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19|回复: 19

词牌《江南弄》作品42首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6 01: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9-6 01:43 编辑

百度资料:

    梁武帝《江南弄》七曲属清商曲辞。这组歌曲之所以为世所重,主要是它牵涉到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即词体起源,至于其它方面,学者则较少论及。
    在文学史上往往有这样的现象:一首诗能够成为诗体转变的一种标志。梁武帝萧衍的《江南弄》便具有这样的性质。在此以前,南方民间盛行吴声、西曲。西曲产生于长江中部、汉水流域,但“其声节送和,与吴歌亦异”(见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因而带有今湖北一带的地方特色。其中《子夜歌》从文字上看,都与吴声歌相似,文辞清丽,婉娈而多情。可是到了梁武帝的时代却来了一个“改革”,据《乐府杂录》云:“梁天监十一年冬(513),武帝改西曲制《江南》、《上云乐》十四曲。”而《江南》共有七支曲子,第一就叫《江南弄》,第二叫《龙笛曲》,第三叫《采莲曲》,第四叫《凤笙曲》,第五叫《采菱曲》,第六叫《游女曲》,第七叫《朝云曲》。君王倡导于前,群臣响应于后,发明“四声八病”的粱代声律学家沈约也跟着作了四曲【羊注,沈约死于513年,513年冬是否还能作诗,疑问颇大。三羊认为,首创《江南弄》的应为沈约,而不是萧衍】。民歌经过帝王与臣僚的“改革”,便脱尽了泥土气,更加典雅化了。随着思想内容的改变,它的音乐节奏也发生了变化,即由整齐的五言四句,变成“句读不葺”的杂言诗。正由于这一点,以致后来研究词的人,把《江南弄》当作词的起源,明人杨慎甚至径称之为词,说“此词绝妙。填词起于唐人,而六朝已滥觞矣。”(《词品》卷一)当然此说并不准确,因为词是依燕乐而产生的一种歌词,梁时所用为清乐,自不可能有词。然而从这些看法上,似可窥见它也是诗体转变的一种标志。

    话得回过来说,此前的吴声、西曲多为描写男女欢爱的恋歌,其中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当然其中也不乏文人的拟作),而粱武帝通过《江南弄》显然把它从民间的田埂上、荷塘里移植到宫廷中来,借以表现他们的享乐生活。此诗起首二句云:“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耀绿垂轻阴。”上林者,帝王之园囿也,汉武帝时即有上林苑,此处则借指南朝皇家的园林。时丘迟《与陈伯之书》云:“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被认为写江南春景的名句。而萧衍此处则变散文为诗句,用七个字加以概括,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派五彩缤纷、百花争艳的上林景色,然词意则过于典雅。下句“舒芳”指花开,“耀绿”谓树上新叶在阳光映照下闪烁着绿油油的光泽,四字分咏花叶而用字工炼,带着浓厚的文人气息,亦非《子夜歌》中“明转自天然”的口语可比。句末“垂轻阴”三字,则描写花树之浓密,然着一“轻”字,说明仍是春日景象,有别于“绿叶成阴”的夏季。这些都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的。宋人谓晏殊的诗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有富贵气象。细看这两句,同样透露出一股富贵气象。

    从“连手蹀躞舞春心”而下,则由写景转入抒情。据《南史·循吏传》载,此时江南,“凡百户之乡,士女昌逸,歌谣舞蹈,触处成群”。民间尚且如此,宫廷中歌舞之盛,自可想见了。这里的连手,是说手拉手;蹀躞,是说小步跳舞。《玉台新咏·古乐府》云:“蹀躞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即形容小步的样子。歌女们手拉着手,踏着碎步,轻歌曼舞,其欢乐愉快的情致,完全见于“舞春心”三字。春光明媚,人情感物而动,自不免春心荡漾,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语甚新,它把舞女们的感情融入动作,浓缩为一个简短的词组,这在民歌中是难以做到的。
    诗之后半,连用了四个三言短句,字少而意丰,含蕴较为深远。“临岁腴”,盖谓面临美景良辰。按《说文解字》云:“腴,腹下肥者。”段注:“《论衡·传语》曰:尧若腊,舜若腒,桀纣之君垂腴尺馀是也。”又《说文通训定声》云:“《答宾戏》:‘味道之腴。’注:‘道之美者也。”综上所述,腴有丰满美好之意,与“岁”构成词组,当指岁月的美好,联系上文所写的阳春烟景,故知系指美景良辰。“中人望”的中人,当指宫女。《史记·李将军传》:“敢有女,为太子中人,爱幸。”独踟蹰,谓独自徘徊不前。《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以上四句是说面对大好春光,歌女们翩跹起舞,兴致盎然;而深居宫中的嬖幸,望见如此欢乐场面,不禁为之搔首踟蹰。在欢乐的气氛中点缀着一些小小的惆怅,非但使诗中感情有所起伏跌宕,而且也反映了宫廷生活中一些矛盾。

