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体诗的平仄只是写诗者的创作美感
近体诗又称律诗,近体诗与非近体诗的最大区别就是格律,但这格律的优美是写诗的人发明的,他写出句子本身与句间讲格律的诗,是给懂这格律并欣赏这格律的人欣赏的。对于那些不懂格律不会欣赏格律的人这格律美是没有用的。
格律诗的对仗美则与格律美的欣赏范围不样,对仗美则对谁都一样,不懂对仗的人也听得出对仗美来。
我们来作一个测验:用一首外形相同,一首讲格律和一首不讲格的诗唸给一个不懂格律的人听,他是分不出哪一首的韵律更好来的。但他对讲对仗和不讲对仗的诗却能感觉出讲对仗的句子更好。
千百年来,历代诗人对近体诗情有独衷,这格律诗被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即使会写诗的人他也由于自己语音和格律语音的不一致,他对合格律的检验是看的而不是听的。这就是一群人欣赏格律诗的吟唱必须是他很熟悉的诗,对他朗诵一首新作,他同样莫明其妙,谈不上对声律的欣赏。
现在的新韵平仄倡导者最大的理由就是普通话已全国普及,用新韵平仄写诗能赢得更多人的接受和欣赏。他们不知道诗的平仄律的优点对于不懂平仄的人是一点优越性都没有的,叫他去读一首旧平仄诗和新平仄诗,他是感觉不出谁优谁劣的。也就是说,新韵平仄的优点只对写新韵平仄的人有用。这就是新韵平仄诗一直受到写旧韵平仄诗的人排斥的原因。另外,新的平仄两个标准,互相排斥,当新旧平仄诗处于标准不一致的时候,新旧韵互相是否走的,这互相否定不是靠声韵的内在实质而是靠一个符号定对错,这就造成了对音韵的最大讽刺。再则,双重标准又对一些不太会写诗的人提供了投机的选择:他能力有限,有时只会用一个字来表达他的意境,而这个字不合新韵而合旧韵;或不合旧韵而合新韵,谁对他就是什么诗。这就是有的人写一组诗,这首标新韵,那首是平水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