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文化遗产十二景(续) 七律·菱溪夜雨 田畴久旱盼甘霖,骤起罡风人称心。 云窟泻珠菱荇乱,石窿漱玉虎龙吟。 船窗灯火惊雷电,枕上水声听鼓琴。 夜出游鱼赏新雨,自然谁与是知音。 【注】题画碑曰“在州东五里,宋刘金将军宅处”。现扩为菱溪湖公园。“菱溪”五代时称“荇溪”。
七律·龙蟠叠翠 登高南望郁嵯峨,峰亘游虬鸟放歌。 翠岭耸天疑路少,秀湖浅砥似鱼多。 洞门月偃千秋桂,石壁风蟠百尺萝。 回首尘寰堪往昔,琼楼栉比入山阿。 【注】原花山乡龙蟠村、琅琊林场一带。题画碑曰“势若龙蟠蜿蜒,周匝巾怀......。 古刹毁而再建。石洞掩映乔柯形胜,推此为奇”。
七律·石濑飞琼 花山北耸九莲峰,势拔层峦掩太空。 石濑嵯峨连亘古,涧流呼啸出鸿蒙。 飞湍骇瀑龙吟水,拍岸惊涛虎带风。 辞别东仙赤湖铺,隐居万顷碧波中。 【注】源自南谯花山北,经九莲峰、蚂蚁山,过东仙桥入赤湖铺,今融入城西水库。题画碑曰“涧底石碛嵯峨,流泉湍急,溅起琼珠,飞腾数丈,观者奇之。”
七律·清流瑞雪 楼关形胜月梭闲,岭控清流接九天。 十万银龙犹酣战,三千白马未安眠。 飞泉冰瀑悬山后,乱石雾凇迷眼前。 古道偶听归鸟语,打开锁钥有余年。 【注】即今之清流关。题画碑曰“山阙崖嵬,险要可据。积雪满空,烽烟净尽,河山一色,题取耳。”
七律·花山簇锦 春芳勃发绣成堆,霁后郊行历翠微。 啼鸟幽泉花底滑,晴岚霞色树梢飞。 桃枝窈窕逢僧语,石笋嶙峋与世违。 试问王孙留几日,残英漫落酒边衣。 【注】今之花山景区一带。题画碑曰“此发滁祖山也,层峦叠灿,石笋嶙峋,望如簇锦。”
七律·重熙洞天 鬼斧神工石崖空,玲珑钟乳列其中。 鸾车虎瑟馈龙渡,莲座瀛台有路通。 仙客归眠烟霭紫,野僧起曝曙曦红。 碑铭此地纾灾事,旷古亭熙八面风。 【注】明代称“普救洞”,在州西南五里,龙盘山北、虎踞寺之西,原地名‘婆罗坳’。1836年,民避寇于此,普救万众之数。民国十年,县知事叶玉森至此曰:此天然佳境,有钟乳石、狮吼峰、......极妙无比。
七律·谯楼大观 谯楼高大结人缘,坐落状元桥北边。 抱槛江淮看云气,卷帘寒暑报烽烟。 鼓钟盘点花前月,号角关连战后田。 理事何曾分巨细,久安心系艳阳天。 【注】原址在城内文德桥(同济桥)北,时与孔庙毗邻,有人称为状元桥。今桥在而谯楼与孔庙无存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