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2|回复: 19

孔子“删诗”前已有《诗经》公用教本

[复制链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8-8-24 22: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子“删诗”前已有《诗经》公用教本
根据《左传》所记录的引用《诗经》篇目,在孔子“删诗”之前,已经有各国通用的《诗经》版本,作为周朝上流社会的通用教材。且这个版本,基本与《今本诗经》篇目、排序大体相同,孔子并没有将流行于社会的所谓“三千篇”诗,进行编纂、删节、遴选,而成教本。若有删三千为三百这件事,那也是孔子以前的人所为,不是孔子之功。
一、“删诗”之前,《诗经》诗篇的流行情况
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也有认为是二十二年的),在孔子未生之前,《左传》所记录的外交盟会或其他政治会见场合所引用《诗经》诗篇,已达到三十九篇。
    若按华钟彦先生的认定,孔子删诗的年份为“‘自卫返鲁’的哀公十二年(前483)以后,而在鲁定公五年(前505)”(当鲁定公五年,孔子四十七岁,因阳虎囚季桓子与盟而释之,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那么,《左传》所引的七十一篇已经全部在这里了,竟然有六十七篇与《今本诗经》篇目相合。既然《左传》所引诗篇止于定公四年,当然就不是孔子所删成的那个版本。
二、“删诗”之前,《诗经》的普及情况
孔子未生之前、抑或“删诗”之前,已有《诗经》教本,国君、士大夫乃至于王室妇女都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不但中国(中原之国)普及,连语言与华夏不同的戎人,也能背诵。都能结合外交盟会或其他政治会见场合,“断章赋诗”,委婉表达自己的政治意向。
且这个教本是各国所通用的教本,才能达到“我赋诗,你能懂;我诵哪篇,你知哪篇”的程度。
      
三、《左传》所引篇目与《今本诗经》的重合量
《左传》所引的、在外交盟会或其他政治会见场合所赋之诗,约六十九篇,篇目绝大部分与今本《诗经》相同,与《今本诗经》篇目不合者甚少。只有《嘉乐》、《辔之柔矣》、车辖》三篇为《今本诗经》所无。亦见“孔子删诗”时(鲁定公五年以前),《诗经》的篇目已经与《今本诗经》大致相当。
四、《左传》所引《诗经》的篇目排次也有相同迹象
不但篇目相同,篇目排次也有相同的迹象。
例如《左传.襄公四年》,鲁国的外交家叔孙豹出访晋国,是对晋荀罃来访的回访,晋悼公享宴穆叔。席间,乐工用钟钹乐器演奏《肆夏》之第三章,穆叔没有回礼拜谢。乐工又歌《诗.文王》三首,《诗》曰:“……王国得生,得于栋梁。人才济济,文王以宁”,穆叔又不拜谢。乐工又歌《鹿鸣》的第三章,其曰:“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也甚。我有美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歌后,穆叔三次拜谢。
韩献子让外事人员子员去问穆叔,为何前两次作乐不拜而歌《鹿鸣》后三次拜谢。子员对穆叔说:“你受鲁君之命,来敝邑访问。敝邑依照先君的礼仪,借乐曲飨宴您。您舍去了大的礼仪而再三地拜谢小的礼仪,敢问您依据的是什么礼仪呢?”穆叔回答说:“《肆夏》,是天子用来招待诸侯霸主的,这是使臣不敢听的。《文王》之章,是两君相见之乐,也是使臣不敢与闻的。《鹿鸣》之章,是国君用以嘉奖寡君之乐,能不拜谢君之嘉奖?《鹿鸣》之后又有《四牡》和《皇皇者华》两诗。《四牡》之章,是国君用以慰劳使臣的,敢不重拜?《皇皇者华》,君王教导使臣说:‘必请教于贤人’。臣听说过:‘求教于贤者为咨,求教于亲族叫询。咨询礼法为度,咨询政事为问,咨询弭乱为谋’,臣听《鹿鸣》之章而获五善,敢不一拜再拜?”
这就明确地说,《鹿鸣》之后是《四牡》和《皇皇者华》,这和今本《诗经》的篇目排次是相同的。这是发生于鲁襄公四年的事,十七、八年后,孔子才生,也说明在孔子“删诗”之前,《今本诗经》的篇目排次,已经形成。
五、孔子删诗了吗?
至于司马迁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三百五篇,……”显然是臆断了,不足为训。若说孔子删除三篇五篇,或者修改部分诗篇的字、词,还是有可能的。
以下是《左传》所引的在外交盟会上所赋的诗篇篇目表,供各位参阅。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8-24 23: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
外交盟会所引用的《诗经》篇目表

