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83|回复: 38

古风楹联十五期初级班第六讲采薇组作业帖

  [复制链接]

569

主题

1380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绝十期版主兼第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77
贡献
1619
金钱
41108
发表于 2018-8-19 18: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夕阳燕 于 2018-8-20 01:19 编辑

作业: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加餐作业:(缺席同学)

讲名词活用量词、形容词作动词试各举一例做分析说明



作业要求:工整;请写上“组别、学号、网名”;注意每段开头空两格,段落之间要换行,不要连在一起。

作业截止时间:周五晚24点;


评阅点评截止时间:周日12点。


0

主题

95

帖子

7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8
贡献
183
金钱
271
发表于 2018-8-19 22: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芷溪 于 2018-8-26 09:31 编辑

古风楹联十五期初级班第六讲作业:

采薇副组-芷溪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答:

1:对联合掌例:

洞庭波涌丛林侧;
云梦浪翻兰若旁。


“兰若”是梵语音译,本意是佛门子弟修行的寂静处,后来常被用作指佛教的寺庙。禅法传入之初,禅宗僧侣大多栖住在律宗的寺院,时日一久,龃龉丛生,所以禅宗六祖慧能的徒孙马祖道一就在荒山另建“丛林”,作为安顿禅僧之所。因此后世也把佛教寺院叫做“丛林”(严格地说“丛林”是禅宗的寺院)。“云梦泽”是秦代以前洞庭湖的称呼;浪翻、波涌说的是同一件事;侧、旁在这里的含义也相同,所以此联有合掌之嫌。

2:再例如一副流传极广的对联: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中的“通四海”和“达三江”就有人认为存在合掌之嫌。因为他们表达的意思几乎是一样的。


2、联隔景举例说明:
雨润飞红春色好;
霜白落叶月光寒。
看这幅对联。上联写的是细雨飞花春意盎然,下联转而描写深秋冷月枯叶寒霜。上下联画面杂乱,而且季节相隔,意境非常不协调。上下联缺乏有机的联系,看不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构筑什么意境。有隔景之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
抓缕/梅香/腴/瘦句【再嫁东风】动量 名名 动  形名
动宾偏正       偏正


匀楼/月色/覆/瑶琴【鸳鸯道人] 】
平平仄仄仄平平
动量 名名 动 形名
动宾 偏正     偏正

楼名词活用量词
腴形容词活用动词

2:名词活用例:
西湖龙井 张 岱
夜壑泉归,渥洼能致千岩雨;
名名名动,名名动动形量名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晓堂龙出,崖石皆为一片云。
岩名形活用量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答:在读中

点评

第一题很详细说明“兰若”和“丛林”的由来和典故,我也从中学习了,第二题完成的也很好,希望下次作业规整点哈。加油^0^~  发表于 2018-8-27 10:36
  发表于 2018-8-26 2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18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31
贡献
41
金钱
72
发表于 2018-8-19 22: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袖 于 2018-8-26 17:33 编辑

楹联十五期初级班第六讲作业

采薇22-红袖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答: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  联系不紧,或者   根本就没有联系。分为景隔与意隔。
   例: 雨润青山春色满
         舟行碧水月光柔

    雨天不会有月亮,上下联不在一个画面里景隔了

   例:斜阳延瘦影
        喜鹊唱欢歌

     上联的孤灯和瘦影都是冷色调,下联的喜鹊欢歌      是暖色调意隔了

  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
  例:  渔火依稀江上起
         钟声隐约寺中来

       依稀和隐约是一个意思,属于局部合掌

  例:十年羁旅客
       廿载转蓬人

       上下联的意思是一样的,属于整体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例:黄公石上三芝秀   陶令门前五柳春
       形名名名数量形   名名名名数量形
       偏正偏正偏正       偏正偏正偏正

       春字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形容词活用为数词
   例: 月因孤影冷    夜以一声长
         名动数名形    名动数名形
         主谓偏正        主谓偏正

         孤字形容词活用为数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答:正在读

加餐作业:
讲名词活用量词、形容词作动词试各举一例做分析说明

   答:名词活用为量词
   例:几树寒梅开僻静   千山白羽慕孤芳
        数量形名动形形   数量形名动形形
        偏正偏正   并列    偏正偏正   并列

