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58|回复: 57

古风绝四期一年级第七讲钓月组作业帖

  [复制链接]

182

主题

915

帖子

6168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七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91
贡献
1242
金钱
2629
发表于 2018-9-26 12: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火儿~ 于 2018-9-27 12:37 编辑

古风绝四期一年级第七讲作业帖
【组名+学号+昵称】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注:
1)作业贴必须写明组别学号网名,及第几讲作业。不写明,评阅老师有权不予点评;2)作业点评截止到周二晚八点。




人贵在坚持,无论做什么 都应有始有终   ...

1

主题

154

帖子

10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0
贡献
262
金钱
374
发表于 2018-9-30 10: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校绝四期第七讲作业:
钓月组16-木槿花开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
一、“立体感”要强。写出精彩的意境,利用空间“有限”的特点。加强语气的突兀,以精神之亮点来夺目。
二、起句要压住阵脚。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起句“亮相”就要精彩!
三、转句,要突兀。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
四、结句要收中带散。结句应该收束,却必须发散。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答:
七绝•国庆有感
文/木槿花开
凄风冷雨洗花黄,翠竹丹枫早着霜。
十一还需存逆旅,他乡为学愿天长。


点评

心中倍觉孤单。只愿天能懂心意,别黑的太早。  发表于 2018-10-2 23:48
这诗猛一看没意思,仔细想想还真有一种在外求学,十一小长假却不得回乡的孤单。在这孤单的时候,眼前浮现一副凄风冷雨的画面,  发表于 2018-10-2 23:47
所以物象选择的合理性有待斟酌。起转合都好,入情入味。景色渲染也没问题,逆旅用的好。  发表于 2018-10-2 23:45
这首诗,我觉得起承季节特点有点问题,一个节气还没到霜降,应该还没霜吧?还有红枫一般到深秋才普遍,这里的题目时间是国庆,  发表于 2018-10-2 23:44
第一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0-2 19: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3

帖子

18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59
贡献
432
金钱
704
发表于 2018-9-30 15: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探索古风 于 2018-9-30 21:10 编辑

古风绝四期一年级第七讲作业
钓月-探索古风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1.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七绝,七言四句,表现空间就限制住了,如何写出精彩的意境,就要很好地有效地利用这空间“有限”的特点。

2.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首先,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七绝字少,没那么多空间去铺景造境。也没有机会去埋“伏笔”。但是,又要把“志”表达出来。怎么办呢?那么起句“亮相”就要精彩!
3.第三句、转句,要突兀。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

4.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七绝.游庐山有感
文/探索
庐山十月最风流,云漫危峰景色幽。
日照飞流均不见,一时吟诵在心头。

点评

其余我认为都好。  发表于 2018-10-3 07:59
问好探索古风。起承句的风流和幽二者有矛盾,它们的意境是不一样的。我感觉是风流二字用得不好。转句的流字挤韵了,以后一定要避免。  发表于 2018-10-3 07: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4

帖子

14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2
贡献
394
金钱
509
发表于 2018-10-1 15: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有女如玉 于 2018-10-1 15:41 编辑

古风绝四期一年级第七讲作业:
步月副组-有女如玉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
七绝,七言四句,表现空间就限制住了,如何写出精彩的意境,就要很好地有效地利用这空间“有限”的特点。
首先,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七绝字少,没那么多空间去铺景造境。也没有机会去埋“伏笔”。但是,又把“志”表达出来,那么起句“亮相”就要精彩!
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第三句是转句,要突兀。
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
第四句是结句,要求收中带散。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七绝·国庆有感
又逢高速万车横,何苦假期争出行。
朋友圈中一划指,片时游尽百来城。




点评

如果说问题,那就是出题要求含蓄,而你重在理趣,稍直白了。  发表于 2018-10-2 10:17
国庆有感,写出了国家的发展新貌,也写出了存在的问题。现实主义手法,道出了自己所想。语浅理真,诗的境界。赞。  发表于 2018-10-2 10:16
第一题回答正确。 第二题七绝韵律无误。  发表于 2018-10-2 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4