序号        纪    年        外 交 盟 会 所 引 《诗经》 篇 目        备      注
1        僖公23年        重耳赋《河水》、秦伯赋《六月》。        注:《河水》,今本为《新台》
2        文公3年        晋襄公《菁菁者莪》、鲁文公赋《嘉乐》。        注:《嘉乐》,今本《诗经》无
3        文公4年        鲁文公赋《湛露》、再赋《彤弓》。       
4        文公6年        国人赋《黄鸟》。       
5        文公7年        荀林父为先蔑赋《板》之三章。       
6        文公13年        郑大夫子家赋《鸿雁》、季文子赋《四月》、子家赋《载驰》之四章、文子又赋《采薇》之四章。       
7        成公9年        季文子赋《韩奕》之第五章、穆姜赋《绿衣》之卒章。       
8        襄公4年        晋悼公享宴穆叔。席间,乐工用钟钹乐器演奏《肆夏》之第三章,穆叔没有回礼拜谢。乐工又歌《诗.文王》、乐工又歌《鹿鸣》的第三章、《鹿鸣》之后又有《四牡》和《皇皇者华》。       
9          襄公14年          戎子驹支赋《青蝇》;
卫献公请孙蒯饮酒,让乐师歌《巧言》之卒章。       
10        襄公14年        叔孙豹赋《匏有苦叶》。       
11        襄公16年        叔孙豹拜见荀偃,赋《祈父》、叔孙豹拜见士匄,赋《鸿雁》之卒章。       
12        襄公19年        士匄赋《黍苗》、季武子赋《六月》。       
12        襄公19年        叔孙豹拜见叔向,赋《载驰》之四章。       
13        襄公20年   季武子赋《常棣》之七章、季武子赋《鱼丽》之卒章、襄公赋《南山有台》。        襄公二十一年或二十二年,孔子生。

14    襄公26年          晋平公赋《嘉乐》、国弱为齐景公的相礼,赋《蓼萧》、子展为郑简公相礼
赋《缁 衣》;国景子赋《辔之柔矣》、子展赋《将仲子兮》。       
注:《嘉乐》、《辔之柔矣》今本《诗经》所无。

15        襄公27年        叔孙豹招待庆封,叔孙豹为他赋《相鼠》。       
15        襄公27年        子展赋《草虫》、伯有赋《鹑之奔奔》、子西赋《黍苗》之四章、子产赋《隰桑》、子大叔赋《野有蔓草》、印段赋《蟋蟀》、公孙段赋《桑扈》。       
15        襄公27年        薳罢赋《既醉》。       
16        襄公28年        卢蒲癸说:“……就像赋诗断章各取所需一样,需要就行了。
17        襄公29年        荣成伯赋《式微》。       
18        昭公元年        令尹王子围赋《大明》之首章、赵孟赋《小宛》之二章。       
18        昭公元年        赵武赋《瓠叶》;叔孙豹赋《鹊巢》、叔孙豹又赋《采蘩》、郑子皮赋《野有死麕》之卒章、赵武赋《常棣》。       
19        昭公2年        季武子赋《绵》之卒章、韩起赋《角弓》、季武子赋《节南山》的最后一章、季武子又赋《甘棠》。       
19        昭公2年        北宫文子赋《淇奥》、韩宣子赋《木瓜》。       
20        昭公3年        楚灵王享宴郑简公,赋《吉日》。       
21        昭公12年        鲁国设宴招待华定,为他赋《蓼萧》之诗。       
22        昭公16年        婴齐赋《野有蔓草》、子产赋《羔裘》、子大叔(游吉)赋《褰裳》、子游赋《风雨》、子旗赋《有女同车》、子柳赋《萚兮》、韩宣子赋《我将》。
注:《诗经》有《羔裘》三篇,用《郑风》之《羔裘》。
23        昭公17年        季平子赋《采菽》、小邾穆公赋《菁菁者莪》。       
24        昭公25年        宋元公享宴叔孙婼,赋《閟宫》、叔孙婼赋《车辖》。        《车辖》,今本《诗经》无。
25        定公4年        秦哀公为他赋《无衣》。        注:定公五年,孔子删诗
                              