         树和山名词活用为量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春色才从眉上绿   桃花己在画中红
        名名副动名名动   名名副动名名动
        偏正偏正偏正       偏正偏正偏正

        绿和红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点评

作业完成很详细,态度端正。加餐作业点赞  发表于 2018-8-27 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7

帖子

2791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七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0
贡献
817
金钱
987
发表于 2018-8-20 07: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愁 于 2018-8-27 18:11 编辑

修改
古风楹联十五期初级第六讲作业

采薇01清愁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答‘合掌的句子

   犯斗邀牛女,
   乘槎访帝孙。

   红楼梦中史湘云和林黛玉的诗句,因为牛女就是织女,而“织女,天帝孙也。”牛女与帝孙是一个人的意思,所以这个诗句合掌了。

   答’隔景隔意的句子

    雨中竹叶含珠泪,
    雪里梅花戴素冠。

   上下联,一个雨中,一个雪里,不在一个季节里,而且上下联的意思也不一样。所以隔景 隔意了。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名词作动词     老骥思千里   鷦鹩足一枝


   下联的足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登枝栖息。

   答;形容词做数词

   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
   初日芙蓉,晓风杨柳,一楼千古两诗人。
  
   上联的孤形容词,活用为数词。孤,孤单,的意思。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答;在读

加餐作业:(缺席同学)

讲名词活用量词、形容词作动词试各举一例做分析说明



点评

第二题情如绪,情在这是名词,没有活用作动词  发表于 2018-8-26 1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4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8
贡献
99
金钱
157
发表于 2018-8-20 14: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虹 于 2018-8-26 15:33 编辑

                   古风楹联十五期初级第六讲作业

                                采薇组09-长虹

       一、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答:(1)对联的隔举例:

                        一池荷叶绿;                                                                   千里雪花飘。

            此联上下联,荷叶、雪花,隔景隔意。


                    (2)对联的合掌举例:

                  宣尼悲获麟;
                  西狩涕孔丘。(刘琨)

      此联“宣尼”和“孔丘”是同一个人,悲和涕同义。获麟和西狩同义。


        二、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1)名词活用作量词举例:                                                      西湖龙井 张 岱
            夜壑泉归,渥洼能致千岩雨;
            晓堂龙出,崖石皆为一片云。

             岩,名词活用作量词。



           (2)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举例:
              老农老圃悲冯妇       
              江北江南骂许行

                  老|江字面上是形容词对名词,但因其处于主语位置,偏正结构,老,可活用为名词,与“农”组成整体名词。
           
     
  
         三、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已读)

























点评

第二题第二小题老是形容词,没有活用作名词  发表于 2018-8-26 18: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9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1
贡献
252
金钱
374
发表于 2018-8-20 19: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改

本帖最后由 尘寰有情 于 2018-8-26 15:16 编辑

本帖最后由 夕阳燕 于 2018-8-20 01:19 编辑 古风楹联十五期初级班第六讲作业
采薇03-尘寰有情

作业: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答:        例1     对联的隔   

              时闻笛曲吹春老 ;                                                          每看银钩钓水闲。
             此上联有伤春悲残之意
             下联却又有兴闲垂水岸
              和上联悲春没有关联
              应是隔意

答 ;     例2   对联合掌

              峭壁松迎客;
              芳亭鹤待宾。
              此联迎客,待宾,意思太过相近
              应是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         例1  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好书悟尽三更月;
              良友来时四座春。
              春,名词,这里活用作形容词

    答      例 2  形容词活用

               松风清耳目;
               蕙气袭衣襟。
              清,形容词这里活用作动词
              和动词袭相对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答        正在阅读
加餐作业:(缺席同学)

讲名词活用量词、形容词作动词试各举一例做分析说明

作业要求:工整;请写上“组别、学号、网名”;注意每段开头空两格,段落之间要换行,不要连在一起。

作业截止时间:周五晚24点;






点评

作业真棒  发表于 2018-8-27 09: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7

帖子

164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431
金钱
634
发表于 2018-8-20 22: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发旺 于 2018-8-26 18:15 编辑

古风楹联十五期初级班第六讲作业


采薇组20赵发旺


一: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1)合掌

          日日财源顺利到,
          年年福禄随春来。
        答:这幅对联的上下两句所描述的是同一个意思,都是希望财富能顺利而来,属于合掌。

  (2)隔
   
            昂昂春意催梅蕊,
               滚滚财源到我家。
         答:这幅对联的上下句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在一个层面,出句描述的是春意盎然,梅花初开。对句却描述财源之事,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属于意隔。
         
