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2|回复: 26

百度资料:《古风式律诗,从不存在》沧浪客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11 03: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9-11 03:40 编辑

《古风式律诗,从不存在》沧浪客

发布于2018-08-04 16:59   点击:294   评论:5   手机浏览

古风式律诗从不存在

王力先生率先冒出此概念,可谓独出心裁。

首先是字面上的矛盾性,极其不严密。两个不同范畴的,毫无关联的术语硬生生地拉郎配,捏合在一起,人不是人,鬼不是鬼,有意思吗?古风就是古风,永远不会是律诗;律诗就是律诗,永远与古风不沾边。这种低级错误的出现,实在是耻辱和悲哀!

之所以造成不伦不类,归根到底,是认知出现了巨大偏差。

王先生是把唐诗看成了狭义诗--格律诗,这就大错特错,错得没边。其与“清四家”一伙诗盲同出一脉,并不了解唐诗的真谛。

特别是对律诗的真正定义以及如何界定,还远远了解不够。即还没达到入门水平。

如此所带来的误导--负作用不可小视,致使一大批爱好者“中毒”或迷惑不解,陷入泥潭之中。我当初也差一点被拉下水。可见权威的影响力有多大!

【汉语诗律学】介绍了些皮毛知识,但也抛出了不少错误糟粕,功过相比,很难说五五开,我倒认为,功三过七,比较合适。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也许出发点是好的,但不一定办成好事。康熙帝自信满满,组织人编撰了词谱和曲谱,可惜失败了,且败得很惨!一直到他死,也没想到。因为他过高地估计了其臣子的水平。

当然,在大清时代,你就是挖地百丈,遍寻全国,也无济于事。根本不存在有资格可以编撰词谱和曲谱的人,无属正常,有属不正常。

严羽先生在【沧浪诗话】中把律诗定义为近体,其主因是由于律诗的联数固定,四联为常规,(个别也有三联的)。并非因句格的律化。从五联律、六联律等飘浮不定情况下转而固定为四联,这是唐人对近体诗的最大贡献,当然其定型工作也很简单。律诗具有广义性和包容性,绝非铁板一块,千篇一律。

如果把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也看成“古风式律诗”,那真是彻底的诗盲了,同时也成为不懂装懂的典型了。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1 03: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四家”,何许人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11 05: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9-11 06:01 编辑

沧浪客-----是何人?不懂诗,一派胡言!三羊也不辨析,转来何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9-11 06:44: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古风式律诗就是赵执信说的近中之古,是盛唐时流行的律诗形式,在律诗中注入古诗气脉,以古入律,古人认为是律诗最高境界。
     沧浪客文章尽是论断,少推理,三羊这类文章少发,限制你首页文章不超过三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9-11 07:06: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赵执信《谈龙录》,同样是山东人,看看人家如何论诗,不要成天四两拨千斤。

少时作诗,请政阮亭,阮亭粗为点阅,其窍妙处吝不一示。因发愤三四月,始于古近二体,每体各分为二。盖古体有古中之古、古中之近,近体有近中之古、近中之近。截然判析明白,自此势如破竹,诗家窍妙,具得了然于心矣。)
声病兴而诗有町畦,然古今体之分,成于沈宋。开元天宝间或未之尊也。大历以还,其途判然,不复相入。由宋迄元,相承无改。胜国士大夫,浸多不知者。不知者多,则知者贵矣。今则悍然不信,其不信也,由不明于分之之时。又见齐梁体与古今体相乱,而不知其别为一格也。常熟钱木庵良择,推本冯氏,著唐音审体一书,原委井然,可以采,名流问辨咸不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1 07: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9-11 07:06
转赵执信《谈龙录》,同样是山东人,看看人家如何论诗,不要成天四两拨千斤。

少时作诗,请政阮亭,阮亭粗 ...

清人说,能代替唐人说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11 08: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9-11 07:06
转赵执信《谈龙录》,同样是山东人,看看人家如何论诗,不要成天四两拨千斤。

少时作诗,请政阮亭,阮亭粗 ...

这段话【含地板】真该让刚刚好生琢磨

点评

想想自己吧,糊涂何时清  发表于 2018-9-11 13: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9-11 08: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客在吾爱多发诗论,皆无知狂妄,多不可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11 09: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古风式的律诗从不存在言过其实了,说它概念不明倒有可能,近体之形成不是一步到位的,它走过了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从萌芽于永明到初唐、到中唐、到晚唐,诗律和诗体屡有变化和调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交叠区,这些交叠区往往都以新体和旧体重复交叠,或许可以说是新体中杂入了一些旧习惯使然的旧体成分,直至今天我们仍然在运用这些成分,如平平仄平仄这样的句式;
我们现在所说的格律其实是近体,我们把这种体奉为正体,这种体源于沈宋体而严于宋,这个体是不可能涵盖整个唐人诗律的,即便是严羽也留意到了诗律的渐进过程而依时而分体,‘唐初体(唐初犹袭陈、隋之体)、 盛唐体(景云以后,开元、天宝诸公之诗)、 大历体(大历十才子之诗)、 元和体(元、白诸公)、 晚唐体、 本朝体(通前后而言之)’,一种诗体的演变往往都是从萌芽、雏型、定型这么一个过程,到这种诗体的成熟了就会抛弃掉那些演化过程中不成熟的部分,如近体之不取三平尾等;
古风式的律诗应是诗律演变过程中早期的一个环节,虽然它带有古风的成分与近体有一定的差别,但从广义上来说,它仍是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1 11: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11 09:16
说古风式的律诗从不存在言过其实了,说它概念不明倒有可能,近体之形成不是一步到位的,它走过了相当漫长的 ...

【古风式的律诗】,你有定义吗?王力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11 11: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9-11 11:53
【古风式的律诗】,你有定义吗?王力没有,

我也没定义啊,但不否认这些诗体的存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1 12: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11 11:55
我也没定义啊,但不否认这些诗体的存在吧

既然王力没有定义,是否【古风式的律诗】就只有在王力的嘴里!你没有定,是否【古风式的律诗】,也同王力一样全在各人的嘴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11 12: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9-11 12:00
既然王力没有定义,是否【古风式的律诗】就只有在王力的嘴里!你没有定,是否【古风式的律诗】,也同王力 ...

也可以这么说,各持一论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1 12: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十九首:
应是属于【古风式律诗】?
还是属于【入律的古风】?

点评

古风  发表于 2018-9-11 13: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1 12: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既然没有定义,【古风式律诗】,仅存王力例举的几首,除却王力的举例之外,没有【古风式律诗】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11 13: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9-11 05:59
沧浪客-----是何人?不懂诗,一派胡言!三羊也不辨析,转来何用?

赞同针说。现在有些毛头小伙想踢倒大人物来出名。这与我对大人物的东西提出一些纠正不可同日而语。针叶林有时不分三七二一,便说我背叛祖师爷,你说冤不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11 13: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11 09:16
说古风式的律诗从不存在言过其实了,说它概念不明倒有可能,近体之形成不是一步到位的,它走过了相当漫长的 ...

大体叙述不错。但此体非彼体,又在乱混,你在体上实在是无解。古文基础太差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11 15: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9-11 13:50
大体叙述不错。但此体非彼体,又在乱混,你在体上实在是无解。古文基础太差啦 ...

你连叙述都不叙述,张大嘴就乱说,改名叫许大嘴算了

点评

给你一些提示,好好自学吧  发表于 2018-9-11 15:53
没发现不理你了  发表于 2018-9-11 15: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07: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