    就诗的形式而言,如前所述,吴声西曲基本上是五言四句,一韵到底;而此诗则由齐言变为杂言,它前面是三个七言句,句句押韵。后面便转韵,是四个三言句。第三个七言句为单句,独枝摇曳,似立足未稳,所以马上以顶真格接上一个三字句“舞春心”,把上句顶住,并领起下文。四个三言句,蝉联而下,一气呵成,节奏逐渐加快,似与“连手蹀躞”的舞蹈动作密切配合。由此可见,梁武帝对诗歌的这种“改革”,当是为宫廷中的舞蹈服务的。

    梁武帝的《江南弄》七曲不是单纯地描绘女性的艳歌,其深层的目的是歌仙道,咏长生。《江南弄》歌词之所以体现出了诸多词性方面的特征,绝非偶然,乃是作者为适应某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即佛曲或胡吹旧曲)的要求而刻意求变的结果。因此,《江南弄》是可以定性为词的。《江南弄》产生于梁代制礼定乐的大背景之下,具体说来,它是梁武帝为天监十二年元会间庆祝其生日而精心制作的乐歌。
======================================================

词牌《江南弄》作品42首

【1】
江南弄四首 其一 赵瑟曲(南北朝·沈约)
邯郸奇弄出文梓。萦弦急调切流徵。玄鹤徘徊白云起。
白云起,郁披香。离复合,曲未央。

【2】
江南弄四首 其二 秦筝曲(南北朝·沈约)
罗袖飘纚拂雕桐。促柱高张散轻宫。迎歌度舞遏归风。
遏归风。止流月。寿万春。欢无歇。

【3】
江南弄四首 其三 阳春曲(南北朝·沈约)
杨柳垂地燕差池。缄情忍思落容仪。弦伤曲怨心自知。
心自知。人不见。动罗裙。拂珠殿。

【4】
江南弄四首 其四 朝云曲(南北朝·沈约)
阳台氤氲多异色。巫山高高上无极。云来云去常不息。
常不息。梦来游。极万世。度千秋。

【5】
江南弄三首 其一 江南曲(南北朝·萧纲)
枝中水上春并归。长扬扫地桃花飞。清风吹人光照衣。
光照衣。景将夕。掷黄金。留上客。

【6】
江南弄三首 其二 龙笛曲(南北朝·萧纲)
金门玉堂临水居。一嚬一笑千万馀。游子去还愿莫疏。
愿莫疏。意何极。双鸳鸯。两相意。

【7】
江南弄三首 其三 采莲曲(南北朝·萧纲)
桂楫兰桡浮碧水。江花玉面两相似。莲疏藕折香风起。
香风起。白日低。采莲曲。使君迷。

【8】
江南弄七首 其一 江南弄(南北朝·萧衍)
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耀绿垂轻阴。连手躞蹀舞春心。
舞春心。临岁腴。中人望。独踟蹰。

