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十法》
一、研究要诀法:
词以空灵为主,而不入于粗豪;以婉约为宗,而不流于柔曼。音旨绵邈,音节和谐,乐府之正轨也。不善学之,则循其声调,袭其皮毛。笔不能转,则意浅,浅则薄;句不能炼,则意卑,卑则靡。
词要放得开,最忌步步相逢;又要收得回,最忌行行愈远。必如天上人间,去来无迹方妙。
词之章法,不外相靡相荡。如奇正实空、抑扬开合、工易宽紧之类是也。
词之承接转换,大抵不外纡徐斗健,交相为用。所贵融会章法,接脉理节拍而出之。
空中荡漾,是词家妙诀。上意本可接入下意,却偏不入而于其间传神写照,乃愈使下意栩栩欲动。
词要不亢不卑,不触不悖,蓦然而来,悠然而逝。立意贵新,设色贵雅,构局贵变。言情贵含蓄,如骄马弄衔而欲行,粲女窥帘而未出,则得之矣。
后面说的意思就是:言情要欲语还羞是也。
不要太直白,如,我爱你,我想你等等……
所以说:白描之句,不可近俗;修饰之句,不可太文。活色生香,当在即离之间。
另外,生僻词尽量少用,没有人喜欢,不要以为会让你高古,僻词少用,如使用,宜浑脱乃近自然;常词调多用,宜生新斯能振动。
比如常用词句:醒来依旧念卿卿,生香活色是也。别笑,本来就是使人联想翩翩是也。
小令要言短意长,忌尖弱;中调要骨肉停匀,忌平板;长调要操纵自如,忌粗率。能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厉语,尤见错综之妙。
词有叠字,叠三字者易,两字者难,要安顿生动;词有对句,四字者易,七字者难,要流转圆惬。
词中吞吐之妙,全在换头、煞尾。换头多偷声,须和缓,和缓则句长节短,可容攒簇;煞尾多减字,须劲峭,劲峭则字过音留,可供摇曳。
换头,就是过片,转拍处。换头不要喊口号,要婉和平静,煞尾要有力,顿笔煞止全篇。
煞尾,就是结束,结拍处。词之押韵,不必尽有出处,但不可杜撰。若只用出处押韵,却恐窒塞。词之句语,有二字三字四字五字至六七八字者,若一味堆垛实字,势必读之不通,合用虚字呼唤。
这些字句,一如楹联的领字,就是起引领气脉,承上启下的作用。
若一词之中,两三次用之,自然会觉不好,谓之空头字,不如干脆用一字引领,顶上去,然后道下来,这样的句法又健,当然亦不可多用。
填词必先选料,如果用古人之事,则要取其新僻,而去其陈因;如果用古人之语,则取其清隽,而去其平实;如果用古人之字,则取其鲜丽,而去其浅俗。很多人说,痕迹重啊,盗用古人啊什么的,其实我认为没有必要这样去想,凡是能够借我所用的古人文字,无所谓现代或者古代,通行即可。
填词之难,难于上不似诗,下不类曲。立于二者之中,致空疏者填词,无意肖曲而不觉仿佛乎曲。
有学问人填词,尽力避诗而究竟不离于诗。一则迫于舍此实无,一则苦于习久难变。欲去此二弊,当于浅深高下之间悉心研究也。
最后,研究要诀法: 词要放得开,最忌步步相逢;--意思是说一脉流下,缺乏音律美,缺乏婉转之音。
二、衬逗虚字法:(領字)
衬逗之字,有一字、二字、三字等类,凡人无论作何文字,欲其姿态生动、转折达意,皆不可不知虚字之用法,而填词为尤要也。
长调之词,曼声大幅,苟无虚字以衬逗之,读且不能成文,安能望通体之灵活乎?惟用于小令中,则宜加以审慎。
其实,衬逗虚字要用于恰当之处,乱用会堵塞词之气脉。这个,就是要多读古人作品,自己去领悟了。
一字类:
正 但 待 甚 任 只 漫 奈 纵 便 又 况 恰 乍 早 更 莫 似 念 记 问 想 算 料 怕 看 尽 应
二字类:
试问 莫问 莫是 好是 可是 正是 更是 又是 不是 却是 却喜 却忆 却又 恰又 恰似 绝似 又还 忘却 纵把 拚把 那知 那番 那堪 堪羡 何处 何奈 谁料 漫道 怎禁 遥想 记曾 闻道 况值 无端 独有 回念 乍向 只今 不须 多少
三字类:
莫不是 都应是 又早是 又况是 又何妨 又匆匆 最无端 最难禁 更何堪 更不堪 更那堪 那更知 谁知道 君知否 君不见 君莫问 再休提 到而今 况而今 记当时 忆前番 当此际 问何事 倩何人 似怎般 怎禁得 且消受 都付与 待行到 便有人 拚负却 空负了 要安排 嗟多少
(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原作者不詳,特表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