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海诗钟副首版
精华162
注册时间2014-10-21
威望7701
金钱55683
贡献41992
副首版
闽海诗钟副首版
  
威望- 7701 点
贡献- 41992 次
金钱- 55683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8-9-25 17: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钟,也称折枝诗,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古典诗苑的一朵奇葩。它肇始于清代中叶嘉庆至道光年间,主要由福州的官宦文士设计创制,并逐渐完善成型,成为集诗歌创作和智力竞赛于一体的新诗体。因诗体类同七律的颔联、颈联,好比撷取律诗的片段,故名“折枝诗”。又因常聚集现场限时创作,焚香计时,香尽所系铜钱落到下盛的钟磐上,发出声响以示时尽,必须交卷,故也称“诗钟”。?福州折枝诗除了每句要独立表达完整的语意外,而且格律更严格,对仗更工整。它有空咏、分咏、专咏等表达形式。空咏即嵌字格,最为常见和盛行,即拈出两个单字为眼字,一般为一平一仄,分嵌在诗的上下两句指定的对应位置,以眼字造句,内容没有主题限定,不拘言情、写景、叙事、说理等,故名“空咏”。嵌在第一字为一唱,以此类推到第七字为七唱。分咏则是设定两个主题,多为毫不相干的事物,各分一句表达。内容避题字,以惟妙惟肖为佳。专咏也叫合咏,即指定一个主题,避题字在上下两句中综合表达出来,同样也以惟妙惟肖为佳。折枝诗作品的创作和评选,又分为“宿构”和“钟聚”。?“宿构”即先发布题目,作者在家创作后按期交来,打印成册后请词宗选取,届时诗人会集,一起听取唱奖或张榜公布,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参与人数较多的诗会,有时间宽裕之便。但是,折枝诗最常见也最有魅力的是现场创作、评奖的独特竞赛方法,即诗人们聚在一起拈题限时创作后当场开奖,这种活动也叫“钟聚”。?福州折枝诗的创作和评选方法的创新,使它成为迄今为止最为公平、最为严密的文学艺术竞赛方式,这也是它能够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福州三山诗社为传承保护单位。近来,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诗钟社,如:燕山诗钟社(北京)、天津诗钟社、长安诗钟社、府谷诗钟社等等,诗钟作为中国文坛的一朵奇葩必然再一次发扬光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