【9】
江南弄七首 其二 龙笛曲(南北朝·萧衍)
美人绵眇在云堂。雕金镂竹眠玉床。婉爱寥亮绕红梁。
绕红梁。流月台。驻狂风。郁徘徊。

【10】
江南弄七首 其三 采莲曲(南北朝·萧衍)
游戏五湖采莲归。发花田叶芳袭衣。为君艳歌世所希。
世所希。有如玉。江南弄。采莲曲。

【11】
江南弄七首 其四 凤笙曲(南北朝·萧衍)
绿耀克碧凋琯笙。朱唇玉指学凤鸣。流速参差飞且停。
飞且停。在凤楼。弄娇响。间清讴。

【12】
江南弄七首 其五 采菱曲(南北朝·萧衍)
江南稚女珠腕绳。金翠摇首红颜兴。桂棹容与歌采菱。
歌采菱。心未怡。翳罗袖。望所思。

【13】
江南弄七首 其六 游女曲(南北朝·萧衍)
氛氲兰麝体芳滑。容色玉耀眉如月。珠佩婐㛂戏金阙。
戏金阙。游紫庭。舞飞阁。歌长生。

【14】
江南弄七首 其七 朝云曲(南北朝·萧衍)
张乐阳台歌上谒。如寝如兴芳晻暧。容光既艳复还没。
复还没。望不来。巫山高。心徘徊。

【15】
江南弄(明·王世贞)
江南百花百般香。江南少娃百样妆。百端撩人百念狂。
百念狂,殊未已。千欢尽,万恨起。

【16】
采莲曲(明·李孙宸)
中流惊散紫鸳鸯,花比朱颜叶比裳。为君艳歌君莫忘。
君莫忘,山复河。江南弄,采莲歌。

【17】
江南弄(明·胡应麟)
秋江日暮天无云,兰舟桂楫何纷纷,美人如花簇罗裙。
簇罗裙,斗玉腕,歌采菱,归去晚。

【18】
江南弄(明·徐熥)
冰肌皓魄红罗襦,郁金裙带悬流苏,莲舟荡漾临澄湖。
临澄湖,连臂歌,欢不来,将奈何。

【19】
江南弄七首 其一 江南弄(明·黄佐)
桃花婀娜随轻风。芳颜照灼舒春红。垂手攘袖舞未终。
舞未终,歌羽衣。行云驻,梁尘飞。

【20】
江南弄七首 其二 龙笛曲(明·黄佐)
朱唇掩抑呈妙音。绿水澹荡闻龙吟。长矕远引摇春心。
摇春心,破春寒。动光风,汎崇兰。

【21】
江南弄七首 其三 采莲曲(明·黄佐)
青娥翠楫行彩舟。莲花未绽含娇羞。颦眉聚黛扬清讴。
扬清讴,度修渚。炫明妆,澹容与。

【22】
江南弄七首 其四 凤笙曲(明·黄佐)
腾鸾起凤吹参差。幽簧动翮纤指移。珠垂玉振为君施。
为君施,间歌作。拊秦筝,奏别鹤。

【23】
江南弄七首 其五 采菱曲(明·黄佐)
钿花匐叶浮香雾。兰桨桂楫摇江步。采菱声合流云度。
流云度,和风吹。振罗袂,行相随。

【24】
江南弄七首 其六 游女曲(明·黄佐)
联娟翠翰映玉光。縠衣绣袿嬉江阳。淩波解佩游龙翔。
游龙翔,闻芗泽。发浩倡,聚行客。

【25】
江南弄七首 其七 朝云曲(明·黄佐)
朝云飘忽巫山台。扶光照耀群阴开。瑶姬屏伏阳春来。
阳春来,散郁滞。祝君王,千万岁。

【26】
江南弄(明·薛蕙)
芙蓉屿口茱萸潭。朱唇一笑酒乍酣。牵裾并袂歌江南。
歌江南,望塞北。思不见,情无极。

【27】
江南弄(明·霍与瑕)
薰风五月隔江来,吹彻重城上玉台,五弦琴奏鹤徘徊。
鹤徘徊,人吏散。时一挥,蒲葵扇。

【28】
江南弄八景 其一 龙阁晴云(明·霍与瑕)
沧溟蜃气结巍楼,九天日照成丹邱,文章五色烂瀛洲。
烂瀛洲,郁龙阁。图现河,书出洛。

【29】
江南弄八景 其二 凤池朝日(明·霍与瑕)
凤池冈面映东阳,梧桐结子叶边傍,凉风渐起青且黄。
青且黄,盈金翠。有鸟来,鸣盛世。

【30】
江南弄八景 其三 藤涌月露(明·霍与瑕)
朦胧初月照藤涌,参差荔子横低空,连天水色露华浓。
露华浓,歌婉转。寄相思,天苦远。

【31】
江南弄八景 其四 桂圃风香(明·霍与瑕)
短槎迢递溯银河,金风吹冷桂枝柯,广寒宫里问嫦娥。
问嫦娥,秋几许。探花郎,来伴侣。

【32】
江南弄八景 其五 冈尾樵歌(明·霍与瑕)
南山山上郁青松,南山山下游儿童,三三两两笑歌浓。
笑歌浓,归路晚。牛下山,月出阪。

【33】
江南弄八景 其六 湾头钓艇(明·霍与瑕)
一番垂钓六鳌愁,二番垂钓改商周,三番垂钓客星流。
客星流,侵帝座。且归来,春江卧。

【34】
江南弄八景 其七 登洲涌潮(明·霍与瑕)
潮平儿女唱歌来,潮落中流慢橹回,登洲两岸乱花开。
乱花开,杂芳草。郎不来,春将老。

【35】
江南弄八景 其八 西淋返照(明·霍与瑕)
江天漠漠白鸥飞,绿野漫漫堤树微,怀人独立晚忘归。
晚忘归,发孤啸。望西淋,馀返照。

【36】
江南弄(哀贞节也) 其一(明·霍与瑕)
生儿百日丧所天,春风秋月恨绵绵,三年五载抱儿眠。
