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88|回复: 61

《江南弄》是不是词

[复制链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7 15: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9-7 16:00 编辑

                                                             《江南弄》是不是词
      先抄点别人的论述:“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这个“始”是发源,并不是“就是”。“形成”才是确认。
      “而词则是先有曲调,再按调谱填词,其长短有固定格律。而且按乐填词现象在隋唐以前就出现了。南朝梁武帝有《江南弄》七曲,同时的沈约有四曲,萧纲有三曲,体裁完全相同。可说是词的滥觞。词与乐府的区别还在于词所配合的是新兴音乐。” 按乐填词”的“词”与文体的“词”,不要打等号。《江南弄》“可说是词的滥觞”,滥觞本谓江河发源之处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滥:泛、浮之义;觞:酒器,可以盛酒,言其微)。后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与上面说到的“始”一个意思,并不是“就代表他”。
       “而刘熙载便直指江南弄是词,‘梁武帝〈江南弄〉、陶宏景〈寒夜怨〉、陆琼〈饮酒乐〉、徐孝穆〈长相思〉,皆具词体,而堂庑未大。”“具词体”只是“句有阕”,并没有“调有定格”因此这个“词体”指的是粗胚、雏形,“而堂庑未大”,也就是小小的一部分而已。空口无凭,还是让我们检查一下《江南弄》是不是词吧。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阕。”
      《江南弄》 “调有定格”还没做到。首先那时的《江南弄》,还处于改革阶段,《古今乐录》曰:“梁天监十一年冬,武帝改西曲,制《江南上云乐》十四曲,《江南弄》七曲:一曰《江南弄》,二曰《龙笛曲》,三曰《采莲曲》,四曰《凤笛曲》,五曰《采菱曲》,六曰《游女曲》,七曰《朝云曲》。又沈约作四曲:一曰《赵瑟曲》,二曰《秦筝曲》,三曰《阳春曲》,四曰《朝云曲》,亦谓之《江南弄》云。”“武帝改西曲”说明是改革,改革有没有定型呢,从武帝到沈约的《江南弄》,就有很大的不同,据宋人沈括、朱熹等的解释,在唱这些齐言的歌辞时,还需要加“和声”、“泛声”,才能和长短不齐的曲拍相合。萧纲萧衍所写的9首都有和声,到沈约时和声便没有了,这说明《江南弄》还在变化中,没“定格”不能为“词”。
      再看押韵。从萧纲萧衍的江南弄来看,每首上下阙转韵是一致的,但有上阙押平声韵,下阙押入声的(甚至出现上阙押平声韵,下阙去声“意”字和入声“极”字通押的奇怪现象)。有上阙押上声韵,下阙押平声的。有上阙下阙都押平声韵的(仍然是转韵),这种首数最多。有上阙押入声韵,下阙押平声的。有上阙押去声韵,下阙押平声的。这种古风押韵状况一直到明朝作品也没改变,仍然保持古风的四声押韵,而不用格律的平仄押韵法。
      再看平仄运用。这是是否词化的关键。因为词是格律的,检查四字以上的24有没有平仄分明。萧纲萧衍的9首中只有下面这首符合:
      江南弄七首 其七 朝云曲(南北朝·萧衍)
张乐阳台歌上谒。如寝如兴芳晻暧。容光既艳复还没。
复还没。望不来。巫山高。心徘徊。
      根本的平仄这一条无从着落,谈何属于词?更主要的是那时哪来的平仄概念,就是沈约提倡的四声八病也被萧衍反对,萧衍可不会按沈约的要求去写作的,他写的声调完全是按曲的要求进行的,他的曲也不是按原曲而是“改西曲”,这种改动不是一改就定,而是不断地改,所以每首句中的声调不断地变化。
      “句有阙”这条则基本上做到了,1、节律:两阙组成,上阕三句,每句七字,句句都是223节奏。下阕四句,每句三字。2.结构:顶针,下阕之头为上阕之尾。这两点具备了词的雏形。
      结论:江南弄是词的雏形,南北朝这种词的雏形很多,所以说词起源于南北朝,或说南北朝是词的滥觞。滥觞者,水的起源。换个说法就是萌芽。不管用什么词语来说,都只是说明含有词的因素而已,它不是词,离词还十万八千里呢。而且它直至明清都没有成为词。词要各个要素发育成熟成为一个整体,才是一种文体。一趾一器官相同那叫支离破碎。把永明体说成是近体诗的也是用残尸冒功的。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18-9-7 16:58: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弄不是词,这是明确的了,因为声律不统一。不解,不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7 17: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18-9-7 16:58
江南弄不是词,这是明确的了,因为声律不统一。不解,不辩。

