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海诗钟副首版
精华162
注册时间2014-10-21
威望7701
金钱55683
贡献41992
副首版
闽海诗钟副首版
  
威望- 7701 点
贡献- 41992 次
金钱- 55683 枚
 
|
五律·长柄朱子祠
.
林世保
一从龙柄过,墙里涌声多。
昼识朱熹字,晨吟伯子歌。
文开当应举,功到欲登科。
待谒文光塔,等闲鳌背驮。
.
长柄朱子祠也称龙津书院,在福州马尾亭江长柄(旧称龙柄)村,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连江进士董应举和长柄村人郭心山在长柄村创办龙津书院。招收当地童生就读,同时兼收生员。龙津书院是文人读书、士子温书赴考的歇憩场所。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乡人筹资重修书院斋舍。清同治三年(1864年),亭江象洋人王有树捐资扩建奎星阁。清光绪间,书院有学田25.45亩,加上渡口税收作为办学经费。宋时,朱熹曾在亭江怡山院、长柄龙津书院讲学。
.
敬和世保兄《长柄朱子祠》原玉
林奇敏
悠悠岁月过,儒雅赞声多。
书院高贤颂,玄门往哲歌。
经年多盛业,奕代有高科。
长柄奎星阁,文章任尔驮。
.
和世保兄《长柄朱子祠》原玉
陈天培
史书翻页过,名士一何多。
书院乡人颂,龙津墨客歌。
拜师求上进,攻读望登科。
朱子祠犹在,丰碑岁月驮。
.
敬和世保兄《长柄朱子祠》原玉
邓则枢(江南散人)
穿梭岁月过,童子院中多。
龙柄书间字,亭江水上歌。
朱熹曾治学,名士俱登科。
胜迹今犹在,文章万马驮。
.
敬和世保师《长柄朱子祠》原玉
陈颂水
龙柄众贤过,书香此处多。
晓观新气象,夜唱古诗歌。
满眼多陈迹,经年集上科。
文光映高塔,鳌背盛名驮。
.
次韵林老师朱子祠(龙津书院)/
海上渔夫
肃然书院过,教化里人多。
日月星光诵,春秋暑夜歌。
传家欣共读,出世庆同科。
讲学朱熹处,风云际会驮。
.
次韵世保兄《长柄朱子祠》
黄少樵
朱熹游历处,零落渐无多。
长柄数行客,龙津一曲歌。
秋蛩鸣断壁,古井漾盈科。
理学从何觅,风华几负驮?
.
敬步世保老师《长柄朱子祠》原玉
七棵松
龙津书院过,经典宝藏多。
朱子曾传授,生员善赋歌。
乡人崇理学,士子旺登科。
长柄遗风正,祠碑誉满驮。
.
敬和世保师《长柄朱子祠》原玉
冯利英
晦翁讲授过,此地墨香多。
雁塔题新句,龙津颂浩歌。
能书通世业,好学广文科。
胜迹遗风在,云程远负驮。
.
敬和世保师《长柄朱子祠》原玉
王长琛
岁月悠悠过,骚人忧国多。
诗坛青史咏,赋客白头歌。
自牧修单项,跟师念百科。
朱熹书院雅,学问任君驮。
.
敬和世保师《长柄朱子祠》原韵
陈文瑞
龙津书院立,童辈往来多。
夜读春华句,朝吟学子歌。
三更勤报国,一炬照登科。
伟迹千年在,问君有几何。
.
敬和世保师《长柄朱子祠》原玉
殳岭山人
龙柄群贤聚,藏书百万多。
承先留佳话,发后颂新歌。
名院文才广,华章续上科。
培桃传千代,育李满洲波。
.
步韵和林世保老师《长柄朱子祠》
王前宽(修远)
龙津兴万历,书院赞声多。
朱子曾弘学,书生早诵歌。
闲时研习课,待日考登科。
众谒魁星阁,唯图鳌背驮。
.
步韵和林世保老师《长柄朱子祠》
郑斌生
虽未履痕过,赓酬不厌多。
回瞻讲堂匾,再听绕梁歌。
长柄怀朱子,金书绶玉科。
黉门今试问,可有栋梁驮。
.
依世保师《长柄朱子祠》韵
陈禹湍
朱熹书院过,长柄朗声和。
先圣识人共,后贤儒子多。
黉门犹岁月,碧瓦似弦歌。
幽静逸香墨,登科使命驮。
.
敬和世保师《长柄朱子祠》
柚花如雪
闽水千帆过,龙津故事多。
夜谈耕读计,晨听唱吟歌。
自古偏文史,而今涉百科。
犹闻朱子墨,长柄盛名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