总25编年、71篇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8-24 23: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先生,我支持华钟彦的观点 ,不过,比华先生更为明确、肯定,侵你老一阅,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25 15: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为精华帖。花了大功夫,比那些口水帖强千万倍。我因研究炎黄姓氏源流,左传被翻烂了,印象非常深的就是外交宴席场合赋诗,这些诗不是吟者自己的,都是诗经中有的,可见外交中诗的作用,借诗达意,达到外交目的。这也是思无邪的邪硬要被拉到邪恶义上原因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25 15: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童子 发表于 2018-8-24 23:01
刚刚先生,我支持华钟彦的观点 ,不过,比华先生更为明确、肯定,侵你老一阅,如何? ...

疑问   华钟彦的观点 是赞成删诗说的,你是不赞成删诗说的,我是不赞成删诗说的,怎么说你支持华钟彦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8-25 21: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是老眼昏花,看走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8-25 21: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唯有像刚刚先生一样,将《左传》耖犁它三、五十遍,才能知道本文的对、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8-27 08: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认可啦?没有人回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8-30 11: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答丰堂先生
        你问的问题,归纳起来为两点,一、《诗经》对《左传》有否影响,我的回答:“影响是巨大的”;二、《左传》现在的版本,是否受到《诗经》的影响而有所篡改?我的回答是“绝对没有”。但你问的问题非常有意义。以下简述之。

        一、《诗经》对《左传》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1、首先,《诗经》成书在前,《左传》成书在后。《诗经》对春秋政治和人文的影响是巨大的。《左传》作为史书,忠实地记录了这些影响。我在《孔子“删诗”前已有<诗经>公用教本》一文中,已经将《左传》上诸侯盟会或其他政治会见所赋的诗,列成表格供大家研究。涉及25个编年,71篇次,有66篇与今本《诗经》的篇目相同。
        
    2、《左传》除了外交盟会赋诗外,还直接引用诗文,论述政治、人文哲理。例如《襄公二十五年》,郑国的执政卿伯有与公孙黑发生矛盾,在大夫们的协调下,盟誓和好,其实是表面的和好,内心并不和好。郑大夫裨谌说:“这个盟约,有什用处?《诗》曰:‘君子屡盟,乱用是长’。此盟是增长祸乱之道,……没有三年不可能缓解”。

    “君子屡盟,乱用是长”,是《巧言》篇中的诗句,《左传》在行文处理时,引用诗句而不点出篇名。这样引诗句(不点篇名)论述政治、人文哲理,在《左传》里,多达144次以上。所引之诗文,都能在今本《诗经》里查找到。这些诗文所在的篇,多达70篇。

        “只引篇目不引诗文”,和“只引诗文不供篇目”,两种方式的引诗,总量达到136篇以上,除去重复,也达到120篇以上。占“诗三百”的40%,这些数据,能说明《诗经》对春秋的政治、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还需要其他说明吗?!
        
        二、《左传》作为优秀的史书,没有被篡改过
        古代对史书的重视程度,达到执迷程度,史家以生命维护史实的真实。
        例如,齐崔杼在弑杀齐庄公后,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杼将这个史官杀了。这个史官的弟弟继续这样记录,又杀了。三弟又这样记录,崔杼不得已赦免了他。南史氏听说太史都被杀光了,执简册而往。听到已经这样记录了,才回家去了。
    中国人尊重历史,直到明清也没有改变这一传统。只有到了近代以后,才出现“历史虚无主义”,文过饰非,力图掩盖某些不不光彩的历史。因此,说“以《诗经》改《左传》”是不存在的。现在的《左传》版本是可信的。若有差异,是转抄、排版印刷可能出现些差异,但都是局部的、细微的。