什么叫【声律不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8 02: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8-9-8 04:06 编辑

用今人的观点“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去质疑梁武帝的江南弄为词体最低都犯了一个错误,字有定声是词体四声、平仄之后的说法,梁武帝的江南弄调有定句,句有定字这两点是基本符合的,但其字有定声却在四声更在平仄之前,用今之平仄和押韵去套的话实在糟糕,因为套不着,若说其是古风式声律倒不反对,四声之前为五声,韵书也以宫商角徵羽划为五部,有韵书之前无可考

武帝之江南弄为乐府辞,词是后来文史家为区别歌辞而定文体的定义,这词体旧时也归乐府,刘熙载说江南弄是词体并不错误,但这词体却不是今人概念中的以平仄而论‘字有定声’的文体化的格律词

今人论词已不论什么五音六律清浊轻重而专以四声平仄【同诗律一样】而论,古人重协乐,今人重文体,这是古今对于词体认识差别之所在

“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文体化也不是绝对的,如临江仙词,变体甚多,就字数而言,由五十二字到六十二字甚至七十四字九十三字都有,句中平仄也多变,可见即便是古人也并不完全囿于格律,王灼便对先定音节而作词持批评态度,‘或问歌曲所起。曰:天地始分,而人生焉,人莫不有心,此歌曲所以起也。《舜典》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序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乐记》曰:「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故有心则有诗,有诗则有歌,有歌则有声律,有声律则有乐歌,永言即诗也,非于诗外求歌也。今先定音节,乃制词从之,倒置甚矣。而士大夫又分诗与乐府作两科。【按,此亦可见宋代把词并归乐府,格律化的乐府为近体乐府】’以格律而质疑江南弄为词体是以今而套古,这跟用中原音韵、新华字典音去套取唐近体的切韵音是同一类错误,江南弄是词体并不错误,为非近体词则是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07: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又有一个三羊出生了,三羊不孤,有伴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0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8 08: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北朝的这几首,只能说字有定数,其他都还谈不上。然而此时四声运用早已普及,特别是沈约自己都没把四声用于其中,这就证明它还不是后来的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08: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词,要全面评估,不是靠雕章摘句。核心则是  一是平仄,二是在近体诗后。任何讨论,都要抓关键,才能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18-9-8 08:56: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声律无声,争来吵去无用。大中华这么大连Q群,微群都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8 10: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8-9-8 18:42 编辑

以平仄而论的所谓字有定声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张炎、沈义父、李渔等均持上、入可代平,宋末的郭沔也猛,郭云:〔词中仄字上去二声,可用平声。惟入声不可用上三声,用之则不协 律。近体如〈好事近〉、〈醉落魄〉,只许押入声韵。〕

李渔论词亦谈及拗

上入可作平【句】,上去又可用平声【韵】,句中还可拗,词之平仄所谓字有定声,实在比近体诗宽得太多了,近代词大家毛泽东作十六字令有离天三尺三句便不鸟这字有定声的说辞,拗了就拗了,押韵还混入闭口韵【古今混韵】,你还能说它不是词么
所谓词别是一家,并不只于平仄而论,这在易安词论中是很明确的,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


词于唐本长短句、曲子辞,入于教坊的称教坊曲,于宋分古乐府与近体乐府,于宋元之际仍词曲不分,曲子辞亦多有为元曲所用【格式类同而音系不同】,诗史不明,诗体分野不明,定义域不明,则争论无意义。


论体须细加甄别而不是笼笼统统混淆一气,于平仄而论体,这不是定义的问题而是定义域上的问题,诗、词、曲均如是,于近体诗而言论四声平仄而不论宫商,言宫商则近体不近,止言平仄则新韵等同唐近体,盖新韵虽无四声亦分平仄,于格式亦等同唐近体,此是音系不同而混同了定义,新韵词亦如是,词曲之分野类同;于词而言,曲子辞、近体乐府既论宫商又论四声平仄,文体化之格律词不论宫商只论四声平仄;于元曲而言既论宫商也论平仄,止入派三声而不论四声;于新韵而言只论平仄而不论四声,音系亦不同--唐近体为韵书音,新韵为白话文之白读音;于江南弄而言具备了近体概念上的格式性,论宫商而不论平仄,于近体乐府、文体化之词声律不同。

点评

特殊与一般不要混淆  发表于 2018-9-8 1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17: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9-13 17:16 编辑

