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67|回复: 39

古风绝四期一年级第七讲探梅组作业帖

  [复制链接]

182

主题

915

帖子

6168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七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91
贡献
1242
金钱
2629
发表于 2018-9-26 12: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火儿~ 于 2018-9-27 12:34 编辑

古风绝四期一年级第七讲作业帖
【组名+学号+昵称】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注:
1)作业贴必须写明组别学号网名,及第几讲作业。不写明,评阅老师有权不予点评;
2)作业点评截止到周二晚八点。




人贵在坚持,无论做什么 都应有始有终   ...

0

主题

569

帖子

33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38
贡献
907
金钱
1246
发表于 2018-9-30 18: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醉东风 于 2018-10-7 10:07 编辑

古风绝四期一年级第七讲作业:
探梅08-醉东风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
七绝,七言四句,表现空间就限制住了,如何写出精彩的意境,就要很好地有效地利用这空间“有限”的特点。
       首先,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
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首先,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七绝字少,没那么多空间去铺景造境。也没有机会去埋“伏笔”。但是,又把“志”表达出来,那么起句“亮相”就要精彩!
       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第三句、转句,要突兀。
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
      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七绝*失约
文/醉东风
国庆恰逢闺蜜约,逐添烦闷待消磨。
奈何天算误人算,报病娘亲无护呵。



点评

1题正确。咋没見第二题?  发表于 2018-10-4 13: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帖子

2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7
贡献
50
金钱
77
发表于 2018-10-1 19: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盏香茶 于 2018-10-1 19:51 编辑

古风绝四期一年级第七讲作业帖
探梅组17-一盏香茶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
七绝,七言四句,表现空间就限制住了,如何写出精彩的意境,就要很好地有效地利用这空间“有限”的特点。
       首先,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
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首先,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七绝字少,没那么多空间去铺景造境。也没有机会去埋“伏笔”。但是,又把“志”表达出来,那么起句“亮相”就要精彩!
       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第三句、转句,要突兀。
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
      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国庆感怀
国庆时来感慨多。家家美酒汇成河。
当年没有先贤血,今日无来幸福歌。

点评

一题正确。2题无来无好象凑字!个見。  发表于 2018-10-4 13:59
发表于 2018-10-4 13: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397

帖子

8673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小令班六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97
贡献
760
金钱
6522
发表于 2018-10-1 22: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再 于 2018-10-4 22:57 编辑

本讲作业: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立体感”要强。
七绝,七言四句,表现空间就限制住了,如何写出精彩的意境,就要很好地有效地利用这空间“有限”的特点。我强调的是突出“立体感”,加强语气的突兀,小虽然小,以精神之亮点来夺目,自然也体现了它的特点。
起句要压住阵脚。尽量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
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这点上,和七律的章法上吻合的。既然高起,就不能只露一下头就没音儿了,诗脉的连续性任何时候都必须要保持的。如果起句起的平淡些,那在第二句,也可以把它抬起来。
第三句,转句,要突兀。
总结一下转句的要求,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一般的讲,七绝的“高”尽在这里表现。转句,是我们必须予以重点雕琢的。
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
形象点说,七绝重视的是“立体”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除语气特点之外,意象场景的分布变化,推拉移动,也是决定其立体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空间感和时间感的搭配错落,是造成诗意突兀峥嵘的必要手段。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国庆之夜
文/不再
疏星淡月照盈盈,炫彩霓虹不夜城。
一曲颂歌生日祝,围观老幼笑频更。

点评

第二题的结句后三,"笑频更"是笑语频频吗?不太明白。  发表于 2018-10-8 21:44
第二题符合绝句格式,韵律正确。  发表于 2018-10-8 21:42
第一题完成很好。  发表于 2018-10-8 2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1

帖子

24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1
贡献
612
金钱
895
发表于 2018-10-2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笑傲江湖! 于 2018-10-3 06:54 编辑

古风绝四期一年级第七讲作业帖
探梅组-笑傲江湖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有四点。



一,“立体感”要强。
七绝,七言四句,表现空间就限制住了,如何写出精彩的意境,就要很好地有效地利用这空间“有限”的特点。我强调的是突出“立体感”,加强语气的突兀,小虽然小,以精神之亮点来夺目,自然也体现了它的特点。

二,起句要压住阵脚
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

三,转句,要突兀。

转句的要求,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
一般的讲,七绝的“高”尽在这里表现。转句,是我们必须予以重点雕琢的。

