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5|回复: 12

起源、形成、定名、定型

[复制链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7 07: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版面为什么天天战火纷飞,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概念问题。比如对诗体的起源、形成、定名、定型这四个概念,有的人是稀里糊涂,糊涂淅沥,永远对他们解释不清,因此战火永不得停息。
所以请大家对这四个概念进行讨论,如何区别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18-9-7 10:2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的起源绕不过诗经,还有诗经之前的三皇五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8-9-7 10: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的确基本概念不清,比如潭州雨梦、绝谷野樵,附庸风雅而已;有人则未必,比如程溪钓叟、大眼怪,因理屈词穷而无言以对之际,除刻意偷换概念、恶意混淆概念,借以表明″我在说″外,难道彼等还有更好的招架之术吗?

点评

君对古典诗词有建树,只是一个破坏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7 17: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7 10: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8-9-7 10:48
有人的确基本概念不清,比如潭州雨梦、绝谷野樵,附庸风雅而已;有人则未必,比如程溪钓叟、大眼怪,因理屈 ...

恰好相反,最喜欢混淆概念就是尔等

就花花说花花,你不是常把官话、读书音、韵书音、雅言、通语、白读等等等混帐在一块么,你混帐得俺都懒得驳你了

点评

斗鸡场上斗鸡鸣,上一句是什么?\(^o^)/~  发表于 2018-9-7 1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7 12: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18-9-7 10:23
诗歌的起源绕不过诗经,还有诗经之前的三皇五帝。

谢谢你参加讨论。我接着你的观点提问
有人说永明体是近体诗的源头,所以永明体就是格律诗。
你说诗歌的起源绕不过诗经,那么诗经就是永明体,诗经就是格律诗。
如果你认为这种说法错了,你认为为什么是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18-9-7 17:4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8-9-7 10:48
有人的确基本概念不清,比如潭州雨梦、绝谷野樵,附庸风雅而已;有人则未必,比如程溪钓叟、大眼怪,因理屈 ...

君对古典诗词有建树,只是一个破坏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18-9-7 17:46
君对古典诗词有建树,只是一个破坏者。

先破后立,只是别像文革乱破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18-9-8 13:19: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诗词从诗歌开始,先于诗经,先于三皇五帝。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是诗的源头,诗的格式全有了。此诗生于文字前,显然的口头文学。舜帝的南风歌是歌的形式,用五弦琴伴奏。诗经首篇关雎,诗的内在本质:比兴,也有了。关雎本身是民瑶,是当时的流行歌,亦是诗。诗三百是弦歌,用琴伴唱,不是格律诗,既是歌,今人就不必坏疑其声律。楚辞不是天众的,是诗人自己的,是自由诗。汉乐府是国家机构的,是大曲,伴有歌舞乐。三国时期的歌行是个人的,能唱,诗到此已进入到无谱能歌的时代,无谱而歌,就是对着诗文唱自已的调,不必谱曲。诗到永明体,诗人开始注意声律在诗的地位,知道了四声八病,其实不止四声,八声都不止。八病包括论坛上的二四,二五之争,讲的都是声律,但永明体不是格律诗,也不是古风,古风是大声唱的歌,更不是乐府,歌行曲古风乐府都是歌,曲和乐府有固定的乐谱,而歌行古风没有,曲和乐府每首各有各的调,各有各的谱,如果曲调相同,那是词了。永明体就是企图摆脱歌唱的约束,变成人人能吟诵的诗。歌与曲在歌唱时字还可变调,长短自定,吟诵平上去入必须声声分明,平声字调不升不降,上声字将调向上拉,去声字把调往下降,入声短而塞,用音的轻重定调,入声字可变平上,不可变去声。八病对声律的要求可算严了,因为八病是对永明体的,到了格律诗只要求同声步尽量去上,上去,还适合上上,去去,这是声调决定了的。唐前的永明体讲究平上去入的安排,打破歌与曲的束缚,注重吟,但并非不可歌。只是摆脱歌与曲的其他要求,永明体不是格律诗,格律诗把平仄安排,音步结构,韵脚位数,联的使用,联句平仄安排,联与联平仄安排都作了固定,超出这个固定,就得接受别人的指责,改不改是自已的事。格律诗的起源同其它诗歌同源,格律诗形成于永明体,同是摆脱歌与曲的要求,注重吟与诵,名是后人分类定的,定型于唐初,从宋之问起渐渐成型,初时无定型之说,只是人行多了就成了路。强调的是:格律诗是非常易的一种诗歌体,依律就可以了。古风功力不够时易四不象,其他诗体更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52
贡献
24058
金钱
26502
发表于 2018-9-8 13:24: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的源头现在能找到的,当然是《诗经》了。它一步步成长,最终成熟于近体诗。之后虽有发展,如词牌和散曲,但也是以近体诗为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13: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18-9-8 13:19
中国诗词从诗歌开始,先于诗经,先于三皇五帝。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是诗的源头,诗的格式全有了。此 ...

讨论:
许多许多说:“但永明体不是格律诗,也不是古风,古风是大声唱的歌,更不是乐府,歌行曲古风乐府都是歌,曲和乐府有固定的乐谱,而歌行古风没有,曲和乐府每首各有各的调,各有各的谱,如果曲调相同,那是词了。永明体就是企图摆脱歌唱的约束,变成人人能吟诵的诗。”对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14

帖子

79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4
贡献
2015
金钱
2986
发表于 2018-9-8 19: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是要点。
问题是汉语词的外延,往往和语境相关,如果要定义工作量是相当大的。
期待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07: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