        劝你们不要挑刺,我的答案保证正确,但还少了一条很重要的。
        南北朝时许多乐府诗都是“定格联章”,这种定格联章来源于汉朝,像汉朝的《四愁诗》就是定格联章的。定格联章就形成主楼帖子所述的特点:
     “句有阙”这条则基本上做到了,1、节律:两阙组成,上阕三句,每句七字,句句都是223节奏。下阕四句,每句三字。2.结构:顶针,下阕之头为上阕之尾。这两点具备了词的雏形。
      也就是说多数的乐府诗都具备词的雏形:长短句、定章、句子数固定,句子的字数固定,写法上固定。但关键是平仄,那时的四声转换成平仄时,正好符合了,便可以成为词牌,否则永远排斥在词牌之外,江南弄就是这个原因被排斥的。唐初小令,很多来自乐府,大多就是四声与平仄转换完成而转业的。这也就是唐前期的词为什么多来自乐府的原因。
      时代这条是第二条重要的,词诞生在近体之后,不管那首乐府符合词的要求,在唐以前都只是词的雏形,决不能说是词,因为那时还不存在词的概念,属于瞎猫主导死老鼠的情况。
      总之,你说来源也好,源头也好,发源也好,坯胎也好,雏形也好,萌芽也好,滥觞也好,那都是诗体形成的一个元素而已,诗体是由多个元素构成的,一个元素是不能代表这种诗体的。
      希望大家能接受我的观点,硬是不肯接受,那我也没辙,只能说你们自求多福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13 21: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乐府纪辽东二首其一  杨广

辽东海北翦长鲸。 风云万里清。
方当销锋散马牛。 旋师宴镐京。
前歌后舞振军威。 饮至解戎衣。
判不徒行万里去。 空道五原归。   

乐府纪辽东二首其二  

秉旄杖节定辽东。 俘馘变夷风。
清歌凯捷九都水。 归宴雒阳宫。
策功行赏不淹留。 全军藉智谋。
讵似南宫复道上。 先封雍齿侯。

----这种长短句形式的乐府歌词,可以算是词的前驱,但因平仄声调未定,还不能就叫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07: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9-13 21:58
乐府纪辽东二首其一  杨广

辽东海北翦长鲸。 风云万里清。

这也是定格联章。词与乐府关系最密切,就是因为定格联章这个元素,但只这个元素还不能叫词。
许多定格联章可以按自己的发展形成一种小的诗体-----杂体。杂体中这种由定格联章而来的数量非常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14 07: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醉太平》,是词牌吗?
声调定格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07: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醉太平》,曲牌名。
平平仄平(上),平去平平。上平平去仄平平。仄平仄平(上)。仄平平仄平平去,仄平平仄平平去。平平仄去仄平平,平平去上(平)。
词牌曲牌两个体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14 07: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9-14 07:27
《醉太平》,曲牌名。
平平仄平(上),平去平平。上平平去仄平平。仄平仄平(上)。仄平平仄平平去,仄平 ...

词牌《醉太平》!不要说曲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14 07: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牌《桂殿秋》
声调定格了吗?!

点评

提这种问题,证明看不懂词谱,也不会填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6 06:03
定格了  发表于 2018-9-14 07: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07: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词牌来源于曲,从曲看到由于要唱,所以讲究四声,这是与词大不同的地方
《醉太平》一名《凌波曲》。孙惟信词名《醉思凡》。周密词名《四字令》。《太平乐府》注“南吕宫”。《太和正音谱》注“正宫,又入仙吕宫、中吕宫。”

据宋沈伯时《乐府指迷》云:词中长短句宜用去声字,因调贵抑扬,去声字有激起作用。因此第一、二句第三字,第四句第一及第四字,善于用字者则用去声为要。

词《醉太平》已定格。“善于用字者则用去声为要”只是指出仄声字中用去声更能达意,并不是规定非用去声不可。

至于变体,那是钦定词谱的的“又一体”问题,一个词牌有多体,但每一体都是定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07: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9-14 08:01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8-9-14 07:43
词牌《桂殿秋》
声调定格了吗?!


奇谈怪论,可笑,居然有不定声调的词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15 23: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9-14 07:58
奇谈怪论,可笑,居然有不定声调的词谱?