二: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1)名词活用
       抓缕梅香腴瘦句【再嫁东风】
       匀楼月色覆瑶琴【鸳鸯道人】
       这幅联中的出句(腴)字,是名词,原意是指腹下的肥肉。在这里活用作动词。


  答:(2)形容词的活用
     小月勾檐窥旧梦【再嫁东风】
      佳人温酒待情郎【梦曦】
      在这幅对联的对句,温,本来是形容词,在这里活作动词用,是把酒加温的意思。


三: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答:已经在读




























点评

加油  发表于 2018-8-27 10:12
符合作业要求  发表于 2018-8-27 1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

帖子

5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8
贡献
128
金钱
196
发表于 2018-8-21 15: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心雪情 于 2018-8-26 16:01 编辑

古风楹联十五期初级第六讲作业
  采薇12~冰心雪情


1.  举例说明对联的合掌和隔


答:
户户金花报喜
家家紫燕迎春

这里的户户,家家都是一个意思,属于合掌。

一支红杏沾春雨
万里黄花染秋风

这里红杏对黄花,春雨对秋风都不在一个画面上,上联说春,下联说秋,属于隔景。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


答:
一水涨喧人语外

万山青到马蹄前

此联水,跟山基本词性为名词,这里活用量词。


揽胜我长吟,碧落此时吹玉笛
学仙人渐老,白头何处觅金丹

此联的吟对老,吟动词,老名词,名词活用动词。


一盏清茶  芸窗伴读
几分闲适  眉宇轻匀

联中清茶对闲适,清茶名词,闲适形容词,形容词活用名词。





点评

谢谢老师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7 20:23
作业不错。注意第2小题的一水和万山不是活用为量词,只是表示数量之多的意思  发表于 2018-8-27 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5
贡献
52
金钱
95
发表于 2018-8-21 18: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知闲闲 于 2018-8-25 17:57 编辑

古风楹联十五期初级第六讲作业

采薇组23-小知闲闲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答:

(1)对联的隔:
例句:
风冷千林瘦【落落流年】
春浓百陌芳【兰溪】
下联是春景浓浓,而上联却是秋景凄凄,上下联的气氛不能融洽,这种情况就是隔。

(2)对联的合掌:
例句:
扫千年旧习
除万载陈俗
扫与除一个意思,千年与万载都是表示时间很长,旧习与陈俗同样是一个意思,这样上联和下联的表达的意思一样,既为合掌,差评。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

(1)形容词活用:
出句44:凭栏向晚秋起【不语尘】
对句44:在外犹知世艰【落尘】
上联凉基本词性为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为名词,意思“凉意”


(2)名词活用:

宁问春将
谁怜西复
“夏”、“东”基本词性是名词,在这里分别活用为动词“到夏、到东”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正在阅读。










点评

不错,这样的作业真是喜欢点评,不仅整洁,而且明了,同时作业很认真,完成的很棒!  发表于 2018-8-27 10: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8

帖子

2910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七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27
贡献
685
金钱
1113
发表于 2018-8-22 20: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含羞草~ 于 2018-8-25 14:48 编辑

这个:古风楹联十五期初级第六讲作业

采薇17-含羞草
作业: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答:
一弯小月勾帘起
千树桃花弄雨来
上联有月,下联有雨,不在一个画面,景隔。
一枝春报江南信
万朵梅传故国情
上联一枝春是梅花别名,与下联万朵梅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岩边树色含风冷
石上清泉带雨秋
秋,名词,此处活用做动词。
溪落旧痕枯野草
树浮空翠湿危栏
枯形容词,此处活用为动词





点评

二题第一个下联的秋这里不是活用动词,就是形容词,上联的冷也非动词性  发表于 2018-8-25 15:22
合掌的概念并不是一个词意思相近,而是看上下联是否由不同的角度去表达反应一个事物或场景。  发表于 2018-8-25 15: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9

帖子

10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8
贡献
287
金钱
405
发表于 2018-8-23 04: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竹! 于 2018-8-26 18:48 编辑

