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论坛管理员兼高山流水区首席版主
精华214
注册时间2018-5-14
威望32147
金钱223606
贡献157003
论坛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管理员兼高山流水区首席版主
 
威望- 32147 点
贡献- 157003 次
金钱- 223606 枚
  
|
献策即还山,文中子门墙,有诸将相
投竿不忘世,周尚父耄耋,为帝王师
——吴熙贺王闿运八十寿
晚清经学家、文学家王闿运,字壬秋、壬父,号湘绮,湖南湘潭人。咸丰年间举人,曾入湘军曾国藩幕府后相继主持四川尊经书院,湖南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光绪年间,在湘绮楼讲学授徒。经湖南巡抚岑春萱推荐,被清政府授予翰林院检讨,后加封为翰林院侍讲。民国初,受袁世凯之聘,入国史馆任馆长,不久辞归。著作丰富,后人合刊为《湘绮楼全书》。
1912年,王闿运八十岁寿辰时,其同乡吴熙为他写了这副寿联。
上联将寿星比作“文中子”,既切其姓,又切其讲学的成就。隋朝学者、哲学家王通,字仲淹,其门人私谥为“文中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考中秀才。西游长安,见隋文帝,上《太子十二策》,因公卿皆不悦,遂未见用。退居河、汾间,以讲学、著述为业,有弟子千余人,时称“河汾门下”。王闿运较著名的弟子有杨度、杨锐、刘光第、齐白石等,其教育方面的成就应该不比王通差。
下联将寿星比作姜太公,既切其年龄,又切其曾任的官职。“投竿”,指姜太公(吕尚)于渭滨垂钓事。“尚父”,姜太公八十岁时,遇见了西伯侯姬昌,姬昌认定他是当代难得的贤才,便礼聘他为专管军事的“师”。又因为吕尚是自己祖父生前日夜想望的人,便又尊称为“太公望”。姬昌死后,儿子姬发继为西伯侯,尊吕尚为“师尚父”。“耄耋(音冒迭)”,古代指大约七十至九十岁。
一副寿联,从几个方面紧切寿星,很是难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