抱儿眠,强嬉笑。欲引诀,怜儿少。

【37】
江南弄(哀贞节也) 其二(明·霍与瑕)
儿生七岁美容姿,趋跄步武逞威仪,良辰吉日尔从师。
尔从师,予从父。生别离,勿相顾。

【38】
江南弄(哀贞节也) 其三(明·霍与瑕)
孤灯微灭天气凉,更深夜静影徬皇,上床莫更唤阿娘。
唤阿娘,知何处。悲复悲,谁怜汝。

【39】
江南弄(哀贞节也) 其四(明·霍与瑕)
天明早起风萧飕,八旬祖母为梳头,随群逐伴学中游。
学中游,归来独。冷饭茶,聊充腹。

【40】
江南弄 其一(近现代·俞长源)
柳知含娇花知羞,稚女嬉春不知愁。随人踏上酒家楼。
酒家楼,客将散。忽重逢,轻薄汉。

【41】
江南弄 其二(近现代·俞长源)
盈盈绿浦扬春波,比似婵娟情意多。夭桃树下舞衣过。
舞衣过,花羞妒。太风流,无人赋。

【42】
江南弄 其三(近现代·俞长源)
燕燕于飞飞差池,江南弥天雨成丝。欲栖君屋故迟迟。
故迟迟,人巳晓。深闺情,知多少。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6 09: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牌《江南弄》,钦谱不录,纯属有意为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6 09: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仿学写过三首‘江南弄’,但却是有意依今之平仄交替的模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6 1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弄的驳尾体确实很漂亮,今客家山歌中也多有这种形式,一直未知其源,直到读了江南弄才知其其源头很古

关于词的起源问题另一帖已复,此不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6 10: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这二货只知词源于唐而不知滥觞于六朝,也真该多读点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6 10: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6 10:06
江南弄的驳尾体确实很漂亮,今客家山歌中也多有这种形式,一直未知其源,直到读了江南弄才知其其源头很古

...

钦谱在《竹枝》词牌目下,注解说:
   《尊前集》载皇甫松《竹枝词》六首,皆两句体。平韵者五,仄韵者一。每句第二字,俱用平声,余字平仄不拘。所注竹枝、女儿、枝儿,叶韵,乃歌时群相随和之声。犹采莲之有举棹年少也。按古乐府,江南弄等曲皆有和声。如江南曲,和云“阳春路,时使佳人度”。龙笛曲,和云“江南弄,真龙下翔凤”。采莲曲,和云“采莲居,渌水好沾衣”。亦各叶韵。此其遗意耳。

三羊注:萧衍有《江南弄·七首》和《江南弄·三首》,共计10首。首首都有题注,和云“……”字样。【江南曲,和云“阳春路,时使佳人度”。龙笛曲,和云“江南弄,真龙下翔凤”。采莲曲,和云“采莲居,渌水好沾衣”】,皆出自《江南弄·三首》


江南弄三首 其一 江南曲(南北朝·萧纲)
题注:和云。阳春路。时使佳人度。
枝中上春并归。长扬扫地桃花飞。清风吹人光照衣。
光照衣。景将夕。掷黄金。留上客。

江南弄三首 其二 龙笛曲(南北朝·萧纲)
题注:和云。江南岸。真能下翔凤。
金门玉堂临水居。一嚬一笑千万馀。游子去还愿莫疏。
愿莫疏。意何极。双鸳鸯。两相意。

江南弄三首 其三 采莲曲(南北朝·萧纲)
题注:和云。采莲归。渌水好沾衣。
桂楫兰桡浮碧水。江花玉面两相似。莲疏藕折香风起。
香风起。白日低。采莲曲。使君迷。



江南弄七首 其一 江南弄(南北朝·萧衍)
题注:和云。阳春路。娉婷出绮罗。
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耀绿垂轻阴。连手躞蹀舞春心。
舞春心。临岁腴。中人望。独踟蹰。