四,结句,要收中带散。

形象点说,七绝重视的是“立体”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
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金秋喜逢国庆

文/笑傲江湖

枫红果硕穗悠悠,放眼金黄香满楼。
此刻又逢佳节日,低吟浅唱庆丰收。



点评

抱歉抱歉,有不到,听候老师复评。  发表于 2018-10-10 09:46
转合行。  发表于 2018-10-10 09:44
应该是硕果吧,又来穗,又金黄,重复。  发表于 2018-10-10 09:44
枫红一般在十月底或十一月份,已是深秋了。或许各地方有差别。  发表于 2018-10-10 09:36
第二题格律,韵脚正确。出题要求国庆节里所见所闻。  发表于 2018-10-10 0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7

帖子

4572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第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77
贡献
1204
金钱
1687
发表于 2018-10-4 09: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柔 于 2018-10-4 14:06 编辑

古风绝四一年级第七讲作业
探梅06-语柔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七绝的结构特点是“立体感”要強。
        七绝就七言四句,比较其它文学体裁,表现空间相对狹小。如何写出精彩的意境,就要很好地有效地利用空间有限的特点。因此,首先,起句要压住阵脚“吸引眼球”,在短短的字数当中,尽快的推出主题。而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 诗脉的连续性任何时候都要保持。 转句,要突兀。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是我们必须予以重点雕琢的。结句要收中带散。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诗之结,最难写。写的不好,前面的精彩会被它一下子抹杀掉,写的好,前面的平庸反而成了它的铺垫和伏笔。
         以上,便是七绝的结构特点及应对简述。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七绝·国庆出游
长假殷殷自驾游,晨风拂面正逢秋。
温泉胜景心中醉,一路欢歌笑语牛。

点评

小诗清新淳朴,给人以健康、国富民安、安居乐业社会状态用28个字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顺畅不晦涩。“正”、“心中醉”可以炼得更好些。结句直白回扣无力,“牛”突兀了。   发表于 2018-10-5 07: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0

帖子

29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26
贡献
756
金钱
1084
发表于 2018-10-4 16: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翠竹。 于 2018-10-4 23:26 编辑

古风绝四期一年级第七讲作业帖
【探梅组,副组-翠竹】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三、七绝的结构
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
七绝,七言四句,表现空间就限制住了,如何写出精彩的意境,就要很好地有效地利用这空间“有限”的特点。我强调的是突出“立体感”,加强语气的突兀,小虽然小,以精神之亮点来夺目,自然也体现了它的特点。
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
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首先,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七绝字少,没那么多空间去铺景造境。也没有机会去埋“伏笔”。但是,又要把“志”表达出来。怎么办呢?那么起句“亮相”就要精彩!


第三句、转句,要突兀。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这转句,结构上的重点还是在这里。总结一下转句的要求,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一般的讲,七绝的“高”尽在这里表现。转句,是我们必须予以重点雕琢的。疑问句,否定句,否定之否定等语气的运用,最能代表这种含义。

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说句实在的,诗之结,才是最难写的。写的不好,前面的精彩会被它一下子抹杀掉,写的好,那么前面的平庸反而成了它的铺垫和伏笔。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国庆节

金桂飘香笑语扬,枫枝披彩入华章。
气球飞舞云霄上,又见弥天白鸽翔。

点评

气愤,改正-气氛  发表于 2018-10-8 22:38
2题,小诗格律正确,脉络清晰流畅,把国庆节那种喜悦的气愤表达出来了,这首绝不足就是不够含蓄,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18-10-8 22:37
问好翠竹 一题回答的非常详细,赞!  发表于 2018-10-8 2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3

帖子

4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5
贡献
110
金钱
179
发表于 2018-10-6 22: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桥绾月 于 2018-10-7 14:21 编辑

      

古风绝四期一年级探梅组第七讲作业:
      
探梅组长-西桥绾月
      

1、        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1.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因为字数少,相对表达的空间比较小。所以就要很好地有效地利用这“有限”的空间,让所要表达的东西更具体。
      
2.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要尽量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起句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起句“亮相”就要精彩!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任何时候都必须要保持诗脉的连续性。如果起句起的平淡些,那在第二句,也可以把它抬起来。
      
3.第三句、转句,要突兀。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在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一般的讲,七绝的“高”尽在这里表现。转句,是我们必须予以重点雕琢的。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
      