【桂殿秋】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平仄仄句,仄中平韵。
中中仄中中中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第三句的声调,如何定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16 05: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9-16 05:55 编辑

桂殿秋  词牌名。调本唐李德裕送神迎神曲。李词中有“桂殿夜凉吹玉笙”句,调名本此。此调为单调。五句,二十七字。第二、三、五句押韵,均用平声韵。
桂殿秋 唐·李德裕
仙女下, 董双成,汉殿夜凉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宫去,万户千门惟月明。
------第三句为“仄仄仄平平仄平”。但也有“中平中仄仄平平”:
桂殿秋 宋·向子諲
秋色里,月明中。红旌翠节下蓬宫。蟠桃已结瑶池露,桂子初开玉殿风。
桂殿秋 (清·丁淑媛)  
鱼信断,雁行疏。腊梅香里岁将徂。停针自起推窗望,寒照亭亭恰午馀。
桂殿秋(清·文廷式)  
吹玉笛,过江干。十分春思已阑珊。晓风残月无多地,便作天涯柳絮看。
桂殿秋(清·朱彝尊)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故第三句平仄谱为包容这两种句式“仄仄仄平平仄平”和“中平中仄仄平平”,于是词谱中变成了“中中中中中中平”这种表示方法。所以遇到这种句式要先弄明白其含义才能填,不是稀里糊涂地认为“声调没定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16 06: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9-16 06:26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8-9-14 07:43
词牌《桂殿秋》
声调定格了吗?!

提这种问题,证明看不懂词谱,自然也不可能会填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16 06: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9-16 07:0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9-16 06:03
提这种问题,证明看不懂词谱,自然也不可能会填词~

念奴娇,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苏轼
凭空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中平中仄句仄中平中仄句中中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中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中仄平平仄韵
中平平仄句仄平平仄中仄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中仄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中中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中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中仄平平仄韵
中平平仄句中平平仄平仄

望中——烟树——历历。
〇平——〇去——〇入。

一声——吹断——横笛。
〇平——〇去——〇入。

1、这个算不算【定格】?

2、对于词谱【平仄平仄】来说:
韵押入声,你见过添为【平入平入】的词作吗?
韵押上声,你见过添为【平上平上】的词作吗?
韵押去声,你见过添为【平去平去】的词作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16 06: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8-9-16 06:59 编辑

桂殿秋  词牌名。调本唐李德裕送神迎神曲。李词中有“桂殿夜凉吹玉笙”句,调名本此。此调为单调。五句,二十七字。第二、三、五句押韵,均用平声韵。
桂殿秋 唐·李德裕
仙女下, 董双成,汉殿夜凉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宫去,万户千门惟月明。
------第三句为“仄仄仄平平仄平”。但也有“中平中仄仄平平”:
桂殿秋 宋·向子諲
秋色里,月明中。红旌翠节下蓬宫。蟠桃已结瑶池露,桂子初开玉殿风。
桂殿秋 (清·丁淑媛)  
鱼信断,雁行疏。腊梅香里岁将徂。停针自起推窗望,寒照亭亭恰午馀。
桂殿秋(清·文廷式)  
吹玉笛,过江干。十分春思已阑珊。晓风残月无多地,便作天涯柳絮看。
桂殿秋(清·朱彝尊)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
如果把头两个三字句姑作一句看,李德裕的桂殿秋就是一首折腰七绝,而后代的人就偏不鸟李德裕而作成了正体七绝,所以第三句就成了中中中中中中平这么个鸟样子

这种现象不是仅桂殿秋一词,各自按自个的理解变来变去,清人定平仄谱也是头大,不是可平可仄乱定一气就是又一体又一体又成了十多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16 07: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9-16 05:53
桂殿秋  词牌名。调本唐李德裕送神迎神曲。李词中有“桂殿夜凉吹玉笙”句,调名本此。此调为单调。五句,二 ...

第三句,既可以【仄仄仄平平仄平】,也可以【中平中仄仄平平】,这也叫声调【定格】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6 10: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9-15 23:53
【桂殿秋】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平仄仄句,仄中平韵。
中中仄中中中平韵。


这个我倒是最近懂得的,可以与你分享
中中仄中中中平韵。
词中的确会碰到这种现象,不能说三羊乱讲的。处理方法有二,一种是有的词谱干脆把平仄明确标出,这样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词谱,像针叶林、山人举出的。其实那样做是不明智的,因此第二种做法是由第二字决定4、6字的平仄,比如2字为平,则4仄6平。有一点要注意,以前我以为246的平仄是可以随意的,比如2平4平6平等,现在我知道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它的原则是只要246中有一字平仄确定了,那么另外两字就得随它而定,不能随心所欲。
我这样一说,你增长了知识么?当然你可以不信,我只是知之为知之,告诉我知之的知识而已。