江南弄七首 其二 龙笛曲(南北朝·萧衍)
题注:和云。江南音。一唱值千金。
美人绵眇在云堂。雕金镂竹眠玉床。婉爱寥亮绕红梁。
绕红梁。流月台。驻狂风。郁徘徊。

江南弄七首 其三 采莲曲(南北朝·萧衍)
题注:和云。采莲渚。窈窕舞佳人
游戏五湖采莲归。发花田叶芳袭衣。为君艳歌世所希。
世所希。有如玉。江南弄。采莲曲。

江南弄七首 其四 凤笙曲(南北朝·萧衍)
题注:和云。弦吹席。长袖善留客。
绿耀克碧凋琯笙。朱唇玉指学凤鸣。流速参差飞且停。
飞且停。在凤楼。弄娇响。间清讴。

江南弄七首 其五 采菱曲(南北朝·萧衍)
题注:和云。菱歌女。解佩戏江阳。
江南稚女珠腕绳。金翠摇首红颜兴。桂棹容与歌采菱。
歌采菱。心未怡。翳罗袖。望所思。

江南弄七首 其六 游女曲(南北朝·萧衍)
题注:和云。当年少。歌舞承酒笑。
氛氲兰麝体芳滑。容色玉耀眉如月。珠佩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6 11: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6 10:06
江南弄的驳尾体确实很漂亮,今客家山歌中也多有这种形式,一直未知其源,直到读了江南弄才知其其源头很古

...

《江南弄》过片的收尾叠字衔接,的确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6 11: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6 10:09
刚刚这二货只知词源于唐而不知滥觞于六朝,也真该多读点书了

早也知道,你卖弄什么?但你糊涂得很。源头不是主流。长江源头多呢,都是长江?绿豆芽来源于绿豆,但绿豆就是绿豆绿豆芽就是绿豆芽,不懂这个道理,你真的不要上论坛了,天天让人笑话,不感到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6 12: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9-6 11:40
早也知道,你卖弄什么?但你糊涂得很。源头不是主流。长江源头多呢,都是长江?绿豆芽来源于绿豆,但绿豆 ...

这二货就一好处--混帐,把雏型和成熟型混帐成主流与源头,比如把未煅烧的砖坯只能叫泥,煅烧过的才叫砖,难怪就是一砖家
砖家就砖家吧,还不管三七二十四搬起砖就乱来,比如把本是齐梁调诗的四声八病乱扣在绝谷上砍柴的老头的古风上,还大言不惭说现在的人写的古风百分之八十都是假古风,自个砖也不怕天下人笑掉大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6 12: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8-9-6 13:13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8-9-6 10:51
钦谱在《竹枝》词牌目下,注解说:
   《尊前集》载皇甫松《竹枝词》六首,皆两句体。平韵者五,仄韵者一 ...

这也只能说明和声,这声不见得是所谓四声的声,声的本义是乐器之音,故这个和声应是和乐的意思。


‘梁武帝〈江南弄〉、陶宏景〈寒夜怨〉、陆琼〈饮酒乐〉、徐孝穆〈长相思〉,皆具词体,而堂庑未大。至太白〈菩萨蛮〉之繁情促节,〈忆秦娥〉之长吟远慕,遂使前此诸家,悉归环内。’我们还可以依据刘熙载的词论分析一下,词虽滥觞于六朝却是不太成熟,到了李白才成熟或者说成就了词体,故遂使前此诸家,悉归环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6 19: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以为是的,是无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7 14: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9-6 19:26
自以为是的,是无赖!

说的对极了,“自以为是的,是无赖!”再加一句“何止无赖,简直就是无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7 14: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9-7 14:27
说的对极了,“自以为是的,是无赖!”再加一句“何止无赖,简直就是无耻。” ...

也行!也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7 15: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9-7 15:15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8-9-6 11:40
早也知道,你卖弄什么?但你糊涂得很。源头不是主流。长江源头多呢,都是长江?绿豆芽来源于绿豆,但绿豆 ...


山人,你解的来什么叫“滥觞”?起源是不是就是等于本体?你这纯粹的二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7 16: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8-9-7 17:00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8-9-7 15:14
山人,你解的来什么叫“滥觞”?起源是不是就是等于本体?你这纯粹的二货 ...

滥觞是个多义词,指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起源、发端本身就备其本体特征,江南弄等即是,但堂庑未大,不具规模性,你这二货,不是你的所谓长江有很多源头的比喻解释得通的,滥觞还有个义项是波及、影响,此之谓也
更严格地说,词起于乐府,南北朝已备雏形,成熟于唐盛于宋;砖胚也是砖,所以刘熙载说江南弄是词体根本就没错,懂么,二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07: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