。情感随着情节的递进,越来越浓。所有的过往,新愁旧怨,一如回到重前时光。也属于叠加场景。回忆也属于一场梦幻。”又青墀落花”宫殿前的青色台阶。借指宫廷。 词作想必是做门庭外而言。
结拍,领字与句内仄声没有交替。整体看,季节的交代非常隐隐,薄霞,暗指暮春,傍晚。用庭外落花,来回扣起拍的时令。婉约中的婉约,凝练字词句下了功夫。
11.醉太平
文/天天乐
随风起浮,纷纷不休。谁怜砌下成丘,又清明惹愁。
余香尚留,幽情未收。黄昏目断西楼,旅人天尽头。
凤儿老师跟评;格律自检。这阙没有互评。
主题思想,羁旅情怀。春来春去归期难数。伤春思乡怀人一阙小令。首句景起,没对偶。两句内仄声字一上一去。应以去声为佳。
“随风起浮,纷纷不休。”以梨花雪为意,那么你不破题的写法当赞,如果没有清明二字,视为落叶,飞雪不为过。单看这两句,还真看不出是暮春,好在上结点明清明。借景抒情的同时,递进一步清明惹愁。为过片埋下伏笔。每逢佳节倍思亲。
下片对偶句不错,细化愁绪的缘由。“幽”,“收”,挤韵了。“目断西楼”,西楼泛指伤心地,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也就是说是作者所在的位置,既然目断,还能断在自己处所吗?其实,有西楼出现,多与闺怨儿女情怀牵扯的多。
煞尾,“旅人天尽头”,没有领字。句式应为,1、4。意为作者在天涯了,与前句,目断西楼,相反的位置了。根据上阙取景地点,作者在西楼,而下阙作者又在天涯或者喻为处所远离家山为天涯……
总之,下阙脉络不清。
12.醉太平
文/颦婷若黛
飞花漫天,黄莺啭绵。闲来独自凭栏,看阳春布宣。
遥思那年,花前共欢。而今形影孤单,不由频怅叹。
莲子梦试评:问好颦婷若黛!小词格律无误,以景起拍,借景抒情,感情浓郁。上片写眼前,下片回忆那年,对比中使思念之情凸显,词脉非常清晰,赞!另外,四字句好!“布宣”再酌!
凤儿老师跟评;
互评到位并指出,“布宣”再酌,我也确实没明白。闲,与独也矛盾,与场景氛围有违,不能为下阙的寂寞情怀相兼容。
过片尽量做到对偶。第三句而今,,与上阙第三句意重。煞尾凑韵不说,节奏应为14。一字领起后四结构。
整体来说,下阙没有很好承上阙的意脉,就是孤寂,而下阙要顺着孤寂,回扣立意暮春,不是再写孤独,而是要写垂垂暮年,或者青春不再来还在期盼,等等。
13.醉太平
文/莲子梦
溶溶月光,幽幽淡香。见梨花雪飞扬。惹谁愁断肠?
心生别伤,春凝泪妆。问王孙在何方?夜辉深琐窗。
我是沙试评:问好莲子梦!相思人见梨花更愁更断肠,起句景起,还是不错的。过片紧承上文,伤心泪下,情感递进,也好。尾句道出缘由,再以景结情,有余味。惹谁愁断肠?这个“谁”似乎没有回答。另外,建议“夜辉深琐窗”再炼下字。哈哈,就更好了。
凤儿老师跟评;
互评很到位。小词确实有余味。
既然给出例词,大家在填时最好遵守范词的格律。注意词牌特点,声情等等。上下片,四言对偶还是不错的。注意了仄声上去用法。
“见梨花雪飞扬。”大结构15,一字领用错地方。“问王孙在何方?”同上。例词,都是222节奏。“惹谁愁断肠?”很明显这是23节奏。词作要求是14,以一字领起后四。同样,“夜辉深琐窗”同病。“惹谁”互评指出,不明指向。
设问就是自问,故意而为之的曲笔。使词婉约,味道足。
14.醉太平
文/我是沙
苔墙转青,春泥半香。梨花白树清光,忆姣娥素装。
寻君觅君,思量瘦肠。绿窗对镜梳妆,更那堪鬓霜!
雪花试评:起拍点明时间,有点凄清的味道,说明花已落半。梨花白树清光后四有凑韵嫌疑,而且白树也不是很好,准备过片有断痕了,转的急了点。和过片也断,应该接着娇娥生发,却突然寻君觅君了,结句也有些仓促,不妥之处请见谅,以老师评的为准。
凤儿老师跟评;
互评非常到位。赞!
准备过片与过片,缺少一个回忆场景过度。”素”与”鬓”,其中,”素”应为上声字。
15.醉太平
文/雪花仙子
纷纷雪飘,斑斑泪消。阶前香冢连桥,叹春来又凋。
思君路遥,何人听箫。唯期曲过云霄,慰前尘寂寥。
寒鸦试评:问好仙子。小令景起,准备过片从花落生叹,衔接过片自然。下片离人,何人听。。感觉是何处听,可能为了平仄,可以再酌。另外过片说思君路遥,应该还不是过去式,与下结慰前尘寂寥,有冲突。整体看来上片好于下片,读来淡淡生愁。梨花雪扣的稍微浅了些,还可以更好。不妥之处请见谅,以老师跟评为准。
凤儿老师跟评:
仙师这阙词,我很纠结。互评认真。作品基调与词牌声情似乎过了,语气委婉低沉,语境凄清悲凉。“泪消”如果不是凑韵,可理解欲哭无泪,或者雨迹。景起,紧承入情,梨花雪落,“香冢连桥,叹春来又凋。”感叹美好总是短暂的,失望。
“何人听箫,“听”,应仄。何人听萧,是指孤寂的意思,那人不在身边,遥远地方,这是常理分析。如果“前尘”的句意,说明此小令可能属于悼词,“曲过云霄”但愿天堂的或者遥远的他听到我思念的心声。平淡的小字,凝结着浓浓的真情,隐隐幽怨。
不过按照悼词,语境非常吻合。煞尾“寂寥”不妥。“思君路遥”也不妥。感伤春来春去,把希望破灭,也不妥。如果按照别情,“前尘”不妥。其他情节都合理。所以,我跟评时,纠结半天。往往语气,语境,场景,都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带来不同的感受,还有理解的偏差。就这样吧,有各见的地方,在探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