古风楹联十五期初级班第六讲作业采薇组21-雨竹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对联中的隔
答、
案上墨香诗隽
阵前马吼戈红
上下联描写的景物一动一静,一近一远,一醇香一惨烈,不在一个场景内,反差巨大,且看不出二者的必然联系。应为隔景。
对联中的合掌
答、
三更梦醒前情忆(解花雨)
子夜神清古韵研(陈楼)
三更和子夜是同意,所以上下联应为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1、名词活用作动词
答、
成形成象真地脉

不雕不琢本天然

形|雕象|琢名词对动词似不工。其实“成形”是能愿动词+名词,则名词可做动词成为整体动词。

2、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老农老圃悲冯妇

江北江南骂许行

老|江字面上是形容词对名词,但因其处于主语位置,偏正结构,可活用与“农”组成整体名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正读

加餐作业:(缺席同学)
讲名词活用量词、形容词作动词试各举一例做分析说明

名词、动词活用为量词
答、
西南诸峰此独秀
东北一览小众山
诸峰|一览 峰(名词)、览(动词)在这联的语言环境中可看作量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答、
出句:雨助秋凉早 [乖张]

对句:风催夜爽来 [西风烈]

早|来“早”为形容词,在这联的语言环境中,符合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活用为动词。即雨使凉来得早。故我认为用动词“来”对之是可以的。

点评

作业很认真,这里做一点说明,合掌并非单纯的某两个词相近就算是合掌,而是看上下联是否由不同的角度去描写同一个场景或事物  发表于 2018-8-25 15: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6

帖子

250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50
贡献
666
金钱
921
发表于 2018-8-23 06: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遇见美丽@ 于 2018-8-26 13:32 编辑

古风楹联十五期初级第六讲作业

采薇组组长-遇见美丽

一: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答:
合掌,举例:

上联:春回大地千峰秀
下联:日暖神州万木荣

千峰万木名词性合掌,意也合。春回大地与日暖神州意思也差不多,都是指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
修改:千峰万木不合掌,大地神州略合。

隔,举例:
上联:拍桌呼酒肉,
下联:对镜画眉毛

上联呼酒肉,下联画眉毛,不在一个场景,说的也不是同一件事,毫无关联,景隔意也隔

二: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
295、 三贤祠 张之洞
  江湖忠悃三迁客;
  岭海人文百世师。

悃: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与文相对

255、贺侯理庭公子新婚 严保庸
  雀屏妙选今公子;
  鸿案清芬古大家

芬:名词,活用为动词


三: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在读


点评

第一个,万木和千峰,并不合掌,只是神州和大地,略合!  发表于 2018-8-26 1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

帖子

5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0
贡献
131
金钱
211
发表于 2018-8-23 16: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榴.. 于 2018-8-25 13:55 编辑

古风楹联十五期初级班第六讲
采薇06-石榴作业

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答:对联的隔,是指在上下联没有任何逻辑关系、也没有统一主题内容的前提下,出现了上下联不同季节、时间、场景或画面的情况。隔,分景隔和意隔。
如:
秋冷千林瘦;
春浓百陌芳。
上联秋意萧条,下联春意盎然,不在一个季节,属于景隔。
再如:
杜宇悲泣血;
鸳鸯喜订盟。
上联各说各话,毫无关联,属于意隔。
合掌,是指对联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词完全同义或者基本同义,为之合掌,这是对联大忌。
如:
江山千古秀;
祖国万年春。
上下联语义基本重复,属于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
名词活用作量词
万松九里影;
双涧四时声。
“松”“涧”名词活用作量词。
形容词活用:
如: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乡关多古人。
“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在读。

点评

你的作业认真完成了,举例和解释都简单明了,继续保持跟进!  发表于 2018-8-26 1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

帖子

10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9
贡献
248
金钱
398
发表于 2018-8-23 17: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18-8-26 11:58 编辑

古风楹联十五期初期第六讲作业
采薇组16-寒梅
一,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答:隔,就是上下联之间没有联系,分为景隔与意隔。
例: 雨润飞红春色好
         霜白落叶月光寒
上联写的细雨飞花,春意盎然,下联写深秋冷月,枯叶寒霜,景隔,不在一个画面里,上联是暖色调,下联是冷色调,意隔。

合掌:出句和对句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称为合掌。
例:欢天喜地度佳节
     张灯结彩迎新春
欢天喜地与张灯结彩意义相近,合掌,
度佳节与迎新春意义相同,属于合掌。
例:良缘欣化双飞燕
        佳偶终开并蒂莲
良缘,佳偶,意思一样,双,并,意思相同,属于合掌。