点评

是的。即使是“中中中中中平”这个样子,并非表示“中”处平仄是任意的,而要遵守律句的平仄交替。详细可见王力”词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6 11:23
至于那些246平仄乱排的,无论古人也好,今人也好,都与我原来认识一样而造成错误。懂得格律规矩,就不会乱来  发表于 2018-9-16 10:28
由此仍然可说它是定格的  发表于 2018-9-16 1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16 11: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9-16 11:25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8-9-16 10:22
这个我倒是最近懂得的,可以与你分享
中中仄中中中平韵。
词中的确会碰到这种现象,不能说三羊乱讲的。处 ...

是的。即使是“中中中中中平”这个样子,并非表示“中”处平仄是任意的,而要遵守律句的平仄交替。详细可见王力”词律”。所以这些词谱都是定调定格的。只是因为有可平可仄处就说“没有定调定格”是无知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6 11: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9-16 11:23
是的。即使是“中中中中中平”这个样子,并非表示“中”处平仄是任意的,而要遵守律句的平仄交替。详细可 ...

有好几个词谱第一句都是“中中中中中平”这个样子,懂得了这个理论,我们就明白了词的定格,246不是随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16 11: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9-16 11:5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9-16 11:23
是的。即使是“中中中中中平”这个样子,并非表示“中”处平仄是任意的,而要遵守律句的平仄交替。详细可 ...

钦定词谱的声调依据,并非一定依据律句的246分明的!看看词谱的制谱说明,才能明白:
当然,这是《钦定词谱》制谱本身指导思想的错误

古调笑 单调三十二字,八句四仄韵、两平韵、两叠韵 王建

蝴蝶  蝴蝶 飞上金枝玉叶 君前对舞春风  百叶桃花树红 红树   红树 燕语莺啼日暮 
平仄仄韵平仄叠中中中平中仄韵中中中中中平平韵中中中中仄平韵平仄换仄韵平仄叠中中中平中仄韵

此词凡三换韵。起用叠句,第六、七句即倒叠第五句末二字转以应之。戴叔伦所谓转应者,意盖取此。 按此调王建词四首,韦应物词二首,戴叔伦词一首,冯延巳词三首。其第一、二句,第六、七句,平仄皆同,惟第三句,王词别首“美人并来遮面”,“美”字、“并”字俱仄声,“遮”字平声。第四句,冯词“日斜柳暗花蔫”,“日”字仄声。戴词“山北山南雪晴”,“北”字、“雪”字俱仄声,“山”、“南”二字俱平声。第五句,王词别首“商人少妇断肠”,“商”、“人”二字俱平声,“少”、“妇”二字仄声。结句,戴词“芦笳一声愁绝”,“芦”字、“笳”字、“愁”字俱平声,“一”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但唐人制调,审音必精,其平仄不同,自中律吕,填者或择一体宗之,更为严谨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6 12: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蝴蝶  蝴蝶 飞上金枝玉叶 君前对舞春风  百叶桃花树红 红树   红树 燕语莺啼日暮 
平仄仄韵平仄叠中中中平中仄韵中中中中中平平韵中中中中仄平韵平仄换仄韵平仄叠中中中平中仄韵
1.实际运用很规范。君前对舞春风中中中中中平平韵百叶桃花树红中中中中仄平韵,文字中规中矩,可以看出246中只要一字平仄定,则其他字平仄也定。
2.飞上金枝玉叶中中中平中仄韵,第二字为中,是编者通过三词比较得出的错误结论,第二字只能为仄。这说明古人对词的格律有个认识过程,尤其是理论认识过程,这个过程有时可能是相当长的。
3.三羊能选例提出疑问很不错,但大多数却因疑问而否定正确的论断,原因就在于不善于分析而被表象欺骗,这是与我最大不同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16 12: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9-16 12:27
蝴蝶  蝴蝶 飞上金枝玉叶 君前对舞春风  百叶桃花树红 红树   红树 燕语莺啼日暮 
平仄仄韵平 ...

《钦定词谱》,根本不是用律句来校正,而是用非律句来勾兑!

例如:
燕语莺啼日暮,〇仄〇平〇仄,是律句!
芦笳一声愁绝,〇平〇平〇仄,非律句!
两句一勾兑,则有了词谱:中中中平中仄!

点评

有人正确有人错,因为没有正确理论指导,于是成了和稀泥  发表于 2018-9-16 13: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07: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