帖子

22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9
贡献
603
金钱
834
发表于 2018-10-2 18: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唯美$ 于 2018-10-2 21:02 编辑

古风学院绝四一年级第七讲作业
钓月02—唯美

本讲作业: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七绝,七言四句,表现空间就限制住了,如何写出精彩的意境,就要很好地有效地利用这空间“有限”的特点。

①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起句先醒目地把题点出来了,后面再从容描述。这就是起句“压阵”。

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③第三句、转句,要突兀。
转句,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一般的讲,七绝的“高”尽在这里表现。转句,是我们必须予以重点雕琢的。

④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
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七绝·升国旗有感
文/唯美
欣逢国庆聚台前,旗帜披霞格外鲜。
知是英雄生命筑,每思澎湃动心弦。

点评

唯美很用心地在学习,不足之处在于不够含蓄,少一些诗味。建议多读,多模仿。加油!  发表于 2018-10-4 09:44
转句往远了扯,但与前有内在联系,并且提升了主题。不错!  发表于 2018-10-4 09:42
首句“国庆、台前”交代时间,承句“旗帜披霞”自然地点出所见。  发表于 2018-10-4 09: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8
贡献
192
金钱
331
发表于 2018-10-5 21: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绝四期一年级第七讲作业帖
钓月15一.一叶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1:七绝的结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2:起句要压阵脚,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
3: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转句,要突兀。
4:结句要收中带散。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国庆节举家游法式风情小镇,适逢全民音乐节。
七绝.国庆游
文/一叶
百卉争妍彩叶稠,红旗猎猎掩洋楼。
音符奏响山川乐,唱韵铿锵画里游。

注:
1)作业贴必须写明组别学号网名,及第几讲作业。不写明,评阅老师有权不予点评;2)作业点评截止到周二晚八点。

点评

承,转尚可,但结句有点让人费解,你想表达的是美景如画吗?再有穿透力的声音也不可能在画中游吧?结句再酌,个见海涵!  发表于 2018-10-9 23:12
问好一叶!第一题回答正确,第二题的诗格律正确,为你点赞!国庆按节令来说应该属凉秋,起句百卉争妍貌似春景,  发表于 2018-10-9 23: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

帖子

3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6
贡献
76
金钱
117
发表于 2018-10-6 05: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绝四期一年级第七讲作业帖
钓月08宁静致远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一,立体感要强。
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
七绝,七言四句,表现空间就限制住了,如何写出精彩的意境,就要很好地有效地利用这空间“有限”的特点。我强调的是突出“立体感”,加强语气的突兀,小虽然小,以精神之亮点来夺目,自然也体现了它的特点。
二,起句要压住阵脚。
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首先,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
三,转句,要突兀。
,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一般的讲,七绝的“高”尽在这里表现。转句,是我们必须予以重点雕琢的。疑问句,否定句,否定之否定等语气的运用,最能代表这种含义。
第四句、合句要收中带散。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七绝 国庆节所见
文/宁静致远
相邀好友假期游,一路风光无限秋。
携手并肩同拾趣,林泉留影笑忘忧。

点评

优点格律正确,起承转合层次还算分明是。  发表于 2018-10-7 20:30
第二题,诗用韵十一尤,意境不高,含蓄不足。转句未宕开,合句未提升。合句留字挤韵了。  发表于 2018-10-7 20:27
第一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0-7 20:12
问好宁静致远同学!  发表于 2018-10-7 20: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448

帖子

2738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七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95
贡献
687
金钱
1013
发表于 2018-10-6 22: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绝四期一年级第七讲作业帖
【钓月-01-无尘】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七绝的结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
1)起句要压住阵脚,而且要引出承句的具体内容。
2)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如果起句起的平淡些,那在第二句,也可以把它抬起来。
3)转句,要突兀。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疑问句,否定句,否定之否定等语气的运用,最能代表这种含义。
4)合句要收中带散。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国庆加班有感
佳节无休每日忙,忽闻丛菊巳生香。
入茶不似家山味,数尽归期怨梦长。