4.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诗之结,才是最难写的。写的不好,前面的精彩会被它一下子抹杀掉,写的好,那么前面的平庸反而成了它的铺垫和伏笔。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七绝·国庆感怀——写在2018
      文/西桥绾月
      六十九年勤砥砺,百千万事慎筹维。
      而今好趁峥嵘势,拟夺先声且一麾。
   

点评

个别字需再炼:例如转句中的“好趁”,有凑字之之嫌疑。  发表于 2018-10-7 14:26
小诗围绕国庆,以感怀为脉络,一气呵成,格律正确,用韵无误,语意通顺,脉络清晰,赞!  发表于 2018-10-7 14:22
问好绾月:相互学习来了哈,第一题回答的正确且详细,写出了绝句的特点,以及起承转合的特点,赞!  发表于 2018-10-7 1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2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5
贡献
48
金钱
83
发表于 2018-10-7 13: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绝四期一年级第七讲作业帖
探梅11-青筠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七绝要有立体感,七言绝句,四句话,表现空间有限。要利用有限空间写出意境。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尽量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起句吸引眼球。第三句转句要突兀,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一个转折一个提升。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一般的讲,七绝的高尽在这里表现,转句是我们必须予以重点雕琢。疑问句,否定句,否定之否定等语气的运用,最能代表这种含义。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说它应该收束,它却必须发散。说它要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方,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写的不好,前面的精彩会被它一下子抹杀掉,写得好,那么前面的平庸反而成了它的铺垫和伏笔。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十一"假期游乌衣巷
六朝往事散如尘,皂瓦白墙几度新。
又是夕阳斜旧院,乌衣巷口满游人。



点评

第二题,格律正确,用韵无误,语意通顺,脉络清晰,以十一出游南京,乌衣巷为题,忆往思今,抒发自己对昔日乌衣巷的繁华的感慨。赞个。  发表于 2018-10-8 12:27
问好青筠同学第一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8-10-8 11: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41

帖子

31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61
贡献
802
金钱
1182
发表于 2018-10-7 15: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迷茫, 于 2018-10-8 09:04 编辑


第七作业:
探梅07-迷茫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
1、首先,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也就是说要“吸引眼球”,七绝字少,没那么多空间去铺景造境。也没有机会去埋“伏笔”。
2、其次,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
3、第三句、转句,要突兀。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
4、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七绝·国庆有感
屏前十一强为庆,海外游人久未归。
国运蒸蒸时运盛,弟兄咫尺却相违。

点评

二题小诗,起句尾字,未入韵,其它校律无误。不足之处,四句觉各说各的,缺乏街扣,立意不明,要抓住国庆的主要焦点下笔。  发表于 2018-10-11 18:46
一题回答详细正确,值得称赞。  发表于 2018-10-11 18: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9

帖子

11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273
金钱
418
发表于 2018-10-7 19: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绝四期一年级第七讲作业帖
探梅15--岁月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起句要压住阵脚;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转句要突兀;结句要收中带散。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感怀
秋叶萧萧秋月寒,光华千古照无眠。
遥想楼头风已冷,何人还倚玉栏杆?

点评

问好岁月,一题七绝的结构特点回答言简意赅。  发表于 2018-10-8 03:53
二题以国庆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祖国母亲的生日,国庆,主要表达“庆”祝的喜庆气氛。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暖色调。这首七绝感怀:  发表于 2018-10-8 03:53
秋叶萧萧秋月寒,照无眠,风已冷,这些和国庆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个见应该重新立意。  发表于 2018-10-8 03: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13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0
贡献
30
金钱
50
发表于 2018-10-9 20: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绝四期一年级第七讲作业
探梅组01-素颜
1、回答七绝的结构特点
答:1.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立体感”要强
2.七绝的起句要压住阵脚
3.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如果起句起的平淡些,那在第二句,也可以把它抬起来。
4.第三句、转句,要突兀。
5.第四句、结句要收中带散。


2、运用所学知识以“国庆节”期间所见所闻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声韵,韵部不限,要求含蓄。
七绝·十一游京城有感
文/素颜
金秋华诞盛装行,锦簇花车各色英。
万众如梭歌国盛,龙腾世纪话心声。

点评

第二题,是国庆出游的场面,很真切,用韵无误,盛字重了,在绝句中,由于字数少,不必要的重字,尽量避免,结尾过于直白了,  发表于 2018-10-10 05:57
第一题回答正确,只是过于简单了  发表于 2018-10-10 05:18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1: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