改日将发《再论孔子“删诗”前已有<诗经>公用教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30 14: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印象,诗经对左传影响巨大,越到到面,引诗越多,似乎有不懂诗者不足为外交官。引诗的目的都是弯弯绕,通过曲折的类比、比喻、比况,隐晦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以达到外交的目的。这也是后代把诗经拔高的原因之一。也是“微言大义”的来源之一。当然我们应该恢复诗经的本来面目,不必虚高和拔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8-30 20: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印象,诗经对左传影响巨大,越到到面,引诗越多,似乎有不懂诗者不足为外交官。引诗的目的都是弯弯绕,通过曲折的类比、比喻、比况,隐晦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以达到外交的目的。......”

同意刚刚先生之说,这个议题,怕只能同刚刚先生讨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8-30 20: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史家以生命维护史实的真实。后代史家与知识界,对史书饱存敬畏之心,不敢像儒家敢以自己的意思作为《周易》之本义那样,肆意对史书予以篡改。《左传》作为最优秀的史书之一,二千多年来,研究者不只几千家,都没有发现有按《诗经》之意予以篡改的痕迹,放心《左传》的纯洁度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31 11: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童子 发表于 2018-8-30 20:30
古代史家以生命维护史实的真实。后代史家与知识界,对史书饱存敬畏之心,不敢像儒家敢以自己的意思作为《周 ...

你发现的《左传》诗经贯穿其中。我发现的《左传》就是一本姓氏源流,所以我20年前写的《炎黄姓氏源流》是以《左传》为第一手资料,反复在其中趴搔,使每一支氏清晰可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11: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左传》确实是宝库。炎黄姓氏,应该从《左传》里去爬梳,找到源头。还有什么古籍比《左传》更早、更详细、更权威?那个时代,就是姓氏确立时代,也是姓氏不断产生、自立门户的时代。臧姓,本来也是姬姓、季氏也是、叔孙、孟孙,也是姬姓,慢慢的自己立姓氏了。
你的工作很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14

帖子

79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4
贡献
2015
金钱
2986
发表于 2018-8-31 12: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这个只有则耳听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20: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先生,你的炎黄姓氏考,出版了吗?我在市面上见到几种“姓氏考”,偏重于趣味性,也就是照顾销量,谋财,而学术性较少。想来,像刚刚先生这样严肃的学者,学术性不会少的吧!
春秋时代,是地主阶级走上历史舞台的时代。以前是王族才有姓氏,其余奴隶,大约就是阿猫、阿狗、某甲某乙。而逐渐从王族边缘化为庶民的,会失去显赫姓氏的,若发财了,也会保留姓氏,或者干脆以财自立姓氏。宗旨,太复杂了。
《左传》上千个人物,要理清姓氏脉络,确实需要“翻烂”《左传》才行。总之,太复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20: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老,我的文章是要证明,孔子并没有“删三千成三百”,可由《左传》引用《诗经》的篇目,证明在“孔子删诗》之前,就有《诗经》的公用版本存在,并提供统计表,以便大家来分析、考究。以便衡量老童子是否有胡说之处?
感谢您代眼睛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14

帖子

79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4
贡献
2015
金钱
2986
发表于 2018-9-1 10: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童子 发表于 2018-8-27 08:03
都认可啦?没有人回帖了!

学习。没回贴不代表认可或者反对,而是因为不懂(打铁佬就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13 10: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童子先生,我校这个学期新办了易经班,但生源较少,学员不多。昨天教师节座谈会上听了其任课老师介绍,我想到这里有你专谈易经,于是我当场决定把易经班作为我的调研项目(我是该校理论研究员)调研时间为一年,希望在你的帮助下,我的调研能取得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20: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古以来都认为《周易》是筮书,特别以朱熹为甚。要扭转这个偏见、错误,恐怕不是一天一日之功,说不定刚刚先生本人都难以扭转。我现在在美国,准备待一段时间(或许就是一个月吧?)回国,回国后,我会将拙作《戡商周易》寄来,敬请批评。
若欲先睹为快,可以搜索“《中国儒学网》”,那里登载了我20余篇博文。《中国儒学网》是四川大学哲学系、黄玉顺教授的花园。我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他最先发表的。
感谢你老的信任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07: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