二: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1.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春色才从眉上绿
    桃花已在画中红
   绿和红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四围翠竹隔尘远
一卷情凉信手翻
下联的清凉本来是形容词,在这里表示“清凉之境”活用为名词。

3.名词活用为动词
抓缕梅香腴廋句
匀楼月色覆瑶琴
腴字是名词,原指腹下的肥肉,这里活用为动词。
4.小月勾檐窥旧梦
   佳人温酒待情郎
下联温,本来是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把酒温热的意思。

三,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在读







点评

另外,从不同角度反映同一事物或场景的都是合掌  发表于 2018-8-26 21:15
作业认真,加油!  发表于 2018-8-26 21:12
一题二题举例恰当,分析正确。  发表于 2018-8-26 2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3
贡献
24
金钱
37
发表于 2018-8-24 10: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若尘尘 于 2018-8-26 19:37 编辑



古风楹联十五期初级班第六讲作业

采薇18-若尘

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答:
        隔”是指在意境之中的景或是情在特定时间里不能相互存在或相互融合从而达不到和谐的情况就是“隔”。
例:
出句:清荷听雨碧波醉
对句:枫叶吻霜霞岭羞
        在这副对联中清荷与枫叶不可能同时存在,所以隔。

        合掌就是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是上下联的“句义”重复,而非单个的词或语素是否义同。
例: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广茂达三江
这副对联说一个意思,因此属于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
(1)名词活用
栽花树柳三春事
养性修身四季功
        树,后接名词柳,活用为动词,意为“种植”。

(2)形容词活用动词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空”原为形容词,联句中作动词,“洗尽”之意,句意是潭水洗尽世尘俗念。“空”与上联“悦”动词对品。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答:正在阅读中

点评

第一题和第二题完成的很好,而且举例子很好,我有学习了“空”这里做动词是洗净意思。学习了  发表于 2018-8-27 1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1

帖子

7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4
贡献
205
金钱
289
发表于 2018-8-25 09: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滢滢 于 2018-8-26 12:07 编辑

古风楹联十五期初级班第六讲作业

采薇组05-滢滢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答:
1:对联合掌例:
知了声中闲纵酒,
新蝉歌里好烹茶。
这里的知了,新蝉是指同一物象属合掌。并且上下联意思相同。
2:对联隔景例:
春风惹得游人醉,
秋雨来时落叶飞。
上下联描写的景物不在一个场景内看不出二者的必然联系,属隔景。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1:形容词活用例:
清联104、刘园联 刘锡嘏
    挹朝爽西来,杯底岚光飞隔岸;
    望大江东去,檐前帆影渡遥空。
这里的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2:名词活用例:
清联96、题李仙园 周升桓
    一带林塘诗境界;
    四时花果隐生涯。
这里的诗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答:在读中





点评

第二题第一小题爽是形容词,在这没有活用名词  发表于 2018-8-27 1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4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1
贡献
33
金钱
54
发表于 2018-8-25 22: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蠢蠢 于 2018-8-26 15:42 编辑

古风楹联十五期初级班第六讲作业:

采薇组08-蠢蠢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
合掌的句子
神州滋雨露
赤县起风云
神州和赤县都是中国,所以合掌了
隔景的句子
案上墨香诗隽
阵前马吼戈红
上下联描写的景物一动一静,一近一远,一醇香一惨烈,不在一个场景内,反差巨大,且看不出二者的必然联系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名词作动词
  成形成象真地脉
  不雕不琢本天然
  形象是名词  这里活用成动词
  答;形容词做数词
  孤村几岁临枯岸
  一雁初晴下朔风
上联的孤形容词,活用为数词。孤,孤单的意思。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答;在读

加餐作业:(缺席同学)
讲名词活用量词、形容词作动词试各举一例做分析说明





点评

孤村几岁临枯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别忘记还有“几和初”也是活用!其他完成的很好继续努力吧  发表于 2018-8-27 1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

帖子

5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8
贡献
128
金钱
196
发表于 2018-8-27 20: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心雪情 发表于 2018-8-21 15:44
古风楹联十五期初级第六讲作业
  采薇12~冰心雪情

谢谢老师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10: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