点评

第二题, 1.主题佳节倍思家乡之感字里行间都有,感同身受。 29用韵准确。 3.格律正确。 4.章法合理。 5.句意明确。 6.练字练句不错。 7.整体意境不...   发表于 2018-10-9 08:43
学友好,学习你的作业: 第一题,讲义掌握的不错,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0-9 08: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42

帖子

47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52
贡献
1292
金钱
1745
发表于 2018-10-7 10: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校绝四期第七讲作业:

钓月组长-月亮公主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

(1)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
       七绝,七言四句,表现空间就限制住了,如何写出精彩的意境,就要很好地有效地利用这空间“有限”的特点。我强调的是突出“立体感”,加强语气的突兀,小虽然小,以精神之亮点来夺目,自然也体现了它的特点。

(2)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
      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首先,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七绝字少,没那么多空间去铺景造境。也没有机会去埋“伏笔”。但是,又要把“志”表达出来。怎么办呢?那么起句“亮相”就要精彩!

(3)第三句、转句,要突兀。
       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这转句,结构上的重点还是在这里。

(4)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
       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说句实在的,诗之结,才是最难写的。写的不好,前面的精彩会被它一下子抹杀掉,写的好,那么前面的平庸反而成了它的铺垫和伏笔。形象点说,七绝重视的是“立体”效应。除语气特点之外,意象场景的分布变化,推拉移动,也是决定其立体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空间感和时间感的搭配错落,是造成诗意突兀峥嵘的必要手段。七绝,很好写,但是很难写好。七绝是最能体现诗味的一种体裁,所以大家都喜欢。容易上手,格律也好记。但是这种容易之中却藏着更多的不容易。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归途

文/月亮

秋露微凉枫透红,雁鸣清唳穿云层。
驱车直奔家山近,堵至天明恨又增。

点评

辛苦江自流老师点评。  发表于 2018-10-10 00:03
结句稍直白了,可通过动作细节试描写出你的恼火,会含蓄些。  发表于 2018-10-7 20:06
起句用了邻韵哈,枫透红,对全诗情感表达没起到什么作用,可酌下。  发表于 2018-10-7 19:59
二题,家在几咫而未得到,实在恼人。取材于身边,赞。  发表于 2018-10-7 19:58
一题回答详细,正确,赞。  发表于 2018-10-7 19: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90

帖子

573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12
贡献
1502
金钱
2122
发表于 2018-10-7 17: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绝四期一年级第七讲作业:
钓月09一厚积薄发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
(1):“立体感”要强。要写出精彩的意境,就要很好地利用这空间有限的特点,加强语气的突兀,以精彩的亮点来夺目。
(2):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七绝字少,没那么多空间去铺景造境。也没有机会去埋“伏笔”。但是,又把“志”表达出来,那么起句“亮相”就要精彩!
(3):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4):第三句是转句,要突兀。
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
(5):第四句是结句,要求收中带散。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七绝·乡村巨变(国庆回乡参观村史展览室有感)
文/厚积薄发
昔日农耕背向天,宵归露起老腰弯。
而今社稷铸神器,万顷粮田只等闲。

点评

转句的社稷,代指国家,个人感觉有点大。合句赞,有气势,对祖国的发展豪气万丈的感觉,  发表于 2018-10-10 18:45
起句的背向天和承的老腰弯,表达得略近。宵归露起描述早出晚归,露起表意略偏,不一定指早上。  发表于 2018-10-10 18:40
科技的发展,使农业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立意不错,构思合理。赞  发表于 2018-10-10 18:24
二题通过今昔对比,描写出祖国农耕的变化,  发表于 2018-10-10 18:23
一题回答正确,赞  发表于 2018-10-10 18: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22

帖子

3049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五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55
贡献
775
金钱
1142
发表于 2018-10-7 23: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校绝四期第七讲作业:

钓月11-雨若尘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
      ①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
      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
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
      ②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③第三句、转句,要突兀。
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
      总结一下转句的要求,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一般的讲,七绝的“高”尽在这里表现。转句,是我们必须予以重点雕琢的。
      ④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七绝·假日堵车有感
文/雨若尘
金秋十月假期中,祖国山河一片红。
莫问英雄何事恼,长龙镇守日升东。

点评

绝句格律,韵脚都正确。立意也很好,字,词还需再炼。转句与承句断了  发表于 2018-10-10 14:49
第一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0-10 09: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0
贡献
20
金钱
30
发表于 2018-10-9 12: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绝四期一年级第七讲作业:
钓月03-千山独酌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
七绝,七言四句,表现空间就限制住了,如何写出精彩的意境,就要很好地有效地利用这空间“有限”的特点。
首先,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七绝字少,没那么多空间去铺景造境。也没有机会去埋“伏笔”。但是,又把“志”表达出来,那么起句“亮相”就要精彩!
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第三句是转句,要突兀。
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
第四句是结句,要求收中带散。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七绝·国庆有感
十一年年值盛秋,邀朋自驾做闲游。
途中车似蜗牛聚,悔不当初失道谋。

点评

绝句格律,韵脚正确,写出十一出游时的情景,有功底,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18-10-10 15:08
友好!第一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0-10 15: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1

帖子

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4
贡献
245
金钱
330
发表于 2018-10-9 16: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绝四一年级第七讲作业
钓月12-泉边红梅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  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
七绝,七言四句,表现空间就限制住了,如何写出精彩的意境,就要很好地有效地利用这空间“有限”的特点。我强调的是突出“立体感”,加强语气的突兀,小虽然小,以精神之亮点来夺目,自然也体现了它的特点。
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
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首先,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七绝字少,没那么多空间去铺景造境。也没有机会去埋“伏笔”。但是,又要把“志”表达出来。怎么办呢?那么起句“亮相”就要精彩!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这点上,和七律的章法上吻合的。既然高起,就不能只露一下头就没音儿了,诗脉的连续性任何时候都必须要保持的。如果起句起的平淡些,那在第二句,也可以把它抬起来。

转句的要求,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一般的讲,七绝的“高”尽在这里表现。转句,是我们必须予以重点雕琢的。

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七绝 ·迎国庆
文/泉边红梅

环卫园林一起来,鲜花彩带路旁开。
商家最赋新奇感,有礼推销八面财。

点评

转句不错,由景及人,合句表意不是很清楚,如果是推销礼品,八面来财的意思,扣不住题目,  发表于 2018-10-10 19:02
承句鲜花可开,彩带似不能开。这里描写出喜迎国庆的气氛了。  发表于 2018-10-10 18:58
起句略口语,环卫园林,从后文一起来,像是平列关系,但环卫似不明所指,  发表于 2018-10-10 18:56
这首《迎国庆》,通过园林,道路,商家描写出迎国庆的情景。  发表于 2018-10-10 18:54
一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0-10 18: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8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3
贡献
47
金钱
70
发表于 2018-10-9 22: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四期一年级第七讲作业:
钓月-留住秋色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
七绝,七言四句,表现空间就限制住了,如何写出精彩的意境,就要很好地有效地利用这空间“有限”的特点。
首先,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七绝字少,没那么多空间去铺景造境。也没有机会去埋“伏笔”。但是,又把“志”表达出来,那么起句“亮相”就要精彩!
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第三句是转句,要突兀。
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
第四句是结句,要求收中带散。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七绝·国庆所见
今来陌上换新装,红果垂枝稻谷黄。
十里扬场秋正好,归家衣袂尚余香。

点评

喜欢结,特有余味。  发表于 2018-10-10 19:30
转韵字入诗,前四后三衔接不是很紧。  发表于 2018-10-10 19:30
这首《国庆所见》,题目和内容有一点点偏,秋收也许更合适。  发表于 2018-10-10 19:10
一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0-10 19: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3: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