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1|回复: 2

【旧作散文】钓鱼赛后话钓鱼

[复制链接]

308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栏目顾问

翠微风韵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4494
贡献
16492
金钱
25157
发表于 2014-12-9 11: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钓鱼赛后话钓鱼
                     
垂钓文化虽只是中华文化长河中的一支涓涓细流,但钓鱼的历史起码能上溯到春秋以前;其祖师爷当推辅佐武王灭商兴周的吕尚,即太公望。《封神榜》的作者许道琳,将吕尚渲染成一位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据说这位脾气古怪的老头倒霉到八十岁,才遇上求贤若渴的周文王;当时他正在磻溪用直钩垂钓,所以后来人们便说“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而记载当时钓鱼情景的文字也可从《诗经》里找到:“藋藋竹竿,以钓于淇。”“其钓为何,维鲂及鱮。”——我拿着长竹竿,垂钓在淇水旁;钓的是什么鱼?尽是那鱮和鲂。这些距今约三千年的文字,昭示了垂钓雅事的源远流长。
钓鱼这种怡情养性的雅事,自古深得名人隐士的钟爱;全国各地著于史志的钓鱼台因此便有十处之多,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陕西宝鸡县磻溪的周太公望台,浙江桐庐县富春山的汉严子陵东西二台,北京阜成门外的金王郁台因现辟为国宾馆也颇为人知。
在有关钓鱼的轶闻趣事中,东越王余善钓得白龙的传说虽未可信,大诗人李白当年晋见宰相时自称“东海钓鳌客”的豪语,却真能使懦夫胆壮。他说自己“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霓虹为丝,明月为钩,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铒”,可谓不失谪仙本色,难怪“时相为之悚然”!
更有趣的是,《钓竿》是伯常子妻所作思念丈夫的古曲名,晋武帝司马炎还将其改编为陈述功德的宫廷乐曲;“钓丝”是一种疏节细梢多叶的竹子;“钓游”旧地可指故乡,“垂丝钓(调)”是词牌名;“钓钩诗”则指酒,因为酒能勾起诗兴。至于“钓名”和“钓国”义同“沽名钓誉”就明显是带有贬义的比喻,因为它们形容的那种“得鱼忘筌”的洋洋之意,已经跟“在钓不在鱼”的那种淡泊之情大相径庭了。
共青城不久前承办的“双杯钓鱼赛”虽早已落下帷幕,但据有关人士透露,慕名求钓者仍旧络绎前来,而且垂纶必得其获颇丰,期月之后余波未息。由此固然可见赛事影响之巨,却也难免“鱼欲静而钓不止”之嫌。所以聊缀此文,权当马后放炮,知者当云不为无感而发矣。
( 1993年11月)

39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绝妙好词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397
贡献
9891
金钱
1459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4-12-10 09: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文,加红推荐。

点评

谢赏奉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10 10:04
鬼脚鬼其能鬼者,非常鬼也乃神乎!

308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栏目顾问

翠微风韵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4494
贡献
16492
金钱
2515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10: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赏奉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2 18: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