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6|回复: 9

王力論”拗救“(學習資料)

[复制链接]

4794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786
贡献
37709
金钱
52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QQ
发表于 2018-8-11 21: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力論”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           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           "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           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           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           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           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           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a )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           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           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c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           和(a )(b )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a )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           )或(c           )。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宿五松山下荀媢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           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天末怀李白   杜甫
涼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参看上文)。第三句"几"字仄声拗,第四句"秋"字平声救。这           是(c )类。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三句"不"字仄声拗,第四句"吹"字平声救。这是(b           )类。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风"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句"日"字。这是(a           )(c )两类相结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第五句"竹"字拗,每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           "自"字,又救出句的"竹"字。这是(a           )(c )两类的结合。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第五句"有万"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无"字既是本           句自救,又是对句相救。这是(a )(b           )两类的结合。
            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来好像不合律,其实是用了拗救,仍旧合律。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助的

*摘自王力老前輩【詩詞格律

3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词林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1
贡献
13055
金钱
1561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8-12 01: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问好!

点评

共同努力,提高詩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2 07: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主题

7095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词林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4
贡献
7790
金钱
1086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8-12 03: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宝贵 谢谢转载

点评

共同努力,提高詩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2 07: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3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诗苑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92
贡献
18938
金钱
273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8-12 05: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786
贡献
37709
金钱
52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8-12 07: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努力,提高詩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786
贡献
37709
金钱
52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8-12 07: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海洋 发表于 2018-8-12 03:56
资料宝贵 谢谢转载

共同努力,提高詩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主题

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词林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40
贡献
47360
金钱
5125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12 17: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学习!问好!

点评

共同努力,提高詩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2 22:46
溪水绕篷庐,玉牖环青竹。篱外百灵啼,岭上黄蜂逐。 野菊作清茶,前路何需卜。闲赋几行诗,留给秋风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5988

帖子

2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词林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63
贡献
6212
金钱
685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8-12 19: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炼传神,轻灵飘宕,壮阔静美,别有韵致。品味,醉赏,祝福,问安!

点评

共同努力,提高詩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3 2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786
贡献
37709
金钱
52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8-12 22:46: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碎梦阁主 发表于 2018-8-12 17:50
点赞学习!问好!

共同努力,提高詩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4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786
贡献
37709
金钱
52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21:16: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品味简约 发表于 2018-8-12 19:04
简炼传神,轻灵飘宕,壮阔静美,别有韵致。品味,醉赏,祝福,问安!

共同努力,提高詩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7 19: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