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9-19 14:22 编辑
王力先生诗论:《汉语诗律学》 第十一节上尾 11·1上文所说许多诗病,失对比孤平为轻,失粘又比失对为轻,在我们将再谈一种诗病,在科场中并不认为不合式,一般人也不注意,然而为某一些诗论家所排斥,就是上尾。 11·4另有一种四声递用的说法是比较地合于事实的,朱彝尊说:老杜律诗单句句脚必上去入俱全;单句就是出句;如果首句入韵,句脚用平声,就是单句句脚平上去入俱全了... 11·10出句句脚上去入俱全,这是理想的形式,最低限度也应该避免邻近的两联出句句脚声调相同,否则就是上尾。邻近的两个出句句脚声调相同,是小病,三个相同是大病,如果四个相同,或首句入韵而其余三个出句句脚声调都相同,就是最严重的上尾。这种最严重的上尾,唐诗里并不多见... 11·16四声的递用和上尾的避忌,应该不能算为一种诗律,四声的递用只能认为某一些诗人的作风,上尾的避忌,至多也只能认为技巧上应注意之点。) ... 5.2.偶句(对句) 偶句为入韵句,应注意的是: 5.2.1.宜一韵到底。若用邻韵者则属别体。 5.2.2.避免三阴平,提倡阴阳协调。 .. (附网上摘录:三阴平--一首七绝的三个韵字如果都是阴平字,也会对诗的韵感造成伤害。不过三阴平有所谓“活韵”救法。 示例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七绝·凉州词 在这首诗中‘间’、‘山’、‘关’组成了三阴平韵,可是我们却感觉不到三阴平的伤害,仍然觉得全诗流畅上口。 关键是第二句的‘万仞山’把这句诗做成了“活韵”。一活全活,流畅而完美的音韵,历千年而不衰。 其实这首诗也是“挤韵”的经典大作,大家不妨再仔细看看,作者是如何把“挤韵”的伤害消于无形的。) 这“活韵”救法有点玄,但诗仍以避免三阴平为上。 ...... 雨梦按:律诗韵律的最高境界。针对五言(平韵)云:一三五必论,二四应分明。凡变者,均有附加条件。 另律句以五音俱全为最高境界。五音者,阴阳上去入也。最低要求: 1.平声不可少,五连仄的大拗句虽是奇葩,但非好韵律句。 2.仄声上、去、入不能少于二声。 ... 雨梦按:主席有好几首七律即合王力之说,如长征诗中, 难【连韵,平声】,浪【去】,暖【上】,雪【入】。 呵呵,新韵者为难了。 。。。。。。 附:王力先生诗论:《汉语诗律学》 11·2汉字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平仄格式中虽然只论平仄,但是做起仄韵诗来,仍然应该分辨上去入,上声和上声为韵,去声和去声为韵,入声和入声为韵;偶然有些上去通押的例子,那是变例。现在反过来谈平韵诗,平韵诗虽然在原则上不必考虑句中各字的上去入三声,但是有些人觉得一句之中,四声递用,乃是艺术的最高峰;所谓四声递用,就是尽可能在一句的五个字或七个字之内,具备平上去入四声,而且相间地应用,比如董文焕声调四谱所举杜审言的诗: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11·2若依照这诗做成一个谱,就是: 入上去平平,平平入去平。 平平入上去,平上去平平。 入去平平上,平平上入平。 入平平上去,平去入平平。 第一,第三,第五和第七句都是四声俱全;第二句和第六句不能四声俱全,因为第一字若用仄声就犯了孤平。入句中,没有一句的形式是完全相同的,可说是尽了错综变化之妙,如果七言诗也依照这个办法,更可能做到句句四声俱全,因为七言比五言多了两个字,B式句子四声俱全也不至于犯孤平了。 。。。。。。 附:主席七律 一.四声俱递八首 1.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平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去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上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入 三军过后尽开颜。 2.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平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入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去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上 人间正道是沧桑。 3. 七律·有所思 正是神都有事时,平 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入 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去 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瀟瀟雨,上 故国人民有所思。 4. 送瘟神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平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去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入 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上 纸船明烛照天烧。 5.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平 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入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去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上 观鱼胜过富春江。 6.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平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上 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去 国有疑难可问谁? 7. 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平 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上 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入 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去 莫从子厚返文王。 8. 七律·读报诗之一 反苏忆昔闹群蛙,平 今日欣看大反华。 恶煞腐心兴鼓吹,去 凶神张口吐烟霞。 神州岂止千重恶,入 赤县原藏万种邪。 遍寻全球侵略者,上 惟余此处一孤家。 二.未犯上尾病律4首 1. 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平 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去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入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2.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平 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入 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去 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入 冻死苍蝇未足奇。 3.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春风浩荡暂徘徊,平 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去 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上 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去 卅年仍到赫曦台。 4.七律·咏贾谊 少年倜傥廊庙才,平 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去 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上 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去 空白汨罗步尘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